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三国我当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婢女见刘墉虽相貌平平,却气度不凡,更有两个身强力壮的护卫,不敢怠慢,赶紧带着刘墉进到内堂。

    “你先去禀告,就说曹丞相帐下偏将刘墉有事求见。”虽说吕府中已是树倒猢狲散,刘墉却觉得礼数还是要的,何况还有个貂蝉呢。

    “刘墉是谁?你们说,见是不见?”严氏止住哭泣。

    “刘墉这人婢子倒还识得。”说话的却是貂蝉的丫头翠儿。

    “你这丫头,你如何识得此人?”

    “主母忘了,先前我陪二夫人去学做糕点,那位师傅便是刘墉。”

    “什么乱七八糟的,一会儿厨夫,一会儿将军的。是同一个人吗?”

    “刘公子这人二夫人也是知道的,为人却是极好。说不得是来帮我们的。”

    “是吗?”严氏扭头问貂蝉。

    “姐姐。”貂蝉回道,“听将军说过,这刘墉是新到曹营的,却极得曹操常识,如今我等命悬一线,有个人帮衬着到底是好的。”

    “你怎知这人不是来趁火打劫的?”

    貂蝉暗自撇嘴,却也解释道:“姐姐。此人妹妹虽接触不久,但知这人心地宽厚,为人正直。再说,他如想抢掠,又何需派人禀报,理数如此周到?”

    “妹妹说得有理。我现心乱如麻,也没个主意。既然妹妹与他相识,便由妹妹作主就是。”严氏说完,带着自己的女儿及丫环入内堂去了。

    貂蝉轻叹一声,对翠儿道:“请刘公子进来。”

    刘墉没想到出面的竟是貂蝉,虽有些诧异,心中却更是欣喜。瞥见貂蝉虽仍容颜绝世,风姿绰约,但眉尖若蹙,美目含愁,刘墉不禁心旌摇拽,不能自已。

    双方微一见礼,翠儿奉上茶,貂蝉直接问道:“公子莫怪貂蝉心直口快,公子可是来救我一家的?”

    刘墉虽知貂蝉聪慧,却仍有些诧异,便问道:“夫人如何得知?”

    貂蝉嘴角微微闪过一丝笑意,露出几颗洁白的牙齿,旋即愁容满面,刘墉一见,心如鹿撞,不敢再看,忙低下头去,就听貂蝉道:“府门外的兵丁是刘公子的属下吧。公子叫人保护将军家小,足见公子用心。貂蝉感激不尽,请受妾身一拜。”说着,双膝一曲便要跪下。

    刘墉忙把貂蝉扶住,“不敢当。”貂蝉却不起身,仍跪下道:“将军乃是妾身全家依靠,将军如有难,妾身等便无处容身。还请公子向丞相求情,保我家将军平安。”

    刘墉没想到貂蝉如此直接,自己虽有心却怕无力,便道:“夫人言重了。刘墉人微言轻,况且丞相深恨吕将军,此事恐怕不易。”

    “妾身听闻公子颇得曹丞相赏识,言听计从。况妾等妇道人家,左右并无亲人,如公子不出手相助,我等还有何人可求?”貂蝉悲从心来,低声哭道。

    刘墉见貂蝉娇躯微颤,梨花带雨,心中又怜又痛。他本就见不得女人哭,何况是自己心中的女神貂蝉,忙道:“夫人。刘墉当竭尽全力,力保温侯。可成也不成,刘墉心中可没底,如不成,夫人莫怪刘墉。”

    貂蝉听闻刘墉答应,心中一喜,止住哭声,细声道:“公子若肯出手相助,貂蝉已是感激不尽,岂有责怪之理?公子可知曹丞相所好,妾身当竭尽所能,献与丞相,只求我家将军平安。”

第六十八章 白门楼上() 
刘墉轻轻一叹,“丞相位高权重,并不缺什么。丞相怕要进城了,刘墉先告辞了!”

    貂蝉内心惶恐,“公子走好,貂蝉等着公子的好消息。”

    刘墉告辞出来,一阵乱想,怎么向曹操求情呢。如今曹操协天子以令诸侯,要什么没有?根据自己的了解,曹操最喜欢的莫过于名和色了。刘墉心中猛然冒出个念头,以曹操这般好色,为什么杀了吕布后没收貂蝉呢?难道是因为貂蝉名气太大,不敢沾染么?

    刘墉不敢再想,出门后向董袭交代了几句便直奔南门。南门又叫白门,上面有个城楼便是白门楼。刘墉同其他众将在此等侯不久,曹操便带着一众文臣武将进入城来。

    曹操见到刘墉哈哈大笑,“崇如啊。取下邳你可是首功啊。”

    刘墉拱手拜谢道:“全赖丞相威名,刘墉才有此功。宋宪、魏续二将军浴血奋战,力擒吕布;侯成盗马献马居功至伟;郝萌收集降兵,约束部下,接管仓储,因而城内民心安定,其功也是不小。”宋宪等听刘墉为自己请功,又是欣喜又是感激。

    曹操看刘墉不居功自傲,更是喜欢,道:“众将的功绩,本相俱已记在心上,自会论功行赏。崇如啊,你运筹帷幄,亲身涉险,居功至伟,万不可推托。”

    “谢丞相夸奖。”刘墉躬身行礼,又道,“吕布家小我已着人小心看管,听候丞相发落。”

    “嗯,很好。”曹操见刘墉考虑周详,更是满意,对众人道,“诸位,随我上楼。”

    曹操在白门楼下一坐,待两旁文武站定,传令:“将吕布等人押上来。”

    宋宪、魏续把吕布推上来,吕布一见曹操便叫道:“丞相,捆得太紧了,能不能松一点?”

    曹操手捻着胡须,笑道:“绑虎怎么能不绑紧呢?”

    吕布扭头对宋宪、魏续道:“二位,吕布平日待你们不薄,你们为何要背主求荣?”

    宋宪用手一指吕布,讥讽道:“自退守下邳,公台连献数策,你皆不纳,偏听妇人之言,屡失良机。而情势危急之际,你却只知整日饮酒作乐,从未将我等生死放之;军中战马被盗,侯成将军竭力追回,你却不分青红皂白,要棒杀功臣,也是待我们不薄?”这几句话问得吕布哑口无言。

    这时,手下人推上高顺。刘墉对高顺的印象其实不错的,对吕布可算是忠心耿耿,甚至超过张辽,属于那种士为知己死的。可惜曹操对高顺一点也不感冒,只看了一眼,吩咐道:“拉下去,杀。”那高顺倒有硬气,也不求饶,昂首受戮,让刘墉深感可惜。

    这边高顺被带下去,那边兵将又推上一人。曹操一见,不由得站起来了。原来这人正是在中牟县捉曹放曹的陈宫。曹操抱拳拱手道:“公台别来无恙?”

    陈宫看了一眼曹操,嘴里“哼”了一声,却不说话。曹操又道:“公台既救了我,为何又弃我而去。”

    陈宫双眉倒竖,二目圆睁,讥讽道:“曹操,你心术不正我焉能不弃你而去?”

    曹操笑道:“公台,你说我曹操心术不正,那吕布反复无常,无信无义,心就正了吗?你怎么要保他呢?”

    陈宫看了吕布一眼,对曹操道:“吕布虽然有勇无谋,背信弃义,却强过你这奸诈之徒!”

    “公台,你自以为足智多谋,不把曹某放在眼里,可今天还不是一样被曹某所擒?”

    陈宫叹了一口气,看着吕布,恨恨道:“只恨此人不听陈宫之言,否则未必被擒。”

    曹操点了点头,又道:“今日被擒,公台有何打算?”

    陈宫将头一抬,昂然道:“既然被擒,惟死而已,明公何必再问?”

    曹操身子往前一凑,追问道:“公台,你死容易,可你老母、妻子、儿女又该如何?”曹操知道陈宫是个大孝子,想以此说动陈宫投降。

    陈宫昂首道:“陈宫听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决定我家老母妻儿生死的在明公,而不在我。”

    曹操既怜惜陈宫之才,又有活命之恩未报,便回顾左右问道:“诸位可有主意为孤留住公台?”

    陈宫傲然道:“吾心意已定,坚若磐石。明公还是少做此无用之举,尽早让陈宫受戮才是。”众谋士见陈宫铁骨铮铮,又知其恨曹操入骨,定不会促膝投靠的,如去劝降,定是自取其辱,便都低着头,不发一言。

    曹操见众谋士都不应声,心中很不高兴,扭头对刘墉道:“祟如可有良策留住公台。”

    刘墉心中犯难,这陈宫可不比关羽,不仅反曹,而且对大汉朝廷也没太多感情,“降汉不降曹”这一类话便没有什么作用,脑子里面转了几转,方小心翼翼地答道:“丞相可先放了公台,然后慢慢再想办法。”

    曹操有些奇怪:“放了公台容易,只怕他再起兵作乱啊。”

    陈宫也道:“明公若今日放我,我亦不会感激,仍会与曹公为敌。”

    刘墉言道:“敢问丞相,如果放了公台,他能投何人?天下虽大,可对公台能言听计从的,惟吕布而已。”

    曹操沉思片刻,“崇如言之有理。”

    “公台要投,必是与丞相有隙之人,然则天下虽大,却只有寥寥数人而已。张绣势单力薄,刘表偏安之人,此二人只知守土自保,不足为惧;袁术行将就木,苟延残喘罢了,更不值一提,如今能与丞相抗衡者,惟有河北袁绍。但此人刚愎自用、嫉闲妒能,其帐下人才济济,公台若投,必不得重用。况且那些谋士各怀鬼胎,结党营私,相互猜忌,怎能由公台鹤立鸡群,鳌头独占。俗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故刘墉以为,公台并无可投之处,丞相可放宽心。”

    陈宫听了刘墉一席话,先是不屑,后是泄气,这刘墉说得有道理啊。天下之大,难道除了曹操,就再没懂我之人了吗?陈宫抬起头来,深深地看了看刘墉,面如死灰,抱拳道:“刘墉,你说得极有道理,老夫平生没有佩服过几个人,你算一个。不过老夫不会如你所愿的。”

    “不好!”刘墉听陈宫如此说法便知要糟,急叫道,“快拉住公台。”

    陈宫不待左右反应过来,用尽全力挣脱束缚,一头向城墙猛撞过去,“呯”的一声,鲜血四溅,脑浆崩出,立时没了生气。刘墉悲从心来,自责不已,暗道,“刘墉啊刘墉,你太自以为是了。陈宫就是被你害死的。”

    曹操抢过来,看着陈宫的尸体,也是一阵感伤。

    “丞相,刘墉无能,逼死公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