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风启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数的明军惨死马蹄下,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兵马是死在自己人的脚下,几十万人挤在这里,一旦倒了,就再也起不来了。

    眼看着东门明军大营即将崩溃的时候,一切都出现了转机。

    如果说这个时空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贵族,没有皇族子弟在封地上的条条框框,一出生就有无数人仰慕的社会地位,无数的皇室子弟在经历了激烈且残酷的政治斗争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在羡慕着他们。

    这群人就是大明开国和靖难时,留下的那些功臣之后,他们继承了先烈的荣光,自从土木堡之后,苦于没有机会施展才能,或许他们只是一个粗鲁的武夫,或许他们缺少雄才大略,战略眼光,但是平时安逸的生活以及关于祖辈的传说,让他们无比的渴望杀戮。

    徐瑞这次跑到了京城之后,带着徐延德的儿子,徐文壁在京师游说了在京的同龄人,原本在四九城一群已经闷坏了的纨绔子弟与徐瑞一拍即合,足足动员了十一位在京勋贵的后人,带了八万兵马驰援西北。

    这八万兵马是京城最精锐的部队了,此时的京城主战之声空前高涨,甚至兵部不得不顶着京师空虚的风险又放出了三万人,给这些纨绔子弟拼凑出了八万兵马,随着长安大捷等战报陆续传来,京城的诸位大人认定,这次俺答是必败无疑的时候,徐瑞也急了。

    因为徐瑞走到长安的时候,杨博已经把俺答围在了延安,这是徐瑞最担心的事情,一旦俺答已经被消灭了,这一趟自己不就白来了。

    徐瑞带着兵马快马加鞭的朝着延安府赶着,不过徐瑞却发现了明军大营已经被俺答的骑兵快要冲乱了。

    徐瑞整个人都陷入了亢奋中,带着骑兵猛地就冲进了明军东门阵地,左冲右拼好不快活,徐瑞跟徐文壁这两个人实在是太显眼了,把这两人身边的亲兵都吓坏了,死死的围着两人。

    孙毅一见这个阵势,大喊道:“京师的援兵到了,痛歼鞑掳之时,就在今日!”

    孙毅的这一嗓子很重眼,很快范文离最先反应过来,跟着孙毅喊着,然后王千户,龚业则是直接带着亲兵当起了督战队,几个被吓傻乱叫的战士被斩首之后,很快明军就恢复了战斗力。

    另一边的库蔑里顿时感觉到压力骤增,原本即将突破包围的时候,没成想竟然就这么被生生的堵了回来,而且刚刚已经乱做一团的明军,突然恢复了战斗力,生生的将库蔑里的十万大军给堵回了城中。

    徐瑞骑着马身后跟着十个同样骑着战马身穿甲胄意气风发的青年人来到了孙毅面前。

    孙毅与徐瑞相视一笑,徐瑞带来的兵马分兵两路,分别朝着北门和南门冲去。

    不过等徐瑞的援军抵达之后,情况已经不是很好了,蒙古骑兵大部已经突破了重重包围,冲了出去,只有西门由于是杨博帅帐所在,最后顶住了蒙古人的冲击,将面前来犯的鞑子个堵回了城里。

    北门与南门足足有八万蒙古人突出重围,现在城内只剩四万余库蔑里麾下的部曲,除此之外大部或战死,或突围。

    徐瑞快马来到了南门,稳定了明军大营之后,徐瑞当机立断,马上带领部队夺取城门,因为徐瑞刚在东门过来,知道有相当一部分鞑子又撤回了城里,一旦他们回了城,必然要在南门或者北门突围。

    徐瑞的兵马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南门,另一边徐文壁也做了一个相同的决定——进城!

    延安的北门与南门全都被明军收复,片刻之后,天光大亮,整个延安府周边尸横遍野,无数的马匹就这么呆呆的站在自己主人尸体的面前,各部清点人数,最后统计出的数字着实吓了孙毅一跳。

    昨天夜里明军死伤近五万余人,蒙古人的尸体也堆了一地,这是土木堡之后,无论是战果,影响,还是伤亡人数,都已经决定了这场战争,必将载入史册。

    杨博见状,也赶紧命令各部攻城,西门,北门,南门,相继告破,只有西城尚盘踞着四万余蒙古人。

第330章 永享太平! (求收藏,求推荐)() 
俺答在城外清点兵马,原本在草原上出发时,还有近二十万兵马,此时俺答麾下加起来,不过才八万余人,俺答这次败了,真的败了,一败涂地,完全没有任何争议。

    大明地大物博,不要说十万,即便是死了一百万兵马,不出三年就能重新恢复,但是草原上的部落,恐怕没有个四五十年,是绝对不会再有二十万兵马了。

    此时的草原早已不是当年大元帝国的草原了,那个时候草原的勇士,遍布整个大陆,二十万兵马也不算什么,但是这二十万人,对于一个人口不过百万上下的民族来说,几乎就是要了命的存在了。

    几乎整个草原的全部青壮都在这里,而且一旦俺答回去之后,不能有力压群雄的兵力,恐怕在经过蒙古族内部的一番厮杀之后,恐怕人口会更不如前。

    俺答现在再也不去想那一百万石粮食了,俺答现在想的是该如何保证草原上黄金家族的血脉传承。

    “大汗,吉囊将军被堵在城里了。”吉囊就是库蔑里,吉囊是对库蔑里的尊称,俺答一听到自己的亲生兄弟被困在里面了,一时之间只感觉到自己后背发凉。

    这个库蔑里,平时虽然话比较多,但是在战场上绝对是一员悍将,曾经多次自己带着兵马南下汉地,俺答于情于理都舍不得就这么放弃库蔑里。

    “帖木儿,脱欢,你们两个人马上带着兵马往延安东去,准备攻掠延安!”

    帖木儿吓了一跳,看着俺答说道:“大汗,大汗,现在我们还是先回草原吧,吉蘘将军我们可以跟大明商议,此地并不安全啊。”

    帖木儿经过连日征战,知道现在蒙古军粮草不济,而且士兵恋家,已经不想在这里继续打下去了。

    帖木儿看着俺答,俺答虽然知道帖木儿的意思,但是还是执意要重新围攻,因为俺答知道杨博绝对料不到他还会杀一个回马枪,杨博此时绝对是想全歼库蔑里的军队,极大的减少草原的人口。

    果然,就如同俺答想的,杨博将其余三个门的明军全都撤进了城里,而只留下了城西的龚业带着兵马在外面堵住了库蔑里,准备内外夹击直接吃掉这四万人。

    这一路上杨博一直是留马不留人,一个俺答俘虏都没留下,虽然不少将领都在劝谏,但是杨博却从来没有听过,也没有将领能想到,一个熟读孔孟,科举出身的文人大帅,竟然能到这种地步,有不少人拿当年常遇春的事情在劝谏杨博。

    但是杨博深知人口差的道理,所以从来没有将俺答放在眼里,在杨博眼里,朝廷的兵马,死些无伤大雅,但是每击杀一个鞑子,俺答就得心痛半天。

    孙毅急匆匆的来到了杨博的帅帐,此时杨博麾下也算的上是豪华阵容了,原本杨博的计划也没有想打这么大的仗,俺答也没有想打这么大,俺答只是被逼无奈要南下弄些粮食,无意之中在甘肃得知了陕西守备空虚,回草原又征集了十万骑兵。

    而杨博则是因为舆论不断的改变以及俺答的咄咄逼人,结果北调的兵力越来越大,结果这个时代整个人类世界最强大的两股军队终于在陕西碰撞了。

    “大帅,咱们现在是不是要把所有部队撤进城内,防止俺答袭我城外大营?”

    杨博却不以为意。

    “孙大人,城外大营本官已经派了部队镇守,这四万鞑子,必须在城里吃掉!一旦放走,后患无穷!”

    如果说非要用一件事来比较出杨博此时的心情的话,那就是一个人原本困意正浓,却忽然被蚊子弄得一点睡意都没有,那个人就是杨博或者说杨博身后的大明,那个蚊子自然就是蒙古草原。

    杨博此时看着城西,很不能将城西夷为平地,把这四万人一个个的全都杀之而后快,面目都有些狰狞了。

    自打天亮之后,杨博就一直在命令火器营狂轰滥炸城西,虽然此时的实心铅弹破坏力不强,经过半天的轰炸,城西也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库蔑里此时在城门楼面如死灰,他估计这次自己怕是出不去了,不过回到城里的时候,库蔑里惊奇的发现原来大部已经突围出去了,这让库蔑里心稍微安了一些。

    “将军,大汗已经突围了,咱们跟这些汉人拼了吧!”

    “巴图,你不怕吗?”库蔑里看着这个叫做巴图的士兵,他从小就跟着库蔑里,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其他任何亲人都要长。巴图坚定的点了点头,在他们眼里,俺答就是神,是俺答带来了一个强盛的鞑靼,他们的死,都是为了草原的繁荣昌盛!

    “不怕!”巴图坚定的说道。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士兵,一旦下定决心去死,绝对是伟大的,无论是他是否对于一个民族造成了破坏,对于自己的祖国来说,因为他已经竭尽全力了,这样的忠诚,极具感染力,尤其是在自己的同胞面前。

    “好!”库蔑里缓缓地抬起了头,看着巴图说道:“全军准备出城,咱们跟汉人拼了!”

    此时的城外,大部已经换成了骑兵,而且一个个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冲击,没一会,见到延安城门大开,所有的明军骑兵翻身上马,此时在明军心里这场战争也在逐渐的升格,尤其是这些九边沿线的军人。

    此战若胜,后代子孙将永享太平,这是多么卑微的一个请求,但是这些老边卒已经受了一辈子的戍边之苦,知道战争的可怕,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为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太平天下!

    不仅仅是杨博,也不仅仅是这近三十万明军,而是全大明的君臣官兵百姓,此时此刻都在咬牙切齿的想着八个字——更文易种,永享太平!

    对于和平的渴望,造就一场无比惨烈的战争,无关信仰,这三十万个男人,三十万个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