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风启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保点了点头,扶起了陈太监说道:“陈公公,您放心,只要我冯保还有一口气在,这海外倭寇我必惩之,待我回京之后,我在仔细调查一下。”

    “好,好。”陈太监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家中的老母也八十多了,但是偏偏就到了这个时候,陈太监才万分担心起家中的情况来了。

    冯保收拾好了行囊,见到了黄锦,黄锦看着冯保说道:“冯保,咱家来接你回京了。”冯保通晓事理,知道自己能这么早回京,黄锦绝对从中发力了,直接就跪倒在地,对黄锦说道:“黄公公再造之恩,冯保必定做牛做马报答。”

    黄锦笑了笑说道:“冯保,不必客气了,裕王爷早就望眼欲穿的等你回去了。”

    另一边的京城里,孙毅忧心忡忡的看着这些账目,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荣昌的生意越做越大,孙毅也感觉这银子越发的烫手了起来。

    李贽看着孙毅说道:“孙大人,这侯三还在东瀛和朝鲜带了点土特产回来,给您送到府上去吧。”

    “大人?”

    “啊?不用了,你给咱们的股东们分了吧。”孙毅拒绝了李贽的好意,然后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然后问道:“学院都搬到台湾去了吗?”

    李贽点了点头,说道:“上个月就上船了,现在差不多应该都已经到了,不过大人这么早把他们送过去干什么啊,这台湾上的学院还没建好呢,这么早过去,只能临时住着了。”

    孙毅摇了摇头,说道:“早一天走,早一天安心啊。”其实王直不仅在大明劫掠人口,还在朝鲜东瀛等地都劫掠了一些贫农,尤其是东瀛的大名就像是人贩子一样,纷纷偷偷的将临近几个藩的失地农民送到了台湾,孙毅在王直的手上买了些流民,已经在台湾办起了水泥厂了。

    毕竟台湾的一切都刚刚开始,这些东西紧俏的很,王直的办事效率也确实比大明要高的多,很快就规划了几条水泥路的工程,全都交给了荣昌,同时王直的将军府,相当一部分都照顾了荣昌的生意。

    随着岛上的生意越来越来越大,孙毅的担忧也越来越强烈了,孙毅现在正在犹豫着要不要在台湾建几处住宅以后逃难过去。

    孙毅看着李贽问道:“现在整个岛上,差不多有多少百姓了?”李贽摇着头对孙毅说道:“这个我倒是不知道,但是侯三告诉我,最近似乎是已经快要有二十万了,连王直都已经成立了歩军营,差不多有三万兵力了。”

    孙毅皱着眉头说道:“山东河南等地的流民还多吗?”李贽诧异的看着孙毅问道:“孙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不能在继续从东南劫掠人口了,北方还有大量的流民,你派人跟王直商量一下,在北方接些流民过去吧。”

    孙毅知道,自己在高空走钢丝,而且荣幸的是,这根钢丝已经随着王直日渐做大,逐渐的变细了,既然如此,孙毅不得不替家国考虑一下了,反正横竖都是死,北方这么多流民,全都送到台湾去,估计用不了三五年的功夫,这朝廷就彻底拿王直无可奈何了。

    一旦岛上有了十万歩军,加上两万水师,百万百姓,一切都能自己自足,这朝廷还凭什么打台湾,估计就只能是仿朝鲜例直接给王直封个王就算了,反正跟朝廷没什么关系。

    但是王直想的可没有这么简单,远在东瀛,一场统一战争即将开始,王直也看的出来,东瀛怕是也要结束动乱了,以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丰臣秀吉为首这群人怕是要站起来了。

第545章 私相授受() 
裕王府现在看起来,俨然就是如同东宫般的存在,冯保到京城的时候,整个京城的宦官都震惊了,全都聚到了京城外面。

    “黄公公,冯公公是今儿到京城吗?”几个老太监纷纷都站在了城外,黄锦虽然说现在在内廷的地位不及陈洪,但是全城上上下下的人全都知道,这嘉靖的心里还是宠幸黄锦比较多,而陈洪办事泼辣,且用心歹毒,这城里的人都怕陈洪,才有了陈洪现如今的权势。

    别说是城里的其他人了,即便是陆炳这样权臣,现在没事也不想去触陈洪的眉头啊。不过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陈洪虽然说现在看起来凶狠,但是陈洪却动不了黄锦,因为黄锦的背后是嘉靖,而裕王府的孟冲和冯保已经在摩拳擦掌准备抢班夺权了,陈洪的时代应该是不会到了。

    “哎,你们看那是不是黄公公的马车。”

    “哎,你们等等咱家。”一看到了黄锦的马车,一群人就围了上去,看着黄锦谄媚的说道:“奴婢恭迎老祖宗回京。”

    黄锦诧异的看着这些人,往常办差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人来接自己,这里面的太监表面上是来接黄锦的,但是有多少人是接着接黄锦的名义来跟冯保凑近乎的。

    而且冯保也一点没客气,虽然说裕王宠信冯保是肯定的,但是现在的冯保不过是裕王府的一个内臣,这些宫里的内臣还有不少人冯保在裕王即位之前相当一段时间都能用到。

    “老祖宗,冯公公,我等在城中醉仙楼已经订好了酒席,还是速速进城吧。”黄锦点了点头,说道:“成,咱们吃饭去。”

    黄锦和冯保回到了马车上,冯保看着京城的水泥路惊叹道:“短短半年时间,京城就变了这么多啊。”

    黄锦叹了口气说道:“是啊,这京城是越来越不缺东西了,这大明说到底还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啊。”冯保微微一笑看着黄锦说道:“黄公公说笑了,我们终究也有老的那一天的,您说那个时候的大明会是什么样子啊。”

    黄锦皱了皱眉头笑道:“这个咱家可说不好,短短十年之前,这甭说大明了,这是自古以来多少东西都变了。”

    黄锦掏出了一块怀表,现在的大明人,也不需要看天来推测时间了,根据钦天监精准的确认,这大明的时间已经十分的精确了,随处可见的马路,加上钢筋水泥的浇筑,这亭台楼阁是越建越高,这些可都是几代之前多少人都没有见过的盛况啊。

    最关键的是,大明的马政终于发挥到了极致,民间的马价现在已经降到了五十两左右,耕牛等物也逐渐增加,强大的军队,户部终于不再哭穷,这些都是多少年来没见过的事情了。

    黄锦叹了口气看着冯保说道:“咱家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了,你们这些人,可千万别再见到忧患了。”冯保点了点头,看着黄锦说道:“黄公公所言极是,不过裕王殿下圣明,大明只能是蒸蒸日上,如日中天。”黄锦点了点头。

    醉仙楼很快就到了,黄锦下了车,看着众太监说道:“咱家就喝几杯吧,万岁爷还在宫里等着咱家回去复命呢,这就算了吧,你们年轻人在这里玩吧。”

    黄锦要走,谁敢拦,冯保留了下来,黄锦欣慰的点了点头,众太监将黄锦送了下去,然后就回到了酒楼上喝了起来,轮番的朝着冯保敬酒,冯保一杯一杯的接了下来,黄锦在马车上远远的看了醉仙楼一眼之后,就朝着西苑去了。

    “陛下,奴婢回来了。”黄锦毕恭毕敬的站在了皇宫门口,嘉靖诧异的看着黄锦问道:“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有不少人去接你吗?”

    黄锦低着头说道:“是有不少人来接奴婢,不过奴婢急着回来复命,就给推了。”

    嘉靖叹了口气,看着黄锦说道:“你这奴才又是何必呢?”这么多的太监集体出宫,嘉靖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嘉靖默许他们出宫,原本就是打算照顾照顾黄锦,但是万万没想到,黄锦竟然这么早就回来了。

    黄锦低着头说道:“奴婢知道万岁爷替奴婢着想,但是万岁爷越是这样,奴婢就越是急着回来见万岁爷。”

    嘉靖看着黄锦,诧异的问道:“你这又是何必呢。”

    黄锦泪眼朦胧的看着嘉靖说道:“奴婢求万岁爷了,万岁爷龙体康健万寿无疆,为什么每次都要。。。。。。。都要这样。”

    “哦?朕怎么了?”

    “奴婢感觉万岁爷就是在交代后事,奴婢不想要权势,万岁爷一旦有什么不测,奴婢马上就随驾而去,不用任何人来赶奴婢,奴婢自己走。”说到这里黄锦早就泣不成声了。

    嘉靖看着黄锦久久说不出话来,叱咤朝堂这么多年,夏言死了,张骢死了,严嵩也告老了,现在徐阶在朝廷里待着,但是嘉靖知道,这文武大臣,还真的比不上这么一个老奴交心,无论如何,这些人都是在嘉靖贵为一国之君之后才出现的,他们忠的不是他朱厚熜,而是这大明江山。

    而黄锦与其他人不一样,当年嘉靖还什么都不是,在安陆老家看着京城的那个皇兄瞎胡闹的时候,黄锦就陪在了嘉靖身边,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几乎被圈养的世子竟然得以入继大统,又有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少年天子,竟然刚刚即位,就将朝政把控的这么牢靠。

    “行了,你起来吧。”嘉靖叹了口气,看着黄锦说道:“咱们兴王府的老人还有多少人还在的?”黄锦稍微一想,对嘉靖说道:“除了奴婢,还有陈公公,陆都督还有几位公公,不过当年陪主子进京的人不多了。”

    嘉靖想了想问道:“那些走了的人,走的可还安详?”

    黄锦苦笑道:“主子,奴婢这样的人,即便是走了,也不能进祖坟,无非就是在城外的乱葬岗一埋,也就算是入土为安了。”

    送走了景王,陈洪的心思重新静了下来,这整个朝台上,以往来看,虽然说差不多就是分那么几个党派,老牌的官僚,分别是徐党和严党,新晋的进士,则是被分成了景王党和裕王党,即便是在行伍之中,也隐隐有分党之势。

    真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党派,所以嘉靖才足以在各种势力之间游刃有余,因为皇权,便是那打破平衡的一根稻草。

    虽然说嘉靖算不上是一个出色的皇帝,但是纵观华夏历史,帝王权术,在嘉靖一朝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