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落在地下的,便不是锅铲,只是筷子。
我们飞哥真是被吓到了!
能不吓吗?那位可是某行业的老祖宗!这后世的小姐,十个里面五个都叫小红,另外三个叫小玉。
小红和小玉,乃是青楼界最常见的花名。
这全都出自于天下小姐内心深处对于红玉姐姐由衷的敬仰和羡慕啊!
二郎你给我拉来这么一根辣皮条,教哥哥我如何消受得起?
蒯飞一边蹲下身子来拣筷子。
一边偷眼看了看梁红玉的脸色……
这一看,便好像南美洲的蝴蝶扇动了翅膀,注定要在全世界掀起一场蝴蝶风暴。
蒯飞自己倒没有刻意想要去发动什么蝴蝶效应。
他只是不经意间看着梁红玉站在武松的身边,心里头若有所感……
四川的老人家最喜欢开玩笑说,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
当梁红玉站在武松的身旁,蒯飞心里头的感觉就是,张小花的史上第一混乱?
然而……
好像并不算真正的混乱……
脑海中似乎有个什么梗,如白驹过隙,一掠而过,一时没有来得及想清楚。
似乎……是件蛮重要的事情……
究竟是什么呢?
蒯飞挠挠头,依旧回到灶台上,面对着锅中眼看就要煮糊掉的那只肘子,厨神天赋发动,现在可就想起来了!卧槽!这件事,这件事非同小可!不得了!太严重了!
想了老半天终于想起来这件事情究竟是个什么事儿了!
为什么一看见梁红玉跟武松站在一起,心里头就莫名有一种极其异样的别扭感。
因为方腊!
这问题就是出在方腊的身上!
水浒传里最后活捉方腊的,当然就是我家最狂拽最霸气的打虎英雄武二郎。
然而历史上活捉方腊的那个人,恰好就是韩世忠!
卧槽啊卧槽了个去!
这是偶然?
这肯定不是偶然!
这背后,一定藏有某种见不得光的肮脏交易!
梁红玉必定就是,把武松跟韩世忠牵连在一起的那个中间人!
坊间盛传:梁红玉,东京人氏,籍在教坊。
韩世忠生擒方腊,当地军民为他摆酒庆功,这庆功宴上梁红玉首次登场亮相,就好像大唐红拂女夜奔李靖一模一样,梁红玉直接就投怀送抱成为了韩世忠的女人。
为什么呢?
这姑娘为什么选择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来投靠韩大爷呢?
难道说……
蒯飞的心情顿时乱了,忍不住用疑惑担心的眼神,把梁红玉和武松两个人,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又看一遍。
心想这剧情不会是那么狗血的吧?
各种脑补:
宋江被张叔夜捉了,武二郎为了替宋公明哥哥赎命,楞跑来江南战场,要帮这韩世忠一起捉方腊。
大概这韩大官人觉得,活捉方腊之功,抵不过宋江之罪,于是梁红玉便挺身而出,把自己这一辈子,也毅然绝然地赔给了老韩来抵债?
梁红玉从东京教坊出身,到蓦然现身于韩世忠的庆功宴上,期间的这些年月里,她的去向,无人知晓。
中间的这些日子里,她是不是也上过梁山?
打住!赶紧打住!这个脑洞开不得啊我的哥!
脑洞开太大,这锅里的肉,可就要玩坏掉了!
……
第50章、震惊!武松和韩世忠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
小王夫人当年初创的那个东坡肘子,显然并不是最终版本的成熟之作。
蒯飞当年操作这个菜品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困局:第一步煨煮时间过长,第二步笼蒸时间过长,整体肉质过于酥烂,虽然不至于变柴,却也失去了动物肌肉纤维原有的大多数弹性,变得来如同一滩烂泥。这样的口感不会太好。
后世解决这个的办法,既简单,也巧妙。可惜这来自于后世的解决办法,蒯飞在大宋根本就用不上。
后世对此难点采取的处置手段一是加大火力输出,大幅度缩减第一道煮制步骤的时长,在肘子瘦肉部分仅有三分熟的时候,提前就让贴近锅底一面的猪皮烧到微焦。
二是灵活套用“滚油锁汁”这个核心理念,用滚烫的白油,把三成熟的猪肘子完完整整地浇一个透,令其肉汁不得流失。
这第二步,其实已经不再是大种花家的原创,而是借鉴自西方蛮夷煎制牛扒的手法。西式牛扒,自然是以七成熟八成熟为美,仅仅只将表面煎老。然而,即便控制得当,仅仅只是表面局部变老,这个微焦的局部,也会严重干扰食客的食欲。西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脆!用外焦里嫩的套路、用表面脆生生的口感,来抵消局部微焦的瑕疵。
这并不是说西人在厨艺方面优于我们。西人学会用橄榄油煎牛扒的时间,晚于我大宋时代。
在这个北宋政和年间,没有植物油,没有平底煎锅。那就没办法用外焦里嫩的脆爽方案来调和微焦的BUG。
苏东坡两口儿当年想到的解决方案是用蒸笼来蒸。
既然不得不选择了笼蒸法,那就注定脆不起来,那也就改变不了已经变焦的结果。
这又怎么办呢?这就只能巧用植物香料来加以调和!
这就要感谢宋徽宗时代本草学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了。
宋徽宗和他的御医们,在治疗方案上,也许没有做出什么震烁古今的巨大创新。也不曾像屠呦呦老师那样机智地提炼出青蒿素。但我们佶哥,是胸怀大志的。尤其是在医卜星相和文化艺术方面,他的理想抱负,无限接近于后来朱棣所搞的永乐大典,以及乾隆折腾的四库全书。
佶哥是个收集控,对天下一切美丽的事物都怀有巨大的收集愿望。
集齐天下所有绝色美女!集齐天下所有顶级书法!集齐天下所有精品国画!集齐十万道藏!集齐三藏佛典!集齐全部医方和草药图谱!面向整个世界,霸气彰显我大种花家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
官方出力这么一弄,就让烹饪界捡到了一个大便宜。这北宋末期的徽宗治下,官方汇总天下各种中草药资料,汇总得最是齐全。从产地、季节,到性状和药效,以及酸甜苦辣的滋味,全都登记在册,汇总成国家药典。
北宋的厨子在随心所欲使用中草药入膳方面,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便利和优势。
可是!蒯飞的记忆库里没有这本大宋朝本草大全。
他猜不到苏东坡两口儿当年究竟选用了何种草本植物调味剂。
蒯飞当然知道后世会使用哪些植物香料,无非是八角、山萘、桂皮、花椒,草果、茴香,以及极富争议性的小鸦片。
然而,后世的大厨最终选定这几种常用大料,是建立在菜籽油高温爆炒技术大成的基础上。
在没有菜籽油爆炒技术支撑的传统蒸煮时代,这几种主要佐料,用上去并不怎么合适。
于是蒯飞不得不另出机杼!
恰好,蒯飞只有二十岁,很年轻。如此年轻的岁数,通常都有些倔脾气!一旦认准了一件事儿,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矮人精专的意志之力激发出来之后,他的脾气变得来加倍倔强。
因为是之前一度想到过,要尊重和致敬苏大爷、王姐姐、苏大郎这一家三口儿,要用正当的方式从苏家拿到东坡肘子的合法授权……心里头一旦认定了这个念头,就再也改不过来。
无论如何,武大郎今天必须有一个大大的创新。
绝不能简单照搬和剽窃苏轼模式。
所以,从第一个炖煮环节开始,武大郎就已经开始加大力度修改东坡肘子的传统做法。
烧朱院香积厨,是负责为国务院政事堂提供一品到五品“堂食”的半官方国家级厨房,这里的设施在当代堪称极品,综合性能仅次于大内御厨房。
武大郎得到了最好的煤炭,最好的老灶,气密性最好的大蒸笼,得到了比武家更大的火力,也得到了输出风力更加强劲的鼓风机。
于是他大幅度减少了炖煮环节的注水量,增强了火力输出。
这样一来,猪皮比传统做法,焦得更快。只可惜这北宋的圆钵陶瓷锅底,保温效果虽说是极佳,热能传导系数却是最低的。再怎么加大火力,再怎么减少注水,仍然是达不到后世铁板煎烤的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正在焦香味初次散发出来,随时准备起锅上蒸笼的时候,梁红玉的惊艳一瞥,意外触发了武松和韩世忠究竟谁捉了方腊这样一个UC震惊事件!
UC震惊!历史上究竟是谁活捉了方腊?
UC震惊!梁红玉夹在武松和韩世忠之间究竟扮演了怎样的三角恋角色?这三个人之间究竟有过一些什么不得不说的秘密!
武大郎今天已经一连被人吓到了好几次。
这一次,所受的惊吓,更胜以往。
就连手中的筷子都吓掉在地上。
于是,锅里头正在快速烧焦的三分熟东坡肘子就倒了霉了!
梁红玉心思灵巧,眼见得武大郎神情忽然变得呆滞,锅里头眼看着就要焦糊,这武博士的手里却慌张得连双筷子都拿捏不稳……
赶紧用手指头戳了戳身边站着的武松。
“你哥的烧猪肉,马上就要糊掉了!你还不赶紧帮帮他?他到底是不是你亲哥呀?”
……
第51章、开封包黑炭()
武松大刀阔斧地往前面一站,眨眼间来到灶台边。
猿臂轻舒,将正在滋滋作响的滚烫烧锅,轻轻端到一边。
武松自己还没觉得手心有没有烫伤,那一头梁红玉已经抢先一步掩嘴轻呼,“啊哟!仔细烫着!”
这年月的灶头,不可能会有煤气灶旋钮开关,也就没办法瞬间关火。武二郎选择了把锅子搬到一边,倒也是个正解。
只要手掌和手指是潮湿的,动作又足够快速的话,并不会导致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