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雄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环套第二计为借刀杀凤。在刘备军团进攻刘璋途中,向刘璋略施小计,除掉庞统。实施以后便引发刘备荆州换将,调兵遣将,抽军入川。”

    “连环套第三计为计乱荆州。刘备荆州换将,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孙权再起袭取荆州之心,曹操也会伺机挑拨。可以预见,把曹操、孙权会互相勾结,一起对付刘备。如此,三方势力将会纠缠在一起,相互恶斗。”司马徽双目炯炯有神,仿佛能看到遥远的未来。

    司马芝抚掌大笑,道:“父亲连环套之计,真的是空前绝后经典之作。众所周知,孙权觊觎荆州已久,见刘备调兵遣将入川,荆州守备空虚,必然来图荆州。孙权是个贪得无厌、唯利是图、有奶便是娘的君主。他人生的词典里从来没有信义两字,也没有长远规划这个词,更可以战略合作这个成语,有的这是眼前的利益。到那时,他才不管你是盟友还是联盟,就象一头看着美味羔羊的饿狼,看着荆州垂涎欲滴。但是又惧怕关羽这头凶猛的大老虎,必定会想方设法勾引曹操联合图谋荆州。”

    司马徽点了点头,继续道:“夫欲成大事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为把自己标榜成汉室正统,曾言与曹操不共戴天,做事每每与曹操相反。这是他不可动摇之原则。但是,他不明白,要打败曹操,一统天下,必须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搞好与孙权的关系,对孙权这头无情狡诈的恶狼狼,既要打更要拉。打,就是要认清孙权的真面目,察觉其真实意图,经常敲打,打得要痛。时刻提醒他要以大局为重,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就是唇亡齿寒;拉,就是要尽快处理好荆州遗留问题,承诺共享胜利果实,把他牢牢帮在自己的战车上。而不是一味抵赖或者无限拖延,言而无信,否则就会使盟友反目成仇。该给甜头还是要给甜头。对孙权这种人,就要耍侯人对待猴子一样,打一鞭给个甜枣。”

    司马徽话锋一转,道:“然而,在荆州的问题上,刘备没有灵活的方法,只会搪塞拖延。就像大哥刘备一样,以关羽的性格,定然不能贯彻‘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之方针,不但不能像诸葛亮那样灵活处理好与盟友的关系,反而会使双方的关系更加趋于恶化。关羽的性格骄傲自满,目空一切,视天下英雄为无物,眼里除了刘备,谁也不会放在眼里。与诸葛亮等同僚的关系搞得很僵。同时,常常呼江东人物为鼠辈,江东军将领上下皆十分厌恶他。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关羽这种自高自大的性格,注定了他身败名裂的命运。吾料孙权及吕蒙、朱然、陆逊等定然会对其狠下死手,并顺势袭取荆州,从而完成孙权一生夙愿。”

    司马芝奸笑道:“刘备不兑现还荆州之承诺,关羽又不把孙权放在眼里。而孙权屡次讨还荆州而不得,又见刘备如日中天、威震天下,必然不喜。这将进一步激化孙刘之间战略矛盾与刘备反目成仇,而反过去与曹操结盟,共同对付刘备和关羽。”

    “然也。吾预计,如果刘备攻占西川,下一步将袭取汉中,到那时势力如日中天,定会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关羽也定然心里会产生不平衡的心里,运用假节钺的权力,率军北伐,进攻襄樊。从而激化曹操的矛盾,把荆州之后方破绽暴露给时刻觊觎荆州的孙权,加快了曹操、孙权狼狈为奸,互相勾结共图荆州的进程,大大恶化了荆州本来就波云诡谲的局势。”司马徽娓娓道来。

    司马芝抚掌大笑,道:“到那时,荆州风云突变,关羽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抵挡不住曹操、孙权两大势力的夹击,失败已经注定了。加上西川与荆州关山阻隔,救兵难至。关羽难逃一死,荆州就再次被曹操、孙权瓜分,刘孙从此成为死敌,三方又回到曹强两弱的局势。”

    (码字很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

205章 纵虎出山(一)() 
没有风,夜色还是那么深,那么沉,黑得无边无际。

    司马徽笑道:“子华说得没错。关羽一死,刘备、张飞一定会兴师报仇雪恨,御驾亲征江南。刘备必会起倾国之兵,气势汹汹地压向孙权,毕竟刘备一方占据着道义道德的制高点。背信弃义背叛联盟的是孙权一方,定然是心虚之下底气全无。加上西川那边可以顺江来攻,刘备老于军事,经验丰富,形势好像全有利于刘备这边。在这样的局势下,我们正好施行连环套第四计——纵虎出山。”

    司马芝讶然道:“纵虎出山?!虎从何来?”

    司马徽含笑道:“世人早有传言,天降瑞兽有五,已现东方木青龙卧龙诸葛亮、南方火朱雀凤雏庞统、北方水玄武狮龟司马懿、中土冰镜司马徽,唯独西方金白虎未显世间。子华,你可知晓其中缘故?”

    司马芝一脸懵然,如同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挠挠头,茫然道:“不知道啊。这不是上天遣派瑞兽到人间帮助雄主,各佑一方吗?”

    司马徽呵呵一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要从吾为何寓居荆州说起。前者黄巾起义,中原大乱,只有刘表统治的荆州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安定富足,较为安定。其开经立学,招贤纳士,善待儒生。遂使荆州成为众多士人向往的乐土,‘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其又‘起立学校,博求儒术’,荆州州学里集聚了大汉帝国知名的大儒学者,著名大师既有宋忠、庞德公、黄承彦、许攸、韩嵩等本地人士,也有荀攸、赵俨、繁钦、杜袭、贾诩等外来避难人士。课目设置非常全面,除了六经外还有天文、历法、刑法、兵法、音律、丹青等。从教的儒士就有三百多人,州学就学的生徒多达千余人,使荆州取代洛阳成为帝国儒学中心。”

    “吾见学术中心南移,便把忍者死士组织迁居与此,与庞德公、黄承彦交好。因二人俱为荆襄最为著名的隐士、名士,乃荆州七大世家大族德高望重的代表人物,其中黄承彦还是刘表的连襟。吾不仅古文经学出众,还精通天文术数,因此刘表、刘备、刘琮都曾登门拜访,征询其对天下大势的看法,以致吾之大名不胫而走,扬名天下。由于我们三人都得到当权者特别是刘表的尊重,而且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几乎掌握了荆襄地区也就是帝国儒学中心的话语权。荆州掌握话语权和评价权的名士中,居首位的是庞德公,他终生不出仕,但言行却能影响舆论风向,吾视之为兄,黄承彦与之友善。”

    司马徽呷了一口茶,继续滔滔不绝道:“你知道,桓灵以来,士大夫、士人、学子皆盛行清谈议政,品评人物,汝南月旦评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个时代,雄主的用人标准首先看此人之名声,也就是口碑,其次才看他的才学和身世。为了实施吾之计划,吾便与庞德公、黄承彦商议,互相品评,为我们司马氏家族和荆州七大家族的精英造势,达到各取所需的目的。首先,制造了一个谶言,内容就是:今天下大乱,上天有好生之德,遂委派中兴五瑞兽下凡人间,各自辅佐雄主,护佑一方百姓平安。然后,在州学师生中广为散布,不久就风靡帝国各个角落。其实,这些所谓瑞兽,不过是为我们司马氏争天下的得力工具而已。”

    “接着,他们便称吾为中土之冰镜,号为水镜先生,司马懿为北方水玄武狮龟。吾投桃报李,称黄承彦之女婿诸葛亮为中土东方木青龙卧龙,庞德公的侄子——‘南州士之冠冕’庞统为南方火朱雀凤雏。自此,这几个名号广为流传,名扬天下,引起天下诸侯雄主的侧目和青睐。”

    司马芝接过话茬,道:“如今,五大瑞兽已有四个显身,唯独这西方金白虎杳无音讯,这是何故啊?”

    司马徽神秘笑道:“这是为父的秘密武器,杀手锏!到了关键时刻才出手亮相。”

    “快说啊,您就不要卖关子了。”司马芝催促道。

    司马徽道:“你用脑子想一想,三方中那一方还没有瑞兽辅佐护佑?”

    司马芝低头想了一下,眼睛一亮,抬头道:“江东孙权?”

    “是的。如今曹操有狮龟,刘备得卧龙、凤雏,吾乃隐士,不问世事。唯独这江东还没有人归位名列其中。本来周郎才华洋溢,可做此西方金白虎,但其短命早死,无福消受。惜哉惜哉!”司马徽叹道。

    “周瑜死后,鲁肃继任其大都督致位,吕蒙、朱然副之。难道是他们中的一个?”司马芝道。

    “鲁肃乃江东名将,勇略过人,若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恐较周瑜还略胜一筹。孙权帐下,唯独其目光远大,始终坚守孙刘联盟,堪称江东一时人杰。然而却因此不为孙权倚重,始终不予重用,仅仅封了一个大都督名号,却无实权,名存实亡。孙权更多的信任,与其一样寸光短浅、唯利是图的吕蒙、朱然等。本来鲁肃领此名号,是实至名归的。这样的话,鲁肃必然被为孙权倚为干城,言听计从。而鲁肃与诸葛亮友善,意气相投,致力维护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如此一来,三方鼎力将会长期存在,我们司马氏就无用武之地,十数年来的战略布局将毁于一旦。”司马徽叹道。

    “难道是吕蒙、朱然?”司马芝讶然道。

    “如此鼠目寸光、碌碌无能、不学无术之辈,怎能与我等同列,只会玷污了瑞兽威名!”司马徽愤愤道。

    “难不成是一介书生陆逊?!”司马芝惊叫起来。

    司马徽拈须点头,笑道:“正是!白虎瑞兽代表义,义者刚,白虎属金尚白,军队事物家,代表的特殊能力是克制。陆逊喜穿白色,文武兼备,胸藏锦绣,风流儒雅,深沉内敛,行事谨慎,威名未著。如同一头深藏不露的猛虎。陆逊的种种特征正好印证西方白虎,便美名其号为‘隐虎’吧。前者陆逊率军偷袭荆州,被诸葛亮以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