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雄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仆澄现菔恐诿帷⒊!毕虺栊Φ

    “为何司马徽定居于荆州?名号又为何称为水镜先生?”刘禅好奇地问道。

    “听说昔荆州牧刘表治学办校,求贤若渴,更兼北方战乱不已,荆州安定富足,司马徽便举家客居荆州襄阳。其博学多识,精通经学,与荆州大儒宋忠齐名。南阳人刘廙与吾朗叔曾是其学生,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为益州只流行今文经学,特来荆州师从司马徽、宋忠习古文经学。司马先生为人清高拔俗,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与庞德公、黄承彦等荆州名士,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韩嵩、石韬、孟建、崔建等人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卧龙、凤雏、诸葛瑾、我二叔等皆拜其为师,时士人大多追逐功名,而他们却隐居在襄、汉之间,不轻易投靠他人,深受水镜先生赏识。”

    “水镜先生称号之来历,司马老先生为避战祸,举家南迁,辗转客居荆州刘表治下的襄阳城,原住襄阳东门外,与荆州高士庞德公为邻。后来搬迁临沮国玉溪山麓,建庄居住。某日,庞德公在鹿门山举行酒会,诸友或歌或咏,很是热闹。司马徽论古谈今,言谈洒脱超凡,令满座寂然,敬意盈胸。庞德公举杯上前,日:‘先生数典如流水,水清似镜,真乃水镜先生矣。’自此世人便如此称之。”向宠侃侃而谈。

    “水镜为何单单定居临沮,只是仅仅因为荆州、襄阳广袤富庶吗?”刘禅讶然道。

    “非也。水镜先生喜欢结交名士。盖因荆襄地灵人杰卧虎藏龙,襄阳至宜城间数十里间,‘有卿、刺史二千石数十家,朱轩华盖,甲第掩映’,时人称为‘冠盖里’。世家大族豪强不可胜数,最强大的有七大家族,分别是庞、黄、蔡、蒯、马、习、杨。如庞德公、庞统、庞林、庞山民、黄承彦、蔡瑁、蒯越、蒯良、蒯祺、马良、马谡、习祯、习珍、杨虑、杨仪、杨颙,均是各自家族中的优秀人才。七大家族相互联姻,盘根错节,把持州政,势力十分强大。荆州牧刘表作为在荆州能够崛起,也是因为借重了蔡、蒯两大家族。”向宠如数家珍,继续道。

    哼哼,司马老儿果非善类,表面上避祸荆州,实是另有图谋,而且所谋者大也。刘禅腹诽道。

    刘禅知道,纵观整个东汉政权,可以说是以皇权为核心,外戚、宦官交相掌权,不断博弈的宫廷政治。而世族士人集团则强调君轻民贵,坚持儒家伦常操守,甚至不惜直接对抗皇权,都不为任何一派喜欢。

    三派之间互有斗争,互有勾结,但核心理念则在于都不希望让国政大权旁落到世族士人手中。

    世族士人集团开始逐渐淡出中央政治舞台,转而在地方上形成自己的家族式势力范围,并通过地方文教事业,逐渐又产生出新的后继力量。

    历史上颍川地区的士族力量又尤为强大,后来司马氏家族在他们的全力支持下,取得最高权力,开始成为左右政局的核心力量,士族把持朝政也成为两晋南北朝政权的特征。

    想到这,刘禅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士族力量之大,确实难以想象,以致成为国家民族的大毒瘤。

    可以说,历史上之所以发生五胡乱华,汉族殆灭的空前大惨案,肇始于士族的统治。

    因为所有士族视家族为最高利益,唯家族利益是图,至于国家谁当政都没关系,就是胡族当皇帝也可以接受,唯一的前提就是家族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证。

    每次改朝换代的剧本都一样,后世的元代宋、清代明说明了一切问题。

    为了中华民族千秋大业和亿万寒士平民的幸福,以后必须对世族士族这个危害千秋万代的毒瘤动大手术,刘禅紧咬嘴唇暗暗下了决心。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

216章 荆襄大族(二)() 
“那就说一下各大族之间联姻情况吧。免得以后打起来误伤亲戚。”刘禅问道。因为他深知三国时期君主思想十分开明,兄弟、老表等亲戚可以各为其主。

    “各大家族很多都是互为亲戚。就拿比如卧龙先生来说吧,他娶的是黄承彦老先生的女儿黄月英。而蔡瑁则是黄月英的亲舅父,刘表是黄月英的姨父。同时,蒯祺是诸葛先生的大姐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是诸葛先生的二姐夫。庞统先生则是庞德公的侄子,庞统的弟弟庞林则是习家的乘龙快婿,习祯的妹夫。”向宠如数家珍道。

    刘禅倒吸了一口冷气,怪不得诸葛亮牛逼哄哄的,敢与司马家族叫板掰手腕,底气来自他的家族背景,与七大家族之间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关系。

    同时,刘禅恍然大悟,原来诸葛亮的这场婚姻是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黄承彦的妻子是荆州著名的名门大族蔡讽的女儿。蔡氏家族在荆州的势力相当大,蔡讽的另外一个女儿嫁给了荆州牧刘表,而蔡讽的儿子蔡瑁是刘表最信任最依赖的大将,蔡氏家族在荆州有很大的政治背景,是名门望族。有着这样的政治资本,黄承彦的女儿就算真的很丑,还怕会嫁不出去吗?刘禅见过黄月英,她可是标准的美女,并没有人们传说的那么丑,而且又才学出众,是标准的大家闺秀。

    从诸葛亮的社会背景来看,诸葛亮并非“躬耕陇亩,不求闻达于诸侯”隐居隆中一介“布衣”。他娶黄月英不仅是因为她才学出众,更主要是她的家族背景。

    同样,黄承彦之所以会选择诸葛亮做婿,除了诸葛亮本人的相貌、才学外,他看重的也是诸葛氏在荆州的政治势力。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氏家族的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蒯、庞两家都是荆州的大姓,地位举足轻重。黄家和诸葛家结成亲家后,蒯、蔡、庞、黄这四家荆州的豪族大姓都成了亲戚关系,实现“强强联合”。

    向宠继续道:“刘表进驻荆州,并在襄阳打开局面均是靠着蔡、蒯两家的势力。蔡瑁、蒯越、蒯良一起辅佐刘表平定境内,表才得以强大。蔡瑁为荆州第二号人物,蒯越、蒯良为刘表谋主,成为刘表政权的两大支柱。但是,庞家、黄家、马家、习家、杨家等相对来说则较为冷淡,与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虽然黄承彦与刘表、蔡瑁为至亲,但也未在刘表政权**职,刘表数次延请庞德公而不就,只得叹息而去。他们认为刘表坐保江汉而胸无四方之志,无霸王之才,非拨乱之主,而是等待英主。”

    刘禅点了点头,原来他们是待价而沽,要做更大的买卖。历史上的刘表确非雄主,虽然能保住荆州安定富足,但其“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群雄割据、混战不休的背景之下,为了家族利益最大化,也难怪五大豪族的有识之士均不与刘表合作。

    刘禅继续往深处想,突然脑门大开,以手加额,心中叹道:难怪转战沙场二十余载,已47岁的父亲刘备,冒着大雪严寒,不远百里,屈尊三顾于年仅27岁的青年诸葛亮,且虚心地自称“智术短浅”,问诸葛亮“计将安出”。在寒冬腊月,上演了一出三顾诸葛亮于隆中草庐,求贤请贤的千古佳话。并不仅仅因为诸葛亮是“逸群之才,英霸之器”最根本原因是,诸葛亮在荆州深厚的家族人脉关系。南征北战屡战屡败,始终寄人篱下的父亲深知,要想在荆州站稳脚根,就必须得到当地五大豪族势力的支持,而诸葛亮就是他们的代表人物,在荆襄深有影响有巨大实力的风云人物。

    “五大豪族形成的在野势力,有着很大的声势。他们互相交叉赞誉,相互吹捧,品评人物,鼓吹名号,控制着当时的荆州舆论界。他们经常聚集于庞德公居住的鹿门,或者司马徽的水镜山庄,研讨经史,探究学问,分析形势,议论时政,各抒志向,等待时机,寻求出路。”向宠意犹未尽道。

    刘禅暗叹道,很显然,庞德公及五大豪族已形成了带有浓厚的政治和组织色彩的政治集团。结合四叔的情报,司马徽眼光果然够毒,极其巧妙地利用了此集团为其服务。

    “各大家族之间联姻为的是抱团取暖,形成更大的势力,争取更大的利益。像我们这些小姓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一路不声不响闷葫芦一样的宗预,终于忍不住发起牢骚来。

    “德艳所言甚是,故无论刘表,还是吾父统领荆州,终究要取得这些荆襄大族的支持,才能确保政令畅通、扎根固本,实现长治久安。然而,家族势力过大,成为左右局势变化的胜负手,确非国家之长久之福!”刘禅忧心忡忡叹道。

    “在此大争大乱之世,荆州局势的变局迫使荆襄大族做出自己的选择,曹操大军南伐之前,为保持既得利益,蔡、蒯两家挟持刘综投降了曹操。谁知道,聪明反被聪明误,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蔡家家主蔡瑁授首,蒯家家主蒯越和蒯良北降,蔡、蒯两家的梦想也随之灰飞烟灭,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在荆州兴风作浪。”赵云突然道。

    宗预沉思了一会,问道:“依你们看,此前曹军与我军在当阳对峙,大战一触即发,荆襄大族何去何从呢?”

    “以吾观之,以大族的趋利特性,必定是墙头草、顺风烛,哪边胜就倒去那。”向宠不假思索道。

    “不尽其然。”刘禅笑着打断向宠的话,笑道:“在此乱世,大部世家大族都犹如夏天之小虫,皆带有严重的趋光性。对此,如果你们平时注意观察,应该知道小虫的这个习性,也就是飞蛾扑火现象。明知是死,但由于经受不起引诱,而亡命飞投,以身试火,蔡瑁、蒯家兄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其实,刘表过度依仗蔡、蒯两家,蔡瑁、蒯越、蒯良长期把持荆州政务,两家坐大。早就引起五大家族的不满,所以对刘表身死失地和蔡、蒯之下场,他们无动于衷、冷眼旁观,甚至多少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