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雄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觉?平生我自知。石洞春睡足,山外日迟迟。”

    这是《三国演义》在写到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卧龙故作高深,睡了一大觉后,醒来后所作。

    刘禅毫不客气地把它借用一下,只不过把原文的“草堂”改为“石洞”,“窗外”改为“山外”而已。

    这首诗早已风靡荆襄,脍炙人口,耳熟能详,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人再熟悉不过了,他们纷纷向刘禅投去鄙视的目光。

    王粲更是怒目而视,他呕心沥血情真意切地吟唱《登楼赋》,却成了这个半大小子的催眠曲,气得他又是把脸一侧,冷哼一声:“真是有辱斯文!”

    刘禅却视而不见,厚颜无耻地哈哈一笑,道:“一赋下来,吾是美美的睡了一大懒觉啊!”

    赵云、向宠一看刘禅的无赖表情,知道他已经胸有成竹,便哈哈大笑起来,杨虑、杨颙、庞林、董恢、殷观、尹默他们这才转忧为喜,也纷纷笑了起来。连步练影也跟着赵云在面纱下偷偷地莞尔一笑。司马芝等人却冷眼旁观,等着刘禅出丑,他们好嘲笑一番,狠狠出一口恶气。

    刘禅举目一观,扫视全场,把每个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又是不厌其烦地对王粲深深鞠了一躬,眼圈发红,神情悲伤道:“此诗应景而作,有感而发,跌宕起伏,惆怅凄怆,情真意切。真乃感人肺腑,真切动人,实在是居家旅行、流浪天涯、春日足睡之必备良药。吾与你真的是同病相怜,感慨万分。仲宣,真是大才啊!”

    经过前面几个回合,王粲深深领教过刘禅的招数,知道他古灵精怪,智计百出,十分难以对付,故不敢随便接茬,怕落入坑中。但不怕失去礼数,遭人耻笑,故而双手草草作揖,冷冷道:“林公子谬奖,愧不敢当。王某班门弄斧,实在是献丑,不知此拙作能否可入公子法眼?!”

    刘禅在王粲话里闻到了浓浓的酸味和讽刺之意,呵呵一笑道:“仲宣兄啊,你休要谦虚。俗话说得好啊,人呢,该自信就要自信,这叫当仁不让于师。吾曾经听一个圣人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然而过分的一味谦虚就是虚伪了。此话,你知道是哪位圣人说的吗?哈哈,我说得对吗?”

    说完,刘禅皮笑肉不笑,黑乎乎的眼睛滴溜溜地乱转,盯着王粲,等待他的答案。

    可怜的王粲,头脑急转,绞尽脑汁,饶是他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却这么也想不出答案。直急得他挠耳抓腮,如同热锅里的蚂蚁,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不仅王粲难堪,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三位神仙般的大学究活词典,竟然也是眉头打结,百思不得其解,毫无头绪。

    更不用提司马芝、庞山民、蒯祺这些半桶水的“学二代”了,他们一个一个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木然跌坐,无语之极。

    (各位看官朋友: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230章 吟诗作对(二)() 
看着他们的狼狈样,刘禅乐不可支,哈哈大笑,道:“你们不用费神了,这位圣人是天上的神仙。还是言归正传吧。”

    刘禅暗暗得意,心想你司马徽把三国英雄、仁人志士玩弄于股掌之上,今日小爷也让你尝尝被人玩弄的感觉。哈哈,这种感觉真的如同三伏天喝冰水——爽歪歪!

    刘禅的胡搅蛮缠搞得司马徽、司马芝等人毫无办法,只好自认倒霉,每个被愚弄的人都向他投去愤怒的目光。

    刘禅的心理素质出奇的良好,他依然面不改色,打着哈哈继续道:“仲宣兄身当乱世,亲历离乱,寄居荆州十数年。不料刘表以貌取人,狗眼看人低,有眼不识金镶玉,对世之大才竟然不予重用。是可忍孰不可忍!想来真的是令人气愤难挡。无怪乎刘表身死国灭,家破人亡。”

    “好一句狗眼看人低!真的是十分传神啊。”司马徽笑道。

    王粲感激地看了刘禅一眼,揖手狠狠道:“谢林公子仗义执言。哼!刘表空有其表,但与袁绍一样,都是绣花枕头。两人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俱为曹公所灭,自身及子孙下场都是惊人的一致。”

    然而在座的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与刘表有着拐弯抹角的关系,特别是黄承彦、蒯祺与刘表更是直接的亲戚关系,所以他们的脸色十分难看。

    这一切都被刘禅看在眼里,他继续挑拨离间道:“故仲宣兄此《登楼赋》,可谓是拜刘表所赐之大作。因为仲宣兄怀才不遇,宏图难展,久客思归,故郁闷之下,登上当阳东南的麦城城楼,纵目四望,万感交集,诗兴大发,写下这篇历代传诵不衰的名作。”

    “懂吾心意者,林川公子也!”王粲泪流满面,竟无语而凝噎,向着刘禅一揖到底,激动得无以复加。

    刚刚王粲与刘禅还是一对冤家死对头,斗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然而如今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转折。这个神剧情实在是出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刘禅话锋一转,慷慨激昂道:“虽然赋中充盈着沉郁悲愤的失意和哀叹。但吾在此赋的字里行间,也依稀看出仲宣兄的情绪低落,并不消沉,渗透着乘时而起强烈的情绪,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积极进取的抱负。他把内心感情的抒发,与明暗虚实变化的景物描写相结合,或情随景迁,或因情设景,使全篇的愁思更加重峦叠嶂,从而激起大家的共鸣。?这,应该就是所谓言为心声,真情流露吧。”

    刘禅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引起了司马徽等大多数人的共鸣,他们颇有同感地鼓起掌来。

    随着掌声愈来愈浓烈,刘禅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在一点点得到修复。

    刘禅笑容可掬地看着他们,嘴角掠过诡异的形状。

    “然而,在吾看来,《登楼赋》完全是无病呻吟之作!大丈夫就应该写些金戈铁马,慷慨激昂,气势飞扬之作,方可激励英雄志士去建功立业。在此乱世,做些卿卿我我,风花雪月,妇人之仁的诗歌于事无补,只能令人徒生悲伤。”刘禅冷不防地来了这么一句。

    剧情真的是一波三折。刘禅的话犹如滚油锅里撒盐巴——炸锅了,又像熊熊火堆里泼了一盆雪水。

    司马芝、庞山民、蒯祺等人反应不及,一个一个惊呆了。

    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的王粲,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目瞪口呆,张口结舌。

    司马徽被刘禅激怒了,冷声道:“你说《登楼赋》为无病呻吟之作,那你说说看哪些是慷慨悲歌之作?”

    刘禅不假思索道:“远的如高祖皇帝之《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西楚霸王项羽之《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近的如老贼之《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又如吾思得一首《江东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笑项羽,不肯过江东。”

    话音刚落,向宠他们欢声雷动。庞德公、黄承彦相视而笑,司马徽父子的脸色却是更加阴沉。

    王粲已被刘禅彻底气疯,歇斯底里喊道:“有本事你也做一首赋给大家瞧瞧啊!”

    “就是!就是!”司马芝等人纷纷起哄起来。

    刘禅抬头望天,满脸不屑,冷哼了一声,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在本公子看来,这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手到擒来!”

    “真是大言不惭,实在是狂妄之极。”

    “面皮三尺厚,恬不知耻!”

    “就会吹牛,小心把牛皮吹破。”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话音刚落,司马芝等亲曹派的无情攻击,就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

    刘禅却是不脑不怒,依然淡定,像看小丑般,嬉皮笑脸地看着他们的表演。

    “安静!”赵云气沉丹田,突然大喝一声,犹如黄吕大钟,巨大的声浪在石洞里惊涛骇浪般翻滚,又像晴天霹雳滚过长空,震得人们的耳膜嗡嗡作响。

    大部分人包括司马岐都不由自主地用双手捂住耳朵,减轻声波对耳朵的震动。

    司马徽、司马芝大惊失色,心中巨震,一齐盯着赵云。依稀感觉到此人周边杀气隐隐约约,知道是个顶尖高手。暗自猜测赵云的身份,起了深深的忌惮和戒备之心。

    步练影见赵云威震石洞,心里却是又惊又喜,喜的是赵云威风凛凛,惊的是怕司马徽父子会对赵云不利。

    刘禅举目一观,却见司马徽、司马芝父子及身边的侍女、仆人,只是面部变色微微苍白外,并没有掩耳防震。

    刘禅心中一凛,知道这些人都是武功高手。他知道赵云怒喝立威,是让司马氏父子投鼠忌器;另外是测试石洞里忍者死士的分布和武功的深浅,好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各位看官朋友: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231章 吟诗作对(三)() 
赵云一声怒吼,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一齐注目赵云,

    此时,刘禅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的声音在石洞里响了起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