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雄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的是群贤毕至,济济堂,宾朋满座,阵容强大。

    曹操见状不由十分得意,借鸡生蛋确实是妙招。

    以大汉朝廷之名招募贤能,择英才而用之。短短几年,人才云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盛况空前。

    由于昨晚多次与杜氏颠鸾倒凤支出过度,年近六旬的曹操有点乏了,眼睛缓缓闭上,沉浸在往事的回忆。

    公元96年,镇东将军、兖州牧曹操采纳荀彧的策略,迎刘协都于许,改年号建安。大汉帝国名义上的主宰——汉献帝,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担惊受怕、忍饿挨饥的苦日子,重新过上了纸醉金迷、锦衣玉食的好日子,获得了皇帝富丽堂皇的表面光鲜、威严和荣耀。

    为了表彰曹操的忠心,也是在天下诸侯树立个忠君就有官位的好典型,感激涕零之下,在曹操写好的圣旨上加盖玉玺诏告天下,封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封曹操为武平侯,拜大将军,开府治事,赏功罚罪,悉由曹操处置。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小事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屁股坐稳的曹操得意忘形之下,假借汉献帝的名义,以君临天下、舍我其谁之雄伟气势,踌躇满志下了道圣旨给当年的老大哥袁绍,痛骂道:“地多兵广,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

    大将军位在太尉之上,邺城侯袁绍已拥有冀、并、青、幽四州,兵多将广,势力群,远在曹操之上,如何能容忍昔日的小弟曹操爬到自己头上作威作福。接到圣旨后,袁绍大怒:“曹操当死数矣,吾辄救存之,今乃挟天子以令吾乎!”

    当时的曹操,实力根本没有办法和袁绍抗衡,为了麻痹袁绍、不激化矛盾、赢得时间壮大自己、寻找时机给予致命击,雄才大略的曹操选择了隐忍,让朝廷任命袁绍为虚有其表的大将军兼太尉,自己退任司空,以司空录尚书事,兼任车骑将军,取得了执政领军大臣的实权地位。

    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北征乌桓凯旋后,在朝廷已无任何对手的曹操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于公元2o年,借司徒赵温推荐曹丕任职为借口,罢免赵温官职。废三公,独留御史大夫由亲信郗虑担任,自封丞相,领冀州牧。2年逼汉献帝封曹操世子曹丕为五官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封其三子曹植、曹据、曹豹为侯。

    曹操把军事决策机构——幕府合并到执政机构——丞相府,开府治事,军政合,加上兼任的冀州牧府,构建起完整的统治系统。

    曹操借机大肆任用自己的亲信,扩充相府。军事方面,以荀攸为军师(军队参谋长),郭嘉、贾诩、杜袭为军师祭酒(军委秘书长),刘晔为仓曹掾,任峻为典农郎将(农业部长催督钱粮),程昱为东平相,范成、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都令,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张辽、吕虔、李典、乐进、于禁、徐晃、许褚等皆为将军,其余将士,各有封赏。

    行政方面,以荀彧为侍尚书令(行政院长),韦晃为司直(协助丞相纠察不法之事)、陈矫为长史(总掌府各曹部门的事务)、崔琰为西曹掾(行政秘书)、毛玠为东曹掾(人事秘书)、司马朗为主簿(主任秘书),卢洪、赵达为校事,司马懿为学掾(教育秘书)、卢毓(卢植的儿子)为法曹议令史(司法助理官)。

    又设置诸曹掾属令史,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奏曹主奏议事;辞曹主辞讼事;法曹主邮驿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转运事;贼曹主盗贼事;决曹主罪法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货币盐铁事;仓曹主仓谷事;黄阁主簿录省众事。令史及御属数十人。

    相府的规模和组织机构相当庞大,俨然成为了个******,切权力的心,曹操成为有实无名的真皇帝。

    大汉朝廷被完全掏空,只剩下副空骨架,汉献帝被完全架空,彻底成为徒有其表、有名无实的假皇帝!

    在众人“拜见丞相”高呼声和注目礼,曹操龙行虎步,大马金刀地坐在丞相宝座上,俯视众生,踌躇满志,洋洋得意。

    (各位看官:码字十分辛苦,拜请点击、收藏,推荐、打赏!)

第76章 惊变() 
曹操笑咪咪地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荀彧,若不愧是吾之子房。((<;〈'?>;。]Z。

    若无他,恐怕这个位置已经是袁绍的了。尤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招,真是绝了。然而奇怪的是,自己当丞相以后,感觉若好像话少了,只是在默默做事。

    坐在左边座的侍尚书令荀彧,此刻是眼观鼻鼻观心,心无旁骛,若无其事,正襟危坐,静如罗汉坐禅,沉默不语。

    荀彧也感觉到了曹操正在观察自己,但是他佯装不知。生致力于匡扶汉室的他,对曹操的所作所为已越来越反感,满腔热血逐渐冷却,情绪日渐低落。

    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荀彧都扪心自问,当初借王允七星宝刀刺杀董卓、带领十路诸侯讨伐董卓,侠肝义胆的英风少年曹操何在?曹操为啥成了董卓第二?难道自己追随辅助曹操错了吗?

    但是自己追随了曹操大半辈子,上了贼船数十年,已是身不由己,欲罢不能,身心疲惫,无能为力,把最美好的青春才华都悉数献给了曹操的事业,已经回不了头了。

    曾经数次帮助曹操力挽狂澜于危局,聪明无双的荀彧却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真是悲哀!谋人容易,谋己难也。

    前途未卜,理想茫茫,壮志难酬,不知路在何方?荀彧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沉默。

    在荀彧心事重重的同时,曹操也是满脑浆糊。

    作为代雄主,自起兵镇压黄巾以来,逢战必胜,所向披縻,荡平群雄。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却在赤壁折戈沉沙,大败而归,自己统治的北方无论财力、物力、军力、士气都元气大伤。

    眼看在有生之年统天下无望,壮志难酬,曹操顿感心力交瘁,雄心壮志急衰退。

    加上年近六旬,体力急剧下降,精力大不如前,曾经豪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开始转变人生观,除了亲自主持处理重大要务外,开始有意识把繁杂的军政琐碎事务,悉数交由曹丕处理历练,意在培养接班人。

    转而每天沉浸锦衣玉食之,流连于娇妻美妾之间,立志宠完天下春色,尝尽人间美味,偶尔偷腥猎艳。

    心情大好诗兴大之际,与班建安人呼朋唤友,流连于山水之间,吟诗作对,风花雪月,不亦乐乎,日子过得倒是无比惬意。

    由于昨晚与杜氏颠龙倒凤,精力大损,曹操不争气的眼皮慢慢合了起来,继续回味着杜氏的肉香艳体。

    目睹曹操悠哉悠哉的样子,荀彧的侄儿荀攸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满头大汗,欲言又止。

    荀攸作为曹操的席参谋军师,执掌着曹军的军机要务,担负处置重大军务之责。

    昨晚夜深时分荀攸接到夏侯渊的紧急军情后,急向曹丕汇报,志大才疏的曹丕却毫无对策,不敢拍板。荀攸本想直接面禀曹操,但曹操已经就寝,哪敢惊动,因为前不久就有侍卫因惊了他的春梦被杀。

    夜难眠的荀攸,大早就使曹吏通知臣武将召开紧急议军会议,今见曹操闭目而睡,不由心急如焚,坐立不安,口只好哼哼哈哈个不停咳嗽,意在吵醒曹操。

    咳嗽声惊醒了曹操,他缓缓睁开惺忪的睡眼,微笑道:“呵呵,公达何事?”

    看来曹操今天心情不错。

    “惊醒丞相,还望恕罪。”荀攸急忙作揖禀道。

    曹操看着满头大汗的荀攸,关切问道:“公达啊,大雨初晴,清新凉爽,何故如此大汗?”

    “军情紧急,但又不敢惊醒丞相,故大汗淋漓。”荀攸答道。

    “啊,有紧急军情?何故若如此冷静?”曹操扫了眼群臣,看到荀彧安静如山,饶有兴趣地问道。

    如老僧入定的荀彧眼也不睁,微微欠身答道:“丞相都镇定如海,波澜不惊,彧不过是在效仿丞相罢了。”

    荀彧、荀攸合称“颍川双英”。其荀彧在战略、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荀彧对曹操的成功贡献良多,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荀攸则在献计奇谋上,屡建大功。

    “颍川双英”皆为吾所用,我阿瞒就是有这个福气,哈哈。曹操的脸上浮出了笑容,心里在偷着乐呵。

    在赤壁大败而归众人垂头丧气之时,曹操曾经说过,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在于心气,只要斗志还在,完全有机会卷土重来。

    徐庶冷眼旁观满脸含春的曹操,心暗笑,老贼休乐,等下你哭都来不及。

    当年刘备当阳兵败,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母责骂徐庶后自杀。

    被骗归曹的徐庶恨透了曹操,尽管他谋略群,才华出众,但终身不为曹操出谋划策,不与刘备、诸葛亮为敌。故有“徐庶进曹营,言不”之典故。

    荀攸见曹操如此悠哉悠哉,再也忍不住了,大声禀报道:“丞相,夏侯都督急报,我军在当阳初战被叛军歼灭两千余人,其。。。。。”荀攸欲言又止,抬头偷看曹操的脸色。

    “啊,竟有这等事!其什么?道来!”曹操笑容瞬间变成了愁容,惊叫道。

    “其虎豹骑千将士殉难。曹真、曹休、张颌、徐晃被贼将打伤。”荀攸硬着头皮禀道,同时让内侍呈上军报。

    满堂皆惊,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曹操接过军报双手不不停地颤抖,迅看完后,脸色苍白,神情颓废,被酒色掏空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跌坐座位,军报滑落在地,掩面长叹。惊得众人纷纷问安。

    众所周知,虎豹骑无论骑士或者马匹,都是宝贝疙瘩,人是百里挑的百人将,马是千里挑的千里良驹。人骑的装备、养护费用、训练的时间等等都是普通兵士的二十倍有余,也就是说战就损失了两万多普通兵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