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流之铁血兵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阁晓得!”

    蒋德璟沉声道:“本阁乃是太子少保,东宫侍讲,算得上太子之师了,难道天底下还有谁比本阁更像让太子登基吗?可是,如今太子下落不明,皇子同样是下落不明,时不我待,如果我们一直迁延,等待太子归来,群龙无首,如何能够抵挡得住如狼似虎的满洲鞑子?要知道,现在除了满洲鞑子之外,连关宁铁骑都已经全部叛降了,连同部署在京畿与辽边的火炮,全数为鞑子所得,兵强马壮,对我们虎视眈眈,形势已经不容得我们在死等下去了,必须要尽快拥立新君,至于太子的事情,也只能以后再说了……”

    不得不说,蒋德璟是一个明白人,与家国兴亡相比,太子反而是等而下之了。当务之急,就是确立新君人选,拥立其即刻登上皇位,然后诏令天下,北讨鞑子,一雪奇耻大辱!

    “既然如此,不知道阁相是否有合适的人选?”

    马士英连忙问道。

    蒋德璟慨然道:“祖宗规制,嗣君立嫡立长,此乃国家之根本,如今先帝子嗣尽皆下落不明,京城陷落太急,先帝也没有遗诏流出,那就只能从藩王之中,选择血缘最近的藩王即位了,本阁的意思是洛阳福王,乃是神宗后嗣,先帝近支,身份最为显赫不过,当为嗣君不二之人选!”

    “蒋大人!此言差矣!”

    高弘图再次站了出来,沉声道:“如果是太平时节,立嫡立长,自然是毫无争议,群臣齐心,同样也可以维持长治久安,然则,现在可是不一样了,京城陷落,山西直隶甚至山东都已经陷入了战火之中,满洲鞑子来势汹汹,叛臣贼子数不胜数,大明仅仅剩下半壁江山,以先帝之才,先帝之勤政,尚且不能再满洲逼迫之下,保全社稷,如果再要拥立驽劣之才登基,岂不是要耽误国家大事?没有明君坐镇,如何能够剿灭建奴,复我大明江山?”

    马士英脸色一沉,喝道:“高大人,上一次议事之时,你就连胜反对,如今阁相南来,提出此议,你依然反对,到底是何居心?”

    高弘图愤然道:”马大人,家国罹难,危急存亡之秋,拥立嗣君,自然是有德者居之,有才者居之,无德无才,如何能够在乱世鼎定乾坤,恢复山河?从老福王到现在的小福王,都是贪鄙之人,一无宏才,二无大德,才德皆不足以胜任,猝然登上大位,于国无益!”

    蒋德璟眉头紧皱,淡淡答道:“高大人,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诸家藩王之中,哪一个算得上贤德之人?又有哪一个藩王能够超越的了先帝?从人品?从能力?从胸怀,从责任?不要说超越先帝,即便是接近先帝的都没有,每一个能够望其项背,既然都不如先帝,那选谁不一样?我们又何必去选什么贤王?以此而论,福王倒还有这正统的名分,众望所归,不是吗?”

    呃……

    高弘图被蒋德璟堵得说不出话来,不错,既然谁也比不上先帝,那还选什么贤王?先帝都不行,难道选出来的贤王就行?而且蒋德璟不比马士英,马士英只不过是一个凤阳总督,加上兵部尚书,也不能跟坐掌天下的阁相相提并论,这可是真正的大佬,南京城之中,没有人能够与其比肩,高弘图的气势上就先弱了两分。

    “蒋大人,话虽如此,然则,我们选举一个贤王,总比选立以为庸才要好得多吧?这、这福王父子恶名远播,河南一省之内百姓,无不恨之入骨,不然的话也不会被叛逆直接给煮了吧?如此恶劣之人,如何配得上九五之尊的宝座?”

    吕大器苦笑道。

    蒋德璟脸色一沉,喝道:“吕大人,我们只是臣子,子不言父过,臣不言君过,君王如何,不是我们做臣子的应该品评的,你失宜了!”

    蒋德璟为人端方,一介大儒,向来以正统自居,眼里容不下半点沙子,哪里能够容忍吕大器如此说话?

    蒋德璟发话了,一众权贵与勋臣们纷纷挺身而出,不断的拍着马屁,决意要将福王捧上宝座!

    (本章完)

第565章 皇后懿诏 必死之局() 
“诸位,不要争了,也没有什么好争得了,听我一言吧!”

    孙传庭站了出来,向着眼前的官员们一挥手,高声喝道。

    众人尽皆安静下来,孙传庭,论官阶,孙传庭也不过是挂着兵部尚书衔的督师,实职不过是兵部左侍郎,不过与马士英相仿,至于实权,现在还不如马士英呢,毕竟马士英手握重权,庐凤总督负责的就是南直隶一旦的军务;但是,孙传庭的名声大啊,朱杰崛起之前,孙传庭与卢象升、洪承畴号称崇祯朝三大名将,战功赫赫,是少有的功勋无数的文臣,孙传庭一发话,自然是分量不轻。

    “孙督师,您有什么话说?”

    蒋德璟问道。

    一旁的马士英冷笑道:“孙督师,恕我不恭,您可是一直负责京师的防务,如今京城沦陷,你不在前方御敌,千里迢迢,跑到南京来做什么?不会是为了给朱杰撑腰吧?不过,这里可是南京,不是北京城,更不是你起家的西安府!”

    孙传庭冷笑道:“好,马大人说得好!你说我为什么不在前方御敌?京城沦陷前几日,先帝已经卸去了本督总督京城军务的职务,移交给逆臣陈演,至于是不是给镇国公撑腰?他是堂堂的国公,我不是是一个伯爵,如何配给他撑腰?本督前来南京,那是有公务在身!”

    “公务在身?”

    众人尽皆一愣,如今先帝已经殉国,哪里还有什么公务?

    “孙督师,您在开玩笑吧?这个时候,您到南京来有什么公务?”

    孙传庭看了一眼史可法,淡然说道:“宪之大人,您出来吧。”

    史可法点点头,站了出来。

    孙传庭高声道:“京城沦陷前刻,紫禁城混乱不堪,致使先帝连遗诏都没有能够传出来,不过,先帝的遗诏虽然没有传出来,但是懿安皇后的遗诏却是被人携带了出来,转交到了本督的手上,本督受命南下南京宣读皇后懿旨,宪之大人为人耿直,公正端方,作为监读,因为京畿战乱,本督也不知道蒋大人能够从京师逃离出来,现在蒋大人竟然来到了南京,也请与宪之大人一同监读,诸位大人,跪接懿安皇后懿旨!”

    懿安皇后,那是朝野上下公认的一代贤后,这个时候有懿旨到了,众人心头无不大震,纷纷跪倒在地,如果皇上有遗诏,那懿安皇后的懿旨自然算不得什么,但是皇上没有任何诏书出来,现在懿安皇后的懿旨,分量可是极重的。

    “已故懿安皇后遗诏,建奴入寇关内,围困京师,君臣困守紫禁城,皇帝已抱死志以谢天下,哀家母仪天下,领袖后宫,如何肯落于人后,唯有殉节,见先帝与九泉之下;唯两百年大明国运将倾,山河破碎,难安于心,皇帝死节,太子与皇子尽皆落入奸人之手,凶多吉少,大明国祚岂能就此断绝?唯遗书后来君臣,勉励重整河山,值危亡之际,哀家手书懿诏,示之后来群臣,镇国公朱杰者,实为先帝与哀家嫡脉骨肉,先太子朱慈燃,天启三年诞于皇宫之内,因阉党所害,生而濒死,赖异人所救,脱离紫禁,携之于四海,弱冠之年归来,统领雄师,剿灭叛逆,出使外邦,宣扬国威,待母子相见之日,先帝已故十数年,崇祯即位,然则年纪新皇有道,国家君主不可轻言更替,是以实言见于新皇,皇帝英明,年纪先帝恩义,封镇国公……,山河破碎,国运将亡,是以明示诸臣,若太子与诸皇子生还南京,则立太子,若太子与诸皇子殁于战火,则立慈燃,惟愿诸臣勠力同心,以中兴大明为己任,大明中兴之日,哀家与诸先帝必瞑目于九泉之下,钦此。”

    孙传庭宣读完毕,合上懿旨,交在蒋德璟的手中,淡然道:“诸位大人接旨吧!”

    奉天殿上鸦雀无声,一片宁寂,出人预料,太出人意料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马士英失声叫道,“这绝对不是真的!”

    孙传庭脸色一沉,喝道:“马大人,懿旨真假不是你说了算的,这里可是有诸位大人在呢!”

    蒋德璟展开懿旨观看,他久居京师,位极人臣,甚至还担任着太子的侍讲师傅,经常出入宫闱,面见懿安皇后都是常有的事情,对于懿安皇后的字迹清楚的很,一笔娟秀的文字,出自赵松雪,典雅沉静,如果这还不能完全确认,那最下面的皇后之玺的印鉴,却是百分百做不了假的。

    蒋德璟缓缓忘了史可法一眼,史可法沉声道:“阁相,下官是崇祯元年的进士,当年曾数次进入皇宫蒙皇上与两位皇后召见,对于懿安皇后的字迹倒犹有印象,这道懿旨确实出于皇后之手,至于印鉴,更做不得假的!”

    蒋德璟早已经完全确认了,不管朱杰的身份是不是假的,但是这道懿旨绝对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了!怪不得,怪不得,两三年间,朱杰就进位镇国公,虽然功勋盖世,但是这样年轻,资历又浅的人,能够直接进位镇国公,大明开国以来都从来没有过!如果朱杰真的是天启皇帝的血脉,倒是可以解释的清了,先帝对于自己的皇兄皇嫂倍加尊崇,自幼就受到了兄嫂的疼爱,皇兄宾天,又被皇兄与皇嫂共同送上皇帝的宝座,只要一确认了朱杰的身份,不要说一个国公,哪怕是藩王,都完全可以理解,进位镇国公,而没有直接封王,只怕也是皇上考虑到群臣的反对而暂时作罢的。

    想一想当初在朝堂之上,群臣屡次群起围攻,朱杰都能够在先皇的荫蔽之下化险为夷,如果仅仅是对臣子的宠爱,那是无法解释的,当年的袁崇焕,卢象升,哪一个不是功勋卓著?但是又有哪个得到过皇上如此的宠信?

    “诸位大人,本阁教授太子,几乎每日出入宫闱,对于先帝乃至两位皇后以及得宠嫔妃的笔迹都了如指掌,此笔迹绝无半点虚假,确凿无疑!是懿安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