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流之铁血兵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杰答道。

    崇祯皱皱眉头,答道:“好,朕就听你说一说!”

    朱杰答道:“皇上,第一个例子,当年的卢象升,皇上,这可是您的心腹爱将了,当初卢督师率领天雄军,东征西讨,南至湖广,北至宣大,不管是闯贼,还是献贼,亦或是其他流寇,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即便是清军都在他手中铩羽而归,但是,巨鹿一战,兵败将亡,大明朝折掉了一根擎天巨柱啊,皇上,您就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崇祯沉声道:“卢象升,不错,那确实是朕最倚重的臣子了,文韬武略,冠绝当代,可惜了,不过,这跟监军太监有关系吗?当初杨嗣昌上奏,此乃卢象升战前部署失当所致……”

    朱杰笑道:“皇上,您被他们蒙在鼓里犹不自知!当初卢公为五省总督,提调京城所有军务,招天下兵马勤王,看似风光无限,可是实际上呢,在朝中被杨嗣昌掣肘,除了天雄军,天下几乎所有总兵都不听他号令;在外面,那个高起潜更是一个草包,而且还是一个嫉贤妒能的草包,将天雄军主力死死的握在自己手中,仅仅跟卢公五六千老弱病残在巨鹿应战数万清军,皇上,即便是臣,率领六千老弱病残,在平原地带迎战数万满洲骑兵,那也是必败无疑,绝对没有一分胜算的,卢公就是这样被杨嗣昌跟高起潜生生的坑死的,倘若京畿大军听卢公调度,倘若他苦心训练的天雄军在手,哪里能够让满洲骑兵如此猖獗,将京畿搅得天翻地覆?”

    “什么?你的意思是卢象升是被杨嗣昌与高起潜给联手害死的?”

    崇祯满脸的震骇,直接站起身来喝道!

    在崇祯的心里,卢象升原来就以为百战百胜的战神,从无败绩,但是巨鹿一战,一次败北,就将性命葬送在了战场之上,崇祯不心疼,那才是见鬼了呢,只是杨嗣昌与高起潜一口咬定,卢象升就是战前处置失当,导致的大败,陷京师与险地,甚至连追谥都草草了事!

    朱杰耸耸肩,答道:“皇上,难道还有其他的原因吗?巨鹿之战时,数万关宁铁骑,尽在高起潜手上,而且两万天雄军又被高起潜交给了陈新甲,卢象升手里哪里来的兵力?当时高起潜率领关宁铁骑,距离巨鹿战场不过五十里,骑兵用不了半天的时间就可以赶到,却任由卢象升在巨鹿独自血战数日,最后全军覆没而亡,仅仅五十里啊,就这么点距离,高起潜依旧不发兵,皇上,臣可不想像卢象升这样死的如此冤枉,如果皇上要杀臣,一道圣旨就可以了,臣死而无怨,但是被奸臣跟阉人害死,那臣绝对不干的,臣还不如跟先师一样流落江湖,做一个逍遥神仙呢!“

    崇祯心头开始滴血了,卢象升,自己用着最顺手的一杆大枪啊,他在的时候,中原那么多的流贼没有一个敢轻举妄动的!就是从卢象升一死,李自成跟张献忠才如同燎原之火一般,再也不可收拾!原来都是杨嗣昌跟高起潜害的啊……

    “皇上,事情很明显,高起潜节制着数万关宁铁骑,甫一交手就未战先逃,一天时间不到,关宁铁骑就崩溃了,陈新甲节制着天雄军,同样,天雄军因为卢象升殉国,群龙无首,有一群饿狼变成了绵羊,原本很有希望击败满洲骑兵的局面,全部毁在了这两个人的手里,您认为这监军太监还有用吗?他们的用处就是怎么样坑死统帅……”

    “别说了!”

    崇祯脸色铁青,喝道,“另一个例子呢?”

    “另一个例子?洪承畴啊!”

    朱杰答道:“皇上,不得不说,洪承畴是与卢象升齐名的人物,同样是文武双全的能臣,可惜了,变节投敌,也只有皇上才能够忍下来,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

    朱杰答道:“很明显,洪承畴率领大明十几万精锐,齐聚宁锦一线。满洲皆为骑兵,速度快,冲击力强,利于速战速决,朝廷大军步兵为主,机动性远逊满洲骑兵,稍不留意就会被清军抓住破绽,一举击溃!洪承畴将大军相连步步为营,一步步推进,不给对手留出丝毫破绽,企图将清军生生耗死。不得不说,洪承畴的做法虽然很笨,但是也只能用这样办法击败满洲人,可是,皇上求胜心切,屡次催促进兵,使得洪承畴不得不放弃原本的部署,加速进兵,破绽就是这个时候露出来的,火烧松山,大明的粮草辎重,尽皆毁于一旦,洪承畴再也难有回天之力了……”

    崇祯的脸色很难看,难看到了极点,很明显,这个小子是将矛头对准了自己啊!好大的胆子,把自己好一顿讥讽!

    (本章完)

第90章 朱杰要权力() 
崇祯的拳头攥起来好几次,又缓缓的松开,真的想将眼前的这个二愣子给狠狠的锤上一顿,皇上就不能有错,不知道吗?这样的指责朕,真的是活够了,如果不是看你年轻不懂事,哼哼,朕就……

    崇祯憋了一肚子的火,但是终究还是忍住了,原因无他,这个小子的话鞭辟入里,直指要害,群臣之中,参劾、指责自己的有不少,但是都是无关痛痒,没有什么用处,唯独朱杰的话,那是影响到朝廷生死存亡的,不想听,又不得不听!

    “这么说,你是想要让朕将大权尽付你一人,不受任何节制了?”

    崇祯冷声问道。

    朱杰昂然道:“皇上,非常之时,就要用非常之法,所谓术业有专攻,非但派遣监军一事太过荒唐,还有以文制武之道,同样荒唐,随便派出一位文臣统率千军万马,与世之名将争衡,那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自寻死路,大明朝不是所有的文臣都像卢象升那样文武双全,大明开国之初,有哪个文臣可以节制军中上将了?文臣怕武将叛乱,极力打击武将权力,难道文臣就没有叛乱的了?武将难道就不忠心?岂可一概而论之?”

    “朕是问你,是不是让朕将军权尽付你一人之手,不受节制!”

    崇祯没好气道。

    “自然,既然皇上信重臣,将军权交付臣手,自然不能有任何掣肘,一旦臣率军出征,那必须大权尽在臣手,若不胜,请斩臣项上人头,然而,皇上若想遥控指挥,一旦败绩,臣可不负任何责任!臣的军营之内,绝对不容阉人存在!”

    崇祯一阵无语,特么的,特么的真个愣头青啊,还真的敢说啊,即便是朕给你这个权力,那也得朝臣们同意啊……

    “朱爱卿,监军还是要派的,毕竟这是朝廷规制,如果不派的话,只怕朝中的臣子们都会闹翻天的,当然了,朕为了让你方便行事,将会给你一道密旨,军中事务,不受任何人节制,行军监军无权干涉,如何?”

    朱杰这才点点头,答道:“皇上,最好您也将孙督师麾下的监军太监撤回,或者是给孙督师一道密旨,要知道,他现在可是面对着数十万的闯贼,还要应付两川的张献忠,如果处处受到掣肘的话,于局势有百害而无一利啊……”

    “好了!孙传庭那边的事情,你就别管了,朕自有主意!”

    崇祯没好气的喝道,笑话了,孙传庭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刺儿头啊,必须要有人在军中牵制他,不然的话,一旦发生变故,那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朱杰无奈道:“好吧,皇上,臣接着说十四卫的事情,十四卫兵力一共八万,据臣估算真正拥有的兵力,应该不足五万人,其余的都被各级将领将军饷冒领了,战力如何,也可想而知,臣斗胆,精兵之策就在这十四卫率先施行!”

    “你倒是说说看,如何施行?”

    崇祯问道。

    朱杰沉声道:“八万人太多,臣也无法一口气训练出八万精锐来,臣只要四万兵力,十四卫之中,臣只保留两万人,其余全部裁撤,然后将臣手下的一万骑兵充入其中,再行从京师一旦,招募一万精壮,臣请皇上恩准,至于其他四万人的军饷,一则用来填购武器,而来用于改善民生,一举两得……”

    “四万人?这够干什么的了?”

    崇祯有些犹疑,“如果清军寇边,依靠四万人,能够击退甚至击溃清军?”

    朱杰坚定道:“只要皇上按照臣的战略执行,臣有九成的把握将清军阻击在山海关外!”

    “为什么不是十成?”

    朱杰笑道:“剩下的一成,掌握在老天爷的手里,臣也无可奈何了……”

    崇祯腮帮子上的肉直抽抽,不甘心问道:“朱爱卿,现在京畿地带几十个卫所,十几万人,在清军来的时候,都无济于事,你仅仅依靠四万人?”

    朱杰正色道:“皇上,在宣府大同,卢象升不也依靠宣大的几万精锐就做到了吗?四万敢战、善战之兵,远胜十余万乌合之众,臣有这样的把握,臣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给臣权力,让臣防守施为,四万将士的军饷不能短缺一两银子,剩下的事情,尽管交给臣办理就是!”

    崇祯咬咬牙,答道:“好,还还有什么其他的请求,一并说出来吧,朕能够答应的全部满足你!”

    朱杰嘿嘿笑道:“还有一点,那就允许臣将大军驻地设在南苑或者通县一带,这样与京城近在咫尺,随时可以调度,保护京师安全,清寇入关,臣麾下大军首当其冲,直接拱卫京师安危,同时,皇上刚刚从田弘遇等人手中收回来的田地,也大多集中在京畿地带,臣请赐一片土地,用于大军屯田,这样也可以减轻朝廷的负担,四万大军,皇上只须拨付土地四千顷,就足以满足大军粮草所需了……”

    “你这是要效法卢象升在宣大屯田了?”

    崇祯问道。

    朱杰答道:“不错,皇上,这个是必须的,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即便是收回盐引矿税,也需要一年时间,方才看到成效,臣只能在这段时间里,先行自力更生了,不过,这些田地都归朝廷所有,军队只能耕种、收成,一旦大军改驻他地,土地既行收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