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神不应有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崇祯一愣,我明明问你消息来源,你给我扯什么我对他的评价?他都能说出那样的回答,人能聪明到什么程度?

    花雪也不等崇祯回答,继续问道:“周阁老虽然不是状元,但是也是实实在在的进士出身,别的也就罢了,如果他连‘情面’这个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以为他是如何通过各次考试,金榜题名的?大明的科举就算存在舞弊,也不会严重到这种程度吧?”

    崇祯被问得彻底愣住了,他本以为周道登很有才,所以甫一即位,便升周道登做了大学士,结果周道登在职期间整出很多笑话,让崇祯觉得他太过愚蠢,其他朝臣也纷纷上奏要撤他的职。崇祯这边还没处理,周道登自己就辞职了,本来这样地位的阁臣,崇祯无论如何都会挽留一二的,但是因为周道登的愚蠢,崇祯直接放他回家了。

    崇祯本以为周道登确实是那样愚蠢,但是花雪这么一说,他才意识到这不对。自己刚即位时,周道登明明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跟自己提出“守祖制、秉虚公、责实效”三大建议,让自己好生惊艳,以为能臣,怎么后来就一副糊涂样子?而且如果他真的那么蠢,如花雪所言,怎么可能过得了层层科举?他家又不是权臣出身,能让他有一路舞弊的可能。

    崇祯想不明白,于是问:“你是说周阁老后期的愚蠢都是装的?”

    花雪点点头,又摇摇头:“这是最大的可能。当然,也不排除他得了忘魂失忆老年痴呆等病症。不过就从他回家后还能纳妾,并且亲自教授学问,还教出个闻名遐迩的才女来,想必并没有那些疾病。”

    崇祯不解:“可他为什么要装糊涂?”

    花雪白了他一眼:“陛下,您的大学士为什么装糊涂,您问我?我问谁啊?”

    见崇祯想要发怒,虽然不很在乎,但花雪觉得也没激怒他的必要,便又道:“好吧,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的给你解释一下。”

    也不管崇祯一副想要杀人的模样,解释道:“古往今来,装糊涂无非就几个原因。就拿三国演义为例。

    “第一种装傻,是为了保命。就像刘禅乐不思蜀,所以得以善终。而李煜成天回忆过去,不懂装傻,那是明摆着活腻了。不过说句不好听的,以陛下您的性格,如果有那么一天,肯定不会像他们俩个那么窝囊,妥妥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听这话,王承恩、吴伟业、二陈都赶忙大喝:“胡说甚么!”

    陈洪谧更是心中琢磨,花雪这是隐居之意甚坚,这是摆明了在故意激怒崇祯。

    反而崇祯挥挥手阻止他们。当年建虏兵临城下之时,就有人劝他迁都,但他拒绝了。当时就想过,一旦城破,绝不苟活。所以花雪这话说的虽然听起来让人不爽,更不吉利,但是却说到他心里去了,让他有一种知己之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六章 老来不拜六尺舆() 
花雪见崇祯自己也不在意,倒是对崇祯又高看了几眼,接着说道:“这一种显然不是。以大明对士大夫的容忍度,陛下那个时候又还没把某个人给剐了,怎么说他也不用害怕陛下会杀他。”

    他说的某个人显然是指袁崇焕,这个时候其他人已经知道他什么都敢说了,也不再试图阻止他。

    花雪也不客气,接着说道:“第二种装傻,是遇到不能去做的事情了。比如上屋抽梯前的诸葛亮。他作为刘备的谋士,真不好参与刘表的家事,所以只能装糊涂。你问周阁老的问题没有那么敏感,所以应该也不是。”

    崇祯点点头,如果情面的解释还会涉及官官相护等敏感词,“宰相须用读书人”这个是宋太祖赵匡胤很著名的典故,没啥不能说的。

    “第三种装傻就是不想做某事。就像阮籍,就是不想当官,所以各种装傻。周阁老显然就是这种,他当了三十年官,厌倦了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又见你斗垮了魏忠贤,当时也算英明神武,不需要他保驾护航了,所以干脆装傻以便归隐。那些关于他愚蠢的流言,也是他自己在后面推波助澜的,否则如此私密的对话,何以弄得人尽皆知?”

    吴伟业几人面面相觑,他们也都听说过周道登在朝堂上闹出的笑话,当时还跟着笑过,也为朝廷发愁,这样愚蠢的一个人成为当朝首辅,大明的前途堪忧。可经花雪这么一说,难道周阁老真的是大智若愚,装傻隐退?

    王承恩对这件事没有所谓,他只对崇祯忠心,不管朝臣的事情,何况是一个已经退隐并且亡故的朝臣。

    陈子龙想想柳如是,两人相遇之时,柳如是年方十八,其才华虽与自己想比,略有不如,但又岂是一个童年流离,娼家长大的名妓所能有的?除了柳如是自己努力向学以外,很难相信没有一个真正的名师教导。那么,能够教出柳如是这样才学的名师会是谁?当然不会是她那个名妓养母,只能是这位前夫周阁老。

    周阁老年逾花甲,所谓纳妾,倒不如说是收了一个聪明伶俐却不能正式拜师的徒弟。而柳如是一身慷慨激昂的气节,一般男儿尚且不能与之争锋,当然更不是娼家风气,显然是周阁老的培养。周阁老虽然一生保守,唯唯诺诺,但即便魏忠贤最猖獗时,也没有同流合污,想必骨子里也是个有风骨的。如此人物,岂会真的那样昏聩愚蠢。这位小兄弟说周阁老装傻隐退,确实是最有可能的解释。

    不管别人信不信,陈子龙肯定信了。

    吴伟业和陈洪谧都是崇祯四年进士,他们金榜题名的时候,周道登已经归隐,在朝堂上留下的只有传说。但陈洪谧的父亲陈文晖是和周道登同朝为官过的。天启初年,魏忠贤专权时,两人都因为看不惯,选择辞官归隐。当然,那时候辞官的太多,也不好说两人有没有交情,但最起码可以算同道中人。陈洪谧心中嘀咕,回头要问问父亲,这周阁老到底是不是花雪说的那样大智若愚。他相信以他父亲教书育人多年的看人眼光,绝不会判断错。

    至于吴伟业,他也是苏州人,进京赶考之前也和老师张溥一起拜会过归隐在家的周道登,但只是礼节性的拜访。周道登愚蠢的名声令这些风华正茂的学子们很是瞧不上,只是出于尊敬前辈的礼节才前往拜会,并无深交。听花雪一说,他也有些茫然。不过他是不大信的,包括他自己在内,文人多在乎名声,爱惜羽毛,这样有损文名的自污方式,吴伟业相信自己肯定绝对不会干,得不偿失。隐退的方式有很多,称病是最简单的,何苦如此?

    至于崇祯,现在心里是最纠结的,他既愿意相信花雪的说辞,因为这样说明自己有用人之明,又不愿意相信,因为这有损自己的识人之明。正纠结着,突然觉得不对,自己来此不是为了周道登,是为了灾情的预测,这话题跑偏了啊!

    当下也不理花雪,跟陈洪谧说道:“卿当知灾情的预测不是玩笑,卿也不像是会随便相信一个孩子的言语的人,即便这个孩子再机灵,毕竟不会生而知之,学问还得靠时间积累。卿为什么相信这孩子的预测,并将之上书朝廷?”

    陈洪谧也反应过来,这话题又被花雪带偏了。花雪屡屡插科打诨,看来是真的不想出仕。一开始崇祯说事关重大要讲正题,花雪立马揭穿崇祯把话题岔开。第二次崇祯说千里之内的事情摆不平,花雪又要跟崇祯十步之内单挑。第三次吴伟业请他引荐作出预测之人,他不说自己怎么预测的,只说自己文采武略,把话题往姜维身上引。第四次陈子龙请教格物致知之道,他直接扯出柳如是把陈子龙气个半死。最后扯出周道登,显然是以周道登自比,说自己不愿意出仕,又不愿意像他那样自污,只能插科打诨,想把话题糊弄过去。

    花雪当然不想,也不能出仕。首要的原因是大花雪在说明书中让他在吴三桂叛变以前尽量不要影响北方局势。其次是在明朝,不通过科举而是幸进的官,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和人权,他又不愿意去考什么八股文。虽然资料里面不缺,但不愿意就是不愿意。更别说他的关键又不是自己闯出名堂,而是一心一意要将陈沅打造成女神。

    只是有陈洪谧在,他装傻肯定被揭穿,就只能故作粗俗。先是一副不通礼节的无礼之举,结果崇祯并不在意。然后要跟崇祯单挑,崇祯也不跟他一个孩子一般见识。他扮作只知道鄙薄前人的无用书生,说什么瞧不上姜维,崇祯对此根本不在乎。最后装成好色,却又被陈洪谧说起陈沅,他又不可能因为这点事就动摇自己对女神的信仰,自然是一番解释。整整四次插科打诨,都没有打消崇祯等人刨根究底的**。所以他只好借“周道登装傻隐退”的说法,表明心迹:我反正是不想当官,你们到时候想起这说辞自然就明白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七章 上应天星七仙女() 
陈洪谧明白花雪的心迹,但是崇祯问起,该说的他还是会说:“陛下,丰年虽然年少,但不只是机灵,是真有真才实学。这孩子是个孤儿,被桃花庵里曾经住着的隐士收养,自三年前便一个人生活。本来臣与他并无交集,但他因为有事相求于臣,只好给臣出些主意,以便换取臣的帮助。臣见他颇有能力,便向他问策,他便跟臣说出他对于灾情的形成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灾情的预测。前者条理分明,有理有据,臣不能不信。后者丰年自己说资料并不齐全,所以对于一部分预测并不十分肯定。”

    花雪不想影响北方局势,但是放着受灾百姓不救却说不过去,便道:“大人,学生只是对灾情结束的时间并不确定。但对于明年起至少持续五年的天灾,却是很有把握的。”

    陈洪谧点点头,对崇祯解释道:“丰年当时是这么对臣说的。”

    崇祯四人也有些明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