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来探探董姑娘口风,看看到底有没有嫁过去的可能。”
钱婆这么说倒也不完全是瞎话。托她寻美的金陵大少是有的,而且不是一个两个,有不少。但问题是指名道姓董白的却是没有,谈婚论嫁,明媒正娶更是绝对没有的。那些大少托她找的就是合适的玩物而已。这时代婚娶都是父母之命在先,哪家少爷又能自主了?而董白如今虽然负债累累,说到底从外祖父论还算四分之三的书香门第——绣庄艺术气息浓厚,当有一半算是书香门第,再加上母亲的整个,平均算四分之三。这样的家室,作妾都得是给极高门第,怎么可能同意连名分都没有?
班主心中通透,这话当然骗不过她:“你这些话只好骗骗董白,骗得过我?你倒是好大的胆子,捞食捞进我半塘来了。”
班主语气平淡,听在钱婆耳中却是炸雷,噗通就跪下了。
苏州有不止一个王家,毕竟王姓是大姓,班主所在的王家论实力甚至排不上这些王家中的前三。但是奈何这个王家因为不在官场,却反而获得了几乎所有势力的友谊,在官面上不足的实力,在私底下全补回来了。
哪怕是招惹了出过首辅的太仓王家,可能下场会更惨,但也有可能人家根本懒得踩她,趾缝里就把她漏过了。
但是班主却是这半塘的规则制定者,钱婆到半塘捞食被班主发现却不处理的话,今后半塘谁还听班主的?
钱婆心中绝望,脑子里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董白明明应该是不想在半塘抛头露面的,怎么还会去联系王班主?
白氏婚后相夫教子,跟闺蜜们除了逢年过节,就几乎只有书信往来,不为外人所知。
钱婆之前也查过董白背景,那几个坑钱的伙计还活蹦乱跳呢,显然是没有背景的。董白又爱面子,不会把这事张扬出去,外人自然不知,也就不会被半塘的势力发现。
钱婆做了调查,心中有了底,她这才敢来。当然也有财帛动人心,董白这种质量的姑娘,哪怕只是经个手,中介费也是个天价。
她自然调查不到十余年前两个闺秀的友谊,却也是运气不好,正碰上花雪给陈沅请女先生启发了班主,使之前来援手。
在其他位面的历史中,董白是悄悄地去了秦淮,即便有人想伸出援手,也已经为时已晚。虽不知那两个位面的中间人是不是同一个人,也只能说这个位面的这个姓钱的牙婆运气太差。
钱婆尝试做最后的挣扎:“老身也不知董姑娘被班主看重。在秦淮时只说是董家绣庄的千金,也没说人在半塘啊!”
事涉董白,班主却得解释一句:“我却不是为董白来的,白氏是我幼时的闺蜜,我是来探病的,正好撞见你。”
钱婆当即就是眼前一黑,这也太寸了!
“我要是听见有关董白半句风言风语,你自己跳半塘河吧。现在去幽兰馆外面,自己掌嘴二十,留下一颗牙,然后滚回秦淮吧。”
这是要留着钱婆出去宣扬董白受到班主庇护,却又不是因为入了行,而是母亲与班主有旧。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六宫粉黛颜色失()
钱婆留得性命,喜出望外,瞬间领悟班主意思,也不多话,连滚带爬出了董宅,去幽兰馆领罚去了。
班主却对董白冷了脸:“你以为秦淮河是什么地方?那是你能去的吗?你母亲醒来知道你出卖自己给她治病,我看她宁愿醒不过来!”
董白当然知道,这秦淮只要去了,自己这辈子基本就毁了。但是为了挣钱救母亲,之前不去也得去。现在陈沅高价聘请自己,自己还去秦淮不是傻吗?当即唯唯诺诺,只是一个劲儿认错。
班主也只是怒其不争,见董白认错态度良好,一副我见犹怜的样子,批评的狠话便也说不出口了,只能一哼表示自己不满。
董白知道班主爱护之意,自然百般讨好不提。
花雪之前查看董白资料,跟系统交流,被钱婆敲门打断。听了钱婆来意,便明白另两个位面的董白就是这个时候被忽悠去了秦淮。心中庆幸自己道歉及时,又足够听话,这才及时挽救了董白。否则之后再寻找董白,说不得就要添许多麻烦。
明白了董白是自己计划中的一员,花雪心中自然便动了收服计划。
对于董家绣庄的**,在花雪看来是董白母女的危机,却是陈沅和他的机遇。他之前的打算便是办一家纺织作坊,靠更先进的织机牟利,同时招募足够的织工加以洗脑和训练。如果直接能够帮董白解决绣庄的问题,直接接手董家绣庄,可比自己建新作坊靠谱太多了。
只不过花雪想的是让陈沅收服董白,而不是自己,便没有在这个时候说什么,而是打算回去之后,对陈沅暗授机宜。
董白家也是有丫环仆妇的,只是有的被支使去买药,有的奉命去当铺筹钱,都派出去了,这一上午才显得空荡。都是在府内多年,受过董家大恩的心腹,才肯在董家没落的如今还不离不弃。
快到晌午的时候,派出去的仆人陆续归来。董白将陈沅给的束脩留给管家的婆子,安排好了家中事务,便带着丫环跟着班主三人去梨园认了路。在她心里,能早一天给陈沅上课,就能心安理得的早拿一天束脩。
钱自然是班主出的,认了这个母亲,花雪和陈沅也不跟她客气。陈沅是觉得既已受班主大恩,这辈子估计还不清,也不差这些钱,这辈子孝敬娘就是了。花雪则是并不把这些钱看在眼里,穿越者的自信告诉他他可以孝敬娘亲的,远比这银子多。何况大花雪已经帮他送了娘亲一份大礼,尽管娘亲自己不知道,花雪却也不会跟她见外。
班主对于儿女不跟自己见外,心中自然是更加高兴的,她眼里也没有那点银子,若非董白性傲,她直接帮董白还债也不会含糊。
陈沅跟董白的约定是每日辰时中两人在梨园会面,白日里董白给陈沅上课,班主有兴趣就在一旁旁听。班主在书画上并不弱于董白,但绣工就差了不少。至于厨艺,除了董白母女和贴身的丫环外,就只有花雪才通过系统鉴定,知道这是个深藏不漏的吃货。
其实如果不是想让陈沅收服董白,而是只为帮董白解除麻烦,花雪只要把董白的手艺介绍给崇祯,就算不露脸,也足够做个御厨了。至于露了脸会不会被崇祯收入后宫,反正不是陈沅,花雪倒是不在乎。不过既然要收服,就不能推荐给崇祯了。
说起崇祯,这两日在陈洪谧的引导下,很是见识了几家园林,也听陈洪谧说了不少苏州曾经的密辛。对于兄长和祖父在位时的很多施政,有了跟以前完全不同的理解,也算是贴近百姓,了解民生了。这也就是陈洪谧才肯领着皇帝见识那许多弊端,换了别人,怎肯让上司知道自己执政之地漏洞那么多?至于为什么没说崇祯父亲执政期间的问题,他父亲才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算朝令夕改,政令也来不及在苏州大面积实行,就算想祸国殃民都还没时间。
每日里回到府衙,自然有一身孝服的锦儿服侍照料。如果是在皇宫,自然不会允许这种并不吉利的事情发生。但崇祯和王承恩都不是迂腐的,更别说在崇祯看来,自己一介君王,龙气护体,百无禁忌。
这一日正是三日孝期的最后一天,锦儿刚要回去歇息,便被王承恩拦了下来。
“锦儿姑娘,三日之期已到。今日睡前,就请姑娘把这一身孝服烧掉。新衣服已经送到姑娘屋里了。明日起,还请姑娘尽心服侍公子,如果姑娘肚子争气,说不得将来杂家还要看你脸色。”
锦儿吓了一跳,系统的鉴定不会出错,她自然不是王承恩心里认为的那样的受过训练的密探,哪里听得明白王承恩言下之意?她只道是王承恩敲打自己,当下惊慌道:“锦儿保证听话,一定用心服侍公子。锦儿能够被公子收留已是万幸,哪敢奢求其它?”
受过训练的密探一切应对都是模仿所扮演的身份,自然也该是锦儿这样的应对,王承恩只道这姑娘职业素养高,也没深究,点点头就回屋了。
锦儿回屋自然是照着王承恩吩咐做了,又在父亲灵位前一通祷告,对明天的到来,既害怕,又憧憬。
第二天一早,崇祯看着换上新衣的锦儿又是眼前一亮。
王承恩不是傻的,他见了锦儿前后的对比,自然发现纯白的衣服跟锦儿到底是有多搭。虽然没有系统鉴定结果那么准确,但是锦儿适合白衣服这个结论真是太显而易见了。两天时间,以锦衣卫的实力,调来纯白的丝缎给锦儿做一身合体的衣服简直不要太容易。
孝服虽然也是淡雅,或者叫素雅更加贴切,但毕竟不是以美观为用的,对于锦儿容貌的加成并不显著。锦衣卫送来的这套衣服,却是高手匠人量身打造的,专门为了美观而设计的。
穿在锦儿身上,虽然没了天赋的爆发,但95的魅力打底,加上本命的淡雅系服饰的加成,看在崇祯眼里,天地间已经完全失了颜色,只剩下眼中这么一朵白莲花。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七情稍纵春风度()
崇祯这一天游园都是恍惚的。好在陈洪谧该汇报的之前也都汇报了,这一天也没有什么重要安排,倒是没耽误事。
这一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外人是不清楚的,但是第二天一早,是王承恩伺候的崇祯洗漱,整个一天都没有别人见过锦儿,崇祯也没有离开过后衙。
整整两天,崇祯没有召唤,陈洪谧便也没去打扰,锦儿入府的事情他也在场,又没有欺男霸女,他当然不会多事。
倒是吴伟业已经回来了,家中一切安好,他便也没在家多待,毕竟是跟皇帝一起来的,皇帝要用他时找不到他乐子就大了。他回来也只是在王承恩的安排下在后衙住下,没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