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光是他笑喷了,跟常波对戏的卖枣小哥也笑喷出来,后面台词都没说完。常波倒是没什么反应,演惯了喜剧,这点控制力还是有的。
    笑够了继续拍摄,卖枣小哥又讽刺的竖起大拇指:“对,还是太君这中国话说的好,说得好。”重复了两遍“说得好”,在强调,也是抖包袱。
    黑藤也竖起拇指,神态很猥琐:“中国话,有意思。”收起来,指着枣和核桃问,“这个多少钱一斤?”
    卖枣小哥:“哎呦,我那敢跟太君要钱,您吃什么您拿,拿。”抓起一把来,“拿走,拿走。”
    黑藤则是摆手拒绝不要,而卖枣小哥却往前递出来:“别的太君都这样儿,拿走。”
    这句台词一出来,片场人又笑了一片,这台词太糟践鬼子了,竟说大实话。
    江夏也在笑,只是没笑喷而已,中间又咔了两次,这段戏算是拍过去。
    接下来一段戏,拍摄的是侦缉队贾队长首次露面的戏份。
    侦缉队是安邱一些地痞流氓组成的,队长就是贾贵。
    黄金标的警备队,虽然里面人也是一帮混混,但好歹也算是当兵的,有个军装穿,显得正规一点。
    江夏对贾贵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莫过于他找黑藤汇报的时候,黑藤问他某某太君去哪了?贾贵回答“估计被八路给杀了”,黑藤又问“混蛋,你怎么知道是被八路给杀了”,贾贵的这个回答太经典了,“咱们这块的太君,不都归八路杀吗?”
    扮演贾贵的瞿佳卫,一打扮上来露面,就让人不得不注意。长得实在是太奇怪了,穿着也奇怪,明明很瘦小的身材,却穿了挺宽大或者叫肥大的衣服,耸拉着,留着典型的中分汉奸头,一看就不是好人。
    达丰悄悄拽了拽江夏,小声问道:“一直没问你,你从哪淘换了瞿老师这么个人?他有经济公司没?没有的话,我回头跟他签一下约。”
    江夏小声回答:“忘了哪个话剧团了,好像是个县级市的,应该没签约什么公司,怎么?心动了?”
    “好苗子,谐星喜剧演员,不怕年龄大。”达丰赞叹道,“今天晚上就跟他商量商量。”
    江夏耸肩道:“你加油。反正我不跟你抢。”
    贾贵的出场,是在鼎香楼里抢人东西吃,还跟鼎香楼几个人都对了对话。最主要的对话人员,就是张全福和孙有福两个。
    孙有福的话最能体现贾贵的人,他走过来跟全福道:“结账?结什么账啊?谁说要结账啊?虽说贾队长欠了咱们几顿饭钱,你也不用这么追着人家要啊,再者说了,贾队长也没欠多少啊,一共才欠了六十多顿……什么呀,再者说了,贾队长也没欠多长时间呢,一共才欠了三个多月嘛,我都不着急,你着什么急呀……”
    贾贵不认字,在出来一场戏就显示出来,鼎香楼掌柜孙有福拿着账本过来,贾贵用折扇挡住道:“我认字儿吗?你就让我看。”
    后来更是体现了他无耻的风范,孙有福找他要账,贾贵说:“行,今儿谁让我高兴呢?是吧?嗨嗨嗨,这笔账就给我免了。”
    这一言不合就要免账的无耻风范,体现了他骨子里的地痞流氓脾性。
    :
416。第416章 群众() 
第四百一十六章群众
    贾贵这个狗汉奸,由于地痞流氓的脾性,展现了那个时代很多底层汉奸的嘴脸。……
    都说抗日期间,汉奸比鬼子还可恶,《地下交通站》里,就有这样的体现。
    贾贵临走还要顺鼎香楼的四个驴肉火烧,嘴脸非常可恶。
    瞿佳卫虽然是第一次参演电视剧,可整体表现的非常好,不管是台词还是表现,都表现出来了贾贵贾队长的无耻与变脸速度。
    不得不说,贾贵绝对是属于狗脸的,或者说汉奸都是属于狗脸的,看见鬼子,一口一个含笑的“太君”喊的亲切,看到普通民众,就一个个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看到八路,立马装成三孙子。
    整部剧表现的就是,所有的汉奸伪军,一听对面是八路,连反抗的念头都没有,只是期望能或者逃跑,要啥给啥,特别的没骨气。这倒是事实,有骨气也不当汉奸伪军。
    贾贵出场之后,场景已经变换到了鼎香楼里面,可拍摄也得暂停,第一天的拍摄,能拍到贾贵出现,速度已经非常快。毕竟是按照顺序拍摄,跟按照场景拍摄,不是一个速度的。按照剧本顺序拍摄,太慢,太慢。
    第二天的拍摄速度就加快了一些,戏份主要集中在了鼎香楼。
    在昨天拍摄中,鼎香楼最初的布局已经出现过一次,在《地下交通站》中,鼎香楼的布局变过三次。最开始的柜台位置,是跟大门墙平齐。在经过蔡水根的一次装修后,柜台就跟大门墙垂直了。最后一个布局改变,是野尻来吃过饭后,要装修出日式的榻榻米来。
    鼎香楼以老齐家秘制酱驴肉名冠冀中,主角蔡水根的身份是鼎香楼原老板的外甥,以这个身份进了鼎香楼,并忽悠齐老太太让他当了大伙计。
    一般古代的酒楼里,都有伙计,有掌柜,有厨子。鼎香楼的配置中,也是有这三样,张全福是伙计,杨宝禄是厨子,孙有福是掌柜。
    放到现在来,孙有福这个掌柜的就是老板,张全福这个伙计就是服务员,杨宝禄厨师还是厨师。蔡水根的大伙计,就是大堂经理。只是在古代,大堂经理管事比较多一点,掌柜不管的事,都归他管。
    蔡水根在鼎香楼应该算少东家,换算到现在就是下一任董事长。这也是孙有福在很多时候,一直拿蔡水根没办法的原因。他是齐老太爷的徒弟,是掌柜老板,但严格来说,鼎香楼的第一继承人是蔡水根。
    鼎香楼按照剧本第一次展现给观众时,是全福在柜台趴着睡觉,孙有福从门外走回来。
    扮演全福的演员叫王伟,很通俗的名字,却是整个剧组主要演员里,除了演小石头的和江夏外,最年轻的一个。也长得比较稚嫩,二十七八的人,看上去却像是十七八,比江夏显得年轻多了。
    孙有福的扮演者蔡磊则是三十多岁,正当年,也是达丰自家的艺人,跟着拍过几个电视剧,经历算是丰富的。他所扮演的孙有福,是一个比较小气,贪便宜,爱算计,痛恨鬼子却胆小怕事的人。
    一进门,孙有福就一副叫苦连天的样子:“哎呦喂,全福,全福,全福。”三声喊名字,一声比一声大,还顺带捅了全福一下。
    全福迷迷糊糊醒过来,看到王伟的表演,江夏不禁竖起一个大拇指。这些演员,名气都不大,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都非常到位。光是迷迷糊糊抬头起来的这个动作,全福就表现的很像。
    孙有福一副不乐意的语气道:“你怎么又在这打瞌睡呀,这让客人看见了,成何体统啊”
    张全福跟在孙有福后面,语气还有点迷糊道:“掌柜的,您放心,客人看不见,因为,没客人呀。”
    台词也很到位,全福本来就是鼎香楼最不重要的一个小伙计,说话语气一直弱弱的,人也成天迷迷糊糊的,似乎一直睡不醒的样子。
    孙有福纳闷:“哎呦,我这都出去这么大半儿天了,怎么一个人儿都没上呢?”
    江夏这里专门提醒过蔡磊,或者说提醒过所有演员,这是拍的北方戏,故事发生地点在冀中,说话带点儿化音是可以的,更显得地道。
    张全福很认真说:“也不能那么说。”
    孙有福露出惊讶的表情,张全福笑着:“来了一个要饭的。”孙有福一副生无可恋不想理他的表情,张全福笑的很开心:“我给了他俩火烧打发走了。”
    孙有福无可奈何:“全福,我跟你说过多少回了?老这么给,咱给的起吗?”
    全福很认真的回答:“那好歹也给中国人了不是。”
    孙有福气得“嘿”了一声,然后无奈点头,“那倒也是。”
    这段场景,是孙有福和张全福第一次露面,也是鼎香楼第一次出现。在正顺序剧情中,这一段是介绍鼎香楼的,并不是介绍孙有福。
    在介绍孙有福的戏份里,特别能体现这位大掌柜的性格。
    鼎香楼,柜台,孙有福正在算账,客人过来要二两老白干。
    客人:“掌柜的,最近买卖不错呀,你看这账本,全记满了。”
    孙有福无奈苦笑:“哎呦喂,您别气我了,全他妈是赊账的,您看看,警备队的,侦缉队的,您看这儿,县衙门的,好家伙,哪个我惹得起呀。”
    客人:“哎?这上边儿怎么没有皇军的?这日本人吃饭,也给钱?”一副惊奇的模样。
    孙有福:“我呸,能有几个给钱的呀?那不给我,我也不敢往上边儿记呀,哎呦喂,您和您的吧,别说话了啊,来来来,您赶紧。”
    正说着话,外边进来一个鬼子加俩伪军,孙有福笑脸去迎客,送进了雅间。
    上一秒还吐槽骂鬼子,下一秒就笑脸迎客,聊聊几句话,体现了那个时代生意人的不容易。
    在下一个场景买驴的时候,为了压价,他这么说:“我看你也挺不容易的,就打个八折吧……你这驴呀,简直就是一头病驴,哎呦,你看它病得还不轻呢,瞧瞧,这眼睛也松了,嘴角也歪了,身子板儿也走型了,倒也好,省得我杀了,估计过两天就得蹬腿儿了……就你这驴,也就能糊弄糊弄日本人,我都不敢给老主顾上,这样吧,咱别打八折了,七折吧……你再看看这驴腿,你看看这……我说您还要不要钱呐?”
    就这么一通杀价,可是把他爱贪小便宜爱算计的性格体现出来了。
    只是拍摄的时候有点难,跟他搭戏的演员,表现有点不到位,咔了好几次。
    鼎香楼的第二个重要角色,就是杨宝禄。
    作为鼎香楼大厨,把老齐家酱驴肉的手艺全学了,只是头脑有点简单,爱恨非常分明,特别痛恨日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