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之狂野战兵-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羽马上明白了,历史上,国民政府救灾迟缓,导致大灾荒的原因,根本在于战略考量悲观,随时准备放弃河南,恨不得将河南直接砸烂,让日本人占领以后,也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这是变相的“焦土政策”。

    赵羽恨透了这和**无能的国民政府。

    十二万精锐大军,围歼不了土肥原师团的两万人,不得不炸开花园口淹敌,结果淹死自己八十九万,灾民上千万长沙大火,缘于风声鹤唳,自我惊扰,祸害百姓三万余人现在才明白,历史上的河南,也是国民政府的一种有意识战略选择!

    哼,这个选择,饿死几百万人不说,那种政治影响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消弭的,抗战后期,豫湘桂战役之河南决战惨败,民众协助日军围攻国府军,抗战胜利以后,北方民众一起拥护**,逐鹿中原,人心已经悄悄挪移。

    赵羽并非为国民党惋惜,而是痛恨他们这样笨蛋,白白让几百万百姓成为牺牲。

    他立刻拟电文,向蒋委员长表示,河南一定能守住,而且,还能发展,国府应该在半年之内,将河南建立成为反击日军的中部根据地,以第一战区兵力,肆意出击,痛击日寇,将日军在华实力范围,一举截断。

    他保证自己可以协助汤恩伯等,迅速攻克开封,收复黄河两岸失地。

    “山西八路军席卷而去,大获全胜,日军注意力已经被牵扯,河南日军必然被削弱,我军正可乘机进展,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连为一片,驱逐鞑虏,而非妄自菲薄,进退失据,无故牵累千百万民众生存。”

    赵羽还将自己的计划,给重庆政府,委员长详细解释。

    这些电文往来,都在巡视过程中进行的。最终,委座改变了主意,跟赵羽达成协议,如果攻克开封,则国民政府将立刻从陕西用军列运输粮食到河南救灾。

    看到最新的电文,赵羽终于笑了。

    现在,不用汤恩伯等人催促,他也要到前线图谋,收复开封城了。虽然委员长人品不咋地,可是,这么大的玩笑开起来,也没有意思。

    “将军,有土匪,快点儿。”赵羽还没有高兴多久,部队官兵报告。

    赵羽立刻下令,部队警戒,严阵以待。

    望远镜里,的确有一批人马,携带有枪支,正快速冲过来。

    赵羽等待了一会儿,对方来到跟前,两下接洽,才知道,不是土匪,而是一些特殊的考察团。

    “哪位是赵羽将军?”对方人不少,有西装革履的记者,有长衫苍髯的官员,还有警卫部队。

    赵羽全不认识,就是赵羽的随身副官,战区行辕总部的军官,也不认识这些人。

    “鄙人就是。”赵羽说。

    “赵羽将军,辛苦了,辛苦了,久仰久仰,鄙人是河南籍国民参政员郭仲隗,风闻家乡大灾,特从重庆返回考察。”官员介绍。

    “赵羽将军,鄙人是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得知将军抗战传奇,又兼河南救灾雷霆万钧行动,特来采访!”为首的记者说。

    “赵羽将军,鄙人是美国时代杂志记者白修德,与范长江先生一起来的,鄙人知道,赵羽将军曾经出使我国,与鄙国总统罗斯福等人交好,深为荣幸!”一个白人记者如是说。

    赵羽很感动,跟这些人一一握手,感谢他们坚持正义和良心,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

    这些人,尤其是范长江先生,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参加过八一起义,后来是秘密地下党员,一支笔,横扫千军,声名鹊起。

    赵羽灵机一动,干脆将自己的职权,委托给他们实际负责,因为,他就要研究如何进攻开封了。

第866章 图谋宛西() 
赵羽立刻和这些人进行了沟通,不到一个小时,就成了好朋友,相互之间介绍了情况,三个人对赵羽更加佩服,赵羽也了解了这些人。

    郭仲隗,一个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相当于美国的参议员,老家河南,得知河南情况,屡次向国民政府进言,还到蒋委员长的官邸前守候哭诉,要求委座救济河南灾民,居然得不到回应!

    “堂堂国府,如此残民以逞,奇哉怪哉,如此下去,纵然倭寇不来进攻,也必然国将不国,自行瓦解!”郭仲隗非常气愤地咒骂着国民政府。

    为了救灾,他付出了超人的努力,效果几乎没有,让他彻底寒了心。甚至激愤地说,自己要去投八路。

    范长江也很忧愤,聊天的时候,随手拿纸笔记录,对于赵羽的一些行径,虽然不赞成斩首剥皮的残暴行为,也理解他的动机和效果。

    范长江个人才华横溢,胆大心细,还是著名贤达人事,民主政团同盟高层沈钧儒的闺女女婿,后来,民盟改组,一直存续到现今。

    范长江发誓,要将河南的所有灾情,一直捅出去,要让全国人都知道,用舆论在国内国际上造成巨大压力,迫使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救灾。

    美国人白修德,在赵羽的眼里,不是太喜欢,不是他有阴谋论,而是这个国家在后来太阴险了,太霸道了,他意识里觉得,白修德的做派,是不是有某一位该国大使那种处处作秀自得的风格?甚至,记者们是列国特工间谍的最佳护身符哦。

    不管怎样,警惕防范之余,赵羽对他能仗义执言,关怀民众的行为,赞赏。

    赵羽发现,这是一个完美组合,郭仲隗,中央大员,地方名望贤达,范长江,著名记者,社会喉舌,白修德,美帝国主义的招牌,他们在一起,加上自己的武力,完全可以震慑任何不法官员。

    袭击为非作歹的驻军军官,地方官员,土匪老巢,不过是扬汤止沸,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最佳的途径就是,军事进攻,取得胜利,让蒋委员长们觉得,河南是自己的心头肉,必须保护好,在一个统制体制的国度里,只要中央决心做的事情,没有做不好的。

    就在赵羽和这些人边走边聊,准备北上郑州前线的时候,汤恩伯来了电报:“赵羽贤弟:豫西山地今年并未大灾,尚有余力出粮救急,现宛西自治司令别广汉恳求军事帮助,愿意在恢复权限以后,协助省府救灾,望兄弟能发扬武威,打击地方割据,取得赈济物资,一举两得。”

    赵羽询问了随行副官,也询问了郭仲隗,范长江等,了解了宛西的自治情况。

    “汤恩伯要动宛西?”郭仲隗摇摇头,根本不赞同:“自己不尽职责,相反要内讧渔利,尽失地方大政宗旨,抗战战略!”

    宛西,在民国时期,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地方,高唱自治的调子,由一个强横一时的人物别廷芳出面,进行地方割据式的自治,最强时候,拥有宛西二十几个县,号称二十万人马,精锐七千,他们拥有整个系统的生存自治基础,有专门的发电系统,有兵工厂,厉行保甲,实力雄厚,凡是军阀残败势力经过其境,往往被缴械俘虏,他们打军阀,也打红军和新四军,境内纪律极严格,实行的是土皇帝式的封建地方统治,和王劲哉在鄂中一带的方式差不多。

    不过,据说这股势力,还能参加抗战,取得不错的战果。

    这些人,非常凶狠,所有经过境内的各种败兵,缴械以后,往往被活埋,手段很残忍。

    郭仲隗对于宛西自治,既不赞成,也不反对,说明,在民国战乱年代,宛西自治虽然奇葩,也有可取之道。

    范长江以新闻媒体人的敏锐和博学,也了解宛西自治情况,给赵羽讲述了许多。

    赵羽之前,也多少了解一些历史知识,两项吻合起来,马上决定,南下宛西。

    宛西,就是河南南阳西面的地域,别廷芳自治割据势力的中心在内乡县。

    到宛西借粮,可以最快速度送到灾情严重的地方,这虽然是权宜之计,至少也能帮助数万,数十万人活命,功德无量,为了救人,赵羽豁出去了。

    在赵羽的争取下,郭仲隗也改变了态度,但是叮嘱赵羽,切不可过深地干涉地方势力的争端,沦为汤恩伯剪除异己的打手,被人家利用。

    “放心,郭老,我赵羽只是为民借粮,抗战大局还是知道的,宛西自治,大面上服从国府,跟普通土匪不一样。”赵羽笑着说。

    赵羽部队立刻向南阳进发,骑兵急速前进,近200里路程半天时间赶到,战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休息两次,体力还是到了极限。

    在南阳城北,赵羽见到了所谓的宛西自治,保安联防司令别光汉。

    别光汉一身少将戎装,三十多岁,英姿勃勃,不顾,眉宇之间,那种沮丧积郁之气,隐然流露。

    赵羽派郭仲隗带领部队跟南阳地区公署接洽,名义上是奉了重庆中央命令,到南阳调查灾情的。

    在一家饭馆的雅间,别光汉盛情接待了赵羽等人。席间,也讲述了宛西现在的情况。

    两年前,宛西土皇帝别廷芳死去,麾下乌合之众马上分崩离析,内讧起来。被正式确定为名义总指挥,宛西自治联防总司令的别光汉,是别廷芳的侄儿,他是驻扎在南阳的宛西最高代表,别廷芳遗嘱确认的实际负责人是薛钟树,后来被夺权以后,担任副司令,又是名义上的鲁苏皖豫边区挺进第七纵队司令,目前已经率领部队离开,第三股势力是刘顾三,别廷芳拉杆子当土匪起家时的铁杆兄弟,后来带兵夜袭内线联防司令部,夺取最高权力。

    “赵羽将军,您是百战名将,麾下精锐无比,卑职不过是徒有虚名的党国少将,有心杀贼为国效力,却没有实力可以指使,位卑不敢忘忧国,夙夜忧叹,不得不请将军出面。”

    别光汉的口才不错,婉转曲折,道尽了自己的意思。

    他要赵羽,用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恩威并施,进入内乡县,将宛西自治保安联防司令的权限收上来交给他,他保证回馈赈济粮五百万斤以上。

    “这是鄙人的孝敬,支持省府的,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