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骑兵控制了战场后,幽州军的第五将的长枪兵、刀盾兵和弩兵也一队队,一列列的开出来了。

    在一阵阵金鼓号角和幽州军特有的哨音声中,训练有素的步兵很快就各自就位,摆出了一个长方阵。别看幽州军的军学越办越复杂,可他们打仗用的阵型非常简单。就是方阵、横阵、纵阵这三种基础阵形(队形)。上了战场再根据地形,用三种基础阵形(队形)相互组合变化,灵活运用。

    今天两军交战的战场并不算开阔。就是西起海滩,东至黑山,东西不到十里,南北不足四里。

    根本就没有什么迂回包抄的余地,就只能摆开了硬怼。所以列阵也简单,就是由多个纯队营横阵(也就是由单一兵种组成的营级横阵)组成的的一个大横阵。居于中央的是长枪兵,两翼摆着刀盾兵。长枪兵和刀盾兵之间又留出了可供骑兵、弩兵、炮兵进出的通道。

    而骑兵在大横阵列队完成后就缩了回去。骑兵退走后,弩兵则从通道中涌出,然后组成了一个密集的三列横阵,摆在了长枪兵的前列。然后才是27门1500斤青铜炮被健壮的挽马牵引而出,在大横阵前一门门摆好。也不是平均散在大横阵的前方,而是分布在大横阵两翼的刀盾兵前方。一边摆了13门,一边摆了14门。

    最后出场的,还有今天的总指挥罗冈,第五将的正将柴枞以及他们二位的幕僚、传令兵和卫兵。

    好大一群人,都跑去了大横阵中央靠前的地方,在弩手和长枪兵之间的空地上建立了一个小小的临时指挥所。因为罗冈和柴枞等人是骑在马上的,可以从弩兵的头顶上空获得良好的视线。

    柴枞望着前方渤海人的阵地,皱眉道,“渤海人用大车和沙袋垒了个胸墙……动作够快的!”

    “的确挺快的……”罗冈举着望远筒看了一会儿,突然摇摇头,“不对,那不是沙袋,那是粮袋!要是沙土袋的话,土是从哪儿挖的?没有看见壕沟啊。”

    “粮袋?这帮渤海人带来多少粮食?”

    “呵呵,活得一时是一时吧!”罗冈收起望远筒,一挥手道:“开始吧!”

    他身边有拿着各色小旗的传令兵,掏出红旗,猛地一挥。

    两边炮兵阵地上的炮兵指挥官看见红旗舞动,立即重重挥手:“放!”

    27门1500斤青铜大炮早就装填好了炮弹,瞄准了渤海军战阵的中央,点火的炮手得到命令,就将一根根烧红的铁钎点燃引火药,每个炮口都发出了怒吼,喷吐出了火舌!

    幽州军的炮兵阵地距离渤海人的战阵中央很近,直射距离不到两里半。对方的弓弩在这距离已经没有什么威胁。而直瞄射出的实心弹,却可以获得不错的威力。至于精确度是不用担心的,因为炮轰的目标太大了,至少上万人的战阵,无边无际的,打不着都难!

    一发发圆滚滚的铁球被火药爆燃的威力喷出炮口,巨大的后座力会把大炮猛地向后推去。周围的炮兵就开始好一番的忙活,用长钩子和干、湿羊毛刷清膛、填入药包、填入铁弹、用撞弹杆压紧、用铁锥通过火门刺破药包、然后炮兵们则会合力将大炮复位、瞄准、用专用的木器卡住大炮的轮子、装引火药、再点火……前前后后一共十余道工序,需要七名训练有素的炮手忙活上好一会儿,才完成了一次装填。如果有后世的计时器看一下时间,大约需要5分钟。

    这个装填速度当然不能和后世欧洲18世纪、19世纪的炮兵相比了。毕竟大炮现在才刚刚出现在战争舞台上,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真的要佩服罗冈这一代炮兵军官的天才了。当然,武好古也给他们出了不少主意……

    完成一次装填要5分钟,而实际上的射速还要更慢。因为炮管在几次发射后就会发烫,需要淋水降温(武好古不知道醋冷法),这样又多了一道工序。

    但就是这种几分钟打一发的缓慢射速,还是远远超过了对面渤海人的承受能力。他们可是组成了密集阵形站在那里当靶子啊!27门大炮又是密集布置,集中轰击一点。每隔几分钟就是27个滚烫的铁球狠狠的砸落下来!速度之快,连肉眼都难以捕捉,更不要说躲闪了。谁要是被这些铁球砸到,那就是一个死,运气好的砸中要害,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死了。运气不好的断手断脚,还得挣扎上一会儿才死……

    而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一砸,而是铁球砸中地面后会反弹。有时候弹得高一些,从渤海战士们的头顶上飞过。有时候弹得低一些,那可就厉害了,直接扫过一堆人脑袋。那可是炮弹!任凭什么样的头盔、兜鍪,都给你一下砸个稀烂!

    几轮齐射过后,渤海兵大阵中央挨炮轰的地方,就全乱了套啦。人的血肉、脑浆、残肢飞落得到处都是!

    不过真的要仔细计算一下阵亡的人数,其实也不是太多。总共就27门大炮在开火,打了几轮齐射,也就是一百多发炮弹,既不是开花弹也不是霰弹,能打死几号人?

    可问题是火力集中,27门大炮瞄着一个点轰,一百多发炮弹全都掉在了只有千余人的一个渤海军指挥头上,这哪里还有不崩溃的?如果是开花弹或霰弹挨上一百多发,这个渤海军指挥就该全灭了。

    挨炮炸的当然是完全崩溃,乱成了一团,从军官到兵士都好像疯了一样,惊叫着奔逃,而且慌不择路,把左右和后方的友军阵型都冲乱套了。

    而没有挨炮弹的渤海人也懵了。这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就轰隆轰隆的折腾出那么大的动静?自家阵中乱成了一团,惨叫声惊呼声响成了一片。战场中央则烟雾升腾,对方阵前不时还闪出火光……这个是传说中的妖法吗?

    渤海人都是信佛法的,既然有佛法,当然也该有妖法了。现在幽州军这边妖法大大的厉害,那么大辽这边的佛法呢?什么时候也显一显灵?

    就在大家伙想到佛法什么时候显灵的时候,对面阵地上的连续不断的炮声忽然停住了。

    怎么不发炮了?

    渤海军阵后,炮声响起的时候,高永昌就从马背上翻了下来,躲到一堵用粮袋垒起来的胸墙后方去了。他和幽州军有勾结,当然知道武好古军中有一种名叫大炮的火器,可以用火药之类的东西发射铁球,无坚不摧,无物不破。所以这一次被契丹人推出来当消耗品时候的高永昌也没有忘记让手下给自己修个非常坚固的胸墙,看到苗头不对,马上躲起来了。

    所以当他听到炮声忽然停止的时候,还有心思去琢磨。不过对方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去思考,炮声就再一次响起。只是这次挨炮轰的对象换成了渤海军的两翼。

    与此同时,在战场上还未散去的硝烟的掩护之下,幽州军阵地中央的弩手和长枪兵,开始在阵阵军鼓的伴奏下,以快步走的速度向还没有从炮轰中恢复过来的渤海军军阵中央猛扑而去。

    根据罗岗在组织多次炮兵、步兵演练后得出的战术。隶属于幽州陆军第五将的弩手,将会在炮火转移后,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冲到渤海军战阵中央的前方20步开外,送上一轮弩箭叠射,然后就迅速撤退,将冲击的通道让给负责最后一击的长枪兵……而长枪兵的冲击,将会结束今天的战斗!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ps:书友们,我是大罗罗,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164章 共和国的崛起 十() 
咚咚咚……

    节奏明快的鼓声,伴随着整齐的踏步声从弥漫着硝烟的战场中央传来,间或还有无数人的齐声呐喊:“存天理,灭胡虏!”

    这鼓声、踏步声、呐喊声自有一种犀利,可以刺破战场上的喧嚣嘈杂,传到躲在坚固的胸墙后面的高永昌的耳中。他一听到这口号声就知道幽州军的总攻开始了!

    关于幽州军的铁骑冲锋和长枪突击的传说,高永昌的耳朵都听出老茧了。要不然他也不会让手下用粮袋粮车堆起一道胸墙。可是现在……

    高永昌也顾不得躲炮弹,连忙攀上跟前的胸墙,立在高处观看。看到的,则是叫人心惊胆颤的一幕!他的渤海兵战阵的中央已经完全崩溃了,本来就士气低落,又挨了一顿天崩地裂般的炮轰的渤海兵正纷纷后退。一边退还一边发喊:“败了,败了……”

    这就打败了?

    从来都不认为大辽会赢得旅顺会战的高永昌都不敢相信这个结果了。输得太快了!根本不是打仗……打仗至少得有箭矢相交,白刃相见吧?现在倒好,都没看清敌人啥模样,一顿稀里哗啦的炮轰就败了!

    敌人的模样,倒是很快就能看个分明了。阵列如墙,长枪如林,一队队一排排,压迫而来,直叫人透不过气来。

    这就是传说中战无不胜的幽州铁军吗?

    高永昌心想:这样的敌人,自己的渤海军严阵以待时,也许还能抵抗。现在根本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还是快点撤吧!再不撤,就得为大契丹殉国当忠良了……

    高永昌撤了,可以说是一触即溃,带着他的一万多渤海兵,丢了阵地,丢了辎重,还丢了不少兵器甲胄,如蚁巢遇水一般,翻翻滚滚的向北面的山地退去。

    中央一旦崩溃,正在挨炮轰的渤海军的左右两翼,也纷纷退了下来。整个战场上,就只看见幽州军的攻击队伍,组成一个个横阵、方阵,整齐的向前涌动!

    在北面山上督战的萧挞不也也被幽州军的大炮和攻势吓坏了,他在宁江州就见识过生女直的骁勇善战,以为生女直人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可是现在见到了幽州的炮步协同,才知道自己原来就是个井里面的青蛙。

    不过知道幽州军厉害的萧挞不也却不敢和高永昌一起逃命,因为他可是在戴罪立功!丢了宁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