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肘?”蔡京拧起眉头,沉默了一会儿,“官家是想让《文曲星》去牵制台谏和国子监?”

    武好古笑了笑:“官家并非对台谏有所不满,只是想要打通上下消息相传之路,免得被奸人蒙蔽。”

    北宋中央的权力架构并不是君王专断,还是存在一定权力制衡的。比如相权对君权就存在一定制约,而台谏又能制约相权,以国子监为首领的清流物议,又能对所有的宰执重臣构成一定的监督。

    不过这种监督和制衡机制还是浮在上层,中下层知识分子乃至平民百姓基本上没有说话发声的渠道。同样的,皇帝本人和中下层乃至民间的联系也被官僚集团所阻断。一个理想的皇帝,应该只知道官僚们想让他知道的事情。

    老百姓同样只能从官吏的口中知道皇帝的旨意——所谓山高皇帝远,皇帝的旨意传达到那些底层百姓那里,天知道已经被歪曲成什么样子了。

    而《文曲星》如果变成了新闻类刊物,公开、广泛地发行,及时、准确地报道,那么赵佶不就拥有了一个可以直接发布圣旨王言的喉舌,以及了解各地情况的耳目了吗?

    武好古则可以通过花钱收买报纸,达到操纵舆论的目的……

    蔡京虽然是奸臣,但他比较脱不出历史局限性,不知道后世的资产阶级奸人们操纵舆论的套路。所以当下那么一琢磨,居然觉得“官家的办法”很不错啊!

    “官家果然是圣君!”蔡京点点头道,“居然能想出如此高明的办法……大郎,既然《文曲星》杂志要成为官家的喉舌和耳目,总不可能继续商办吧?官家准备把它交给哪个衙署主管?”

    武好古笑了笑,他早就知道蔡京会有这么一问——宋朝虽然没有新闻管制一说,但是对民间刻印书籍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许多涉及所谓朝廷机密的官员文集在刻印发行时都会遇到麻烦。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报纸一旦出现,必然会有官办的想法。

    武好古说:“官家想将《文曲星》交给赵小乙。”

    “赵小乙?”蔡京一愣,“官家要亲自掌控?”

    “对啊。”武好古笑道,“要不然给谁管理合适?官家本来就是想要可以绕开两府的喉舌和耳目啊!”

    “内官呢?”蔡京想了想,又问,“内侍可参与其中?”

    武好古笑了笑:“赵小乙是开封布衣,怎地能让内官进去《文曲星》?而且内官若是主管《文曲星》,朝中的相公们还不要跳脚?”

    “那这《文曲星》算是……”

    “是民间士子所办,主笔和编纂都不得拥有官身。”

    武好古的安排还是非常巧妙的,用“赵小乙”的招牌定下“民间士子主办”的游戏规则,就可以避免报纸变成官衙——这可不是在给《文曲星》定规则,而是在给整个新闻报纸产业定规矩。

    而且,宋朝没有秀才、举人功名,民间士子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大约就是没有官身且读过书的百姓吧?

    “原来如此……”蔡京看着武好古,一张胖乎乎的圆面孔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过了半晌才试探着问,“这《文曲星》……想来还是在大郎你的掌控之中吧?”

    “都是替官家做事嘛!”武好古笑了笑,“如今《文曲星》只有两位主笔,肯定是不够的,蔡龙图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吗?”

    实际上《文曲星》杂志现在连一位专职的主笔都没有。侯仲良和赵明诚都是兼职的,而主笔之下的编纂,则大多由侯仲良的弟子和赵明诚从国子监拉来的生员充当,大部分也是兼职的。

    与此同时,《文曲星》杂志的“论坛版面”上刊登的文章,大多也是读者的投稿,也没有专门的“记者”去采访新闻。距离真正报纸可还远着呢,想要大办,少不了招贤纳士。

    而蔡京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插手《文曲星》杂志的机会——这可是天家的耳目和喉舌!

    “老夫且替你留意则个,”蔡京并没有马上推荐,“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与你说。”

    蔡龙图说着话就伸手抚摸起自己的一部大胡子了,沉吟了一下,“大郎,这个《文曲星》看上去,还是可以用来制约清流物议的东西,是不是?”

    “不是,当然不是了。”武好古连连摇头,“《文曲星》就是本杂志,清流名士也可以在上面写文章啊!虽然主笔和编纂都不是官人,可是官人要投稿还是可以的……蔡龙图,你有甚文章要往上登吗?”

    蔡京呵呵一笑:“暂时没有,不过老夫还是有一番忠言相告。

    你啊……本事是有的,可是也忒会惹事!而且还不怕把事情闹大,这可不好!官家虽然护着你,可你终究是个武官,本朝的规矩你还是要记住的。

    所以你万万不能再和曾布、安焘他们撕破脸了!因为州北大营的那场火,真的过头了,可不能再来第二场了。要不然,韩忠彦也会和你决裂的。”

    武好古看着蔡京,“难道下官就要任凭他们泼污水?”

    蔡京一笑:“那倒不必,老夫和你说,你应该这样对应才是……”

第521章 话语权 七() 
    六月十一,大署。

    天公作美,一场及时降下的雷雨稍稍驱散了笼罩开封府多日的酷暑。

    雨下得很大,持续的时间却不长,但还是让狭窄拥挤的开封府城内出现了多处积水。本来就坑坑洼洼的开封府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水坑,不过即便有些水坑,雨后的开封府街头依旧是车水马龙。

    已过午时,在政事堂公厅里面议论了一番政务之后,韩忠彦和曾布等宰执重臣纷纷起身,走进了公厅旁边的一间厢房。

    桌上,已摆好了午餐,非常简单,米饭,包子,外加几个荤素小菜。

    今天在政事堂里面面议事的宰执一共六人,分别是韩忠彦、曾布、范纯礼、许将、李清臣和温益。其中旧党方面只有两人,而新党则有四人之多。

    在“建中靖国”的年号后面,看来还是藏着宋徽宗想要继承父兄之余烈的雄心壮志。

    不过在宰执人数上占优的新党,因为内部的分裂,最近还是在争政中处于下风。不仅折损了吕嘉问这样的大将,而且还在“御前骑士”和“试行府兵”等两场涉及军国重事的斗争中败北——在今天的崇政殿问对上,赵佶同意了范纯礼的上奏,将御前骑士的“最终人数”定为了1000家,同时又拨付下了足够购买30万亩土地的钱帛交给沧州州衙和界河市舶司。

    另外,在负责试行府兵的三个主要官员中,旧党占了两人,分别是权知京兆府李格非和权发遣蓝田县武好文。而新党只有纪忆一人入选。

    由于新党一直以来都以富国强兵之道取信君王的,所以在“骑士”和“府兵”两个战场接连失手,让新党的首领曾布感到非常忧心。如果旧党能够解决富国强兵的问题,那么新党还有什么用呢?

    更让他感到忧心的则是新党内部的分裂。和旧党内部一团和气不同,新党内部的斗争一直以来就很激烈,在王安石活着的时候就分成了几个派系。到了现在更是山头林立,几个大佬人人都盯着政事堂里的宰执宝座。

    而曾布利用章惇倒台,顺手将亲近章惇的蔡京、蔡卞、张商英、蹇序辰等人都打下去的做法,又进一步激化了新党内部的矛盾。而蔡京最近的冒头,又等于让失势的“章惇一系”有了新的龙头

    有些内外交困的曾布在自己转用案几后坐下,正准备胡乱用些吃食,却发现在一旁摆放着一卷纸张。

    他眉头一拧,便拿起来打开,入眼却是一列加粗加黑的大字:文曲星旬报。在这四个字下面,还有几行小字,写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应该是一副对联,还颇为工整。对联的右侧上有日期,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十一,大暑。

    曾布看罢,顿时冷笑了一声。

    “子宣,笑甚?”

    说话的是喜欢幸灾乐祸的温益,他虽然是新党,但是色彩并不浓,还是赵佶本人的走狗,所以在政事堂中是个和稀泥的角色。

    曾布把手中的报纸扬了扬,“武好古还真是会来事,前些日子州北大营纵火案的嫌疑还没有洗脱,而今又弄出这劳什子文曲星旬报也不知怎么摆到政事堂来了!”

    温益闻听,笑了起来,“这一份是文曲星旬报的创刊号,开封府的大街上到处都有人在发送,我上朝的时候正好碰上个送报纸的,就要了几份,给各位吃饭的时候看着解闷。”

    原来是温益拿来的!

    曾布眉头又是一皱,他知道这个温益还有那个蔡京和武好古的关系都不错——这两个家伙一点没有新党一致对外的觉悟!

    不过曾布也不好说什么,人将现在也是副相了,而且还是官家的心腹。

    另外,赵挺之早就和曾布说过文曲星易主的事情了现在文曲星的主人是开封布衣赵小乙,那可是比王法还大的存在。而且还让人无从下手整治,如果这个文曲星公然挂在赵佶名下,那么内侍省、入内nei侍省、翰林院(不是翰林学士院)这些个衙门,总有一个能管得了的。

    可是人家是赵小乙虽然人人知道赵小乙就是赵佶,但是只要赵佶不在朝堂上承认,这事儿就不好办。

    所以曾布说归说,说完了还是展开报纸看了起来,连吃饭的顾不上了。

    “咦?”

    曾布的脸色突然一变,目光却凝固住了。

    此时,他正在翻看第二页上的内容,确是一篇关于州北大营火灾的访谈文章!

    文章用市井的言语和问答的形式,描述了州北大营火灾发生的过程。包括之前的太府寺胥吏的恐吓和刁难,事发时双方的搏斗过程,大营后门被突破的过程,大火燃起的过程和救火的过程,还有吕本知被捉的经过。

    文字虽然粗鄙,但是所叙述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