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他爸爸管理的御拳馆大概就是开封府第一的健身房吧?

    总之,周云清对“打熬气力”的方法是很有研究的——这事儿可是门学问!

    按照周云清的说法,“打熬气力”可不仅仅是苦练,而且还得能管住自己。吃什么?喝什么?几时睡?几时起?上多少女人?都得有严格的计划,绝对不能由着性子乱来。

    否则的话,就算有一身的蛮力,用不了多久也会被富贵温柔消磨殆尽——武好古现在就稍微有点纵欲了!而童贯就很好,很能自律!所以一大把年纪还保持着很好的身体状态。

    另外在周云清看来,真正的精兵是绝对不能“放纵”的,天天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向御拳馆里面的相扑手、拳手一样,大部分时间都圈起来,一个月当中只有几天可以放出去和家人团聚。

    而且,和家人团聚时也要禁酒忌口,绝对不能这么快活怎么来,要不然“休假”回营就得胖上不少,再练回去多麻烦?

    像《水浒传》里那些动不动就来几十斤牛肉和多少缸酒的家伙,身体没毛病就不错了,还想风风火火闯九州?那是不可能的!

    “周大哥儿,”和武好古、周云清一起并辔而行的童贯闲得有点发慌,便和周云清聊起了练兵,“照你家的规矩,我大宋岂不是没有精兵了?”

    “怎地没有?”周云清笑道,“御拳管里不就有二三百?他们可都是能在明年十月的御前比武中脱颖而出的!”

    “真的能脱颖而出?”武好古也问,“才多长时间?靠临时抱佛脚就能练出来?”

    “怎地不能?”周云清拍拍胸脯道,“客省以为练兵多难?只要有身强力壮的汉子给我,哪怕一点武艺没有,最多两三年时间,保管练出魏武卒的体格和武艺来!”

    周云清是“健身教练”,战术、战阵什么的是不懂的。除了“健身”之外,就是兵器的使用,而且他的马上功夫也不咋地,还不如林家父子,不过单兵步战的技艺绝对一流。

    不过他的这点本事,还是值得了一年3000缗的……等到了界河,武好古就准备让他去云台学宫界河分院担任“军训教官”和“体育系教授”,专门负责武装博士的训练和军队“体育教官”的训练。

    “照你的说法,”童贯也道,“有个五万农夫,练上两年三年的,就能去灭辽平夏了?”

    “行啊!”周云清笑道,“不过下官一个人可管不了五万,能管个一百人就不错了!

    童大官,您可不知道,御拳馆里面那个棒头皮鞭不知打断过多少……一身的力气,都是棍棒打出来的!”

    体罚是少不了的!别说在宋朝,就是到了欧洲近代军队里面,哪一家能少得了体罚?

    需要体罚,也就是说士兵们其实是不够自觉的,如果没有军官严厉督促,他们是会偷懒的。所以不存在一个教官训练几万人的可能性,更不可能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就把血性激发出来,然后就嗷嗷叫着苦练了。

    童贯轻轻叹了口气,“看来慕容老先生是对的……这兵啊,还是得靠官逼着去练!这一队、一部的兵权,还是得放下去的。”

    像周云清说的办法,没有包干制是不行的……

    武好古笑道:“道夫,现在不是还有府兵制么?府兵不必恁般精锐,可以靠人多取胜的。”

    “府兵?”童贯只是摇头。

    他可是跟着李宪在军前厮混多年的,见识过西军、保甲、缘边弓箭手(类似于府兵的部队)和折家的军队(也类似于府兵)。当然知道府兵难搞了!

    “道夫,”武好古这时又道,“过不几日就能见着吴延宠了……到时候不妨和他提出派人去高丽观军容。你若不怕艰险风浪,也去亲眼见识高丽国的府兵和女真人如何?”

    所谓的“观军容”就是军事观察团了!看别人怎么打仗,也是积累军事经验的办法。

    武好古准备趁着高丽国和女真大战的机会,派出一个“观军容使团”,看看人家是怎么打仗的。

    “仲南,”武好古回头对骑着一匹兔儿马赶路的苏适说,“你也跟着走一遭吧。”

    苏适现在不当什么太常寺祝了,武好古给他安排了一个界河市舶司监官——监官是主管市舶司下属的分支机构市舶务的官员,不过现在界河市舶司下属没有市舶务,只是预备在海州天涯镇设立一个米粮务。苏适就是这个米粮务名义上的监官,不过武好古不会让他真的去管买粮食的事儿。他想让苏适参与同高丽、日本的外交活动。

    “我也去?”苏适愣了愣,“大郎,我可不懂打仗,也能去观军容?”

    “当然不用你去观军容了,”武好古笑着,“你去花钱!”

    “花钱?花谁的钱?”

    “当然是界河市舶司的钱了……”武好古笑着,“不花掉一点小钱,如何能赚得到大钱?仲南,你会花钱吗?”

    苏适认真地想了想,然后点点头道:“大郎,我可会花钱了,就算有金山银山,也保管能花出去的。”

    武好古笑了起来:“那就辛苦你了。”

    苏适正色道:“不辛苦,不辛苦,为朝廷办事,说甚底幸苦啊!”

    花钱其实很辛苦的!

    特别是对于武好古这种钱多得快闹灾的正人君子而言,整天和各种各样的人应酬,简直就是在燃烧生命。所以他才把苏辙的儿子拉到身边,就是想找个可以帮忙花钱,而且也会花钱,会交际的人才。

    就在武好古花钱花到腻的时候,他的好弟弟武好文却在为没钱发愁。

    武好文当然不是没钱花了,他离开开封府的时候,武好古给了他五千缗,武诚之也给了五千缗,一共一万缗“零花钱”,足够他在京兆府这种地方挥霍了。

    不过他有钱并不等于他领导的蓝田县有钱——蓝田县地处关中平原,距离京兆府城很近,想当年也是个富庶繁华的所在。可是在西贼兴起之后,西北连年交兵,西去的丝绸之路又被切断,整个关中也就不免没落下来了。

    所以当武好文抵达蓝田县城的时候,他见到的是一个相当萧条的没落的城市。

    蓝田的县城其实是很大的,应该是始建于唐朝的,因为县城的格局是唐式的,城墙之内是十二个坊,也各有围墙分隔。不过城墙和围墙都不是砖石的,而是夯土所建,年久失修,非常破旧了。

    在县城的城墙上,武好文发现了多处破口,最大的破口甚至可以容纳马车出入。

    除了城墙破烂,城内的人口也很少。原本的县城大概可以容纳数万人,街道整齐,房舍林立。可是现在,大部分的坊内都空空荡荡,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只有县衙周遭的几个坊内,才有比较多的居民,县城之内的人口大约有几千人,商业萧条,别说晚上,到了下午街道上就没有什么行人了。

    不过整个蓝田县还是有点户口的,超过了八千户,口大约四万(指男丁),也不愧了畿县(京兆府是五京之一)的名号。

    可是八千户的大县之中,田册上的土地却只有区区四十余万亩,而且几乎都是贫瘠下田。而且也没什么工商业,能够收到的税赋很少,百姓也非常贫困。

    至于富户,大概就只有蓝田吕氏一门,凭借着庞大的家族和赫赫有名的《吕氏乡约》,还有大量的姻亲,还有吕氏家学,至少半个蓝田县就在吕氏家族的实际控制之中。

    对于远道而来的宰相女婿武好文,蓝田吕氏家族也显得非常冷淡,吕氏族长吕景山和吕家这一代的大学者吕义山,甚至没有出面迎接武好文,只是派了个吕家旁支(蓝田四吕的后人之外)的吕海山常驻县城,和武好文这样的县官交往。

    而武好古交给武好文的那一套“拉拢豪绅”云云的,蓝田吕家根本不敢兴趣。对于试行府兵什么的,吕家更是兴趣寥寥。

    反正蓝田吕家对于《保甲法》早就适应了,能在蓝田县当上都保正、保正的人物,也都是蓝田吕家认可的。何必再横生枝节搞劳什子府兵呢?对于蓝田吕家,府兵制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第541章 奸党的崛起 九() 
    笔直而平整的官道,从蓝田县城的北门向西北方向延伸出去,从大片金黄色的麦田中穿过,直到五里开外一座房屋层层叠叠,围墙高大坚实的庄园。

    在精心修建和维护的官道上,一个穿着绿色官服的青年,正带着两个同样打扮的中年官员,还有几个胥吏模样的人,策马前行。后面还有一队赶着驴车的弓手衙役。

    官道两侧都是已经成熟的麦田,麦子的长势并不好,有些低矮稀疏,哪怕是不会种地的武好文,也能看出收成并不怎么好。有不少穿着短衣的农人在田中收割麦子,对于从官道上通过,往县城西北五里那座大庄子而去的官员,他们连看都懒得多看一眼。

    因为谁都知道,在蓝田这里,真正说了算的不是县城里面的县官,而是城西北五里头吕家庄园里面的吕家老爷们!

    每一位到蓝田县赴任的县官,都得老老实实带着礼物去拜访吕家的几位大官人……哪怕他是当朝宰相的女婿!

    当然了,韩忠彦要是亲自来了京兆府,蓝田吕家几位山字辈的家长还是要备上薄礼前去拜见的,但是武好文的确没有这样资格。不仅因为武好文官小蓝田吕家山字辈的老爷大多是蓝田四吕的后人,虽然没有人中进士,但是荫补的官身还是有的,官阶都比武好文大而且还因为武好文是洛学晚辈,关洛之学本就是相通的,所以吕家山字辈的老爷们都算是武好文在学问上的前辈。

    世上哪有大官拜小官,前辈拜晚辈的道理?

    而且凭借着《吕氏乡约》,蓝田吕家已经把半个蓝田县组织起来了,在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了乡人自治之团体,在某种程度上把武好文这样的县官给架空了。

    没有吕家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