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好古当然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商市已经进步到这种地步了,他这个时候正在政所的会议室里面听取汇报。

    界河商市政所大楼是一栋四层高的“大厦”,和“博士团总部”大楼差不多的模样,坐落在半圆形的商市南城的半圆心,靠近界河的地方。会议室位于三楼,是一间朝南的长方形房间,房间里面摆了一张长桌子,武好古就在桌子中间,背北面南的位子上坐着,面前摆着一叠记录用的信纸和铅笔,还有一叠写满了文字的报告。

    “……咱们警巡学堂的校舍,现在已经建成了,教材和老师都已经配齐了。预备开设的课程分别是‘儒学’、‘击剑’、‘射箭’、‘刑狱’、‘仵作’、‘侦缉’、‘律法’、‘暗探’等八门,学制两年。第一期计划招生五十人。”

    正在做报告的是林万成,老头子是界河商市的第一任警讯所长,现在则负责警巡学堂——管理一座城市可少不了一支训练有素的警察队伍!而界河商市的警巡开设时都是由禁军老卒充当。现在早就难以承担商市越来越复杂的治安形势了!

    因此培养更有能力的警巡官,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武好古的办法还是开办学校,从开封府请来了退休的捕头担任老师,系统的培养人才。

    “还要增加‘交通’课,”武好古打断了林万成,“警巡所现在已经开了交通务了,学堂也要跟上。学生的数量翻倍,第一期招募一百人吧。”

    “一百人?”林冲插话道,“元首,眼下警巡所拢共才200多人啊。”

    武好古看了他一眼:“两年后肯定会超过500人的。”

    随着原本居住清州和析津府城的商人、工匠大量迁入,以及大量建筑工人和辽国贵人的落户。界河商市的人口增加很快,现在商市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万,两年后再翻一倍达到二十万都是有可能的。

    那么多的人口,当然需要足够的警务和公务力量进行管理。不仅警察的数量要过500,其他部门的公务人员的数量,一样会大幅增长,总数超过500的时间只怕会更早到来。

    “元首,”商市的副市长兼财政所长张熙载提醒武好古道,“吃公行饭的人是不是太多了?如今已经有七百多了,要是警巡过500的话……”

    “两年后公行人员会超过1500人的!”

    “1500人?”张熙载眉头大皱,“也太多了吧?现在一年人事费就超过十四万了,要是达到1500人,岂不是要花上三十多万?”

    界河商市公务人员的薪水可不低,最基层的警巡一个月的正俸和各种福利相加,也达到了12匹布,相对于大宋从九品官员的正俸。

    “到时候怕是要花上四十万的人事费了。”武好古笑着,“高薪养廉嘛!这个钱可不能省,商市的公行也该有个晋升的章程,也该定个等级。

    另外还得有个养廉的制度,不仅要有高薪,还要有养廉退休金,有公行居屋这样的福利……只要咱们的公行能够清廉自守干到致仕,就能有一笔不错的退休金,还可以得到房产作为奖励。

    若是他们在职期间因为贪污受贿失去公职,退休金和公行居屋都要收回!”

    对于商市腐败的问题,武好古一直是比较头疼的。乱世重典在界河商市不合用。因为商市并不是名正言顺的州府或者国家,严格说起来它目前还是一个商业部门——等于是一家经营城市的公司。一家公司把贪污受贿的管理人员杀了这个不像话吧?人家苦主指不定去敲登闻鼓告御状了,武好古该怎么收场?

    因此商市元老院在制定法律的时候,一直都在避免重刑,免得引起司法上的纠纷。

    而武好古就只能采取经济上的奖励或惩罚措施去对付那些不怎么守规矩的公务员了。

    不过这种办法也不可能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每年都有二三十个商市公务员被炒鱿鱼甚至被商市裁判所判刑,其中不乏中高级公务员!

    另外,武好古给商市公务员发放高薪的目的也不仅是养廉,也有吸引界河云台学宫等新式学校的生员来为商市服务的目的。

    反过来,商市提供的高薪职位,也会成为生员报考学宫这样的新式学校的动力。

    而新式学校的生员成为了商市公务员,成为博士团的成员,成为界河市舶司的官吏,成为共和行这样的半新半旧的商业机构的管理人员,渐渐的也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团体。一个有别于传统士大夫和商人的精英团体。有了他们,界河商市才会成为一座有别于大宋其他城市的新式自治城市。

    “四郎,”武好古接着又点了黄植生的名字,“公行居屋就按照‘石库门’的标准来建,不能太小,至少要有两开间。环形墙内的一圈地都拿出来建公行居屋。”

    环形墙就是界河商市的城墙,因为是违章建筑(根据《澶渊之盟》宋朝不能在接近辽国边境的土地也构筑城墙),所以不能叫城墙,一开始称围墙,现在称为环形墙。

    在构筑环形墙的时候负责施工的黄植生耍了个心眼,把环形墙的选址外扩了一圈。这样一来在界河南城的三十四坊和环形墙之间又多出一圈土地,成了界河商市的财产。另外,界河北城的土地和界河商市的城外之地,也都没有分配给股东,所以也是商市的地产。不过现在除了界河南城城内,别处的地产并不值钱。所以武好古就把界河南城环形墙里面的这圈土地,拿出来建公行居屋了。

    市政会议正在进行中的时候,会堂的大门忽然被人推开了,走进来的是武好古的文案的武诚兰,脚步匆匆,到了武好古身后,低声道:“元首,造船行会有人向元老院揭发了财政所的杜税务索贿收贿!”

    “杜税务?”武好古眉头大皱,“杜文忠?”

    “对!”

    “这小子怎么也……”武好古连连摇头。

    杜文忠是杜文玉的哥哥,是杜文玉央着武好古给安排的肥缺——武好古在界河商市用人是从来不避亲的。武家、西门家、慕容家、杜家的子弟用了一大堆,另外他的几个心腹家里的子弟他也照用不误。经常有人因为贪污受贿被揪出来的,武好古也不严惩他们,不过就是开了了事,再加个永不录用。

    “林教头,”武好古只是叹了口气,也没想到这事儿会牵扯出一大堆的麻烦,“你走一趟,先把杜文忠软禁起来。”

    现在界河商市并没有独立的廉政机构,反贪腐的活儿就是由元老院负责监督,由警巡所负责调查和捕人,再由裁判所负责判决和执行。

    当然了,武好古如果想要包庇谁也是一句话的事情。武好古可不是什么青天大老爷,对于真正有用的心腹还是非常照顾的。哪怕贪污受贿的事情发了,他也尽可能压下去,然后给他换个远离金钱的职位——同志还是好同志,主要是万恶金钱的诱惑太大了!

    譬如西门青的堂兄,自己也是商市元老的西门安国,还有慕容忘忧的侄子,曾经当过元老的慕容鹉都因为受贿和走私犯过事儿。可是武好古不可能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团队——他们都是核心成员,知道的秘密太多了。而且两人都是允文允武的骑将,还是西门家和慕容家的要角儿,武好古也不可能灭他们的口,所以只能装模作样臭骂一顿,然后接着重用。但是杜文忠肯定没有这样的价值。

第632章 小人物和大历史() 
    杜文忠杜十三郎的最近的心情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他是杜文玉的嫡亲哥哥,在开封杜家里面并不得意。因为他喜欢和御拳馆的力士们混在一起,在书画一途上就耽误了,完全不能和自己的亲妹妹杜文玉相比。但是身子骨却练得不错,骑马射箭都还来得,不过却远远达不到武艺高强的水平,文采也不大行,考个武进士肯定中不了,有点文武不就的意思。

    对于他妹子杜文玉被当成礼物送给潘楼街出身的武好古,他更是不满到了极点。为此还和自己的爷爷杜用德吵了一架,在杜家的地位就更低了。

    可是在熬了两年苦日子后,他妹子杜文玉的“姘头”武好古却发达得不成样子了。他妹子也跟着风光了起来,还找上他这个哥哥,让他去界河商市帮着打理书画行。可是杜文忠的性子粗疏,对书画行的经营并不在行,干了一年后就没兴趣了。于是杜文玉又给他安排了个肥缺——去当界河商市财政所行税务的勾当官!再肥的缺没有了,这妹子还真是照顾他。

    而行税务勾当官这个缺主要肥在两方面,一是薪俸高,月俸高达三十匹绢,年入就是三百六十。另外,还有免费而且宽敞的住房,还有每月二十匹绢的公使钱——就是办公费、车马费等等,花不完可以装进自家口袋,不够花也不会再给了。

    二是油水足!就是受贿的机会多了!因为界河商市的制度比较严密,元老院的监督也算有效,所以清水衙门很多。不过因为存在“行会议税”的制度,行税务就是不多的肥缺之一了。行税务里面有四个勾当官,每个勾当官负责22个行会的“议税”。

    这个权力可就大了!现在界河商市的主要财入就是行税、地税和船税,其中行税又是大头,建中靖国二年就收了不下二十万!今年只怕能收到三十万了。也就是说每个勾当官过手的行税在五万到八万之间。虽然主管财政所的张熙载会敲定一个指标,但是勾当官的权力还是很大的,稍微伸伸手几千匹绢就有了。

    至于请吃请喝请三陪什么的,对行税务勾当官来说,根本不算个事儿,这份差事还真是个肥缺啊!唯一的问题,就是容易翻船……界河商市的公行饭碗可不是铁打的!只要给元老院那帮孙子逮着,一准就是砸了饭碗逮进去——想要出来就得用钱赎!而且花了钱也不可能把职位再买回来了,还是永不录用!

    所以这钱贪得还是有点风险的……

    杜文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