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怕得打到今年秋天。”武好古想了想,“不过开封府这边的事情了了以后,总能抽空去一趟界河商市。”

    去界河商市并不全是为了西门青,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了!和辽国那边必须接触一下,商市的人心也需要稳住,另外就是有人觊觎的问题也要和西门青商量对策……

    正聊着的时候,门外一个管事又飞奔进来通报:“禀老爷夫人,宫里来人了。”

    来得可真快!武好古心想:看来赵佶也急于想了解西北的实际情况吧?

    来的是梁师成,他是来颁旨的,赵佶早就让人准备好了给武好古升官的旨意,就等武好古回来了。

    给武好古的官职还有额外的奖励同日前崇政殿上商量的一样,封武好古为西上閤门使,领海州刺史,并荫二子为官,又赐了些绫罗绸缎和杂七杂八的东西。

    颁完了旨,梁师成又口述了一道口谕,让武好古和米友仁尽快入宫觐见。

    ……

    琼林宫内也有大庆殿、文德殿、紫宸殿、垂拱殿、崇政殿等等的大殿,名号和开封皇宫内的大殿完全一样,功能也仿佛。只是外观稍有不同,其中崇政殿就是一座两层的殿宇,一层是召对大臣的所在,二层则是官家用膳和处理日常公务的地方。

    武好古和米友仁到达的时候,赵佶刚刚让人摆上午膳,看见武好古和米友仁风尘仆仆地赶来,就让伺候的小黄门又加了两副碗筷。

    “大郎,小米,”赵佶依旧是那样的亲切,“你们一块儿来了也好,西北之事,北面之事,都和朕说说吧。

    大郎,你可打得不错啊!”

    武好古一笑:“陛下您还不知道臣的本事吗?臣哪里会打仗?不过就是房契能激起斗志罢了。

    哦,另外那个完颜斜也也是个不可多得的虎将!殿前御马直变得恁般厉害,都是他的功劳。”

    “真的吗?”赵佶笑着,“那就留他在我大宋吧……反正生女真联盟也打不过高丽人的,他回去也没甚前途。”

    人家的前途比你不差的!武好古心里这样想,嘴上可不能说。只是摇摇头道:“不好说,不好说……女真人的骑兵真的很厉害!咱们只是学了一点,就已经能用御马直扫荡党项人摆在无定河一带的游骑以及安庆泽的部落了。”

    “不过几百几千的,”赵佶摇头,“还能打得过高丽人的几万大军?”

    赵佶看见武好古和米友仁都有些拘谨,笑着一挥手道:“吃吧,吃吧,瞧你们俩也饿了,一边吃一边说。”

    武好古和米友仁也不客气,顿时就大快朵颐起来,吃到了五六分饱的时候,武好古才又开始和赵佶谈论西北军务了。

    “陛下,”他斟酌着用词,“陶使相是否上奏说要在今年秋后一举荡平兴灵?”

    “倒没有说荡平兴灵,只是要会攻灵州。”赵佶笑着,“大郎,你看能得手吗?”

    武好古道:“臣不知道,不过童贯却让臣提醒陛下注意契丹人。”

    “哦?他有何见解?”

    “童贯认为西贼有可能会在失去夏州、宥州之地后,将后套草原割让给辽国。这样辽国就会在后套草原屯驻骑兵,并且在我军大举围攻兴灵时挥军南下……”

    “大郎,”赵佶打断了武好古,“你认为辽国会因为咱们攻打兴灵就开战?”

    “会!”武好古肯定地说,“只要西贼割让后套草原,辽国就一定会出兵!”

    “一定会?”赵佶眉头紧皱,“难道他们就不怕战事旷日持久,给阻卜和高丽以可乘之机?”

    “多半不会旷日持久。”

    “不会?”赵佶一愣,“难道辽国能一鼓灭亡我大宋?”

    武好古摇摇头说:“辽国哪有恁等实力?他们多半不会在河北、河东开战,只会以骑兵奔袭兴灵,袭击久攻坚城的我军。只要能摧破西军主力,他们也就保住西贼,也让咱们元气大伤,同时又不至于撕破脸皮,全面开战。

    所以童贯才建议屯重兵于河间草原,以吓阻契丹之兵。同时,河北、河东也要有所准备,也防止契丹袭扰抢掠。”

    赵佶点点头:“屯兵河间的建议倒是和吕惠卿一致,他建议在收复夏、宥、盐三州和河间地后,设立朔方路并且派遣安抚经略制置使和营田群牧使。同时,他还建议缓攻兴灵,先集中精力于朔方路。大郎,你以为如何?”

    武好古略作思索,然后笑道:“陛下,臣虽然不会打仗,但是对于理财还是有所心得的。所以臣以为,丧失横山、无定河、河套草原大部的西贼,是难以在兴灵立足的。西迁在所难免,所以一旦朔方路安稳,兴灵就可不战而得了。”

第719章 不会打仗武好古 四() 
    “不战而得?”琼林宫崇政殿中,大宋官家赵佶举着酒杯,“难不成大郎想花钱买下兴灵之地?”

    武好古轻轻笑了一笑,抿了一口酒中仙,“陛下圣明,一旦银夏盐宥及河套草原尽失,西贼的地盘只剩下兴灵、甘凉、瓜沙之地,地蹙民贫而又手握百战之强兵,东进自然无路,唯有向西开拓,尽得汉唐西域之地,再开一番局面。

    而西域之地,据臣所知,乃是近中土之地多沙漠,近波斯之地多大河名城,近弗林之地多草原。西贼如果想在西域开创局面,必然要抵近波斯,取西域富饶之地为家。而西域富饶之地距离兴灵河西之地远达数千里,西贼如何能两头兼顾?到时候咱们花个几十万上百万就能买下兴灵二州了,怎么都比发兵攻打要划算啊。”

    花费上百万缗买下兴灵之地在政治上也许不正确,不过却符合拓展华夏文明生存空间的大战略。

    西夏虽然和大宋鏖战多年,但是从文明归属而言,还是华夏的一员。而且当今的西夏国主乾顺又在国中大兴儒学,循的也是佛治心,儒治国的路线。

    如果能让西夏变成一个加强版的西辽——西夏现在可有两三百万人口几十万大军,远比历史上西征的耶律大石强大——说不定可以在西域建立一个佛教加儒学的强大国家。

    米友仁也道:“臣主持界河市舶司时就见过不少西域名城来的胡商,有的说是从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而来,有的说是从喀喇汗国的都城八剌沙滚而来,有的说是从靠近波斯的西域第一大城撒马尔干而来,还有人来自一个名叫拔汗那的巨大山谷(费尔干纳)。这些地方都是山川秀美,土地富饶,城市繁荣,远胜过兴灵甘凉瓜沙之地。”

    米友仁说得这些当然都是武好古教他的,不过也的确是市舶司招商务这些年苦心搜集来的情报再加上武好古的后世记忆综合而出的。

    赵佶却只是摇头:“西贼立国于兴灵已经百年,怎么可能说迁移就迁移?而且西贼就算西迁,也未必会把兴灵之地还给我大宋,也有可能给契丹。到时候如何夺取?”

    他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不过也有点多余。因为现在已经是西历的1104年了,距离阿骨打起兵反辽只有10年,距离打断辽国脊梁的护步达岗战役也只有11年了。

    而西夏西迁又是个非常浩大的事件,没有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完成。到那时,契丹自己都是过河的泥菩萨,还会为了兴灵之地和大宋撕破脸?

    不过这种未卜先知的话,武好古是没有办法和赵佶说的。

    赵佶笑着:“大郎,打仗毕竟不是做买卖,国家的土地也不是花几个小钱就能买来的。要不然咱们还和西贼打恁多年做甚?”

    “陛下圣明。”

    知道赵佶头脑发热,武好古也就不再继续劝说了——上官都是永无错的,何况官家?

    “陛下,”武好古还是要想法子把自己和童贯、高俅从可能发生的灾难中解救出来,“但是臣觉得童贯、吕惠卿的建议也有道理,只有屯兵河间,设立朔方路以防备契丹,才能让诸路大军没有后顾之忧。”

    赵佶点点头:“如今西贼已经破败,唯有契丹才是心腹大患,不得不严加提防。

    大郎,你看让谁去主持朔方路为好?”

    “此事当由陛下圣裁,”武好古绝不会直接推荐童贯,那样会让赵佶觉得武好古和童贯在结党,“以臣观之,当以威信素著、通晓兵事,又不会在朔方养成势力者为佳。”

    不能直接推童贯,但是却可以照着童贯的条件划出一个标准,让赵佶自己上钩。

    童贯虽然是宦官,但是在湟州、鄯州之战,以及现在正在半场休息的无定河之战中都立了大功,威信已经树立起来了,而且还显示出了极高的军事素质。

    不过同样的条件,在西北军中也有不少人符合。但是那些人大多是西北地头蛇,至少也是在西北多年,已经建立起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的老军事家。

    让他们去主持朔方路说不定会酿成藩镇之祸!其实宋朝对于藩镇并不是零容忍,譬如府州折家,播州杨家,鄯州赵家(仁多保忠现在叫赵保忠了),都是藩镇。界河商市,俨然也是一个商业藩镇了!

    但是一州之地和银、夏、宥、盐、朔五州之地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而且朔方历来都是精兵强将汇集之地,如果为了取兴灵而建一个朔方镇,赵佶宁愿不要兴灵了……

    所以一帮西军将领和开封府出身的老军事家王恩就自然被排除在外了。

    另外,吕惠卿也给划了一条线,就是武官出任制置使,文官出任营田群牧使——朔方路虽然不是藩镇,但是军镇的性质还是很明显的,如果让一个不能带兵的文官去主持,那是很容易耽误事儿的。

    再说了,赵佶手中又有几个可以担任一路制置使的知兵文臣?掰着手指头数一数,不过就是吕惠卿、陶节夫和钟傅。吕惠卿年老,陶节夫和钟傅还要主持会攻兴灵。所以他就是想派文官也没人可派。

    “那就只有童贯和高俅了……”赵佶自言自语道,“高俅稍显年轻,资历不足,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