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昔日武好古提议创办界河商市的初衷,算是完全达成了。只是也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地方,这座城市变得非常特殊。虽然是宋辽合办,但是宋辽两国的皇权在这座城市中却都非常微弱。

    而和武好古一同前往赵钟哥府上的章援,也早就发现了异样的地方——这座城市中仿佛没有人关心马上就要开始的科举考试,反而是一年一度的四开书院入学联考和云台学宫入学考试,更加吸人眼球。

    另外,在大宋其他地方几乎没有人关心的“安西之战”,在界河商市却是个热门话题。

    因为这座城市除了是商人之城、学院之城和工匠之城外,还是一座佣兵之城。

    这里是宋辽两国王法都到不了的地方,自然也就成了各种凶人坏人的避居之地。同时,这里又成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许多海商和行商都从这里出发,当然也就在这里雇佣保镖了,所以也就行成了“佣兵市场”。既然有了市场,那就要进行管理,所以佣兵行会也就在界河商市出现了。

    而且之前武好古出征西北的时候,也在界河商市募集了不少佣兵,其中的一些还发了财,做了官。所以这一次大宋要讨伐黑汗回鹘的消息一传出来,就在界河商市的佣兵团体中引起了轰动。

    这些佣兵团体的头头们都想在即将开始的战争中大捞一票!所以一早就开始四下活动,想要找到路子去西北打仗。

    不过武好古和慕容忘忧他们是够不着的,慕容鹉总是不见人影(他是负责假子骑士的),所以就只能找西门安国、赵钟哥、林冲这几位了。而赵钟哥又无疑是话语权最大的一位,所以在今天上午不少人看见赵钟哥入城后,现在已经有不少佣兵头子抢在武好古、章援之前到访赵府了。

    所以当武好古和章援一行人到达的时候,赵家大宅门外挤满了赳赳武夫。。。。。。

第853章 奸商也懂兵法() 
    “元首,是元首!”

    “洒家文安邦,见过元首!”

    “某家医巫闾山风鸣山,参见元首!”

    “某家苏之涣,见过元首!”

    虽然是微服出行,但是武好古在赵钟哥家门口还是被一群佣兵头子认出来了,纷纷上前行礼。武好古可是他们的财神爷啊!在界河商市内开业的几家佣兵商行,都得到过武大财神的暗中资助……佣兵行也是武好古重点要在界河商市扶植的产业!

    “致平,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河东护卫行的文安邦,文武双全,号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和文潞公还是同宗呢!

    这位是医巫闾山风家的风鸣山,能够替咱联络到大辽国的好汉,可是手眼通天,上千人都能给你拉了来。

    这位是河北豪雄苏之涣,马背上的功夫了得,是界河商市最好的马师之一,还是界河马师行会的会员……”

    武好古还让随从从一堆佣兵头子中找出三个最靠谱的,介绍给章援认识。其中一个是河东,也就是山西来的佣兵头子,自称姓文,叫文安邦,是文彦博的亲戚——听着就不像是真的!不过他真的能拉来壮丁,而且都是太行山拉来的山民,朴实可靠。

    还有一个是马植的门客,医巫闾山来的风鸣山。也是个靠得住的佣兵头目,拉来的都是辽国汉人贫民。

    最后一个是河北当地江湖上的豪客,名叫苏之涣,在界河商市开业前在宋辽之间贩私为业,练得一身马背上的好本领。商市开业后走私生意就难做了,于是在西门安国的介绍下当了效用骑士,去了趟西北战场。回来以后又做了界河赛马场的马师,同时也有个佣兵行,专做高级的骑马佣兵的买卖。

    光是这三个佣兵头,两三千人的队伍都能给章援拉出来!

    当然了,章援必须付得起钱。

    “帅司,您怎么来了?这位是……”

    武好古正想介绍其他佣兵头子给章援认识的时候,赵府正门已经吱呀呀敞开了,还没有换下行装的赵钟哥已经带着几个心腹家臣出迎了。

    “咱们多日未见,今日听说你回来,也就等不及上门来了,没耽误你休息吧?”

    武好古拉着赵钟哥的手,真有一点好生想念的模样儿,然后又把章援拉到身边,笑着对赵钟哥道,“这是章相公家的四郎,安西大教化团的大教谕章致平。”

    “原来是章大教谕,久仰,久仰。”赵钟哥哈哈笑着,很四海的一抱拳。这时门外一群佣兵头子也都向他行礼,开口称“赵军师”。

    赵钟哥也向他们抱了下拳,“好好好,诸位都到府中坐坐,待会儿都来陪赵某饮酒!”

    接下去自有钟哥儿的门客家臣替他应付一众佣兵头子,他自己则陪着武好古和章援入了自家的大宅,一块儿入了中堂。

    “赵军师,”坐下闲聊几句后,章援就把话题引向了佣兵,他也和门外那些佣兵头子一样,管赵钟哥叫“赵军师”,他笑着问:“那些拿钱打仗的效用士,真个靠得住么?”

    效用士在北宋其实就是佣兵的意思,被朝廷或者朝廷的武将、帅臣雇佣就是效用士,给商人打工就是打手、护卫,被界河商市雇佣则是佣兵。

    赵钟哥一笑,反问道:“怎地,大宋的禁军不是拿钱卖命吗?”

    “那可不一样,”章援摇摇头,“禁军是为朝廷效力,佣兵则是在做买卖,谁给钱就给谁卖命。”

    武好古在旁一笑,补充道:“还有一点不同,禁军是朝廷养着的。这些佣兵却没有这等福气,一分钱,一分货,可没闲饭好吃啊。真要精打细算起来,雇效用士可比养禁军划算多了。”

    “怎么会?效用士可比禁军拿钱多啊。”

    武好古摇头笑道,“那是致平兄不会算账!”

    “怎么算?”

    武好古道:“禁军服役之期长久,往往二十入伍,五六十才能退役,一干就是三四十年。可是寻常士卒的精壮之期才有几年?致平兄也是练过武艺的,应该知道武艺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年老体衰之后,武艺也会衰退。如果不努力打熬,三十岁后就要走下坡了。而要打熬气力,这开销可不是寻常士卒可以承担的。

    所以朝廷花三十到五十缗养一兵,养他三十年,真正可用的也就是十五年。而且禁军因为要长久服役,所以都是拖家带口的。因此也不可能四时在营,不停训练。往往三日之中,只有一日在营。这十五年可用之期,又得狠打一个折扣了。

    另外,禁军阙额严重,也是尽人皆知的。朝廷账面上有五十五万禁军将士,可实际上有多少?能有三十多万就不错了。而这三十多万还常常被长官占役挪用,去干各种私活了……这样七折八扣下来,朝廷花了那么多钱养五十五万禁军,真正能用的,也不知有没有五万?朝廷为了得到一个可用的禁军,一年怎么都得花费数百缗吧?远比雇效用士昂贵了。”

    “帅司只算了人工,”赵钟哥插话道,“还没有计算器械马匹的开支……朝廷实际上只有五万可用的禁军,却要按照五十五万禁军的标准制备器械、马匹。负责制备器械、马匹的官吏厢兵,少不得又要上下其手捞上一笔。而效用士的器械马匹多是自备,虽然要给一笔置办费用,但还是划算的。要不然大宋朝廷也不会频繁招募效用士随征了。”

    武好古笑着,“养了五十五万禁军,可打仗的时候又是效用士,又是弓箭手……朝廷养兵可真是个赔了老本的买卖啊!致平兄,咱们的大教化团可不能这样,也没那么多钱可以赔。”

    章援问:“大教化团全用效用?”

    武好古笑着反问:“除了效用,大教化团还有别的兵可以用?”

    章援认真想了想,摇摇头,“的确没有,只是,只是……”

    “只是效用用好了也不易。”赵钟哥插话道。

    “没错,”章援说,“从外面那些佣兵头子手中雇来的效用,只怕不能按照《骑兵学》、《步兵学》、《战术论》上面的办法使用吧?”

    武好古笑了笑:“这和从谁手里雇佣效用无关,而是和谁去雇效用有关。”

    章援没有明白。

    武好古解释道:“谁雇佣,谁装备,谁训练。致平兄,你首先要有一个军事机宜指挥,这是万万不能马虎的。其次要有一批能按照《骑兵学》、《步兵学》、《战术论》上的办法带兵的部将、准备将和队正。然后直接把组成部、营、队的钱发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同佣兵行和器械行的人谈,自己去训练。再让军事机宜指挥去监督他们就行了。

    当然了,还得有人帮着你管帐、管粮、管地盘……这些人才,致平兄不缺吧?

    最后,还得有一个合适的功赏、惩罚、抚恤的办法,这样才能督促力战。”

    武好古的办法,其实就是把军队管理给商业化了——军事机宜指挥就是高效率的管理团队。能按照《骑兵学》、《步兵学》、《战术论》上的办法带兵的部将、准备将和队正则是承包制下的分店、分厂经理。佣兵行和器械行则是供应商。

    这种商业化的军队当然比不过革命化的军队,比起那些管理良好的封建化军队可能也差一点——不过封建军队的管理通常是很差的。但是比起北宋的官僚军队,却是有着明显的优势。

    北宋的军队同样化了大钱,但是官僚化的管理使得各级权责不明,激励和处罚的机制失控,甚至出现了逆向激励的效力。宋军实行的是高薪俸和低功赏加低抚恤的激励制度。也就是说混军饷是最划算的,拼死拼活去立功也不大可能从小兵一路升到将军,因为晋升路上的等级太多了。而战死和负伤后的抚恤又太少,如果谁打死打残了,那可就要大大亏本了。

    所以宋军不仅管理效率低下,真正能战的部队占总兵力的比例很低,而且激励机制失灵,造成部队在战场上死战、苦战的动力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