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坐镇大名府的河北路都转运使纪忆非但没有办法阻止河北难民南下,而且还一个劲儿的伸手要军费,大有不花光一万万就不罢休的架势!

    除了河北战场上花钱如流水,逃难到河南的难民又需要朝廷拿出无数的钱粮救济之外,官家赵佶又拨出了大笔钱款用于襄阳府的扩建增筑,之前为了封泰山和翻修延福宫又花费了无数的财帛。就这样,在和辽国开战的几个月间,原本充沛无比的府库,竟然一下子空虚起来。金银财帛,流水一样的花出去,而进项却因为河北战事少了一大截。

    一想到流水一般花出去的钱粮,站在崇政殿上的蔡京心中就是一叹。他本来以为自己可以当个太平宰相,不必为永远都打不赢的战争和永远都不够花的钱财担心,只要把官家伺候好了,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可是怎么都没想到,武好古这厮为了一己之私,硬把大宋绑上了和契丹开战的战车!而纪忆这个分明和自家是一党的河北都转运使又为虎作伥,和武好古一起提出了“一万万抗辽军费”。更可恨的是,现在几千万都拨下去了,可是辽兵却一路高奏凯歌,都打到黎阳了。

    如果不是黄河还没有冻上,恐怕都到了开封府城下了!

    而辽兵有可能兵临开封府和赵佶拨下巨资修建襄阳府这两件事加一块,又产生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后果。就是开封府的房价居然跌了!

    开封府的房价居然是会跌的!开封府的房子怎么能跌?

    这不仅颠覆了蔡京对开封府房产永远上涨的基本认知,而且还让出售开封府的官有房产土地套现充实军费的计划完全泡汤。因为现在开封府的房产不仅在跌,还基本没有买盘——眼看着辽军都要兵临城下了,谁还在开封府买房子?有钱也去海州或襄阳府投资啊。

    一边是军费开支节节攀升,一边土地财政日益枯竭。就连市舶司这路飞来的横财,也因为海路市舶制置司下属的五岛巡检司用兵辽东需要军费,而减少了一多半。

    原本以为可以大手大脚花钱的蔡京,现在突然发现自己就是个要做无米之炊的巧妇。

    蔡京一时间也束手无策了,只能盼着和大辽国之间的这场战争快一点结束,千万可别打成个永远都填不满的无底洞。要不然熙宁变法前的苦日子,可就要再一次出现了。

    不过卖国求和的建议,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从蔡京的嘴里说出来的。因为他太了解站在崇政殿上的那些同僚的心思了。虽然人人都想要求和,但是谁都不会背这个锅。

    当然,他们也不会跳出来阻止,只会千方百计的回避,只是眼睁睁看着别人把黑锅背起来。然后等到兵灾过去,再跳出来弹劾!

    哦,需要弹劾的还不止卖国求荣的那位,连擅开边衅的武好古,主战误国的纪忆,还有久战无功的河北诸将都要一并弹劾的。

    总之,沾上这场大战的诸位,一个都没跑,人人都少不得要背一身的弹章。

    不过蔡京也是通天的人物,也知道天子正通过高俅在向耶律延禧求和。而且还取得了成功!

    真是谢天谢地,卖国的黑锅终于有人背了。

    只是待会儿天子提出这个卖国方案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做才好呢?阻止是肯定不行的……支持的话,会不会变成士林公敌?

    这事儿一定得好好想想啊!

    赵佶的目光,这个时候也从殿中一般宰执重臣们的面孔上扫过,发现众人都皱着眉头,做冥思苦想状,心中也有了些许的安慰。

    这般文臣还是忧国忧民的!

    “诸卿,”赵佶终于开口了,“高俅昨日上奏,说辽兵势大,实难野战决胜,且天气骤冷,黄河封冻在即。为了让河南千万生民免遭兵火,他这几日和契丹人接触了一番,总算谈出了一个消解兵祸的和约草案。不割地,只付点金银绢帛。”

    他顿了顿,“岁币加到100万缗,另外还要一次性给500万缗,的确是多了一点……”

    他的目光在殿中游走,似乎想看看谁会第一个站出来说话,又会说什么样的话?如果有人公然唱反调,甚至出现“封驳事件”,这该怎么办?天气可是越来越凉了,黄河很快就会封冻!

    不知过了多久,太府寺卿苏迟第一个出班奏道:“陛下欲效仿唐太宗的渭水之盟吗?”

    渭水之盟是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的时候,面对突然挺进到长安城附近的突厥颉利可汗大军时,采取的权宜之计。几年后,颉利可汗的东突厥就被李世民给一锅端了。

    听到苏迟的话,蔡京也不得不在心里面赞上一句:这苏家的儿子果然聪明啊!

    赵佶一听也笑了起来,本来他还在为怎么下台阶犯愁,没想到那么大的难题,被苏迟一句话就解了。不用说了,等张商英退休后,空出来的一个宰执位子就给他做了。

    赵佶道:“对,对,朕就是这个意思。”

    有了台阶,那就赶紧下吧!

    蔡京长出了口气,出班奏道:“陛下圣明!如今的局面,正好和唐太宗行渭水之盟时一样,陛下今日且退一步,将来必有恢复燕京之日。”

    蔡京一领头,殿中的诸臣也不犹豫了,全都异口同声的附和。

    赵佶道:“既然众卿都是这个意思,那就降诏准许高俅同耶律延禧议和,如果耶律延禧愿意马上退兵,就可以先从大名府库中支取五百万缗给辽人。具体的盟约,可以待辽人退回本境后再谈。”

    “陛下,”知枢密院事郑居中这时忽然上奏,“那析津府之围怎么办?河间大营怎么办?”

    “自然是退兵了!”赵佶道,“依高俅和耶律延禧所议,当各自退回本境,恢复战前之态势。”他想了想,“也降诏给武好古,让他停止围攻析津府城,析津府城外诸军,先行退入河间大营,待辽兵北返后再退回界河以南!”

    “那武好古的燕山路经略安抚使一职呢?是不是要马上免去?”郑居中又问。

    “自该免去!连燕山路经略安抚使司都要一并撤去。”赵佶道,“天津府也同时改称界州,所辖之界河以北土地,也将在辽人退兵后放弃。

    另外,沿海市舶制置司所部,也当立即从辽国辰州撤退!”

    “陛下,知界州事还让武好古出任吗?”郑居中再问。

    赵佶微微皱眉,命令武好古从析津府城下撤兵,放弃所有界河以北的土地,这事儿对武好古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前功尽弃。根据王黼的上奏。界河以北,原本属于辽国武清县的土地,都已经被分配给了归附武好古的燕地豪强和追随武好古的效用骑士。

    另外,武好古还对所辖的士兵许诺,要把燕京城外的土地分配给他们,最少也能有100亩土地可以领。

    现在这些全都落了空,武好古难免要元气大伤,如果再剥夺他在界州和界河商市的权力,那么他会不会铤而走险就难说了。虽然全天下都不会支持他的,但是他的军队好像挺能打的,真闹起来也是个麻烦。

    所以还是得安抚一下,慢慢再想办法召入京师……

    赵佶道:“知界州事还是由武好古来担当。”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现在还不是杯酒释兵权的时候。”

    这位大宋官家到底不能和他的儿子赵构比狠,对于武好古的处置,现在想到的也就是杯酒释兵权罢了。

    一个富贵终老,总是要给他的。不仅武好古可以享受杯酒释兵权的福利,连高俅、章援、韩肖胄,也都可以富贵终老的。

第1062章 投名状() 
燕京城下,前日才被大炮轰开的城墙豁口,已经用不知多少个沙袋暂时堵了起来,一缕缕黑烟仍然在几个契丹人盘踞抵抗的廓坊还有南京宫城的上空盘旋不去。

    城内城外,城头城下,仍然到处可见战斗和哄抢的痕迹。这些痕迹并不都是宋辽两军相争时留下的。在前天凌晨析津府的南城墙被大炮轰出了豁口,宋军甲士攻入城内后。原本观望迁延的燕云诸家,马上就弃暗投明,站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武好古这边来了。

    这个情况,和历史上郭药师率军偷袭,攻入燕京城内后仍然遭到顽强抵抗,最后活生生被人撵出来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武好古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做燕云诸家的工作,不仅将燕云诸家的经济利益和天津市捆绑在了一起,而且他所执行的路线也迥异于大宋传统的以文御武,而是用大军阀哄着小军阀的路子。将燕地九州一府中的九州拿出来分给燕地诸家,作为他们弃暗投明的奖励。

    这样一来,燕地诸家在辽国是世选之家,卖国求荣投了大宋则是世袭的观察使,利益还是有保障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嘛!要人家卖国求荣,好处是必须的。

    最后,武好古和郭药师最大的不同,还在于武好古手握真理,而且最善于以理服人。

    连燕京城那么厚的城墙都服了“四大真理”,乖乖的倒下了,燕地诸家还有谁敢不服?谁家的城堡比燕京城还坚固?谁家的私兵比契丹人的宫分军都能打?谁家的人丁比玉田韩家还兴旺?现在玉田城可是家家举哀,户户带孝来着!

    该给的好处也给了,该杀的“鸡”也杀了,该讲得“道理”也讲通透了。这帮猴精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所以燕京城墙一塌,燕京土豪劣绅武装起义就开始了。

    也不是所有的燕地土豪劣绅都起义了,也有一些仅仅是闭门自守,一副不参与其中的态度。

    譬如析津府李家,就是那个掷骰子赢了个枢密使的耶律俨他们家。他们虽然是新兴的燕地豪门,但是底蕴终究还差了一些。族中的子弟也没什么武力,而且在辽国那边也拿了太多的好处,没有什么改换门庭的可能。

    而武好古对于他们,也不会赶尽杀绝,只是没收土地和在燕京城中的宅邸私产而已。他们在天津市的财产,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