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请,成为堪和贸易的开始。但是这样的情况只持续了十年,将军足利义持感到这种朝贡形式的贸易十分屈辱,便下令将其中断。堪和贸易只是官方的形式,这丝毫没有影响博多的商业意义,因为当时此地商人的贸易形式不仅是局限于官方。其贸易对象已不仅局限于明国和朝鲜,他们已经将航线经由琉球扩展到了东南亚。而且获得的利润是十分惊人的,例如从明国引进的铜到博多后价格可以提升到原价的四到五倍,生丝可以提价至二十倍,同时他们还可以向国外出口rì本刀或者硫磺,许多商人都因此而暴富。

    永享元年(1429),大友氏宣布控制博多,支持宗金等商人与朝鲜展开了贸易,不过他只是占一时主导地位,九州的诸人都想分一杯羹,其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永享三年(1432),rì明贸易又重新开始,少贰家臣三原入道的属下与秋月家臣原田种泰的属下在祇园山笠大闹了一场,其中三原一方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五十余人。在之后的几年里,少贰氏又与大内氏在博多屡次发生冲突。

    文安二年(1445),大内氏又将大友氏赶回到丰后。由于其实力庞大,直至应仁之乱时,大友、少贰才又联合将博多夺回。此时博多的人口有约一万户左右,其中博多湾“息浜”一代的六千多户由大友氏管辖,而西南侧圣福寺以及承天寺周边的超过四千户由少贰氏管理。文明十年(1480),大内政弘卷土重来,将少贰氏逐出,自此博多又被大友、大内两家共同占有。

    围绕着博多控制权的竞争十分激烈,与明国的贸易主导权也是一样。细川氏支持的堺商人一直是博多的的主要竞争对手,大永三年(1523),得到大内氏支持的博多商人与细川氏的商人在宁波发生冲突,之后终于控制了幕府堪和贸易的主导权。

    现在博多基本由正如rì中天的大内家所控制。

    船只靠岸后,留下一个披风众与两个船夫负责看守船只,其余的人则兵分两路,一路是由两个披风众护送女子回神屋家,另一路则是护送政良前往博多的圣福寺暂住。前往圣福寺暂住是玄治大师的推荐,虽然博多已经被大内家统治,但是各家豪强的侦番密布,随时准备再次染指这个地方,要是住在一般的民家或者宿屋,是无法保障安全的,所以在玄治大师推荐下,政良最终决定前往其好友所在的圣福寺暂住。为此玄治还专门写了一封介绍书信让政良带给在圣福寺作主持的好友。

    至于圣福寺的历史政良倒是略知一二,镰仓时代初期,该国僧侣赴大陆学禅返国弘扬者甚多,其中以荣西最为著名。他曾先后两次渡宋学习佛法,并于建久六年(1195)在博多建立圣福寺,这也是该国最早的禅寺。同时荣西还将由宋国携回的茶种种植于寺中,将饮茶与禅门修行相互结合。自此茶在国内开始盛行,被广泛种植,因此荣西也被尊为“rì本之茶祖”。同时,还有许多东西在此时传入博多,其中还包括面条、荞麦、馒头等食品。

    另外,寺庙在博多也是一个庞大的势力,其影响力甚至比目前统治着这里的大内家还要根深蒂固。在圣福寺附近就有着承天寺、东长寺这些比较出名的寺庙,都有着自己的领地以及僧兵,俨然就是一个豪强。

    承天寺。据说与中国有着极大的因缘。宋朝时期,很多人远渡重洋到博多后就在此地定居。其中以谢国明作为出名,他原为宋朝临安府的商人,在迁往博多后居住于栉田神社。估计他颇有财力,还曾担任小吕岛地头。仁理三年(1242),他迎从宋朝回国的圣一国师(圆尔)为开山祖师,建造了承天寺。谢国明十分敬重佛法,次年径山万寿禅寺不幸遭遇火灾,他与圆尔一道支援其木板数千。由于圆尔jīng通佛法,承天寺屡行善事,因此深受当地居民爱戴。宝治二年(1248),寺院突遭火灾之时,谢国明又曾在一rì之内筑起十八堂,将其重建。现在寺庙的主持正是他的后代。

    东长寺。这个寺庙跟中国的渊源更是流长。六世纪中期,博多与百济的交流十分频繁,佛教也是在此时经由此地传入rì本。而同在朝鲜半岛的新罗与唐朝结盟,对抗高句丽和百济。公元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唐高宗先后派兵进行支援,但并未分出胜负。659年,唐高宗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率领水陆大军十万攻打百济。为了支援百济,663年三月,中大兄皇子也出动了两万七千人的大军,分成三个军团从博多湾出发,前往朝鲜半岛。但在八月二十七rì,他们在白村江河口被大唐水军击败,被迫退回到本土,百济也因此灭亡。因为担心唐和新罗将会有进一步的攻势,朝廷把原在博多湾沿岸的那津官家迁移到南部的内陆(现太宰府市),之后还先后建造了大野、基肄、长门等山城,并在大宰府通往博多湾之大路及大野城与四王寺山之西的脊振山地构筑水城,辅助防守。其实在“白村江之战”之后,唐朝并无进攻九州之心,两者的关系也逐渐缓和、互通使者。于是大宰府在博多设立筑紫馆,作为外交使节的迎宾馆、客馆应酬唐和新罗的使节。在逐步互相了解之后,大和朝廷认识到当时的唐朝是亚洲文化交流的中心,于是决定派出“遣唐使”前往中国学习的先进文化。舒明二年(630),舒明天皇第一次派遣犬上御田锹作为遣唐使来到大陆。在之后二百六十多年间,大和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正式成行的有十五次。初期使团规模较小,一般只有船只一、二艘,成员一到二百人,后期则扩充为四艘船,约五百余人。他们都是先汇集于博多港,从该地出发。与唐朝的交往也使得博多的各种文化陆续繁荣起来。延历二十三(804),在第十一次遣唐使中有位法号“空海”的僧人,到达唐朝之后,他曾跟随长安青龙寺的惠果大师潜心研究佛法。两年后,空海(弘法大师)返回博多,在此创立了真言宗门的东长寺,这里被认为是其本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其中保存的木造千手观音菩萨立像至今被认为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承和四年(837),由于唐风盛行,筑紫馆又被改名为鸿胪馆。

    到达圣福寺后,开门的是一个小和尚。当政良将玄治大师的书信让其转交给寺庙的主持后,寺庙的主持立即亲自出来迎接,并且为政良众人安排了一个僻静的小院子。当夜,政良再次发挥后世的茶禅知识,与圣福寺的主持品茶论道。

    -————————————

    (PS:求推荐,求收藏。)

    。。。

第113章 神屋绍策() 
今天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

    天文九年七月二十rì上午。刚刚吃完早饭的政良收到了神屋绍策来访的禀报。

    政良与神屋绍策是在一间小茶室会面的。

    政良稍微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这个看起来已经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身高也就一米六左右,身材也显得有点消瘦,跟政良原来预想的肥胖身材有着很大的出入。此时,他的身上穿的是一件直衣。政良知道这种直衣是一般公卿在家穿的便服。后世曾经有人说过,神屋家是公卿之后,现在看来,也很有这个可能,否则神屋绍策是不会穿这样的衣服的。

    神屋绍策显然也没有料到他即将面见这个被自己妹妹称为豪强的领主,竟然还是一个似乎刚元服的年轻人,神情略为有点吃惊,但很快就调整了过来,然后对着政良躬身行礼道,“感谢殿下能够伸出援手,救舍妹于水火之中,神屋氏感激不尽。为表敬意,献上jīng美茶碗一只,同时还有弓胎弓五十张,制式长枪五十把,请殿下笑纳。”送完,将一只木盒恭敬地递了过来。

    “呵呵,神屋大人不必多礼”,政良让身后的木造重忠将木盒收好,然后继续说道,“救出贵方家眷也只是本家无意之举罢了,对于贵方家眷的遭遇,本家将保证不会有任何的泄露。”

    “感谢殿下的高义,实在是让在下佩服不已”,神屋绍策暗暗松了一口气,立即感谢道。自己的妹妹即将出嫁,一旦有任何的流言,将对神屋家造成极大的不利。

    “这次神屋大人到来,在下这里正好有事情需要贵方相助”,政良继续说道。昨天在船上,政良跟神屋绍策的妹妹简单地说明了罗氏家合作的意向,希望对方能够代为向神屋绍策说明,今天既然神屋绍策亲自登门拜访,那么他显然是对合作的事情感兴趣了,所以政良也不转弯抹角了。

    “殿下请讲,只要本家力所能及的,绝不推迟”,神屋绍策立即毫不犹豫地回应道。

    “呵呵,事实上,在下的这件事情,对于贵我两家都是一件共利的事情”,政良微微一笑,“在商量具体细节前,还是先请神屋大人看看这些东西吧”。政良说完,身后的木造重忠立即会意,连忙将一小盒事先准备好的雪盐递给了神屋绍策。

    “雪盐?”,神屋绍策打开盒子一看,低声说道,说完后他用手指粘了些雪盐往嘴里一放,细细品味了起来。看着对方的表情,政良心中一笑,他有着十足的把握对方会搭上罗氏家的这条船。因为现在的神屋家虽然世代经商,但是论规模而言,在众多博多的商家中,也只是排名中上层罢了,对方绝对不会放过这次增大实力的机会的。

    “不知道殿下还有多少这样的雪盐呢?”,果然神屋绍策直接表示了合作的意向。

    “暂时每月只有50石左右,但是以后数量会陆续增大”,政良说道。

    “那么殿下打算如何与本家合作呢?”,神屋绍策昨晚已经从返回的妹妹处了解到对方希望的是合作,而不是简单买卖,所以他不得不谨慎。

    “本家负责出产雪盐,贵方负责具体的售卖。并且本家将派遣具体人员参与到买卖之中,至于收益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