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的发家之地野高山后才转道而来的。

    一路上,给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几乎到处可见的坚硬道路。这些道路似乎使用特殊的材料铺设而成,虽然偶尔也会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但是总体而言比一般的泥石路也好得多了。大内家在罗氏家结盟时一曾经试图得到这些铺路材料的建造方法,但是却遭到了罗氏家的拒绝,直至现在似乎也没有豪强得到这种铺路材料的建造方法。

    当然。大部分豪强对罗氏家使用如此良好的材料来铺设道路的做法都是持嘲笑态度的,就连大内家本家也是一样。只是在相良武任看来。这种道路不但减少了日后维护的时间从而节省修路成本,同时也加强了罗氏家领地内各地的快速联系,有利于领地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甚至加快军势行军的速度。这些其他豪族都可以借鉴的。只是,就连他的宗家大内家也对这些嗤之以鼻。

    此外,一路走来,他发现罗氏家的领地的田地开荒面积相当大,甚至连一些其他豪强不会去开垦的山地都有领民在耕作。这让相良武任好奇不已。此外,这些领民几乎都是带着满足的笑容在耕作的,显然罗氏家领地内到处都是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

    上面如此种种,更加让相良武任对政良刮目相看。回想起当初两人第一次在博多无意中相见,此后更加是在他的牵线下,让罗氏家得到了大内家援助,到了现在,才不到十年,罗氏家已经在这个便宜女婿的带领下成为了让大内家不得不主动前来谈判的强力大名了。想起来就让相良武任唏嘘不已。

    跟随着前方的小姓神屋宗湛持续走了一段路以后,相良武任终于看到了这一次求见的主角,罗氏家家督罗氏政良。此时的政良正站在一排墓碑前面。显然今天双方会面的地方就在这个树立数量众多墓碑的山头之上了。

    虽然一般外交会面地点都是在肃穆的议事堂之中的,但是此时相良武任以及其身后的两个家臣都没有提出抗议。因为,在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但又似乎感人至深的山头之中,就连他们也说不出任何打扰这些墓穴主人沉睡的话语来。

    “这两个墓穴的主人名叫佐牟田长坚、蒲池鉴广,他们是在竹之城外那一日的伏击战中战死的。还有这个,他的主人名叫多尾光龍俊。他为了掩护我逃走,将我的头盔以及铠甲穿在身上以引开追兵,最后英勇战死了。嗯,还有那后面的众多墓穴。每一个墓碑都代表着在那一战中罗氏家战死的勇士们。他们是本家的英雄。本家将会铭记他们的。”

    在相良武任走近以后,政良突然转身,然后指着旁边的一些似乎新近建立的墓穴说道。相良武任闻言后顿时尴尬不已,政良现在明显在指责大内家背信弃义造成了许多杀戮啊。他完本准备好的许多说辞瞬间无从说出口了。

    “呵呵,前来之前,应该前去探望了里姬了吧?”政良这时却又突然话锋一转,直接问起了相良武任此次在岸岳山城探望相良里沙以及相良里沙母亲的情况。

    “多谢你对她们的照顾。”相良武任又是一愣,然后才连忙说道。实际上他心中已经将政良骂了无数遍了。政良这次强行将他的女儿以及正室接到了肥前国来定居,令到他在大内家的位置顿时尴尬不已。这一次他也是为了避嫌而不得不接受了大内义隆的委派前来议和的。(未完待续。。)

    。。。

第636章 大内议和() 
天文十七年(一五四八),入冬。

    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山头的墓碑以及草木,山间小鸟的叫声时近时远。

    政良穿戴得格外整齐,端坐于早就准备好的一张明国椅子上。对面则是坐姿显得有点古怪的相良武任。他显然是对这种神奇而古怪的明国椅子很不习惯,况且此时双方会面的地点还处于一处满山都是墓碑的山头之中。这给相良武任的感觉真的很难言明。

    “如何?若是喜欢的话,这次回去就带上两张回去吧。”政良温和地说道:“至于里姬与岳母那里,她们在这里都很开心,暂时就不会离开了。”

    相良武任闻言不由得神色一僵。政良这句话有着两个目的。

    一个是直接堵了他回绝政良的礼物的话,让他只得带着礼物回去。若是如此,届时自然是会受到大内家其他家臣的非议的。“你看,真的是好亲家啊!出使一次,就像探亲一般,带回来礼物,真不知道他们两人暗中还有什么交易呢。”

    想到届时大内家中的种种流言,相良武任就头疼了。家督大内义隆也会有因此怀疑他跟罗氏家内通的。至少在这一次的出使过程中,若是达不到初步的目的,一旦回到家后,自然就会受到责罚的。

    政良这句话的另外一个意思,则是暗示自己的妻子跟女儿跟在自己的身边并不开心,同时也是绝了相良武任乘机提出将妻子女儿带走的想法。对于自己此前的所有安排以及决定,相良武任却是自认为没有做错的。他心中并无对自己的女儿以及女婿的愧疚。

    对于将自己的女儿软禁以及出家的安排。也不过是为了家族的利益罢了。安排女儿到筑前。就能够远离大内家政治中心的周防。这样就能避免被人关注起来了。毕竟此时相良武任已经得到了大内义隆的重用,家族也因此兴盛起来,就在去年他的家族在周防陶家领地附近得到了新的领地,现在虽然正室以及长女在罗氏家这里,但是他的其他族人都在新的领地那边的。而正室也正是愤怒于他对女儿的安排而独自搬迁到女儿出家的附近居住,以便照顾女儿。

    他并不想因为女儿而导致自己的前程以及家族的兴旺受到影响。至于正室,他更加不会去理会她的感受。(历史上,在陶隆房起兵谋反并开始追杀他后。他直接放弃自己的妻子儿女以及家族逃跑了,导致这些亲人都被陶隆房给屠杀了。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利益为重的人,首先是自己的利益,然后就是家族的利益,至于亲人则是工具罢了。)

    至于对女婿政良,他更加是毫无愧疚之心。毕竟两人间的翁胥关系不过是一段政治关系罢了。他是赏识政良,但是这跟他的本份却毫无关系。而他的本份则是大内家的家臣。毕竟他首先是大内家的家臣,若是支持罗氏家,他以及他的家族利益将会直接受到影响。这个时候自然是抛弃政良了。

    同样的,陶隆房也是一样。他虽然跟政良关系不错,但是作为大内家的家臣。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他自然是选择保护自身的利益了。所以在大内义隆决定撕毁与罗氏家的盟约时,无论相良武任还是陶隆房都不同意,但是他们却也不反对,于是他们就果断弃权了,既不支持罗氏家也不主动去跟罗氏家对碰(实际上若是陶隆房参加了此次战役,罗氏家将会遇到更多的麻烦)。

    在政良看来,相良武任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父亲以及岳父,但是却是一个合格的家臣。

    在瞬间捕捉到政良这一句话里面的含义后,相良武任不由得暗自苦恼起来。跟言辞以及心思如此厉害的女婿谈判,真的能够达成两家议和的目的吗?

    目前的形势对大内家的确有点不利。首先是东面尼子家对大内家的威胁。自从上一次大内义隆出征尼子家惨败而归后,尼子家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了,两家已经在石见国为了争夺银矿的控制权而对战了数次了。眼下有越演越烈之势。实际上政良对于两家的争斗也有所了解,就在不久前,他也已经派出了使者前往阴阳道,准备与尼子家缔结平等盟约以联手对付大内家。而大内家这次主动与罗氏家议和,也是避免两面受敌。

    此外,此次内藤兴盛为了安然撤退而火烧博多,也是引发了诸多后遗症。最直接的影响则是引发了许多有实力的商屋的抗议甚至还要求赔偿物资,同时也引起了在博多有物资以及利益的家中家臣的不满。在相良武任看来,这些家臣完全是没事找事,一旦博多落入罗氏家,作为敌对家族的家臣的物资还能保留下来吗?但是无论如何,火烧博多已经影响到了大内家在众豪强中的声望以及威信,更加影响到了领地内的商业繁荣了。

    内藤兴盛也知道这一次闯了大祸,所以在一回到周防后,他就主动向大内义隆请罪,并且托病在家休养了,甚至最后真的是卧病在床了(真正的原因是收到了政良的书信,在得知内定媳妇麻生希被强留在罗氏家后,再加上此前对罗氏家积累的怨念,最终被气病了)。

    此外,随着罗氏家击败大友家与大内家近三万的联军,然后一举拿下原本属于大内家的筑前国西部地区,一些临近罗氏家领地的豪族已经出现了不稳的迹象。比如宗像家,此次虽然宗像家派出了筑前沿海最强的水军协助内藤兴盛撤退,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宗像家的行动都显得有点迟缓。甚至在收到杉家的高鸟居城求援的请求后,却是按兵不动,只求自保。

    又比如秋月家。原本在被罗氏家占据了一半领地后应该与大内家共同对付罗氏家的秋月家。此时反而将重兵陈列在临近大内家直属领地的一则。显然是在防范大内家。这上述的一切。都显示大内家在筑前国的统治有着不稳的迹象。大内家自然是争取时间来重新稳定局面了。

    “说吧。大内家此次派阁下前来,到底所为何事?”就在相良武任暗自思量到底应该如何说服政良同意两家和好之时,政良却是话音一转,主动问起了相良武任的来意。

    “太宰少贰大人,此次两家相争完全是两家的误会造成的,太宰大贰大人以为此时两家最好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眼看政良正式称呼他为“阁下”了,相良武任只好抛开岳父的身份,以一个使者的身份来说话了。当然。他也通过话语中官职的对比称呼,暗中提醒政良,此时的大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