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丸目赖美,军目付为锅岛直茂。协助内政阁维持领地的法度的同时,主要是防备丰后海部郡的佐伯家以及日向的伊东家。

    此时第六番队圆城寺信胤、公文重忠两人正率领着三百常备足轻以及五百农兵,占据着海部郡津久见湾与佐伯湾交界处高平山的制高点与奔赴而来的佐伯家军势对峙着。原来与佐伯家对峙的高坂昌信则是被政良另外委派了任务。

    而本多俊正与本多正信两父子更加是率领着一千农兵将直入郡北志贺家的本城高城给围困住。这个志贺亲度在历史上却是个软骨头来的,在得罪大友家的新任家督大友义统后不得不提前将家督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志贺亲次,但是却因此而记恨上大友义统。当日后岛津家大军入侵时。他是与入田义实第一时间投降的。但是现在,他却不知道为何如此顽固。在丰后大部分地区都落入罗氏家的手中,并且候任家督也向罗氏家投降了的情况下,他仍然死咬着牙不愿意开城投降。政良只好继续派人将他围困在城中了。

    骑兵方面,第一常备骑兵番队的驻地仍然为筑后国的柳川城,以便随时支援肥前国、肥后国、筑前国以及丰后国地区。主将为矶野员昌,副将为赤穴光清、田尾中元。但是其原本五百人的常备骑兵编制却缩减为四百人的编制,减去的一百骑兵自动升级为第二常备骑兵番队。其主将则是高坂昌信。

    经过这四、五年在军队中的锻炼,当初稚嫩的高坂昌信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大将。再加上他的统率、武勇以及骑马技术都不错,所以政良决定提前让其独挡一面,于是干脆让其单独带领一支一百人编制的骑兵番队。这支番队的驻扎地点为府内馆,将负责整个丰后地区罗氏家领地的日常的治安(近期的巡逻重点是大野郡与海部郡),随时准备支援木下昌直以及圆城寺信胤所在的第四、第六常备足轻番队,同时协助内政阁推行本家法度。

    水军方面,此次丰后水军为罗氏家增加了三十二艘关船,五十一艘小早,老弱水军八百多人。但是对于这样的水上的战力,政良显然是不满的,所以他决定将现在的八百多人水军只留下强壮的人员,其余被淘汰的人员则是为他们分配田地,让他们恢复农耕。

    一番淘汰之后,八百多人只剩下二百多人,政良立即从第一、二、三个本家水军常备番队中合共抽调了三百多人过来(原第一、二、三个本家水军常备番队因此减少的兵员可以立即进行补充),与这二百人组成了六百人的罗氏家第四常备水军番队,并且将村上武吉、宇久纯定、宇土行兴调动到第四番队,与若林越后守共同组成以村上武吉、若林越后守为主将,宇久纯定、宇土行兴为副将,统辖关船三十二艘。小早五十一艘的第四常备水军番队。驻地分别为别府湾的鹤崎城以及臼杵湾的栗山城。负责维护别府湾、臼杵湾以及津久见湾的安全,同时对这三处港湾的沿海实施海禁(禁商、禁渔),禁止其他一切非本家的船只在这些海域航行。

    而增加了这新建立的六百人第四常备水军番队以后,罗氏家的常备已经有八千三百人。这八千三百人是长期在作战状态的士兵,在正式作战之时,罗氏家还会根据情况临时征募在村子中保持每月训练四日的农兵。在各番队的一些驻地当中,为了防守,还会定期招募一些可靠的农兵协助防守(通常为三个月更换一批农兵)。

    而地点位于肥前国松浦郡野高山脚下的新兵训练营。还会定期根据各地募兵所的领民报名从军情况以及各番队的常备战损情况制定募兵以及训练计划,然后定期提前组织一部分报名及格人员进行免费军训(这些人相当于正式预备役了,一旦开战,因为此前享受了免费的定期训练,所以是要优先被征募的。他们的战斗力要比一般的农兵强悍),协助守卫各边境城砦也将是他们的训练内容之一(不但可以免费吃喝地训练,还能够拿到报酬,是非常受罗氏家领民欢迎的,对于一些不愿当农民,而且想出人头地的人尤为具备吸引力)。当各番队真的需要补充常备的时候。新招募的新兵们将集中在训练中进行最少为期一个月的训练,然后再被分配到各番队去。

    快速布置好丰后的防备安排后。政良随后又对此次投诚罗氏家的新家臣进行了安置。志贺义亲被派到第三常备足轻番队担任副将;志贺鉴隆则是成为了第二常备足轻番队的副将;帆足鉴直成为第一常备足轻番队的副将;大神镇正是第七常备足轻番队的副将。入田义实由于对铁炮非常感兴趣,被安排到铁炮番队给安德尔当副将了。以上被任命的这些人都是大将的职位。

    入田亲诚由于协助罗氏家快速攻略大野郡以及劝降府内馆有功,成为罗氏家部将,同时被任命为筑后守护代,主管筑后民事、农事,朽网镇则、麻生绍和成为罗氏家大将,随同入田亲诚赶往筑后国,担任筑后奉行,协助筑后守护代管理肥前民事、农事。同时,原筑后守护代兼顾丰后日田郡民事、农事事务的任命取消。

    而原筑后守护代以及本家部将有马晴纯,改任为丰后守护代,主管丰后民事、农事。本家大将,原筑后奉行上村长重、深水濑方也改任丰后奉行,协助丰后守护代管理肥前民事、农事。而户次鉴方、阿南惟秀则被任命为本家大将,担任丰后奉行,协助丰后守护代管理肥前民事、农事。吉冈长增则是被政良留在了身边,担当参谋。

    随着政良任命的下达,这些人已经纷纷开始上路前往上任。尤其是内政阁,已经在政良的亲自主持下迅速入驻丰后国开始主持内政工作了。有了这些部门的入驻,才能让新占据的领地步入正轨啊。

    豪族领地安置方面,由于吉冈家、卢次家、入田家提前投靠罗氏家,按照约定,政良保留了他们家族的领地,只是要求他们必须遵照罗氏家的法度管理领地则可。而北志贺家则是被新赐予了南志贺家的领地。大神家也同样按照此前与罗氏家的约定得到了日偎城附近的一部分原大神家的领地(当然,邻进地区还会被安插上一些已经被证实完全忠于罗氏家的家臣领地),家督大神镇正由于此次及时投靠罗氏家,得到了家族上下的一致好评,一改以往的“软弱家督”的形象。

    至于其他豪族,则是一律需要转封到肥前、肥后以及筑后等地去,同时政良又论功行赏,将此次战役中获得足够军功的有功之士在丰后地区大肆封赏土地。

    其实政良一直以来都坚持每占据一块地方就将当地豪族转封,其目的是,将豪族转封至已经完全被罗氏家控制的地区,因为有了当地的领民以及村头这样的罗氏家统治基础,架空削弱这些豪族实力的同时,可以迫使这些豪族逐渐适应罗氏家的法度;而对于新占据的地方,将当地领主转封走后,然后安置上熟悉罗氏家内部统治方式的新领主。让新领主带新领民熟悉罗氏家的法度。当然。这样的强行转封。必然是伴随着高压与血腥的。

    在这期间,由于封赏的关系,本家将领也会得到不少的封赏,这样会让家中重臣的领地逐渐变得分散起来,为了管理这些领地,家臣们会将家族成员分派到各地进行管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家臣族人过于集中而形成威胁),若是人手不足的,也可以聘请人员帮助管理。甚至直接交给当地村子村头代为管理也可以。反正按照领地法度,每个村子的收入都将会入册计算的,到时候领民的税收将会分成三部分,大部分留给自己,一部分给当地领主,一部分同时提交给内政阁的人员(无须经过当地领主的处理再交给国主,避免命脉掌握在当地领主手中)。

    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现在为了减少各处领地的收入在运输途中的损耗,通常这些家臣们会选择将税收以及其他收入就地递交给当地内政阁,记好帐后收好凭证(为避免作弊。采取当地领主一个凭证、当地领民一个凭证、内政阁一个凭证的方式登记,出现误差时可以三方核对)。然后有需要时再从任何地方的内政阁处提取属于自己的税收(内政阁相当于担当了银行的角色了)。

    同样的,除了各级将领外,随着军功的累计,陆续会有更多的士兵获得领地的封赏。这些人也是政良用来分散各地豪族以及家臣领地的办法,有利于避免这些家臣的领地过于集中(罗氏家法度明确规定,不经过国主的亲笔批准,领地不得私自售卖转送),同时这些小领主们又起着对旁边大领主的监督作用。

    同时政良又将因伤或其他原因退伍的士兵派驻到各个村子担当分别负责民事、农事以及负责农兵、童子军日常训练的村头,用以加强对基层的统治,令基层快速适应罗氏家的法度,并成为罗氏家统治的支持者以及对领主的监督者。

    罗氏家之所以能够推行起这么一套,与罗氏家从一个小地主起家是分不开的。因为是几乎从零开始的小地主起家,所以它从一开始的时候就缺少了拥有庞大影响力的家臣的阻扰,有利于政良独断专行的推行这些法度。而初期跟随政良的家臣也几乎都是苦逼出身的人,那个时候只有紧紧跟随政良的脚步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所以也逐渐成为了罗氏家法度的支持者。

    只是随着罗氏家势力的扩大,原本是苦逼的家臣成为了豪族家臣,一些敌对势力的豪族家臣也加入到罗氏家的阵营中,部分家臣的心思也许会有所变化的。

    不过此时罗氏家已经牢牢掌管着军权,各种保证制度稳定以及法度推行的机构也已经单独建立了起来。比如军目付系统确保军队思想忠于罗氏家;只效忠罗氏家游离于豪族体系外的情报阁系统在推进领民忠君思想同时也起到对豪族家臣的监视作用;内政阁与军事阁的设立,实现军政分开,分化了家臣的权利(有政权就绝对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