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氏家上台之后,却是在领地内搞起了围湖造塘甚至是截河造塘运动,主要是通过利用湖泊河流制造一些池塘,然后在里面开始养鱼。目前仅仅肥前国领地内就有数百个池塘了。这些池塘里面的鱼类大大丰富了领民的餐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领民的体质。

    当然。为了全面改善领民的体质,为领地军势提供更优质的兵源以及为领地建设提供更健壮的领民,全面改变领民的饮食习惯才是最重要的。这里主要是从扩大领民的食肉范围以及从两餐改为三餐这两个方面着手。

    将每日吃两顿改为吃三顿的习惯这个问题,目前就只能在军队与官员中推展一下了,但在短期内却无法在一般领民中推广了。毕竟领民每天只吃早饭与晚饭的原因还是因为粮食不多造成的。只要生活富足了,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至于食肉方面,目前也是在军队与官员中首先推展起来。同时也依靠美食屋这样的民间机构逐步向一般领民推广(实际上目前各地到美食屋光顾的领民,基本上点的菜都集中在清酒、大米汤、萝卜干、烤玉米、烤神瓜、清蒸鱼这样的菜式。至于其他的肉类菜式很少领民会主动点取的)。

    而为了确保有充足的食物供应这个计划的推展,那就要依靠目前罗氏家领地内大量的大型奴隶农场了。而政良这一次在领地内的巡视的最后一站正是这种农场。

    在成富信种的村子中过了一夜以后,政良就在一百披风众、四百常备武士番队以及东乡平次等数位家臣的陪伴下,政良踏上了前往松浦郡野高山下的一处奴隶农场的旅程。

    浩浩荡荡的大军在沿途当中引起了当地领民的注意,当得知大军的主将正是他们的大名领主之后,领民们纷纷来到大军的必经之路夹道欢迎。在人群当中,政良甚至还看到了不少还穿着明国服饰的明国移民。

    大军一路前行,于上午时分来到了伊万里湾港口处,然后登上了早就守候在此的数十艘第二常备水军番队的船只,然后开始往松浦半岛而去。

    这些船只上的水手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募的渔民。目前罗氏家已经有数百艘船只了。仅仅依靠二千多人的常备水军是定然无法驾驶所有的船只的,所以各个水军番队除了常备以外。还会在得到军事阁、内政阁以及政良的批准后,就会在当地定期征募一批渔民(相当于预备役水军)作为临时水手的。

    在得到政良的许可后,水军船只终于启航进入海湾当中了。船队一路沿着陆地沿岸航行,分别经过了鹰岛、福岛以及平户港。

    在平户港对岸的平户岛上,政良稍为作了停留。主要是视察一下岛上的情况。经过内政阁数年的改造,这一座岛屿已经成为了九州南部的一处重要商业港口,大量来自倭国各地,甚至明国走私商人、南蛮商人的船只都在这里停留,然后在岛上进行交易。政良在岛上随意走动了一番,发现这里街道整洁,时不时地还会遇到由农兵组成的护卫队在街道上巡逻,到处都是一番井井有条的景象。对此政良感到相当满意。

    在平户岛上稍作停顿并且吃过午饭后,政良又再次登上船只开始往最终目的地进发。在出海不久后,船队很快就遇到了一队由五艘关船以及二十艘小早组成的罗氏家水军海上巡查队。通过两只船队之间的旗语得知政良就在船上以后,这只巡查船队立即在海上摆下了一条横跨在海面上的长蛇阵,并且所有船员纷纷站在船边向政良所在的船只敬礼起来。能够在海上接受本家家督的巡视,这是他们最大的荣誉,也是他们返回水军基地后可以吹嘘的大事了。

    经过在海上的一番颠簸,船队终于在板屋湾的码头上靠岸。

    “拜见主公。”早就在码头上等候多时的众家臣在看到政良下船后立即行礼道。这一次由于有一些农业相关的事情要布置,所以政良将一部分的内政阁奉行以及负责农事的能人提前通知到这里来集合了。

    作为罗氏家领地当中第一个运用水泥铺垫的板屋湾码头,此时已经成为了罗氏家的一处商业码头,每日都有大量的罗氏家商船从这里上下货物。而其中以运送海盐以及雪盐的商船最多。这主要是因为罗氏家第一个晒盐场以及唯一的一个雪盐工坊就在这处码头的附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码头附近盐场以及雪盐工坊都扩大了两三倍的规模,而这两处工坊也成为了当地领民的主要谋生工坊了。

    与前来迎接的家臣见面后,政良就在众人的陪同下开始往野高山而去。这个时候沿路的领民已经得知政良到来的消息,他们纷纷丢下手上的活计涌到了行军大道的两旁。这个地区是罗氏家发家的地区,所以这里的领民几乎都是罗氏家的死忠。与伊万里平原那些纯粹是来凑热闹看猴子的领民相比,这里的领民是发自内心的对政良表示欢迎的,甚至有些领民已经跪在了地上向政良跪拜起来(在他们的眼中,政良是实实在在的八幡大菩萨的化身)。

    随着用来的领民越来越多,甚至有狂热地领民企图接近政良,这导致了负责保护政良的披风众以及武士番队不得不来到行军大道两旁组成人墙防止领民继续靠近。甚至还通知了野高山下的新兵训练营带领预备役的农兵前来维持秩序了。

    政良骑在临时从野高山牧场上战马上,一边向道路两旁的领民挥手致意,一边心中却是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这里还真的是他的家啊。

    而作为罗氏家发家的地方,这里的变化也是最大的。一路走来,政良看到很多令他感到欣慰的事务。比如:

    可以同时通向五匹战马的行军水泥大道;道路两旁则是种满了棉花、樱花等树木。而在稍远的地方则是一大片肥沃的农田,在农田中政良看到了地瓜(也被领民称呼神瓜或者政良瓜)、玉米等罗氏家特有农作物。

    最让政良感到震惊的是,这里村子中的领民房舍竟然全部都是用水泥砖瓦结构建造而成的。远远地看过去,显得相当整齐漂亮。(未完待续。。)

    。。。

第704章 领地内政() 
领民是很好相处的,只要你让他们看到好处,那么日后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他们都会坚定地跟随着你的脚步。

    在倭国,砖瓦结构的房子一般只在寺庙中能够经常见得到(寺庙多是砖瓦结构,而且里面空间很大,僧房的木质地板全都都是远离地面的悬空建筑,方丈等高僧的房间更加是铺满榻榻米),而现在在九州肥前国松浦郡的野高山周围,却是分布着大量的砖瓦结构的房子,这在以泥草屋、木板房为主的倭国的确是很少见的。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里也成为了罗氏家领地当中最为富裕的地区(由于受惠得早,自然就发展得比其他地区快),所以也是最先将屋舍修建为更为坚实美观的砖瓦结构的房子的地区。

    而也正是在以往的尝试中得到看了很多的好处,所以这里也是罗氏家推行新举措最为顺畅的地方。于是接下来在一路前进的路途中,政良除了看到了神瓜、玉米等作物外,还另外看到了两种正准备在领地全面推行的新事务。

    其一就是猪圈。在一些领民的屋舍旁边,政良竟然发现了一些猪圈。也就是说,这些领民已经在养猪了。这些猪自然就是来自罗氏家位于野高山下的奴隶农场的。

    当年在罗氏家发家之时,正是政良带着一部分领民深入森林然后将长期骚扰村子田地的一窝野猪给端了,杀死了大野猪的同时还收获了数只小野猪。政良当时就将这几只小野猪圈养在农场的猪圈里了。从那以后,又陆续有领民捕捉到小野猪将其放入到这个猪圈里(当时由于文化以及温饱等原因。并没有领民愿意独自圈养这些小野猪)。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个猪圈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一百五十多头猪的猪场了。

    而那些陆续出生的猪崽也被驯养成了家猪,然后分流到领地各处的奴隶农场中去建立新的猪场了。而一部分猪崽则是在野高山当地领民的请求下,卖给了他们作为家猪饲养了。

    这些家猪可是宝贝来的,除了等到这些猪崽长大后可以返卖给罗氏家内政阁外,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些猪的猪粪作为肥料,增加田地的肥力。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深受领民的欢迎。

    除了猪圈外。政良还在一些鱼塘的塘基上看到的菜园以及桑树。这是罗氏家奴隶农场中一直实行的桑基鱼塘种植方式啊,没有想到这里的领民已经开始模仿种植了。

    尤其是桑树。目前在罗氏家的领地中,就只有岸岳山城附近的纺织工坊以及领地各处的奴隶农场在种植这种作物了,至于其他地方,由于担心领民一时间无法接受这种新作物而且也缺乏种植技术,所以暂时还没有开始推行桑树的普及种植,但这里的领民却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队伍一路前行,不久后就抵达野高山下的野高町外。作为罗氏家曾经的大名居所以及罗氏家起源之地,这里的繁荣程度绝对不差于岸岳山城的城下町。

    在政良将居所迁移到岸岳山城之前,这里就已经开始进行改造了。改造完毕后。这个町子被一条贯穿于南北的行军大道一分为二,西面是商业街道。东面则是民居以及一些罗氏家官方机构。

    由于这里是罗氏家雪盐买卖的集散地,而且也是罗氏家肥前国内最为繁荣的地区,所以在商业街道中,政良看到了诸如神屋、罗氏屋麾下的各种商屋,甚至还发现了数十间由领民独立开设的商屋。能够在一个地方集中如此大数量的商屋,这已经是政良视察以来见到的最多商屋的的地方了。

    在商业街道这一边政良还看到了一处面积十数亩的市集。此时的市集中正人头涌涌,大量闻知罗氏家大名前来视察的领民们纷纷涌了出来,前来观看。看着那人群中摩踵擦肩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