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了一个老母亲以及两个守寡的姐姐。当时她的母亲是因为痛失丈夫以及爱子而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两个姐姐则是因为各自的丈夫暗中联合敌人背叛了平户松浦家,虽然背叛的两家念及旧情将两人送还给了平户松浦家,避免她们的一死,但是两人因为此事也是心灰意冷。

    现在波多野结衣的老母亲以及两个守寡的姐姐都在岸岳城下定居下来了,两个姐姐甚至还重新嫁了人,重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而政良当初迎娶波多野结衣的时候,也对那些投靠罗氏家的原平户松浦家的家臣们承诺,日后若是波多野结衣生的是男丁,则会让这个孩子继承松浦家的宗家家业的。

    距离那个诺言已经过去了数年了,此时很多的原松浦家的家臣都成为了罗氏家常备中的重要战力,一部分人也成为了罗氏家各机构中的办事官员,为了进一步地拉拢这些人,政良自然也不会违背诺言的。

    反正为了避免家中因为家督继承者的问题而出现内乱,政良早就明确规定家督之位将由嫡子继承的。但是其他儿子却不需要像一些传统豪族一样,为了给嫡子让路,要选择出家或是离开领地到外面去流浪,却是仍然可以呆在家中。

    要是凭借着后世的知识,政良都无法教育好自己的几个儿子,让他们窝里反,那么政良就真的很失败了。所以政良坚信,在他的亲自教育下,自己的儿子都会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未完待续。。)

    。。。

第723章 人才储备() 
时已入天文十八年九月末,九州肥前国学府城城下町。

    学府城城下町此地两面河川环绕。西面是嘉濑川、本庄江川,中部是八田江川,东面则是旱津江川。这些河流在经过学府城的城下町后,或流入有明海,或流入筑后川。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船只在河中来往,让河面以及海面显得甚为繁荣。

    将学府城的事情全部安顿完毕,政良等人就正式迁居到这里来了。在城中稍作休息,并且处理了数日的政务以后,这一日,政良终于有时间到学府城下的城下町好好走一走了。

    与岸岳山城的城下町一样,这里的街道都是用水泥以及砖块铺设而成,走在这些街道上面,感觉地面相当结实平坦。城下町中的一般街道的宽度统一采用四间的标准,按照此时一间相当于一点八米的标准来计算,一条一般的街道的宽度就有七点二米了。这已经是相当大的宽度了。

    而作为从南往北、从西往东,呈十字形将城下町分成四个区域的两条主干道,其宽度更加是有十间(十八米)的距离。这样大的宽度,主要是以便学府城中的军势以及车队的通行。町中两条走向的主干道,其中南北走向的主干道是直接与学府城城门前的一处十亩地大小的广场相通的。两条主干道在町子中央的交汇处,同样是一处近五亩地大小的广场。

    被两条主干道分成的四个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是不一样的。其中靠近学府城东南方的町子东北区域主要是家臣居住的区域。按照罗氏家法度,所有大将级别以上的家臣的家眷都要居住在大名居城城下町当中(作为人质)。

    作为对这些家臣的福利之一。建立在这处区域的院子都是按照家臣身份大小而依次建立的。身份越高的家臣距离学府城越近。而且院子的面积就越大。院子统一都是砖瓦结构,里面都配置有花园、马厩等设施。这些都是领地免费为这些家臣们提供的。但具体里面如何布置,就由家臣们自行花费钱粮来配置了。这里也可以称之为城下町的高级住宅区了。

    在町子东南区域,也就是家臣住宅区的南面,则是商业区。这里的街道将会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划,但是各街道两旁的土地则是没有明确的建筑要求。这些土地将采取竞价的方式进行拍卖,只要你有足够的钱粮,你就可以在这里买到足够大的土地。

    当然。这一块区域的土地的用途只能用于商业以及工匠业。也就是你购置下这块土地后,只能在上面建造商屋或者匠屋,从事商业或者工匠打造业务。而至于如何建造,商屋或匠屋的建筑形式又将会是怎样,都由土地所有人自己决定。只是,作为领地直属的一些砖瓦水泥工匠已经准备好在这里招揽生意了。

    而为了起到示范作用,此时这里已经开始修建町子的市集、专门招待外来客人的奉行所以及罗氏屋、神屋的商屋了。

    在町子的西南面,也就是商业区的西面,这一块区域则是民居区域。为了方便管理,这个区域除了对街道的宽度作了详细规定外。还统一在这一个区域事先建造了一排排样式统一、排列整齐的砖瓦结构的屋舍,以供给第一批选择在这里定居的领民入住(实际上此时已经有一部分当初在这里定居的领民入住在这里了)。日后。当新的屋舍继续建立的时候,则是只对街道进行了限制,而至于领民选择建造什么样的屋子,则是由领民自行决定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除了民居以外,还已经建立了诸如募兵所、人才奉行所、抚恤所、町头办事所、童子军训练营、临时军营等设施。

    当然,无论町子中的那一个区域,都要遵守领地的法度,更要服从诸如内政阁、军事阁等的管理。而作为町子的分别掌管民政、农事、军训要务的三个町头,则是将由内政阁、情报阁、军事阁统一研究后统一推荐给政良,最后由政良作最终的决定。原则上,担任町头的只能是退伍的罗氏家常备。

    至于最受人们关注的学府城的代城主一职,自然还是由一门众幸助来担任了。虽然幸助的能力不怎么突出,但是维持一座城池的日常运行的重任,他还是足以胜任的。

    参观完家臣住宅区、商业区以及民居区后,剩下的就只有靠近学府城西南方向,位于町子西北角的罗氏学府了。

    这是一处类似于后世大学校园一般的建筑群,在学府的四周是高达两米的砖墙,此时的砖墙上已经爬满了一些观赏性的藤蔓。

    在学府的正面入口处,同样是一处占地面积数亩的广场,这一处广场是与町子中央的广场相连通的。在学府广场的中央是一尊高达六米的石雕像。

    雕像的外貌自然就是政良的形象了。此时的政良雕像,身穿一件铠甲(外形正是罗氏家特有的罗氏铠),头戴一件头盔(外形正是政良作战时穿戴的南蛮头盔),双脚直立,双手紧握一把插在地面上的长剑,双眼直视家臣住宅区域的东北方向。将来,这一座雕像历史在洗礼中曾经倒塌过数次,但每一次都会很快地被重新按照原样修建起来,直至数百年后,依然屹立在原地风雨不动,成为了学府日后最为引人注目的景点。

    以政良的雕像为中心,雕像的后方是民居区域,前方是家臣住宅区域,左侧是罗氏学府,右侧是商业区域。在雕像的眼皮底下,分别是罗氏学府的正门入口大道以及贯通町子南北方向的主干道。

    从雕像身旁经过,沿着水泥砖石道路直接走进罗氏学府,迎面就会看到巨大的石块摆放在学府的入口处。上面雕刻着“任重道远、勿忘奋斗”八个大字。

    从巨石雕刻的两侧。则是进入学府内部的主干道了。学府中主要都是以木质结构与砖瓦结构相混合的建筑为主。除了这些别具风格的建筑外形吸引人注意之外。几乎在每一处建筑入口处,你都会看到一块石碑,然后上面会刻有一些来自后世的警世格言。虽然这个时候很多进入这里学习的学员们都不知道这些格言的真正的含义,但是数百年后,这些石碑格言都成为了这座学府最引以为傲的遗产之一。

    学府中,主要分成语言学院、民政学院、农事学院、军事学院、医学学院、佛学神学学院、女子学院,合共七大学院。

    语言学院。顾名思义就是教导语言,基本上所有进入罗氏学府的学院都必须到这里进行进修的。而这里唯一教导的语言以及文字则是罗氏家一直推行的简体汉字以及普通话。

    为何政良一定要强制推行这样的语言文字制度呢?一是有助于阻碍别国对罗氏家领地的间谍渗透活动。避免情报失窃;二是由于罗氏家是当地领民与明国移民的多民族融合社会,无论保持那一种原有文化,都会对另外一种文化造成冲突,所以干脆采取一种两方都不去抵触的文化进行融合好了;三,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政良是希望通过这种独有言语文字的传播,让领民的潜意识里认为,他们是独立的一个群体,他们是属于罗氏家家族的一个群体,与其他国家的领民是不一样的,因为自己说着独有的语言。使用者独有而更加简洁的文字,从而在思想上与其他国家的领民进行区分。增强他们对罗氏家的拥戴感与所属感。这有利于罗氏家的独立统治。

    一句话而概括之,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统治。

    民政学院与农事学院。这两个学院自然就是教导罗氏家,这两个学院是可选学院,自认为在民政、农事方面有才华的学员,可以选择到这两个学院进行学习。

    学院里面负责教学的,都是一些在罗氏家领地内对民政、农事有丰富经验,熟悉罗氏家内政技术以及制度的人才(比如当初罗氏家起家时,跟随松美子负责推广领地神瓜种植的那几个常备遗孀,此次也被邀请为学府老师,承担起女子学院的农事教学任务了)。一些特定时期,包括政良等人在内的罗氏家重要人物也会到这里客串教学。

    而从这两处学院毕业的学员基本上都将进入罗氏家的内政机构。

    军事学院,里面分别有剑术道场、箭术道场、枪术道场、骑术道场、水军道场、军略道场,是学府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学院,同时也是学员最多的学院。出于对铁炮、大筒的保密需要,这两样武器的学习需要进入对应的铁炮番队以及大筒番队后才能学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