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成此次大饥荒的原因,既是天灾也是**。天灾自然就不用多说了,就连一向重视内政的罗氏家也被今年连续到来的特殊天气给弄得筋疲力尽,更何况是长门国与周防国当地的这些并不非常重视内政的豪族大名?

    **则是由于去年陶隆房举兵谋叛,在杀死大内义隆后在长门国与周防国当地所引起的混乱一直持续到了今年五、六月,导致当地很多地方的春耕都被延误了。

    再加上石见国的大豪族吉见正赖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这段时间里打着为妹夫大内义隆报仇的大旗大举入侵长门国。为此陶隆房只好挥军迎战了。由于长门国西部与北部地区都是山地地形,运送粮食实在是太过麻烦了,于是陶隆房干脆向当地领民增加的粮食赋税。这一举措以及与吉见家的连番大战,也极大地影响到了长门国与周防国当地的内政。造成的恶果终于在今年秋收之后爆发出来了。大量领民由于缺少粮食而形成了饥荒大潮。

    历史中,长门国与周防国的这一次大饥荒的确是发生了的。只是政良一直以为这次饥荒是由于**引起的,现在才明白,其中也少不了天灾的因素的影响。长门国与周防国如此内乱,正是罗氏家乘机入侵当地的好时机啊。但是政良却也因此而踌躇起来了。

    一直以来,政良所制定的目标当中,将丰前国与丰后国彻底全部拿下来才是罗氏家在接下来首先要达成的目标的。至于其他的目标则是可以暂缓。

    现在要是罗氏家出兵长门国与周防国,那么在被今年这么一场自然灾害祸害一番后,导致罗氏家仓库中储备的战略物资并不允许多个方向地同时开展攻略的情况下,罗氏家很可能要暂停对丰前国东部地区与丰后国东北部被大友家控制着地区的攻略了。

    就在政良对此踌躇不已的时候,周防的陶隆房却是向政良派遣了使者。陶隆房竟然打算以长门国的丰浦郡一郡之地,再加上三千人口,换取罗氏家四万石粮食的支援以及与罗氏家的结盟。

    看到陶隆房这样的条件,政良首先就大骂了陶隆房的无耻。长门国的丰浦郡实际上与罗氏家接壤的南部地区都是被内藤家掌控着。而陶隆房现在只掌控着该郡以山林为主的西部与北部地区。文字上说是将此郡让给罗氏家,实际上陶隆房不过损失了土地贫瘠的西部与北部地区罢了,至于土地相对更平整肥沃的南部地区还是要罗氏家自己来争取的。

    但政良又随即感到奇怪了。看这情形,似乎一直与陶家穿同一条裤子的内藤家与陶家闹翻了啊。要知道,既然陶隆房说是将丰浦郡让给罗氏家,这其中自然就包括内藤家的老巢,丰浦郡的南部地区了。也就是说,要是罗氏家对该地区出阵,陶隆房将不会出阵支援内藤家了。陶隆房这又是在借刀杀人啊!可为何陶隆房要借刀杀人呢?

    政良又那里知道,陶隆房此时正内外交困呢。

    自从去年与罗氏家议和并且将大内义长接回周防家以后。大内义长(此时实际还叫大内晴英)就在陶隆房的保护下当了家督,甚至,陶隆房也从大内晴英名讳里领了一字“晴”,改名为陶晴贤。但是作为外来户的大内晴英根本笼络不了周防国、长门国各地的大内家的豪族国人啊,各地依然还是动乱不断。

    后来,又传出了陶晴贤与罗氏家私下勾结暗害丰前守护代杉重矩家族的流言。更加是让陶晴贤大失人心。搞得家中是人心惶惶,四分五裂。而这个时候,恰巧作为陶晴贤的铁杆之一的内藤兴隆(又名内藤隆时)突然猝死。

    实际上内藤兴隆一直就体弱多病(估计当初他老爹内藤兴盛打算让其迎娶年轻美貌的麻生希,除了加强与麻生家的联系外,还有着冲喜的打算的),在历史中实际上是死得比自己老爹内藤兴盛还要早的。于是当时还在生的内藤兴盛在嫡子内藤兴隆死后,就将嫡孙内藤隆世(也就是内藤兴隆的嫡子)立为了内藤家的家督。

    可惜,由于罗氏家的出现,内藤兴盛却是比历史上的记载要早死了好几年,而现在才继任家督两、三年的内藤兴隆又突然猝死,甚至连家督之位的继承人都没有指定下来。虽然传统上应该由内藤兴隆的嫡子内藤隆世继承家督的,但是此时家中势力极大的内藤隆世的叔父内藤隆春(内藤兴盛的五子,内藤兴隆的亲弟弟)却是有了继承家督的想法。于是内藤隆世与内藤隆春两人就闹将了起来。

    但是无论是内藤隆世还是内藤隆春,在有关陶隆房勾结罗氏家流言出来以后,都对陶隆房抱着极大的戒心。甚至都有着从陶隆房的控制中脱离出来,然后独霸长门国的想法。(罗氏家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内藤家的历史。历史中,因为有还在生的祖父内藤兴盛的帮助,内藤隆世将会顺利继承家督之位,甚至还会是陶隆房的铁杆盟友的,现在内藤隆世不但要跟叔父争夺家督之位,还与陶隆房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在通过潜伏在内藤家的细作家(该细作是内藤家的重臣)得知内藤隆世与内藤隆春都打算独立的想法后,陶隆房就干脆决定趁着内藤家不和的时机,来个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此前已经借助罗氏家的刀将杉重矩给杀了,那么现在也干脆将内藤家也干掉好了,他正好可以乘机吞并内藤家在长门国的领地。

    但是现在周防国、长门国各地还时有动乱,而且石见国的吉见正赖又时不时地前来找上陶隆房打上一架(吉见家与陶家有着血海深仇,从应仁大乱开始,两家就争斗不息,算是打了好几十年的仗了。大内义隆在位时,为了笼络吉见家,便把姐姐嫁给了吉见家的家督吉见正赖。吉见正赖是个清正厚道的人,当了大内义隆的姐夫后,一直对大内家忠心耿耿,现在小舅子大内义隆被乱臣贼子陶隆房给害了,再加上与陶家的那份世仇,举起为大内义隆复仇的大旗,自然义不容辞了),让陶隆房根本无暇分出更多的兵力来对付内藤家。于是陶隆房再次想到了罗氏家。

    陶隆房的想法很简单,借助罗氏家的手将内藤家除去,然后将内藤家把控着的丰浦郡让给罗氏家,他自己则是吞并内藤家位于长门国其他各郡的势力。(未完待续。。)

    。。。

第784章 机不可失() 
除了趁机吞并内藤家在长门国的势力以外,陶隆房此次主动找上罗氏家还有两个目的。

    一是趁机缓解一下领地内饥荒的危机,向罗氏家要粮食之余,还将一些因为饥荒而流离失所的领民扔给罗氏家。

    二是与罗氏家缔结盟约,确保领地西部陆地边境与南部海域边境的安稳,让他可以腾出手来解决领地内的动荡以及全力应对吉见正赖的侵扰。

    对于陶隆房的这些小算盘,政良在看完陶隆房的书信后就已经全部推测出来了。只是,要是能够得到长门国的丰浦郡,这对于罗氏家而言也并非完全就是坏事。

    从地理上来看,长门国位于本州最西端的山阳道之国。东北与石见国接壤,东南与周防国相邻。南边是関门海峡,对岸是丰前和筑前两国。国中间位置是西国山地的最西部,之间有阿武川、木屋川、厚东川、厚狭川从中流过,形成了比较大的平原地区。特别是厚东与厚狭两河流间的周防滩海岸附近,有着广阔的宇野平原。

    而丰浦郡又位于长门国的最西端。在它的东面分别是长门国的厚狭、美祢、大津三郡,而北面、南面、西面均是大海。只要掌握了此郡,罗氏家就能够完全控制响滩、関门海峡等西面海域,从而可以专注于对付在地面海域中的壹岐岛与对马岛。

    同时,丰浦郡领地主要是以山林为主,当中的所有田地以及领民聚居点几乎都集中在沿海以及郡内河流的沿岸,可是是一个既便于管理又便于防守的地方。其中。位于丰浦郡最北面、栗野川出海口、油谷湾岸边的丸狱山城。是把守着从大津郡沿海地区进入丰浦郡的唯一通道。同时也是长门国在响滩沿岸的重要水军基地。

    而位于丰浦郡东北面,耸立于由木屋川冲积而成的山谷中的矢田城(原本是青景隆著的领地,现在被陶领房霸占了),是把控着从正东面的美祢郡以及东北面的大津郡地区进入丰浦郡的要塞。

    沿着紫北往南横穿丰浦郡的木屋川一直往下,直至来到周防滩沿海的木屋川出海口处,这里则是耸立着且山城(该城是大内义长被毛利家逼迫得自杀而死的城砦)。从且山城往东,沿着周防滩沿岸往前,很快就会看到长门国与周防国联合在一起的最大平原宇野平原。

    由于大部分地区都是山林。所以只要掌控上述的丸狱山城、矢田城、且山城三座城砦就等于控制了丰浦郡与长门国其余各郡的陆地联系。同时也是罗氏家将来入侵长门国以及长门国周围的石见国、周防国的必经之道。

    现在一个抉择就摆在政良的面前了,是暂缓对丰前国东南部的攻略,趁着这一次机会,在陶家做内应的情况下,乘机将罗氏家的势力继续往长门国深入,为将来罗氏家在西国地区的攻略作准备,还是放弃这一次机会,按照原计划尽早全取丰前国与丰后国。

    面对这样的机遇,政良自然是不能独断专横的,于是他将山本勘助、角隈石宗、东乡平次等十余个家中重臣召集到了小仓城商议了起来。

    一番商议后。众人一致认为,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难得有陶家的配合。同时在事后无论罗氏家还是陶家都需要彼此保持在边境地区的和平,这样本家也能够及时将长门国的大部分兵力抽调回丰前国,所以众人都一致同意与陶隆房达成结盟协议。当然,对于粮食与人口的交换问题上,罗氏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终,经过一番磋商后,陶家愿意以长门国丰浦郡一郡之地以及六千的饥荒人口,换取罗氏家的盟约以及三万五千石的粮食。

    对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