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不动地观望起来了。

    面对领地中愈演愈烈的情况,今川氏真除了一方面派遣冈部元信继``续出阵前往远江国地区征讨今川葬零以外,另外一方面也在众家臣的建议下,派人向相模国地区的北条家求援了。

    当北条氏康接到自己的女婿的求援信以后,真的是哭笑不得了。他北条家此时还指望着今川家派兵前来支援呢。现在反倒是今川家先请求派兵支援了。

    话说起来。在北条家数代的人的建设下,北条家这个关东地区的外来户,也已经成为了关东地区的霸主了。

    众所周知,北条家的内政能力是非常出色的,战国时代,对各大名来说,军事就是政治就是经济,三者是不分家的。在大的方面来说。北条氏康统治领国的制度,分为两大方面:中央和地方统治。

    在地方上,北条家与甲斐国武田家类似,以“众”的方式来划分领国行政区域,所谓的“众”,即以某一区域的核心城堡为据点,以家臣为“城代”,负责统率当地的土豪地侍,这便叫“众”。

    后北条家属下的“众”,有西相模的小田原众。有东相模的玉绳众、三浦众,南武藏的小机众。伊豆的下田众,北武藏的河越众、松山众等。

    “众”内部分为三层,最上层叫“城代”、“一手役”、“大指南”,下面叫“寄亲”、“指南”,最基层叫“寄子”、“被指南”。

    “一手役”全是后北条家的首席重臣,如玉绳众的一手役就是北条纲成,河越众的是大道寺政繁,下田众的是清水康英,他们的名字全部登记在《小田原一手役诸账》上。

    一手役下面的寄亲,多是后北条家的中层直属家臣,或各地土著武士团的统领,比如小机众下面共有寄亲二十八人,分别为曾弥外记、神田次郎左卫门、市野助太郎、增田满荣、二宫义忠、岩本泉和等,这二十八名寄亲的名字,和小机众“一手役”笠原信为(北条家家老)一起,也被登记在小田原城的账簿上。

    至于寄亲下面,则是田产只有数十贯甚至十来贯,能负担武器盔甲和马匹的地侍富农层,叫“寄子”,为后北条军队的主流。一手役统率寄亲,寄亲再统率寄子,三层层层向上,最终集结在北条氏康的周围,在他的军旗下作战。

    在中央,这些城代和一手役,因为都是北条家的重臣,所以每当家中遇到重大变故时,决定宣战或媾和时,他们都会齐集在小田原城下,组成个联席会议,和家督北条氏康一起商讨决议,这叫“支城众”。

    但后北条家的行政核心,却不掌握在支城众手里——北条氏康不希望这些城代同时享受地方和中央的权力,因为这样会削弱后北条家督的独断权力。所以北条氏康又挑选出一批俸禄在百贯上下的臣僚,以家老松田宪秀、安藤良整(松田搞外交,安藤搞内政)为首席,太田丰后守、关兵部丞、松田筑前守为“三奉行”,组成个精干的幕僚集团(这些中下层家臣,还组成了拱卫北条氏康的御马回众),负责后北条的政事的策划与实施,这叫“评定众”。

    若地方上的武士,比如寄亲间发生了田产官司时,一手役的态度并不能决定官司的胜负,而是北条氏康从小田原派遣名评定众来,叫做“检使”,由这名检使全权负责仲裁,假如还解决不了,再交由北条氏康亲自定夺,直到得到加盖“虎”字印判的文书为止,这样便能有效防止地方上的支城众割据专权——总的来说,支城众类似地方太守和政协会议,而评定众则是中央官员和国务院。

    此外,北条氏康为了压服领国,还有一支直属自己的强力军队,共分为两大集团,即“小田原众”和“御马回”,小田原众主要由城下当地土豪组成,而御马回由北条氏康亲自在评定众里挑选成军,前者俸禄加在一起9287贯,后者为8426贯,加在一起共一万八千贯,按照江户时代十贯一人的军役标准,共有一千八百名武士,是玉绳众的四五倍之多,足以傲视地方上的支城众,使他们不敢对主家轻举妄动。

    最主要的是,御马回众不但具备军事功用,还是评定众的主力,还要替北条氏康担任行政工作,颇有些职业官僚机构的色彩了,这也是后北条家当时领先战国全国的先进理念——支城众有地无权,御马回众有权无地。中央能牢牢掌控地方。

    这种理念上承足利义满。往下则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德川幕府(德川幕府许多政策都继承自后北条。支城众在德川时代就是藩主,而御马回众就是老中、旗本,前者有地但没权,后者有权但无地)。

    在当初河越夜战时,北条氏康先是依托河越城顽强拖住关东联军,然后再用谈判等手段麻痹敌人的战意,具体作战上,北条氏康战前侦察缜密严谨。作战时能集中主力,大胆选择突破口,并采取夜战识别、分队交替掩护进攻的战术,确实无愧于“相模之狮”的美誉。不过后北条那独家步关东的军事动员机制,也算是北条家取胜的幕后最大功臣吧。

    后北条家的军役制度,叫做“贯高制”,伊势早云和北条氏纲对伊豆、相模和武藏新旧领地进行了极为彻底的检地,目的就是精准完整地检测出国人和惣村的田产,并将田产数额换算成贯,来规定军役负担。这叫“分限账”。

    比如有一名叫做冈本八郎左卫门的武士,他的身份是北条氏康属下的一名“御马回众”。领地在东郡吉冈乡,是冈本八郎的女婿兼养子。天文二十四年(1555),后北条对冈本八郎田产的检地结果是,共有五十九贯八百文,其后冈本八郎死去,没有子嗣。在得到后北条家督氏康的认可后,由女婿冈本八郎左卫门继承了冈本家的苗字和田地,但对财产作出了精细的分割:冈本八郎左卫门拥有其中的二十九贯八百文,剩余的三十贯被收为后北条直属的“御藏地”。

    分割完毕后,北条氏康对冈本八郎左卫门的军役也作了规定——三十贯“御藏地”,分给冈本八郎左卫门属下的三名“寄子”,这三名寄子,需要带着竹木和两支长矛,及齐整的铠甲,与冈本一起,担任小田原城曲轮的卫戍工作,充当北条氏康属下的常备武力。

    至于剩下的二十九贯八百文的军役,则是要求发生战事时,冈本还要动员额外的十名寄子,以及相应的弓、长刀、军旗等,加入后北条的大军,与敌军作战,属于临时性征发兵力。

    如是,冈本八郎左卫门的军役,加上自己共是十四人,马一匹,枪二到四支,军旗两面,但就这十四人,还被按照要求一分为二:四人在小田原城站岗放哨,剩下的十人则在战争爆发时,携带武器装备,到最近的城堡报到,他们的名字和装备数量,都要被记录在官僚的“到着状”上,容不得半点搪塞和敷衍——足见后北条工作的效率和精细化程度。

    后北条家的动员顺序,是一手役大将动员属下的寄亲,寄亲再去动员更下层的寄子,人数和武器的数量在“分限帐”都有清楚而详细的规定,据分限帐所记载,后北条家鼎盛时期共有十余“众”,寄亲五百零六人,下辖五万余寄子,能神速组成一支横扫敌军的庞大军队,这就是后北条家制霸关东的法宝。

    扇谷灭亡了,山内没落了,古河公方认栽了,关东的老旧威权,一帮臭棋篓子,全被北条氏康清扫一空。北条氏康这头相模的雄狮扫视了下四周,关东的敌人,除了“关东副帅”里见家,还有个在常陆新近崛起的佐竹家,其余全都不成大的问题,于是他这数年以来加快了对关东的入侵进度。

    但此时北条氏康没想到的是,他一生中最难缠最难对付的敌手,就在风光无限的河越大胜后产生,更加料想不到是的,竟然还因此而引来了越后国的猛龙。

    第一个难缠的敌手,就是岩槻城的太田资正,这位太田资正可是关东名将太田道灌的曾孙,也是难波田善银的女婿,太田家的基因有些隔代遗传的意思:太田道灌的两系曾孙,岩槻太田的太田资正,和江户太田的太田康资,前者智勇兼备,后者武力过人。

    岩槻城,位于小田原城出入松山城的要道,也是扇谷家宰太田家亲手所筑的得意之作,和河越城、江户城不相伯仲。原本岩槻城的城主,是太田资正的父亲太田资赖,太田资赖死后,岩槻太田一族发生龟裂。哥哥资时主张亲北条家。而弟弟太田资正则要对抗北条。

    当年河越夜战之时。太田资时不但向北条氏康献出岩槻城,还领军加入了北条氏康的军队,而太田资正呢,却是出现在关东联军阵容里,为长尾宪政作战。长尾宪政在砂久保惨败,别人都在忙着逃跑,只有太田资正临危不乱,带着属下与后北条军鏖战二十四个回合(这长尾宪政写感谢状。怎么也得给资正写啊),最后只剩得九骑人马,退回了扇谷家的松山城。

    次年,岩槻城的城主,太田资正的哥哥太田资时突然死去,窥见好时机的太田资正,带着一支轻骑奇袭了岩槻城,入城后宣布取代哥哥一脉:我资正现在就是正牌的岩槻太田的家督了。

    只是,太田资正虽然夺回岩槻城,但原本依附太田资时的部分家臣却极度不服。呼呼啦啦地跑路,去投降北条家了。所以。小田原城的后北条家,有许多苗字为太田的家臣。另外,北条氏康又玩了阴的一手,太田资正夺回岩槻城后,把本来属于他岳父的松山城,托付给了武藏豪族上田朝直,结果这朝直是二五仔,带着松山城降了北条氏康。被前后包围的太田资正,只得也暂时归顺了小田原北条家。

    太田资正当时是名扬关东的勇将,传说他还是在战国时期战场上第一个使用军用犬的达人:太田资正在岩槻、松山养了五十头猎犬,日夜秘密训练,当时家臣都不理解,以为太田资正这是为了玩犬追物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