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解决,如此,不能直接说出调各郡国兵的真实用意,否则,不是外交,而只能是战争了。

    综两点,暂时只能用此托辞。

    这个校尉说道:“敢问将军,其二为何?”

    “这其二,自是请方伯遣使赶去郯县,当面询问荀徐州,问他此回徐州兵入我兖境,是何意也”鲍信顿了顿,又说道,“除此之外,我部也当遣人去任城县,问一问许君卿和戏志才,他两人为何不告而来,并用假话骗开了我任城县门。”

    这个校尉想了一想,说道:“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当下,计议定了,鲍信先是遣人回昌邑州府,继而又遣人去任城县,同时,传令部队,地休整,等半日后再继续北。

    等这些事情都安排下去,鲍信避开余人,写了手一道,封好之后,唤来了两个亲信,将之交给他两人,吩咐说道:“汝二人立刻去东郡,求见曹府君,把我这封密信给他。”待这两人接下信,应了诺,他又叮嘱说道,“切记,这封密信汝等要亲手交给曹府君,万不可泄露。”

    这两人应道:“请将军放心。”

    “汝等去罢。”

    目送此两人策马行远,鲍信抬头望了眼天色,已是下午时分,从昨夜行军至此时,部队都没有怎么好好吃个饭,现下闻得他军令,全军地驻扎休整,各曲之纷纷燃起炊烟。

    他收回视线,又向西边东郡的方向望了望,心想道:“此地离东郡两百余里,孟德接我信时,最早也得明晚,倘有耽搁,要到后日了,希望他能及时想出对策,以解此事。”

    前年讨董,曹操兵败,在去丹阳募兵之后,他没有回陈留,而是转投去了袁绍处,当时,鲍信是和他一起的。

    在袁绍处,鲍信亲眼目睹了袁绍在冀州的所作所为,有感而发,因於去年秋天,对曹操说了一番话,他当时说道:董卓祸乱朝廷,荡覆王室,天下的英雄之所以愤然起兵,而天下响应之故,是因为大义所在,现今袁绍作为联军的盟主,不想着怎么讨伐奸臣,反却利用权力为自己谋私利,看来联军将要发生变乱,袁绍恐怕会成为另一个董卓。你我兵少,没有能力制止他,可如果与他同流合污,又非你我之志。不如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

    “规大河之南”,大河者,黄河也,大河的南边,指的便是兖州。

    曹操之所以在讨董兵败、重新募兵后没有回陈留,而是改投了袁绍,主要是因为四个缘故。

    第一个缘故是:他与张邈等驻扎在酸枣的联军诸将志向不合,张邈等拥兵自重,不图进取,终日置酒高会,碌碌无为,他却是一心想要光复洛阳,名留青史的。

    第二个缘故是:也正是因了“志向不合”,所以在他兵败之后,张邈不再对他提供支持,使他不得不远去扬州丹阳募兵。

    第三个缘故是:酸枣联军内部尔虞我诈,相互倾轧,曹操料到酸枣联军最终必会分崩瓦解,故而不愿在此是非之地多留。

    第四个缘故是:袁绍虽也“拥兵自重”,不以讨董为念,反而汲汲欲图冀州,可在战略远见,袁绍却到底是要张邈等人强的,曹操此前对张邈等人提出过一个“使袁渤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等等的作战计划,可张邈等人无人肯听,唯是袁绍采纳了他的意见,令时为河内太守的王匡遣兵进驻到了孟津。

    总而言之,究曹操离陈留而投袁绍的根本缘故,正是因其一心光复洛阳的志向在陈留无法得以实现,故而才不得不在酸枣、袁绍这两方之改而选了“稍强一点”的袁绍,可对袁绍的“不臣心志”,曹操也是深为了解的,故而对鲍信所言之“袁绍恐怕会成为另一个董卓”、“如果与他同流合污,又非你我之志”等等的言论,他都非常赞同,对鲍信“不如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的应对举措,他也很是同意。

    於是曹操请求袁绍允许他屯兵於东郡的顿丘。

    后来不久,黑山军的一部进犯东郡,曹操大破之,继而,又於内黄大破南匈奴的於扶罗部,由此乃得以被袁绍表举,当了东郡太守,随后,曹操即表鲍信为济北相。

    东郡、济北两个郡国俱在兖州,一在州西,一在州东北,结合去年秋时鲍信的那番话来看,曹操、鲍信两人的意图很明显,他们这分明是在实行“不如规大河之南”的预定计划。

    可以这么说,兖州现下虽还是以刘岱为主,可在曹操、鲍信两人的心,他们却都是在耐心地等待“其变”,只待“变”生,他们要共同起兵、联手争兖,——兖州早已是他两人图谋已久的立事之基了,可在这个时候,荀贞却突然插了一脚过来,这是鲍信没有预料到的。

    因而,在办完了遣人回昌豨去见刘岱、又遣人去任城县问许仲和戏志才此回来意这两件公事后,鲍信又写下了那封密信,遣人立即去给曹操送去。

    237 吕子恪先声夺人

    任城国,任城县。

    郡府大堂,任城相郑遂又惊又怒,拍案大骂:“颍阴荀氏素以清名重天下,昔年讨董,荀贞之披甲执锐,蹈死不顾,以忠勇闻海内,我与他虽然没有过交往,但是一直都很敬重他,而今他突然遣兵,以追歼鲁国黄巾为名而擅入我境,更以诈言,哄开任城县门,长驱直进,入我郡治他这是意欲何为?”

    堂下伏拜了两人,分别是任城的郡丞和任城的主簿。

    他两人刚从许仲和戏志才那里回来。

    郑遂骂了一通,问他两人道:“除了你们方才所言,许、戏二人还说了别的没有?”

    郡丞答道:“许将军只是说:为免人误会他们‘以邻为壑’,所以才不得不追歼鲁国黄巾至此。……除此之外,没有再说别的。”

    “什么免人误会”郑遂又是拍案大骂,“怕人误会‘以邻为壑’?好,我姑且信之那我且问汝等,他们诈称‘山阳郡兵’,哄开我任城县门又怎么讲?”

    郡丞答道:“下吏也这么问他俩了。”

    “他俩怎么回答的?”

    “许将军默不言声,戏校尉笑答与我,说他不知此事。”

    “不知此事?不知此事我任城县门紧闭,他们徐州兵是怎么入的城”

    “下吏也这么问了,戏校尉答云:徐州兵方至城外,任城县门便为之洞开。他还感谢明公……。”

    “谢我什么?”

    “他说他还以为是明公因见城外黄巾人众,为照顾友军,所以主动打开了城门,请他们入的城内,因而感谢明公。”

    郑遂气得半天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劲,怒极反笑,顾对堂坐着的几个臣属,说道:“我今年四十余了,这四十多年,真是头一次见这般厚颜无耻之徒反倒是我开城门迎的他?……来人,来人去把当时在城头轮值的那个军侯叫来,让他去和许、戏当面对质看看到底是不是他们用‘山阳郡兵’的名义骗开的我任城县门”

    堂坐在首的一人起身说道:“明公且先息怒。”

    郑遂看去,见说话的是本郡都尉吕虔。

    吕虔的家族是任城当地的大族,此人颇有智勇,郑遂自任职任城以来,向是多借重其力,见是他开口说话,遂勉强止住了些怒气,说道:“子恪有何话说?”

    吕虔说道:“许、戏两人明显是在耍赖,便是遣了当时在城头轮值的那个军侯去与他俩当面对质,怕也无用。”

    “卿有何良策?”

    “良策不敢说,以虔愚见,目前别无他法,只有等州府那边来与许、戏交涉了。……不过在这之前,虔愿为明公去面见一下许、戏两人,试试看能否将他们请出城外。”

    “噢?卿愿一试么?好,好啊卿需带兵几何?尽管言来必皆允卿。”

    “一人一马也不需,虔单人独骑足矣。”

    入城的徐州兵有数千之众,而任城县内的郡兵、县兵,再加吕虔的家兵,总共也才千余,便是把这千余兵马都带,也是难以把徐州兵赶出去的,既然如此,不如一兵一卒也不带。

    郑遂也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不是因为城的兵马不及徐州兵众,他又何必空自愤怒,而束手无策?——事实,算城的兵马与徐州兵相差无多,郑遂现在也是不敢与徐州兵火拼的,不为它故,只为城外现下可是有数万鲁国黄巾万一在与徐州兵火拼的时候,鲁国黄巾趁机攻城,那最后倒霉的还是他郑遂。因是,在听了吕虔的回答后,他没有再说其它,只是起身对吕虔说道:“子恪卿此去,如能将徐州兵赶出城外,我便州府,请方伯为你酬功”

    吕虔说道:“酬功钱赏,非虔所图,虔唯望可为明公解烦,下能保任城百姓不受徐州侵扰。”行了一礼,出得堂外,到了郡府门口,令人牵来坐骑,果是不带兵卒,只引了数个家兵相从,马催骑,径往城东而去。

    许仲、戏志才带兵入了任城县后,没有过分地逼迫郑遂,因县寺、郡府都在城北,所以城北一带,许仲严禁兵卒擅入,任城的郡兵、县兵,驻地在城西,故而,城西一带,许仲也不许部曲进入,遂便近占据了城东地区,随之,又分兵去城南,把城南也控制到了手。

    也是说,现在的任城县内,城北、城西在郑遂的手里,城东、城南在许仲和戏志才的手里,两边各占一半,——不但是城区各占一半,城东、城南的守卫,许仲和戏志才也以“协助任城兵抵御鲁国黄巾”为由,“仗势欺人”、兵不血刃地从任城兵手夺了下来。

    吕虔带着几个家兵到了城东,沿途细看,只见城东的每个“里”外,都有徐州兵的士卒站岗,城东的“市”外,也有徐州兵的兵士警戒,城东的几个制高点,也都是徐州兵兵士的身影,各条道路街巷,更是不时都能看到徐州兵的巡逻队伍。

    他们方入城东未久,即接连碰了两三支徐州兵的巡逻队伍,不过在被盘查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