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潜吃过饭了,毕谌还没吃。

    见曹操似是因故友重逢而心情不错,万潜近年来颇服曹操在讨董、安东郡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才能,也有心再多与曹操亲近,便也不提他已饭过,笑道:“谨遵将军令。”

    烛火熏得帐内闷热,曹操索性带万潜等出到帐外,席地而坐,着插在地的火把的光,吹着凉风,一边吃烤好的鹿肉,一边畅谈当年。曹昂、曹授在这期间来到,曹操命他二人行晚辈礼,拜见万潜、毕谌。曹昂、曹授礼毕,侍立於曹操身侧,为他们取肉、盛水,服侍恭谨。

    毕谌和曹操几年不见,本有点生疏了,但在曹操热情不做作的招待下,很快,那点生疏感不翼而飞,和万潜一样,半点也不见外拘谨了。

    当晚,曹操不放毕谌、万潜走,硬是拽着他俩同榻而眠,又说了半宿昔日的趣事。

    万潜、毕谌次日睡醒,已是日三竿。不见曹操的身影,两人披衣出帐,问帐外的卫士。

    却原来:曹操天没亮起了,先是巡视了一下营,接着召集夏侯渊等部校尉,聚在一块儿吃了点朝食,早早地便出营去勘察周边的地形了。

    万潜赞叹地说道:“勤力如曹将军者,不多见也。”

    卫士说道:“将军吩咐:请两位先生在营稍候,等他回来,再与二位先生论议军事。”

    快到午,曹操回来了。

    在将帐外头,曹操对夏侯渊等人交代了几句,打发曹昂等归本部,留下了夏侯渊,带他与陈宫、魏种、薛悌进到帐内,请去了河边乘凉的万潜、毕谌回来,开始正式议论用兵的方略。

    万潜两人到帐时,曹操已脱下甲胄,换了便服,没有戴冠,裹了个帻巾。

    他刚用凉水洗了把脸,擦拭两下,把抹巾丢入到盆,见万潜两人进来,笑道:“昨夜兴起,与君二人聊到太晚,今晨我起时,见君二人睡得正酣,没有吵醒你们。怎样?可睡足了么?”

    万潜说道:“睡足了,睡足了。我醒来时,寻将军不见,问及卫士,方知将军天未亮即已早起,将军之勤勉实令我惭愧。”

    “带兵久了,也惯了早起。”

    曹操叫夏侯渊过来与他两人相见,待他们彼此见礼毕,亲热地请万潜、毕谌两人入席,又叫陈宫、夏侯渊等也坐下,吩咐帐下吏奉汤水,随之令把地图拿出来,在帐壁挂好。

    万潜问道:“不知将军午去了哪里察视地形?”

    “出营之后,我与妙才等东行二十里,将至无盐界而返。”

    “可有所获?”

    “道颇多丘陵、高地,我数次登高眺望,由须昌而东,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间有河流,林木葱茏。……昨天我遣了十余侦骑,今早他们大多归来,我细问之,无盐、章县间有一河,名叫坎河,南流六里入汶水,那里的河谷地带现有七八千黄巾屯聚,二君可知此事?”

    兖北敌我部队的形势不是泾渭分明,而是犬齿交错。

    汶水北岸的东平国境内,须昌、无盐、章县、富成四县,汉兵多驻扎在县城,黄巾军则主要控制乡里,汉兵少,所以不能把黄巾军逐走,而黄巾军没有太多攻城的器械,因此除非必要,他们也不怎么去攻打坚城,这形成了敌有我,我有敌的局面。

    无盐是东平的郡治,毕谌任职郡府,对无盐周边的敌情非常熟悉。

    他回答说道:“知道。”

    “其能战者有多少,战力如何,君可清楚?”

    “这支黄巾贼多是精壮,军械亦多,月余前曾骚扰过县邑,鄙主遣将击之,不能克胜。”

    “也是说,这股黄巾的战力还不错?”

    “正是。”

    想来也是,如果战力不行,这股黄巾兵肯定是不敢盘踞在东平郡郡治的郡界处的。

    万潜说道:“将军到前,这股黄巾贼尝数遣斥候,窥伺我营。”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我料此股黄巾必是贼精锐,如能败之,既可沮贼气,又足能提振吾兵军心。我意便选它为我首战之标,君等以为何如?”

    毕谌问道:“未知将军部曲几何?”

    “四千余。”

    “贼据河谷,有地利之便,将军兵马又不及其众,如贸然击之,万一不胜?还请将军三思。”

    曹操问万潜道:“别驾何意?”

    万潜沉吟片刻,说道:“将军虽善战,到底是客军,此前未曾与东平黄巾交过锋,以潜愚见,谨慎一点也好。”顿了顿,又道,“将军可是给州伯立了军令状的,胜则罢了,倘使落败,州伯当然不会真的追究将军,可别部郡国兵却难免会因之笑话将军。”

    万潜的这番话说得很诚恳,的确是在为曹操考虑。

    曹操笑道:“我兵固不及黄巾多,然致胜之道,非只关众寡,出用计,贼不及我。”问陈宫,“公台以为呢?”

    选择这支黄巾作为首战的目标,是曹操与陈宫在路已经商议定下的,陈宫自不会反对。

    他答道:“州伯领州郡兵渡汶水,北至须昌,屯营数十,旌旗蔽空,此股黄巾贼聚於不足百里外,非但没有鼠窜而逃,反屡以斥骑窥我,足见其嚣,不灭之,不足以彰汉家天罚。正宜击之首战,壮我声威。”

    曹操拍手道:“此正我所欲也”

    万潜、毕谌遂不再多言。

    曹操留下夏侯渊,是因为打算用他为此战的先锋,当下对夏侯渊说道:“妙才,卿带汝所部,明日再休整一天,后天为我前锋,先发击此贼”

    夏侯渊应诺。

    夏侯与曹氏世代婚姻,夏侯渊之妻又是曹操之妻的妹妹,两人的关系非常亲密,虽为异姓,犹若骨肉。夏侯渊曾代曹操受过,险些死在狱,黄巾起,兖、豫最乱时,虽是豪强,夏侯渊家也乏粮,为了养活亡弟的女儿,他忍痛弃掉了自己的幼子,是一个任侠尚义之士。

    曹操在陈留起兵后,夏侯渊先是以别部司马从,前些时迁为骑都尉,用兵向以敢战劲疾著称。

    曹操用夏侯渊为前锋先发,可谓知人善用。

    次日,夏侯渊部,包括曹操军的别部俱皆休整一天,日三食,兵卒饱餐。

    第三天,夏侯渊引本部出营,奔袭坎河河谷,至河谷外,先以数十剽悍士挑战,黄巾轻其兵少,自恃精锐,倾巢而出,一鼓破剽悍士,继击夏侯渊本阵。夏侯渊佯败,黄巾追出二十余里,至一丘陵,夏侯渊倚丘陵为障,回师拒之,曹操亲引精锐至,大战入夜,斩其渠帅。

    :

276 才由天授曹东郡() 
荀贞把军报递给戏志才,半开玩笑似的说道:“董卓横行一时,所仗者无非兵强。昔击黄巾,皇甫公兵动如神,谋不再计,前辈名将,吾唯服皇甫公。当代士,孟德一日千里,诚可畏也。”

    戏志才接过军报,见是江鹄送来的,里边写了曹操与刘岱会师后的一些作为,如他建议刘岱整顿军纪,又建议刘岱先要鼓舞士气,以及大破坎河河谷黄巾的事情。看完,他点头说道:“击黄巾时,曹东郡无甚功,讨董时,他大败,而今用兵,却章法已备,可称‘知战’矣。”

    人都是通过学习而不断进步的,曹操也是如此。击黄巾的时候,他是初接触战阵,手下也没有多少兵马,更多的是在观察、学习皇甫嵩等名将的用兵办法,到了讨董时,他开始亲自指挥较大规模的作战,虽然落败,但从吸取到了经验和教训,通过总结,得到了进步,於是,到了东郡后他数战皆胜,今从刘岱,又所之良策俱在章法之内,合乎用兵之道。

    把荀贞和曹操做对的话:两人的才能不同,成不同,在战法的偏好也因此稍有不同。

    荀贞的用兵技术是从日复一日地钻研和许多次如履薄冰的战斗得来的,他知海内将大乱,所以从少年时起钻研兵法,揣摩历代战例,积十余年之研习,兼学皇甫嵩之战法,凡有战,殚精竭虑,不敢稍有疏忽,尤其初期的几次战斗,真是如光武帝所云:“每一发兵,头鬓为白”,深恐会因考虑不周而导致将士失利,如此,才有击黄巾之成,渐而延至今时,赫然已为名将;曹操的用兵技术则小半是钻研,大半是天授。两人一个勤以补拙,一个世之才。

    当然,话说回来,荀贞口言“孟德诚可畏也”,他心到底畏不畏?

    畏,未必见得;不畏,也不至於。

    像对刘备,从最早的忌惮,到之后的提防,再到现在,虽因知他性格坚韧,百折不挠,非久居人下者,故此不会蠢到给他自立的机会,可却也绝称不仍对他十分忌惮了,所以,在他再三请求战功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以借口不许,而是调了他去临兖州的合乡屯驻。

    对曹操也是这样,知道此人真正的能力,早先的时候,因对自己能否成事不确定,为天下计,故而尚存有一个“为炎黄胄裔留个英才以扫荡乱世”的念头,现如今,却虽仍爱惜曹操的才能,心则实已把他视为最大的敌人了,畏惧谈不,重视绝对有。

    大凡人皆如此,随着实力、能力的提高,底气跟着提高,眼界也不同了。

    戏志才看了眼荀贞,笑道:“曹东郡固‘一日千里’,袁本初,今之英雄,公孙伯珪,威震幽冀,此二君,将军不畏乎?董卓虽死,凉州兵犹众,牛辅、董越诸将各拥强兵,将军小觑乎?”

    荀贞说道:“牛辅,裙带将军,董越因宗族而掌兵权,将门鼠子,此二者,庸碌之徒,兵虽强,无能为也。凉州诸将唯李傕、郭汜小悍,然武夫耳,何足道哉?董卓既死,凉州兵无首,牛辅、董越无远略,非能谋事者,李傕、郭汜又悍,我料彼必内乱,将自消亡。”

    董卓死后,凉州兵便以董卓的女婿牛辅为首,次为胡轸、董越等,再次为李傕、郭汜等,又再次为杨奉、李利等等,牛辅、董越没什么才能,胡轸现附王允,对这几个人,荀贞都看不眼,也只有李傕、郭汜算为劲敌,但不说徐州远在东南,至少短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