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奈裰亍

    邯郸荣听察精敏,施政深刻诡谲,士、豪犯法,纤微必究,爪牙有过,恕之轻罚。乐进理事,凡有举措,先宣示明白,然后依之而行,无论亲疏,违即依法行惩,如事及士人,或稍原宥。

    邯郸荣、乐进这两种不同的理政风格,在荀贞看来,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同时也都有缺点。人与人的性格不同,做事的方法也会不同,只要优大过劣,能把郡治好,不引起广泛的民怨,对他们的缺点荀贞便都可容忍,至多提点两句,纠正一下太过火的地方。

    到了下邳县,进入郡府,荀贞登堂而坐。

    乐进与下邳丞刘儒、下邳都尉何仪是“地主”,西向坐,荀彧等的坐席与他三人相对。郡府的大吏们如主簿、功曹、五官掾等等各按年齿、地位坐於其下。

    诸州、郡吏,乐进的秩、地位最高,因得独席,荀彧权高亲贵,也得独席,其余的吏员们则多连席而坐。此外,又有几个下邳本郡的名士陪坐。

    荀贞看向堂下,见下邳的主簿、功曹、五官掾等吏俱衣冠俭朴,无论俊丑,英气勃发,和东海、彭城的部分郡吏截然不同,东海、彭城的部分郡吏不止衣冠华丽,甚有傅粉剃须者。

    当下世风,阳刚固仍是审美的主流,美须髯方是大丈夫的形象,如刘备,因为无须,尽管他深得荀贞的“信爱”,却也挡不住有人在背后为此而嘲笑他,可后世魏晋风行的阴柔审美却也已早露端倪,渐成部分士人的风尚,虽还不至於男着女服,但说实话,荀贞对此已是看不惯了,只是此风尚既已渐成,却非短期可以扭转,也只有等到能腾出手时,再行纠转之举。

    荀贞笑对乐进说道:“谦,卿治郡之法类若治军,今观卿府诸掾,果肃然如军。”

    像荀贞对邯郸荣说的,有所好,下必效焉,乐进节俭,行止有威,也使他郡府的吏员们有样学样,一个个衣俭神严,跪坐堂,如在兵营。

    乐进答道:“进在军久,今在郡,难改旧习,致使府诸君起坐拘谨,此进之过也。”

    “何过之有?”荀贞哈哈一笑,顾看了眼荀彧、戏志才等,接着笑对乐进说道,“若知我,我喜欢卿府诸掾的这股精神劲”又看了看堂下的诸吏士,问乐进道,“哪位是刘正礼?”

    刘繇到了徐州后,荀贞请他去州府,他不去,荀贞遂叫乐进给他在淮浦安置宅舍。这回行州,还在彭城的时候荀贞传给乐进,令之把刘繇请到郡府里来,有意当面见一见。

    乐进离席谢罪,答道:“刘君染疾,不能远行,因此进未能把他请来郡府。”

    哪里这么巧?荀贞要见他,他染病?荀贞心知,这定是刘繇的借口。

    刘繇不肯来见荀贞,也不能怪他托大,毕竟荀贞现正觊觎兖州,徐州兵不告自入,已分屯在了任城、东平两国境内,作为刘岱的同产弟,因为兖北黄巾鼎沸,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故而没有去兖州投刘岱便也罢了,若是荀贞稍微一请,他来见,却实是有点说不过去。

    荀贞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故而没有恼怒,笑了一笑,又转头顾对荀彧等,说道:“骐骥固难见也”叫乐进起来,笑道,“此我之过。刘正礼,骐骥也,本非卿所能请。也罢,待行至淮浦,我当亲自造访其门。”说完,令乐进给他介绍堂下陪坐的那几个下邳士人。

    刘繇十九岁时,他的从父刘韪为贼所劫质,刘繇篡取以归,由是显名,郡举孝廉,朝廷拜为郎,任满,除下邑长,他的进仕之路与钟繇、华歆相同,本是前途远大,然因郡守叫他照顾县内的贵戚,他遂弃官去。回到家乡,青州刺史辟他为部济南从事,当时的济南相是朝一常侍之子,依仗其父之权,贪秽不循,刘繇奏免之,由是名声更大。

    刘岱、刘繇兄弟两个,刘岱先被州举为茂才,平原陶丘洪又荐刘繇,欲也令举茂才,青州刺史说:“前年已经举了刘公山,今年难道再举刘正礼么?”陶丘洪说:“若明使君用公山於前,擢正礼於后,所谓御二龙於长涂,骋骐骥於千里,不亦可乎”

    荀贞称刘繇为“骐骥”,出处即在於此。

    刘岱、刘繇兄弟俱可称俊才,而从他俩过往的经历来看,荀贞更重视刘繇。

    :

286 彰廉礼贤下邳行(中)() 
堂下陪坐的士人多是本郡的右姓子弟,陈、步等氏,寒士几无,只有一个。   w w w 。  。 c o m乐进一一给荀贞介绍过他们的姓名,荀贞随和亲近地与他们谈叙。因了阙宣、鲁肃之故,在坐的郡吏有此二姓家的子弟,乃是乐进特地召辟入府的,荀贞亦与包括他们在内的郡吏闲聊笑语。

    叙话至暮,乐进令人置宴,诸人欢坐一堂,行酒旋舞,饮至俱酣。

    酒席散了,因为宵禁,与宴的郡吏、郡士俱宿吏舍。

    有饮到兴头,无有睡意的,或两三人坐卧舍内,或三四人相聚於舍院的月下,吹着凉爽的夜风,回味是夜的酒宴,都道:镇东将军威名赫赫,与言谈,却颜笑亲切,使人如沐春风。

    随从荀贞行州的诸臣属,辛瑷等武臣没有进城,带兵留在了城外,陈应等吏也被安置在了吏舍休息,张昭、荀彧、戏志才等地位高的几个大吏则与荀贞一道,共去乐进的住宅寝。夜色已深,张昭等各入室歇息,荀贞有些话要嘱咐乐进,因唤乐进再谈说一会儿。

    早在当年繁阳亭时,乐进跟从荀贞了,了解荀贞的饮食喜好。

    他知荀贞好饮蜀荼,当下取出珍藏的茶饼,亲自将之炙成赤色,然后捣碎成末,置入瓷器,又倒水锅,点火烧煮,待水沸,倾茶末於其,又撒入葱、姜、橘子之物,与荼共煮,等煮好,盛入陶碗,他捧着奉给荀贞,说道:“此荼还是托糜子仲买来的,说是武阳荼,物稀难得,进/平时不敢多饮,剩存了数饼,专候将军下郡,请将军尝。”

    时下制茶的工艺还处在萌芽阶段,所谓“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在制作茶饼的过程,会往添加米汤或米糊之类的东西以作粘合,使其成形,因而煮成的茶汤闻之会有淡淡的米香味道,制茶之法虽尚处於早期,但在煮茶时往其添加佐料的方法却已与后世相仿了,荀贞对这种煮茶的方法本是抵触的,然而多饮几回之后倒也习惯了这种口味。当世之茶与后世不同,制造工艺简单,确也需要加些佐料,饮之才能可口。

    荀贞接过茶碗,先看了眼茶色,继之闻了一闻,随之轻抿一口,闭眼味了片刻,启目笑道:“吾饮荼,牛饮而已,名荼入我口,好有一:牛嚼牡丹是也。便此荼是武阳荼,吾亦不识好坏。”他这话不是自谦,适才他的那番尝举动也非装模作样,他是真想个好坏优劣出来,可也确实是尝不出。武阳、南安产名茶,荀贞以前喝过这些地方的茶,但与其它地方的茶相,他喝着都是一个味道,不觉得有高低之别。

    於今北人饮茶者少,南人饮茶者稍众,乐进是北人,对饮茶的兴趣不大,只是受荀贞影响,有时会煮点略饮,见荀贞没有不满此茶的味道,遂将余下的茶饼悉数拿出,献给荀贞。

    荀贞笑道:“谦,唯今少见蜀商,此数荼饼之值或不低,卿尽献於我,难道不心疼么?”

    海内兵乱,南北道路不通,莫说蜀地的商人,便是江南的商人现今於江北也是少见。

    “进实不好饮荼,只是而今居任在外,不得常从将军左近,於思将军时乃会饮此稍许。将军如饮不出此荼的好坏,进更是不知所谓。与其在进处放坏,不如献给将军。”

    荀贞於是欣然笑纳,顾视室内的摆设,见十分简陋,想起闻说乐进在郡清廉之事,对乐进说道:“我闻卿日常食不重味,此事可有?”

    乐进答道:“进与进妻两人而已,一饭一菜足够使用,多了也是浪费。”

    乐进现尚无子,只有他的妻子跟着他在郡住。

    荀贞说道:“卿妻可眠?可请来一见。”

    荀贞想见,便是睡了也要喊起来,乐进出到室外,亲去把他妻子叫起,引着来见荀贞。

    乐进之妻姓郭,是乐进在颍川时娶的。见乐进把她带到室,荀贞放下茶碗,抬眼看去,见她不施脂粉,荆钗布裙,衣妆朴素,仿若下小户家婢,哪里像是二千石太守之妻?

    荀贞不由叹道:“谦,何清廉如是”郭氏下拜行礼,荀贞叫她起来,再又环顾室内,拍了拍坐下的席子,复叹道,“食无二味,客无坐毡,过矣”对乐进说道,“卿为我二千石,焉能使卿定訾为下?”唤侍卫在室外的典韦等,“令少府取钱帛十万赠谦。”

    少府,管的是荀贞的私钱。这次赏赐乐进毕竟是私人的行为,不能从州府的公库里出钱。

    典韦应诺,记下了此事,等到次日天亮后,他自会将荀贞的此令转告给幕府人,由他们办。

    乐进、郭氏下拜谢恩。

    荀贞温言和郭氏说了几句话,见她怯生生的,遂不多言,叫她回去休息,等她离开后,荀贞又和乐进说了会儿下邳郡的事以及兖州、豫州的战事,随之话入正题,说道:“谦,今日郡府堂、今晚酒宴,都不是说话之所,我有一件要事叮嘱你。”

    乐进恭谨应道:“敢请将军示下。”

    “吾兄友若得拜九江太守,此事卿已知。”

    “是。”

    “扬州刺史陈温颇侵九江郡权,前日吾兄密信与我,言说陈温似不愿轻易还权,恐会或生战端。下邳与九江接壤,将来如是果真生战,临阵决胜固是不需卿为,输粮供械却非下邳不可。卿可於近两日先盘点一下郡库,把郡内粮、械储存之确数报与幕府。”

    下邳等郡目前的各储粮、械之数,州府、幕府都有记录,但在需要用前,肯定得再盘点一下,以免会因损坏等故出现过於不合账目之事。

    乐进应道:“诺。”

    见乐进虽没说什么,眉眼间却有振奋之态,知他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