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有些被举荐人还会去官服丧,像儿子一样的尽孝。先帝时,跋扈将军梁冀曾多次聘请过一个叫赵敦的人,赵敦每一次都拒绝了他,不肯应聘。尽管梁冀被士大夫们强烈的憎恨,然而在他身死族灭后,赵敦却为了报答他的“知遇举荐之恩”而不顾朝廷不准人去吊唁的禁命,独往吊祭。这种习气发展到后来,便逐渐演变成了凡“举主”所举荐者,多为“年少能报恩者”。

    也正因为有这个社会风气在,所以在知道荀贞“秘而不露、不居其功”后,这个功曹佐就不禁称赞他“道德高洁”。他对时尚说道:“荀君乃名族子弟,声闻郡县。今天我来了你们乡中,如果过而不拜就实在是太失礼了。我准备去拜见一下他。时君,你要和我同去么?”

    时尚当然要去。荀贞可以对举荐他的事“秘而不露”,他却不能在已经知道了的情况下还装聋作哑、不去谢恩。

    这个功曹佐当即令吏卒前边开道,驱散围观的里民,与时尚携手同行。里门外,停放着这功曹佐来时乘坐的牛车,便邀时尚同坐,两人在七八个吏卒的簇拥扈卫下,径去乡中官寺。

    到了官寺,荀贞却不在寺中。

    ——

    1,当“举主”去世的时候,有些被举荐人会去官服丧。

    荀氏八龙中最有名的是“六龙”荀爽。他曾被司空袁逢举荐过,虽然没应,但是在袁逢死后,他却为之制服三年,“当世往往化以为俗”。应劭也说:“当时论者归为厚”,荀爽的这个举动得到了当时名士们的称赞。不过,在应劭看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指责论者不能深察,并认为荀爽之类的事行‘於义足责’”,“在他看来,为了先前的举主的去世而服丧、尽孝,甚至去职,这类行为所表现的,实所谓顾私恩,不勤恤国事,弃大为小”。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63 田边断案(上)() 
第二。这一是补上五月二号的。

    ——

    一个乡吏的带领下,功曹佐和时尚两人於费亭田边找着了荀贞。

    田边有很多人,大多跪坐地。荀贞很随意地坐他们的面前,身后有两三人按刀侍立。

    这功曹佐是头次见荀贞,见他衣着简朴,穿的只是普通的麻布袍服,头上裹帻,脚上布履,身边放了一柄环刀。单就穿戴而言,他和跪拜他面前的那些乡民们并无太大的区别,但是容貌清朗,风姿俊秀,虽只是随意而坐,却自有一番晏然从容的风采。

    他低声问乡吏和时尚:“坐乡民前边的这位就是荀君吧?”

    乡吏和时尚点头称是。

    这个功曹佐远远地将车停下,从车上下来,吩咐吏卒皆留原地,随后和时尚缓步前行,观察了一下前头的场景,道:“荀君似断案?咱们不要打扰他,悄悄地到边儿上听一听。”

    时尚答道:“是。”

    两人和那乡吏走近,正听见荀贞开口问道:“你这匹缣布是你的,你又这匹帛是你的。空口白牙谁都会,证据何?……,你们两个怎么证明这缣布是你的?”

    乡民们前头跪拜了两个人,一个四十多岁,一个三十四五。他两人之前,地上又放了一匹帛布。时尚心道:“荀君果然是断案。”往那两人身上了一,又往那匹缣布上了一,又想道,“原来是二人争缣。”

    四十多岁的这人道:“回禀荀君,这匹缣布是人妻家织成,准备拿去县市上卖的,没想到刚才路上却被这人抢走。”

    三十四五的那人大声喊冤,叩头不止,叫道:“人冤枉人冤枉荀君,这匹缣布明明是人妻家织成,准备拿去县市贩卖的。方才路上,人遇到了这人,他想买下来,人便给他观,万没想到过之后,他却忽然此缣乃是他家所有求君明断。”

    荀贞问道:“你们都这缣布是被对方抢走的,可有人证?”

    四十多岁的那人答道:“当时路上没有行人,只有我和他。没有人证。”

    三十四五的那人亦道:“没有人证。”

    荀贞又问道:“既然如此,你们又都此匹缣布乃是由尔妻所织,又可有人证?”

    两人皆道:“人妻日夜家织布不辍,左邻右舍皆是人证。”

    “你两人携缣出门时,可有人到?”

    “没人到。”

    边儿上悄悄听案的那个功曹佐听到此处,蹙眉想道:“这下难办了。虽明知此两人中必有一人言语不实,可一来,抢夺缣布时没有人证,二则他们携缣出门时也没人到,三者这缣布又不比牲畜、家具,上边没有什么号,……,该如何才能判断谁真谁假呢?”

    荀贞也是一副为难的模样,『摸』了『摸』帻巾,很无奈地道:“抢缣时没有人证,你们出门时也没人到,这该让我怎么判呢?”皱着眉『毛』想了会儿,道,“罢了,罢了,按照市价,一匹缣布值钱不过数百,你们为了这区区数百钱争执不休,让我烦扰,又是何必?这样吧,将这匹缣一分为二,你两人各拿一半,我再另外给你二人分别补上三百钱。如何?”

    告状的两人愕然抬头,旁听的乡民们无不目瞪口呆。时尚与那个功曹佐对视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地想道:“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这样断案倒也不失为一个良策。只是可惜,不能惩处『奸』人。”

    荀贞也不等那两人答话,抽出环刀,令侍立身后的许仲、任将缣布打开,从中间划开,给了那两人一人一半,再吩咐许仲取出六百钱,平分给那两人。完了后,他挥。”那两人不敢表示不满,拜了一拜,从地上爬起来,拿了缣、钱,自分别离去。

    功曹佐道:“荀君断案已毕,咱们上前拜见罢。”话音未落,坐荀贞面前的乡人中又出来了三人,一个四十多岁,一个三十多岁,一个二十出头,跪倒地,三十多岁的人那人道:“人王甲,亭费里人,有状要告”

    荀贞不急着理他,而是先往刚才告状那两人远去的身影上了两眼,这才回转目光,微微笑道:“你先别急,我有点事要我随从去办,等我吩咐完了他们再听你的状子。”

    他将许仲和任召到身前,示意他二人俯身,凑到他们耳边了几句话。许仲和任楞了一愣,随即点头应诺,转身离去。——这只是一个『插』曲,没人意。等许仲、任离开后,荀贞问道:“你们有何状要告?”

    王甲指着二十出头的那人,道:“人要告他不孝殴父”

    此言一出,闻者皆惊。汉以孝治天下,将不孝罪正式写入了律法中,凡“殴詈父母”者,皆为重罪,和“贼杀伤父母”一样,按律都要弃市。

    荀贞也是一惊,不觉坐直了身量告状的三人。三十多岁的这人黑面短须,左边脸颊上肿红一片,样子像是伤痕。四十多岁这人黄脸长须,额头上起了个包,右眼乌青,也像是伤痕,观其相貌,和那个二十出头被告“殴父”的年轻人有几分相似。打量过了,荀贞心中疑,开口问道:“你二人为何皆面目青肿?”

    四十多岁的这人跪地上,俯身叩头,惶急地道:“人这眼是被王甲打的。……,荀君明见,人之子没有殴父”

    王甲叫道:“程三,还你的儿子没有殴父你头上的包是谁打的?”

    叫“程三”的这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惶恐之极,道:“人头上这包、人头上这包,……。”

    “怎么?你不敢了?荀君面前,你敢撒谎假话么?你告诉荀君,你头上这包是不是你儿子打的?”

    程三不敢争辩,只是一个劲儿地磕头不止,口中只:“荀君,荀君,人的儿子不算打我,不算打我”

    荀贞心道:“来这年轻人便是程三之子了,却又为何告状的不是程三,而是王甲?听这程三所,王甲分明与他有仇,他两个是刚刚打过一架的啊。怪哉怪哉。”定下心神,不疾不徐、和颜悦『色』地问道:“我且来问你,这年轻人便是你的儿子么?”

    程三答道:“是。”

    “王甲告他殴父,是否属实?他打了你么?”

    程三嗫嗫嚅嚅,道:“打是打了一下,……。”

    王甲『插』口道:“什么叫‘打是打了一下’?你这逆子明明是举着棍棒,朝你脑袋上狠狠地砸了一下……,荀君,人虽是野人,却也知道,就连詈骂父母也是重罪,何况殴父?此等不孝子,有何颜面立於天地之间?请荀君快将他治罪”

    程三涨红了脸皮,焦急地分辩道:“荀君,人之子虽然打了人一下,但却是绝非有意。”

    荀贞心道:“王甲状告程三之子殴父,程三没有否认,来此事是真了。……,只是,程三为何一直其子‘不算打他’,‘绝非有意’?是因为害怕其子受刑,所以包庇隐瞒?还是因为另有蹊跷缘故?”问程三之子,道,“你打你的父亲了么?”

    程三之子从跪下来开始,一直没有话,面『色』苍白,簌簌发抖,可能是因为被“殴父”这个罪名吓着了。听见荀贞询问,他结结巴巴地回答道:“、人打了。”

    “是用棍棒打的?”

    “是。”

    “你可知‘殴父’乃为重罪,按律当要弃市?”

    程三之子恐惧骇怕,瘫软地,喃喃道:“、人,、人。”程三歹比他年长,胆『色』壮些,还能不口地叫道:“人子冤枉、人子冤枉。”

    “程三,你可是因不愿你儿子受刑,所以隐瞒包庇?虽然按照律法,‘亲亲得相首匿’,但是这个‘得相首匿’却只限於子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你身为人父,隐匿你儿子的罪行,是‘父母匿子’,却不允许的范围内,依律可是要‘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的也。”

    荀贞注意到王甲听到此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程三面如土『色』,叩头道:“人之子的确是打我了,但他绝不是有意的。”

    “噢?不是有意的?此话怎讲?你细细道来。”

    “人与这王甲是同里人,素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