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巾军中虽大多是出身自底层的百姓,但眼光与见识本就与出身无关,因此黄巾军中亦有英俊之才。波才、何曼就是其中的代表。

    波才小有远见,亦有些智谋。何曼勇敢,同时也有眼光和见识。帐中的这些小帅们中也有远见之人,应和何曼,说道:“上师和何将军说得很对眼下吾辈别无出路,唯有尽快攻下父城这一个办法而已”也都起身到帐中,跪在何曼的身后,伏地请战。

    波才立起於诸人之前,环顾帐内,说道:“令:明天一早,全军攻城何曼为先锋,我亲督阵,有临敌而不死战者,斩城破,屠之。”

    小帅们齐齐拜倒应道:“诺”

    波才顿了顿,又道:“我闻荀贼练兵时,专门从新卒中抽选出勇武敢战之士编为一屯,取名‘陷阵’。此法,吾等亦可用之。尔等回去后,今晚就从你们的部众中选捡勇武可用之人,全部送到我这里来。我要专门把他们编为一营。……,何曼,这一营就由你带之。”

    颍川黄巾军中现在两大派系,一个波才,一个何曼。为了军中的小帅们能心甘情愿地把各自部中的勇武之士选出送来,波才没有任用自己的嫡系亲信来当这个将要编成的“陷阵营”的长官,而是选用了何曼。这样做,波才这一派的小帅会从令,何曼这一派的小帅也会服从。

    波才和何曼是有矛盾的,但当此危急之时,事关全军存亡,他从大局出发作出了这个决定。何曼事先没有料到,先是惊讶,继而再拜,大声说道:“谨从师令请上师放心,明日攻城,曼必先登”

    “为防荀贼趁我攻城时南渡汝水,郝苗,你带你部两千人巡弋汝水南岸。一旦发现荀贼过河即横击之,并速报与我知。”

    被他点名的这个叫郝苗的小帅是他的亲信,大声应诺。

    这天的军议,黄巾军定下了针对荀贞取下襄城、郏两县的对策。

    次日一早,郝苗带部巡弋汝水南岸,以防荀贞南下,波才、何曼倾尽全力猛攻父城。

    ……

    襄城县中。

    昨天送走了两道捷报,让士卒们休息了一晚。今天一早,荀贞就召齐诸部,令荀成、任犊带着辎重兵抬来两大箱钱。任犊就是小任,因为荀成一人难管全军辎重,荀贞便将任犊派去做他的副手。小任和小夏两个是除了程偃之外,荀贞最信用的两个亲随,他两人鞍前马后追随了荀贞多年,虽无大功,也有苦劳,如今小夏被任为屯长,小任又被任为荀成的副手,也算酬功。

    兵法云:“赏贵信,罚贵必”,又云:“赏不逾日,罚不还面”。

    奖罚一定要信用,而且都要及时。只有这样,才能让将士们奋勇地杀敌并不敢触犯军纪。

    昨天南渡颍水,连得两县,军中多有立功者,荀贞准备当众给以奖赏。

    负责军法的时尚和史诺早在昨天晚上就把立功将士的名单写好,并记载入功劳簿中了。

    宣康、李博、时尚、史诺四人来到后,荀贞把他们留为帐前吏。李博、宣康负责处理案牍公文,时尚、史诺负责记录功劳簿,兼行军法。荀贞的这支新军目前虽人数不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是初具规模了。文有荀、戏,武有乐、许等,杂务、赏罚则有李博、宣康、时尚、史诺。

    昨日两战,克复两城,功劳最大的当然是辛瑷、苏则、苏正。他三人以五十骑取一大县,斩获两千余,简直是个奇迹,被记为奇功。

    辛瑷、苏则、苏正等骑在乐进和高素到了郏县接管了城防后,昨天就回来了。随着荀贞在高台上叫他们的名字,他们出列行至台下。

    荀贞面对全军,说道:“辛瑷、苏家兄弟率五十骑复一大县,斩获两千余,斩贼渠帅一。是为奇功。奇功者,不能以常格酬叙,钱、爵不足赏其功。先赏辛瑷、苏家兄弟人各五金,随行诸骑人各二金,至於其它,我已将他们的功劳报给府君,且等府君示下。”

    辛瑷和苏家兄弟率五十骑克复一县,传奇似的故事早在军中传遍。

    荀贞会对他们有重赏,这是士卒们意料中事,但却没料到赏格会这么重。“五金”,官价折合钱五万,实际在民间的换算中远不止这个数儿。家訾十万就是“中人”之家了,在场的士卒们多为贫寒之家,别说家訾十万,家里有一千钱的都少,而且除了这个赏钱,听荀贞意思,太守还会有更大的赏赐下来。爵位就不用说了,肯定会赏,说不定还会给一个吏职钱财、功名一下就全都有了。

    辛瑷是士族子弟,家里也有钱,对这个赏赐不在乎,士卒们不同。

    闻得这个赏赐,士卒们无不艳羡。虽然艳羡,却不嫉妒。这是人家挣来的一些自恃武勇胆气的士卒就暗下决心:“也要拿一个奇功来”

    辛瑷和苏家兄弟等人是首功,次功则是原盼、陈褒、刘邓。

    辛瑷等退下一边。原盼、陈褒、刘邓带着随他们潜入襄城的人行到台前。随他们入城的有百五十人,伤亡了十几个,现还有一百三十多人。

    荀贞说道:“原盼、陈褒、刘邓带百五十勇士潜入襄城,为内应,吾部因此才得以克复襄城。这是‘大功’。原盼、陈褒、刘邓,人赏二金,随行勇士,人赏五千钱。伤者,钱倍之。阵亡者,钱两倍之。等到战后,我会派人把钱给阵亡士卒的家里送去。”

    阵亡的赏两万钱,不少了。在场的士卒们都是穷命,如果能用自己的命换来两万钱,那么就算阵亡了,家里也可以得到这笔钱。

    荀贞又道:“爵位之赏需得上报朝廷,原盼等人的功劳我也报给府君了,待府君上报后再行拜爵之赏。原盼功大,任为屯长。”

    原盼投荀贞时带来了五十个子弟,荀成来时也来了百人。这一百五十人一直没有正式编制,刚好趁这个机会,将之编为一半个屯。拔擢原盼为其中一个屯的屯长。另外半个屯,先由程偃领之。

    只要立功,不但厚赏、拜爵,而且能够被任为军官。士卒们闻言,更是暗下决心要在未来的战中杀敌立功了。

    接下来,是在夜取襄城一战中立下功劳的将士。此战因是夜袭,有内应,“贼兵”多在睡中,没有防备,又有县中的李氏等大姓相助,士卒们伤亡不多,总共只伤亡了数十人。立功者的很多,有三百多人。其中最突出的是江禽曲。江禽曲斩杀的敌人首级不是最多,但他们最先冲进了黄巾军在县里的营地,因此俘虏最多,整整俘虏了八百多“贼兵”。按照早前定下的赏格,荀贞一一给这些立功的将士们发下赏赐。

    连取两城本就是大胜,荀贞又及时地给以行赏。军中士气大涨,十分高昂。

    ……

    等行过赏,士卒们解散之后,荀贞请荀攸、戏志才两人来到他的帐中。

    荀攸笑道:“吾军新成,初战就连捷,士气高昂,军心可用啊”

    戏志才也很欣喜,调笑似的对荀贞说道:“贞之,你昨天送的捷报府君肯定已经接到了。你今天赏了立功的将士,你说府君会怎么赏你呢?”

    荀贞笑道:“今日之胜,半为两位谋划之功,半赖辛瑷、陈褒、刘邓等将士奇勇。如贞者,因人成事者也”荀贞这一句是自谦之词,说的有对的地方,也有谦虚的地方。他说这此“破贼”一半是荀攸、戏志才之功,一半是辛瑷、陈褒、刘邓等人之功,这是事实,但他却也不是他自己说的“因人成事”,他对这次的大胜也付出了很多。比如早先的练兵,比如昨晚夜袭襄城县时的身先士卒,这些都是他的功劳。

    戏志才笑道:“昔高祖问韩侯:‘如我能将几何’?韩侯说高祖‘不能将兵,而能将将’。贞之,你说你‘因人成事’是在吹嘘你能‘将将’么?”

    三人哈哈大笑。

    笑罢,荀贞请他俩落座,令程偃出去在帐外守卫,禁无关人等入内。

    戏志才闻弦歌而知雅意,问荀贞:“贞之,你叫程偃出去,关防森严,是有事要议么?”

    “然也。”荀贞坐在上首,往帐外望去,见营中整齐肃然,解散的士卒们没有一个在外散乱闲走的,颇是满意,收回视线,说道,“波才率数万众将攻父城,父城城小卒少,难以久持。昨天我问你们吾部是否应该南下?你们说先行过赏赐,让兵卒们休息两天再说。今我已行过赏赐,兵卒们昨晚也休息了一夜,是不是可以南下了?”

    荀攸、戏志才笑道:“这事儿昨天不是议过了么?贞之,何其急也昨日方才议过,今日又议”

    荀贞正气凛然,说道:“吾等不能坐视父城不救。”

    他起身负手,在帐内踱步,面现忧色,如心怀郡南的数十万百姓:“便无府君严令,我也无法坐视郡南百姓遭贼兵而不救啊。昨日不能南下是因为将士疲惫,功劳未赏。今赏已毕,将士也休息一夜了,若是再不南下,我心难安。志才、公达,我不瞒你两位,我昨晚一夜未眠啊一思及数十万百姓将受贼苦,唉,辗转难眠。”

    他这一番话所言不实,只有一句是对的:他昨晚的确没怎么睡觉,但不是在心忧郡南百姓,而是在琢磨朝廷的援军何时会到。

    昨天和荀攸、戏志才议完事,处理完军务,睡下后,他忽然想起了朝廷援军这件事。

    他记得由皇甫嵩、朱俊分路率领的援军应该是在波才起事后太久就到了。波才起兵至今已半个月了,估计最多再等七八天、十来天,皇甫嵩、朱俊可能就会到。皇甫嵩、朱俊都是名将,他们一到,就没他什么事儿了。得陇望蜀,人之常情。他最初自请为繁阳亭长时只是为了能求在乱世中活命,有了许仲、江禽等一干宾客后,他就想在乱世中做出点功业了,现在有了两千部众,并连败波才,也算略有功业了,他接下来当然就希望能把这个“功业”做得再大一点。故此,他想赶在皇甫嵩、朱俊到来前再立下点功。

    当然了,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