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张宝的部曲。张角兄弟麾下部曲二十余万,左须不认识黄髯,黄髯也不认识左须。如果认识,两边可以联合,不认识就不好办了。这军师深知“合则力大,分则力弱”的道理,因便苦思谋划,想把黄髯等部尽数并入到本军之中。

    最终,在知道荀贞被汉室任为了赵国中尉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刺杀荀贞。

    张角和左须的兄长丈八左豹都是死在了荀贞部众的手中,荀贞现在又是赵国中尉。那么刺杀荀贞就有三个好处,首先,为张角报仇,其次,为丈八左豹报仇,再次,杀了他后可趁机抄掠邯郸。为丈八左豹报仇是兄弟之情,为张角报仇是忠臣之义,抄掠邯郸可以充实军辎。

    他当时对左须说道:“刺杀荀贞,既可以显示将军的兄弟之情,又可以显示将军的忠臣之义,还可以充实我军的谷粮。显兄弟之情,可得美誉;显忠臣之义,可得威望;充实了谷粮,可使我军富。当是时也,将军既美誉远播,又威望如日中天,兼之军富粮多,传檄黑、西诸山,山中之黄巾必定闻檄而来,无不乐为将军效命广宗、下曲阳虽败,各部黄巾尚有十余万,得此十余万众,以深山为依托,以冀西郡国为粮库,利则进战,负则归山,皇甫嵩何足惧也”

    左须最大的优点就是从谏如流,当即采用了这军师的意见,从部中选了一二十个死士,用小妻阿含为其首,遣去邯郸。

    其小妻阿含确实有智,到了邯郸,先伏在县外悄悄观察了几天城防的情况。守城门的郡兵是轮班上岗的,不同班次的郡兵有检查得严格的,有检查得松懈的。了然之后,她或借自家美色,或使死士装成本地的乡民,专在检查得松懈之郡兵轮值时入城,用了两天时间,她和一二十个死士分批混入城中。入了城中,她遍行县内,察看各处地形、位置,精挑细选,选定了那个酒肆外的街上做为刺杀之地。这个地方临县中东西、南北两条大街的交汇口,平时行人多、车马多,人多好动手,而且中尉府在城西,荀贞只要往东边去,这里便就是他的必经之地。她又把刺杀的时间选在了重阳,因为这一天风俗登高,荀贞很有可能会出游。果如她之所料,荀贞果然出游了,而且恰好经过酒肆。刺杀的行动起初很顺利,唯一可惜的是她未上过战场,没有见过典韦、许仲、陈到等的勇武,却被典韦等一力破十会,败在了武力上。

    却说左须心急,想尽快打下邯郸,救出阿含。

    这时,右边席上一个黄巾小帅说道:“将军,我军兵少,只千余人。邯郸大城,先时黄巾别部屡攻不破。我等要不要通知一下黄髯和王当,叫他们齐来助战?”

    王当,是赵国境内山中的另一股势力,不过却不是黄巾,而是寇贼。

    此人是赵国本郡人,数年前杀人犯法,畏惧刑诛,遂与同伴逃入黑山。黑山险峻深幽,从前秦时起就是犯法亡命之徒的逃亡藏匿地,并且有一些不愿受州郡管制、逃避赋役的强民也多遁身山中,成群结伙,打猎为生,人一多,又悉为强梁不法之辈,难免就会聚集成寇。这王党有勇力,轻侠好客,在赵国很有些名气,便被一股寇贼推为了首领。随后,山中其它的盗贼或来投奔他,或被他吞并,渐渐的成为山中最大的一股盗寇,拥众千余。黄巾乱起,他亦趁机出掠郡县,裹挟丁壮,壮大声势,如今其众已达三千余,远超过左须、黄髯两部之众。

    左须听了这个小帅的建议,心道,“邯郸大城,我部人少,打它的确不易,可是如果叫了黄髯、王当来,这为大贤良师报仇的美名恐怕却不能由我一人独占的。”左右为难,迟疑不定,问那个谋士:“先生以为呢?”

    这谋士对那小帅的建议不以为然,说道:“邯郸虽是大城,然前赵中尉屡战屡败,至战败身亡,郡兵或死或逃,现在也没剩下多少了。此常败窘促之军,不足为虑。要非卢植、董卓、皇甫嵩前后统大兵压境巨鹿,这邯郸早就被我黄巾别部夺下了。

    “荀贼继任赵中尉,刚刚上任,还没来得及整治城防,也没听说他传檄征兵,也就是说,现下邯郸能战的只有他带来的那二千余步骑。此二千余步骑从荀贼转战数州,常经血战,固是精卒,然多为豫州人,荀贼不死,或可供其驱使,今荀贼死,其军心必散,兵卒定然思归家乡。彼人众而心散,我兵少而心一,以一击散,何愁不胜?

    “将军,正因为邯郸是大城,所以县内存储之粮谷财货肯定很多。与其分与黄髯、王当,何不独占之?广宗、下曲阳虽败,尚有十万众散入山中,冬将至,山中寒,各部缺衣食。我部若能独击邯郸,破之,则将军既扬了情、义之威名,又得了粮谷兵械财货,就可以趁机招揽诸部,诸部就算不为将军威名,只为衣食,也会趋之如骛,得此十万众,何愁不能成大事?

    “将军若嫌兵少,可以沿路多打旗帜,行军时以树枝绑马尾,纵马扬尘。待至县外,裹挟乡民,号称万人,击之。荀贼死,其部无主,县中震骇,我大军至,城定惊乱,取之易矣。”

    左须乃从此谋士之言,率本部千余出山。

    ——

    1,黑山。

    古籍中所记之黑山:“邢州沙河县黑山,在县西四十里”。“邢州青山县黑山,一名青山,在县西二十里,幽深险绝,为逋逃之渊,以周太祖讳黑,改黑山为青山”。“墨子尝居汲郡黑山”。“犊子邺人在黑山,常牵一黄犊来邺城沽酒”,“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浚县黑山西北八十里,周五十里,数峰环峙,形如展箕,石色苍黑,巉岩峻璧,曲涧回溪,盘纡缭绕。汉献帝初平初,黑山贼张燕等聚众於此,掠河北诸郡县。……,或谓之墨山。其西又有陈家山,连亘而南,下临淇水。石壁屹立,高二十仞。又鹿肠山,在县西北,与黑山相接。后汉初平四年,袁绍引兵入朝歌鹿肠山,讨於毒等贼。是也”。“卫州卫县黑山,在县北五十五里,汉末眭固、白绕等起黑山,聚众十余万,号黑山贼”。

    邢州即汉之襄国县。沙河、青山即汉之襄国县地。沙河在邯郸和襄国县间,距邯郸约九十里。邺即汉魏郡之郡治邺县,在邯郸南边。浚县即汉魏郡最南之黎阳县。卫州卫县相当於今之汤阴、汲县、浚县一带,汤阴在汉时叫荡阴,属河内郡。

    邯郸在今之河北,浚县、汤阴在今之河南北部,这些地区均有黑山。由此,黑山大约是条傍太行山东麓,从河北南部蜿蜒南下及於今河南北部的大山。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12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 
当晚,左须带兵出谷。

    谷外远处埋伏了两个骑士,见他们借助夜色,出谷向东南边的邯郸方向迤逦行去,当即抄小道,亦往东南边打马疾去。

    这两个骑士人带两马,马歇人不歇,疾驰了一个多时辰后先渡过了一条河水,继而到了一处山下。此山名叫紫山,古老相传,昔尝有紫气,与此山接,故此得名。因为山上有战国赵时马服君赵奢的坟冢,亦谓之马服山。

    此山在邯郸县西北三十里处,占地甚广,方圆四五十里,是距离邯郸最近的一处大山,其主峰高百余丈,亦是邯郸近处最高的一座山峰。其山也,山势耸拔,岭麓回复。立在主峰上南北观之,北边群岫堆螺,南边丘岗起伏绵延数十里。山北四五里外有条数丈宽的河曲折流过。

    既占山水之形胜,又临南北之官道。左须部从西北边黑山的山谷里出来,人马众多,为便於行军,不能走小路,只能走大路,欲去邯郸,必经此山下。

    这两个骑士驰马至山下,没有往主峰去,而是径直奔到主峰南边的丘岗地区。丘岗者,山丘土岗。较之北边的群山诸峰,这边的地势较为平缓,外有山丘土岗遮掩,实为藏兵之佳地。此两骑士奔入丘岗中,行不多远,绕过一处数丈高的山丘,转个弯,眼前豁然开朗,是一大片沙石空地。夜色下,空地上黑压压坐着千余甲衣矛剑的兵卒。

    从兵卒队伍中,出来七八人。这七八人多披重甲,带红披风,当先一人身量不高,短矮瘦小,脸上蒙着个黑巾,却正是许仲,在他身后是个儒生打扮的人,乃是荀攸,再其后分别是典韦、江禽、刘邓、陈到、史巨先、李骧等人。

    许仲、荀攸等从兵卒中穿行出,迎上这两个骑士。这两个骑士风尘仆仆,驰行了数十里地,旁边有人递来水椀,他两人却不接,急至许仲面前,低声说道:“左须带部出山谷了”

    “何时出的山谷?”

    “不到两个时辰前。”

    “有多少人?”

    “隔得远,看不清楚,只见行伍似拉得挺长。”

    许仲是个话不多的人,两句话问清敌情,便不再问,令左右:“取地图来。”

    史巨先随身带着地图,当下拿出,铺在地上。

    今晚的月色不错,光华如水,洒落地上,许仲也不打火把,先请荀攸蹲下,接着自己也蹲到图边,就着月色,凑近细看。江禽、刘邓、陈到、史巨先、李骧等也蹲将下来,围成了一团。

    地图上绘制的是赵国山川地势。江禽找到马服山,又找到左须等藏身的那个黑山山谷,顺着山谷往东南划,停在了马服山和山谷之间偏西北的一处位置上,说道:“此地距左须藏身处约有六十里,左须部主要是步卒,晚上又行军慢,不到两个时辰他们最多走到了这里。”

    荀攸颔首说道:“等他们来到马服山外,最早也是明天中午了。我等有足够的时间布置设伏”

    刘邓满脸喜色,说道:“果如荀君所料,这左须真的率部出谷了”

    江禽笑道:“据那两个贼人的刺客说,左须部总共不到一千六百人,我部以逸待劳,又是设伏突袭,消灭他们不难啊”

    许仲目注地图,不说话。他脸上蒙着黑巾,只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