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处。

    戏志才说道:“此山临路,是左须的必经地,有三利,一则,南边丘陵密布,宜於设伏;二则,离我邯郸近,距左须藏身处远,利於我部以逸待劳;三则,山北有河水,能够断贼退路。”

    刘衡摸着胡须问道:“要是左须不出谷,没能把他诱出来,又该怎么办?”

    荀贞笑道:“他若不出,则我军进。我今夜遣兵出营,先至此山埋伏,等到明天,要是左须不出谷,就急行驱驰,袭击其谷”

    正说话间,刘邓、江禽到了。荀贞召门外的许仲、典韦进来,把自己的计划一并告诉了他们,对许仲说道:“为防走漏消息,我不能亲自带兵设伏。君卿,此战就由你指挥。”

    自从军征战以来,除了最开始在颍川独自作战了一段时间之外,荀贞一直在皇甫嵩的帐下听命,而许仲等则一直在他的帐下听命,很少独当方面,这可以说是许仲头一次独立掌军作战。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荀贞把荀攸暂调入了许仲军中,充作军师,又为了保证荀攸的安全,把典韦派给了荀攸,吩咐他道:“此战,你不许上阵,保护好公达就是大功一件。”

    吩咐已毕,对许仲说道:“此战不能用郡兵,只能用我等带来的部曲。从我等来赵国的计有步骑二千出头,不能全部派出去,我给你六个曲,千二百人,够么?”

    “贼只有千五百余人,以千二百人击之,足够了。”

    “此战乃我等在赵国之初战,只许胜,不许败。”

    ……

    荀贞的叮嘱交代在许仲脑中浮现而过,他对荀攸说道:“荀君,贼已出谷,我部开始设伏吧。”

    许仲是荀贞的西乡旧交,荀攸与他早就相识,知其忠孝勇敢,本就敬他三分。荀贞起兵以来,许仲充任爪牙,冲锋陷阵,助荀贞掌控部曲,功甚高焉,荀贞以他为心腹重将,荀攸对他更是礼敬。听得许仲客气地询问,他笑道:“君为主将,攸但听命而已。”

    来前荀贞已经做了具体的部署。便按照荀贞的部署,许仲把部下千二百分为四部。

    一部百人,由刘邓统带,去北边的马服山主峰附近埋伏。两部各四百人,分由江禽、陈到统带,江禽埋伏在官道西边的丘岗里,陈到埋伏在官道东边的林中。剩余三百人,由许仲亲自统带,埋伏在江禽部的南边。

    整个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左须带部渡河到后,刘邓放他们过去,待其至江禽、陈到的设伏点,江禽、陈到击之。左须部若向前突围,则许仲拦之,他们若向后逃跑,则刘邓凭河阻之。

    依照此部署计划,江禽、陈到、刘邓诸人领命,各带本部分去预定的设伏地点,许仲亦带三百人向南边行了一段,停下歇息等待。荀攸、典韦在许仲部中。

    许仲、刘邓、江禽、陈到都是荀贞军中出名的勇将,其所部也都是荀贞军中的精锐。荀贞把他们全部派来设伏,对此战是志在必得。

    许仲等人才勇不同,在对给他们的任务的安排上,荀贞也是煞费苦心。“穷寇莫追”,逃跑求生的兵卒很可能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所以把勇猛的刘邓放在拦截的位置上;在诸将中江禽有心机,陈到稳重谨密,用他两人做主攻最为合适;许仲是主将,适宜在前拦击。

    诸将率部各就其位,等待左须自投罗。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13 搜山千骑入深幽(四)() 
左须部的行军速度不快,直到次日下午才抵达马服山北的河边。 河面不算太宽,然亦数丈,渡之不易。好在岸边有船,左须部搜罗到了十二三艘,用了小半个时辰,千余步骑悉数过河。

    河离马服山约有五里地,刘邓距河最近,相距约五六里,江禽、陈到较远,相距约十来里。因为离河远,看不到左须部渡河的情况,在接到刘邓遣人急报,说左须已在渡河的消息后,江禽索性悄悄登上高处,极目眺望,远望之,只见长河如带,船行河上如蚁,瞧不真切。

    等了多时,好容易左须部离开河岸,整好队伍,继续沿官道向东南行进。

    越走越近,随着距离的缩小,从只能看到些黑点,慢慢地可以大概看清其队伍。江禽手搭凉棚,眯着眼望了会儿,说道:“咦?似乎不太对头。”

    跟着他登到高处的有几个偏裨之将,一人问道:“怎么不对头?”

    “荀君说贼只千五百余人,你们看,他们行军的队伍拉得那么长,尘土飞扬,怎么看也不像是只有千五百余人啊。”

    诸将细看之,点头称是。他们跟着荀贞打了半年的仗,小场面见过,大场面也见过,皆知一千多人行军的时候该是什么样子。一人说道:“瞧这行伍、尘土,确不像是千五百余人,这怕得有四五千人。”

    “贼人刺客不是说左须部只有千五百余人么?哪里来的四五千人?”

    一人猜测说道:“戏丞遣人侦察山中,得报说:青、黑诸山的山谷里藏有多股黄巾余部,并有大股寇贼。也许是左须联合了他们中的一些?”

    江禽蹙眉说道:“要真是如此,可就难办了。”

    “这话怎么说?”

    “设伏的我军只有千二百人,贼若千五百余人,自可击之;贼若四五千?”

    他这话一说,那几个偏裨之将恍然醒悟,一人说道:“贼若四五千,远超过我,是我部的四五倍,确实有点难办。”问江禽,“要不遣人去告之许君和荀君,问问该怎么办?”

    江禽犹豫了下,正要说话,猛闻得一人反驳说道:“‘三军之灾起於狐疑’,临阵击敌应当专一精勇设伏击贼的部署昨晚就定下了,如今贼已近在眼前,如何能再去询问许、荀二君?贼现距我只有三四里,许、荀二君距我三里,来回六里,等得到许、荀二君之命,贼已早过”

    江禽回顾之,见说话的却是李骧。

    一个裨将是西乡旧人,见李骧无礼,不悦地斥道:“吾辈说话的时候哪里有你这个降虏插嘴的份儿?”李骧本是东郡黄巾渠帅卜己的部将,卜己兵败不降,他降了,现於许仲帐下听命。今日此战,许仲把他拨到了江禽的部中,暂归江禽指派使用。

    李骧大怒,奋声说道:“中尉费心谋划,诈死诱贼,叮嘱许君:‘只许胜,不许败’,而今贼至,箭已在弦上,汝等却犹豫不欲击江君,陈叔至果勇,君不击,陈叔至必击。君与陈叔至设伏东、西,如我军之两臂,无君,是我军自废一臂,陈叔至虽勇,断难胜也。贼如遁逃,中尉问之,君何以答?贼虽众,后有坐铁室,前有许君,百万黄巾尚不惧,如何反惧此贼?”

    “坐铁室”,这是在说刘邓。刘邓擅用双短戟,在杀沈驯一役中,他被沈家的人称为“坐铁室”。“坐铁室”者,双戟也。

    李骧的话在理,江禽自知理亏,他在军中也是向有勇名的,今却被李骧指责,颇是讪讪,心中不喜,勉强说道:“正因中尉叮嘱许君此战必须胜,故此我才稍微犹豫。”

    “‘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江君,贼将至,请下令吧”李骧少年时学过兵法,学了三年,成就不大,或许称不上“知兵”,但引用几句兵里的话却是不难。

    江禽在西乡时,听荀贞给他们讲过兵法,知此数句包括前边的那句“三军之灾起於狐疑”都是出自吴起的兵,心道:“李骧虽然无礼,但说的话不错。今天要是不出击,回去无颜面见荀君。罢了,狭路相逢勇者胜”他很快就把心态调整了过来,下了决心,拔剑在手,令道,“诸曲备战等到贼至,李骧率部先击,汝等紧随出战,我在后头督战,敢有退者,斩”

    诸偏裨之将里,虽仍有对李骧不满的人,但江禽军令既下,血战在前,却也无暇再去与李骧计较了。诸人齐齐应诺。李骧领了先击的任务,行了一礼,转身大步先去准备。江禽目注他走下高地,转对余下诸人说道,“今日此战,你们不能输给李骧这个降虏”

    一句话就振奋起了诸人的斗志。荀贞以为江禽有心机,确然不假。

    左须部至江禽、陈到埋伏处。

    抢在陈到部前头,江禽抢先击响了战鼓,传令进击,李骧一马当先,舞槊率众从丘岗中奔出。紧跟着,对面林中亦传出鼓声,却与江禽在后督阵不同,陈到身先士卒,亲带部众从林中杀出。

    左须部从昨晚到现在,只在早上休息了两个时辰,出山渡水,走了五六十里地的路,早就疲惫。江禽、陈到部养精蓄锐多时,以逸击劳,以备击不备,只一个冲锋就把左须部打懵了。

    江禽在后边为本部掠阵,看得清楚,却见左须部哪里有四五千人?顶天三千人。这三千人里,还有至少一半是老弱妇孺,——这却是左须出谷之后沿途掳掠来的乡中百姓。至於为何三千人能做出五千人的声势?却是左须采用了那个谋士的计策,虚张声势,骗住了江禽。

    想起李骧先前劝谏之言,江禽羞惭,暗恨心道:“左须部若真有四五千人倒也罢了,今观其能战者却至多千余人,正合荀君说他们只有千五百余人的话。可恨,我却竟被他们骗住”眼往前望,找到正率部与黄巾搏杀的李骧,又心道,“今天这件事不能传出去。等会儿战罢,我得找李骧说一说,叫他不可乱传今日我犹豫击贼之事。要不然,落入荀君耳中,损我之名。”

    左须万万没有想到荀贞乃是诈死,落入了埋伏。

    他部众只有千五百余人,便不说是不是江禽、陈到的对手,只他沿路掳掠来的那千余乡民一乱,这仗他就打不下去了。外有强敌,内有乱民,兵卒疲惫,陷入绝境。在数十个亲兵的拼死护卫下,他边战边向来路退去,试图逃出包围。退未及远,北边的兵卒大乱,遥见一汉将率众从南杀来,此将面黑如铁,雄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