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囱家欢ㄒ阉粼谏肀吡恕

    闻知荀贞遣人去找樊阿,陈芷略微心宽,却依然面带忧色,顿了顿,接着说道:“也不知颍川?”

    她这句话只说了半截就停了下来,不过荀贞、唐儿都知她的意思,她这是在担忧家里。熹平二年的那次疫病是“天下大疫”,北地、中原的州郡没一个逃掉的,这一次疫病在短短数日里就在冀州各地接连爆发,来势汹汹,看来也是一场“天下大疫”,豫州恐怕亦在劫难逃。

    荀贞也担忧家里,不过没有陈芷那么担忧,因为他知道至少荀爽、荀彧、陈寔、陈群、钟繇等人没有死在此次疫中。

    说到这里,那些在若干年后登上历史舞台的英雄、猛将、谋臣们也都算是有“时运”之人了,他们每个人都最少经历了两次大疫,而却安然无恙,运气很好。不过话说回来,有运气好的,当然也会有运气差的,又不知有多少才能、勇武不比他们逊色的人悄然无息地亡在了疫中?

    时也、运也,要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名字,只有才能是不够的,时运也很重要。

    荀贞触动了心事,不由想道:“我之时运又会如何?”

    ……

    他的时运会如何,眼下尚不得而知,但最起码比此次死在疫中的人要好。

    疫情在流民聚住地大规模地爆发开后,很快就轮到了乡亭,接着就是县里。

    最起初时,郡县乡亭还能严格执行刘衡的命令,及时组织人手拉运、掩埋尸体,可没过几天,刘衡的这道命令就形同虚设,无人执行了。

    没人执行的原因很简单:死人太多了,成车成车地往外拉,只邯郸一个县城,一天就要拉出几十车尸体,拉运、掩埋尸体的民夫和吏卒受不了这等惨状,亦害怕自己会被染上,所以纷逃散去,即使郡县一再提高工钱,即使郡县一再表示将会严惩,他们却也不肯再干这活儿了。

    及时掩埋尸体的命令得不到执行,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县里、乡下倒尸处处。

    还好现在是早春,天气冷,要放到夏天,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满县尸臭了。

    尽管如此,这种情况却也必须加以处理。

    关键时刻,又是刘备自告奋勇,命简雍带人进城下乡,收整倒尸。

    为了这件事,刘衡特地来了中尉府一趟,握着荀贞的手,一脸的感谢,连连称赞刘备,说荀贞有个贤功曹。

    贤功曹三字,是荀贞最先夸奖刘备的。

    刘备也确实当得起“贤”字,他不但日夜带人巡行县中,防止百姓、流民生乱,也不但遣简雍负责拉运、掩埋尸体,而且亲自深入到流民区、疫情严重的乡里给流民、百姓分发汤药。

    前两者倒也罢了,最后一条实非常人能做出来的。

    实事求是地说,早先在答应刘备自告奋勇时,荀贞是存有一点坏心思的,未尝没有想过刘备可能会染上伤寒这一点,可目睹了刘备在领命后的所作所为,他对刘备肃然起敬。

    不管刘备深入疫区、发药救民的举动是为了百姓着想也好,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名声也罢,荀贞扪心自问,他是做不到像刘备这样的。

    自古成大事者必有过人之处,放於当今之世,刘备有两个优点是少人能及的,一个是他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必不为人下的性格,一个是他宁冒危险、也不愿丢弃百姓的“仁义”。

    在原本的历史中,刘备为避曹军而逃离荆州,荆州士、民十余万随之,跟随的百姓太多,行军缓慢,一日只行十余里,有人劝说他放弃百姓,轻军疾行,以免被曹操追上,刘备答道:“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於是遂有当阳长坂之大败。

    “颠沛危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这样的人杰怎会不令人心生敬重,又怎会不成就事业呢?

    得知了刘备给百姓分药之举,荀贞喟然叹道:“仁厚信义,吾不及玄德也。”

    他坐在堂上,望向蓝天白云,三次起身,三次落座,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终而又发出长叹,喃喃自语地说道,“罢了,罢了。”召来典韦,令道,“你即刻出府,去找玄德,告诉他:心存仁民之意、时刻不忘即可,不必事事亲身躬为,给百姓分发药汤一事可交给下吏去做,而今黄巾方定,疫病又起,群盗如蜂,海内未安,大丈夫当藏身惜命,以待时用,万不可亲身犯险。”

    典韦应诺,接令出去。

    看着典韦大步出院,荀贞微生懊悔,有点后悔自己感情用事,可是既然已经叫典韦去找刘备了,却不能再把典韦叫回。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82 了却山中寇贼事(六)() 
一月疏忽而过,在满郡疫情蔓延,人心惶惶中,二月来到。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郡中的疫情一天比一天严重,粗略统计,邯郸一县目前已有千余人病亡,其中流民占了半数,其余各县人口的病亡比例也和邯郸县差不多。

    因为疫情太重,人人自危,各级吏卒均无心公事,不少人告假归家,刘衡早先令各县严守县界,禁百姓、流民流动的命令亦渐渐形同虚设了。

    外郡的百姓、流民为避疫病,一拨又一拨地逃入赵郡,他们中为数不少的人已经感染上了伤寒,这更加剧了赵郡的疫情。他们逃入赵郡之后,无处安身,有的继续往南、往北逃,有的则混入流民的聚住地,这又加剧了流民中的不安定因素。

    好消息也有,中尉府、兵营里没有再出现伤寒患者,这全亏了邯郸荣再次问郡医曹要了几个疾医,并要来了足够的医药,加大了在中尉府和兵营里的防疫力度。

    坏消息和好消息都是有关疫情的,直到二月初五这一天。

    这一天,荀贞得到了一个和疫情无关的消息。

    程嘉来报:“近日王当与褚飞燕信使来往频繁,似有异常。”

    疫病起后,荀贞最担忧的有两件事,一个是担忧郡中的百姓、流民生事,另一个便是担忧郡西山中的“群盗”会趁疫病之际作乱,故此,他一直没有放松对黄髯、王当的情报打探。

    情报打探这件事是由戏志才主抓,程嘉、卢广等人具体负责的。

    依照常理,程嘉应把王当与褚飞燕之间信使来往变多的异常禀告给戏志才,再由戏志才来向荀贞汇报,不过程嘉显然是立功心切,在获悉了此事后绕开了戏志才,径直来面见荀贞了。

    戏志才闻讯赶来,不满地瞥了程嘉几眼,心道:“这倯子身为我之下吏,却居然绕开我,直接来向中尉禀报此事,分明是仗邯郸公宰之势,目中无我,辱人太甚”倯子者,短小丑陋之意。戏志才性格骄傲,是个不屑揭人短处的人,要非怒甚,不会拿程嘉的身高相貌骂他。

    早先在颍川以及从皇甫嵩征战时,荀贞帐下主要都是颍川人,且大多是相识多年的故人,俱是久在荀贞手下效命的,彼此间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但是到了赵郡后,一个为了尽快在赵郡站稳脚,一个也是遵循两汉官场的惯例,荀贞任用、擢拔了一批赵郡士子,一边是故交亲友,一边是赵郡新贵,互相不免会出现争权之事。

    这也是在所难免的。誉满天下、出身高贵如袁绍,在占了冀州后,跟从他的那些豫州士子还与冀州本地的士子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况乎荀贞?只要不危害到内部的稳定,只要部队牢牢地控制自己的手中,荀贞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知。

    现如今,他帐下的文臣已分成了两大派,一派是颍川士子,以戏志才、荀攸为首,下边是宣康、李博以及新来的宣咸、王承等人,一派则是赵郡士子,以邯郸荣为首,下边是程嘉、卢广等人。——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岑竦,岑竦确是一个淳朴厚重的人,他虽是赵郡士子,然却与邯郸荣等本郡人不远不近,没有因为邯郸荣现今位高权重而就阿附。

    要按与荀贞的亲近程度,颍川士子强过赵郡士子,可要按现阶段给荀贞的助力,赵郡士子胜过颍川士子。不管怎么说,赵郡士子是地头蛇,在当下地域之分极其明显、各地士子均有排外之自觉的世情下,没有他们的帮助,荀贞别说再立军功了,恐怕连在赵郡站稳脚都是困难。

    这也就造成了邯郸荣、程嘉、卢广诸人在荀贞帐下的地位水涨船高,日愈强势。邯郸荣又是个刚健敢为的性子,有他在后为倚,程嘉做出不太尊敬戏志才的事儿亦不足为奇。

    戏志才衔恨恼怒,勉强把怒火按下,决定以后再寻机会给这个丑矮子好看,对荀贞说道:“褚飞燕与王当早有勾连,现下州郡大疫,民心惶惶,对他们而言,自是个极好的作乱机会,不过在疫病结束前,料来他们不会有何异动。”

    疫情如火,避之尚不及,王当、褚飞燕不是傻子,不会在疫病肆虐传播的时候作乱生事。他们近日的信使来往频繁,十有八九是在商议、勾通等疫情结束后的事情。

    荀贞以为然,说道:“虽然如此,却也不可掉以轻心。”写了一道檄令,遣人唤来宣康,命他,“把我此道檄令送给玄德、玉郎,命他两人加强在县、乡的巡逻警戒。”

    宣康应命接檄,自去传令。

    戏志才的不满之色,程嘉全看在眼中,然却浑没当回事,他撩了撩稀疏的胡须,说道:“这黄髯、王当两个贼子却是好运,郡县里疫情肆虐,他们在山中反倒是安然无事。”

    这些天打探来的情报,小股的盗贼有因为出现伤寒而尽数病死的,黄髯、王当这两股大盗贼却没有什么疫病爆发的消息。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程嘉也打探清楚了,缘故有二:赵郡西边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放到往常,这些山岭是造成山里贫寒穷苦的原因,而眼下却反而成了断绝疫病传播的天然屏障,此其一;王当、黄髯均非良善之辈,山里尽管缺少医药,可为了自保,当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