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听听。”

    荀攸上前一步,手指点在地图上瘿陶的位置,向下滑动,滑过汦水,随后转向右移,顺着汦水的河道折往斜上去,最后停在了汦水北岸的一个地方。

    他一个字都没有说,但荀贞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看着地图,入神地深思了会儿,荀贞重重地在荀攸手指最后停留的地方击了一拳,说道:“就按此策来”

    宣康、许季没有看懂。

    宣康惑然不解地问道:“荀君的意思是建议我部从此地渡河,偷袭杨氏么?”

    荀攸手指最后停留的地方名叫薄落亭,在杨氏的东南边,离杨氏有二三十里地。褚飞燕等贼就算是再谨慎小心,也不可能会在离杨氏三十里的地方布防,从此地偷渡过河是完全可行的。

    许季也是大惑不解,说道:“刚才不是说不能硬攻杨氏,只能智取么?就算从此地偷渡过河了,可最终不还得硬攻么?”

    荀贞见徐福注目地图,独不出声,乃笑问道:“阿福,你可猜出了公达之意?”

    徐福答道:“荀君之意应是:我部先诈做南撤归赵郡,然后潜行向东,顺汦水西北上,从荀君最后落指的这个地方渡河,……。”

    荀贞含笑问道:“接着呢?”

    “接着北上击阜城。”

    一言既出,宣康、许季恍然大悟。

    宣康喜道:“此避实就虚,围三缺一之策也此策如能得行,诸贼唯有弃杨氏西北遁。如此,杨氏可以收复,巨鹿郡南亦可收复了。”

    阜城县不是巨鹿郡地,是安平国地,位在巨鹿与安平的接壤处,处於杨氏的东北边,距杨氏约五十里。此城现也在贼兵之手,不过城中驻军不多,攻之不难。

    避开有数万贼兵屯驻的杨氏,改击城防空虚的阜城,此是“避实就虚”。

    阜城在杨氏的东北边,瘿陶在杨氏的北边,高邑在杨氏的西边,打下阜城后,此三地就能形成一个对杨氏的半包围,单单把西北方向留给了杨氏城中诸贼,此是“围三缺一”。

    数万贼兵屯驻杨氏,日用耗费必然很大,阜城在贼兵手中的时候,他们需要的补给可以从北路来,而阜城一旦落入汉兵手中,北边的补给就送不来了,在这个情况下,褚飞燕等只能放弃杨氏,向西北撤退。杨氏的西北边是常山,换而言之,就等於是把贼兵的主力赶出了巨鹿。

    宣康越想越兴奋,说道:“阜城的贼兵肯定想不到我部会绕过杨氏,改击阜城,我部有备贼无备,一战即可取城……,荀君,此真妙策也,真妙策也。”

    褚飞燕退回杨氏,是为了扭转张牛角阵亡的被动局面,是想逼使荀贞进入他预设的战场,以此取胜。荀攸选择改击阜城,也是为了扭转现下对汉兵不利的局面,欲以此逐褚飞燕出巨鹿。

    褚飞燕回杨氏是一退,荀攸建议击阜城是一进,一退一进之间,敌我两军表面上看矢未一发,而实际上在战术、战略层面上已是交手一合。就眼下看来,是荀攸占了优势,褚飞燕的一退至多是一种战术,而荀攸所建议之一进,已是一种战略了。

    荀贞笑问宣康、徐福、许季:“卿等可知薄落亭缘何名为薄落?”

    许季读多,答道:“是因薄落水而得名的。”

    《淮南子》云:“峣山崩而薄落之水涸”,薄落水即瘿陶县南边的大陆泽。——大陆泽有好几个名字,又名巨鹿泽,又名广阿泽,杨氏这个县名亦是由大陆泽而来的,大陆泽又名杨纡薮。

    荀贞笑道:“不错,战国时,此亭为齐、赵之疆,两国往往战戍於此。待来日我等从此亭渡河时,诸卿,我等可以追慕一下赵、齐故将的遗风。”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102 会猎书来满城惊() 
第二更。   w w wnbsp;。  。 c o m

    ——

    张飞燕以退为进,带着诸部贼兵退回到杨氏。

    杨氏不大,是个中等的县城,容不下数万贼兵进驻,张飞燕与诸贼帅相约,各部均只带一半人马入城,余下的一半人马驻扎县外。

    分兵驻扎县内、县外,成掎角之势,既减轻了县内的压力,也有利守城防御。

    入驻县内的贼兵各部泾渭分明,张飞燕和倾向於他的雷公、杨大目等诸部渠帅多驻在县东,杨凤和倾向於他的诸部渠帅多驻扎在县西。

    县寺在张飞燕的驻区内,这一日早上,他登上县寺内的高楼,展目远眺城外。

    雷公、杨大目等渠帅随从在他的左右。

    杨大目居高临下,俯瞰县西。

    杨氏县本就不是人口大县,离广宗、下曲阳又都不远,深受去年张角之乱的兵害,县中的住民越发稀零,十室九空,放目望去,县西的里中、街上几乎不见百姓,尽是一股股东游西荡的贼兵。——相比县西,县东的情况好很多,张飞燕的军纪虽然也称不上严格,但较之杨凤等部的军纪却要好上许多,贼兵大多被拘束在城头和新建的兵营里,於街上闲逛的不多。

    “张帅,老帅刚刚亡故,杨凤这个狗子就拉帮结伙,不知意欲何为”杨大目愤愤地说道。

    雷公冷笑说道:“还有说么?显然是觊觎张帅之位,所以私底下小动作不断。”

    立在雷公左边的一个渠帅说道:“张帅,杨凤不止拉帮结派,并且对你的军令阳奉阴违,你前几天命他遣人出营巡弋河岸,以防荀贼偷渡,他当面答应得好好的,结果却只派了四五百人出营,那么长的河岸,四五百人能巡个什么?”

    杨氏西边、南边都有河,西边是源自井陉的洨水,南边是源自赵境的汦水,河岸线很长,只凭张飞燕一部是看不住的,张飞燕选择放弃瘿陶、退回杨氏就是为了调荀贞、郭典过来,因此为了能及时发现荀贞、郭典的行踪,张飞燕给诸部贼兵都分配了任务,但是杨凤对他的军令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点敷衍了事。

    杨大目凑近张飞燕,低声说道:“张帅,杨凤居心叵测,留之必为后患,不如?”

    张飞燕收回远眺城外目光,转脸问道:“不如怎样?”

    杨大目举起右手,狠狠地往下一劈:“不如趁荀贼、郭贼还没有来,先把这狗贼杀了”

    “胡闹现在外有大敌,正是咱们应该联手抗敌之时,岂能反生内乱?”张飞燕瞪了杨大目一样,斥道,“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杨大目悻悻然地应了声诺。

    张飞燕复投目城外,不知他想到了什么,眉头紧锁,面色沉郁。

    雷公问道:“张帅,有什么不对么?”

    “我总觉得不踏实。”

    “不踏实?”

    “咱们到杨氏几天了?”

    雷公掐指就算:“六天了。”

    “是啊,整整六天了,……瘿陶却怎么半点动静也无呢?”

    “张帅此话何意?”

    “我数万人马驻兵杨氏,距高邑只三十里之远,按常理而言之,高邑必然会为之震动,王芬十有八九会下令荀公、郭典北上击我杨氏,可却怎么六天过去了,瘿陶还无动静?”

    杨大目插口说道:“这还用说么?此必是荀、郭惧畏张帅威名,故而不敢出城。”

    “非也非也。且不说荀公知兵善战,非常人也,不一定会畏惧我杨氏兵多,就算他畏惧了,王芬是汉刺史,只要王芬给他下令,他也不敢违背。”

    “那可能是王芬没有给他下令吧?”

    “这个可能性很小。……你们又不是不知,斥候接连回报,说瘿陶、高邑间信使频仍,五天内来回了两拨信使。信使来往的如此频繁,这定是王芬在给荀公、郭典下军令。”

    “既然如此,荀、郭又为何按兵不动,不肯出城?”

    “所以我才觉得不对劲,觉得不太踏实啊。”

    楼梯上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两个亲兵引着一个满头大汗的斥候奔到楼上。

    这斥候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张飞燕近前,来不及跪拜,急声说道:“将军,荀贼出城了”

    张飞燕精神一振,面现喜色,哈哈大笑,说道:“总算出城了”问道,“何时出的城?”

    “昨天下午。”

    “现到哪里了?”

    “算其路程,应该已快到柏人了。”

    张飞燕呆了一呆,愕然问道:“柏人?”

    “是。”

    “赵郡的柏人县?”

    “是。”

    柏人在瘿陶的西南边,距瘿陶三四十里。

    雷公、杨大目等渠帅亦是愕然,雷公说道:“荀贼回赵郡了?”

    斥候答道:“是。”

    “这不可能”张飞燕的第一反应不是相信,但斥候不会说假话,他很快镇定下来,负手在楼上踱步,陷入沉思,喃喃说道,“柏人?柏人?”

    雷公、杨大目等人不敢打扰他,面面相觑地站着,等他思考的结果。

    张飞燕停下脚步,令道:“拿地图来。”

    亲兵取来地图,铺展到地上。

    张飞燕蹲到图前,一边细细看图,一边细细揣摩,喃喃说道:“柏人、柏人。……荀公就算惧我杨氏兵多,不敢来击我杨氏,也不应该退回赵郡啊,难道他就不怕我军再击瘿陶?又或者是他别有图谋,退回赵郡只是虚晃一枪,是为了迷惑我军?”

    他的目光从柏人移到柏人北边的高邑,又移到高邑东边的杨氏,又移到杨氏南边的瘿陶,打着圈地看这几个地方,继续喃喃自语地说道:“如是为了迷惑我军,那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不经意间,杨氏东北数十里外的一座县城被他的目光扫了一下。起初他没在意,但当这座县城第二次被他无意中看到时,他忽然灵光一闪,忙把欲待转开的目光定住,落在了这座城上。

    “张帅?”

    张飞燕紧紧盯着地图上的这座县城,喃喃说道:“阜城。”

    “张帅?”

    “阜城”张飞燕总算找到了让他心里感到不踏实的原因,霍然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