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陶谦一点没有落入困境。

    对比一下荀贞。

    荀贞只有一郡,陶谦有三郡。

    裁撤过部曲后,荀贞只留了一万多兵马,而陶谦只精锐的嫡系丹阳兵就有近两万人。

    怎么看,胜面都在陶谦这边。

    陶谦唯一的问题是:他年纪大了,地盘多了,也就难免瞻前顾后,没有了当年的果断勇鸷。

    陶谦如能还有着当年平定黄巾时的那种气概,泰山兵不动、徐州兵不行,都没有关系,便就干脆亲率近两万的丹阳精锐,进军屯兵,与荀贞决死一战,只要稍获胜面,泰山兵、徐州兵必就不敢再三心二意,到时一拥而上,三军齐动,只有一个广陵郡、缺乏足够纵深、同时也缺乏足够兵员、后勤补给的荀贞,如何能胜?

    然而,陶谦却没有了昔日的勇气,面对锐意进取的荀贞,他自就会觉得陷入了困境。

    陶谦拈须半晌,不发一语。

    曹宏进言说道:“宏有一策,或可解臧霸不从调动之困。”

    “噢?卿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曹宏先痛骂了臧霸几句,骂道:“臧霸受明公大恩,却与荀广陵眉来眼去,心怀二意,不从调动,显是存了坐山观斗之念,实在可恨,只是现在没工夫找他算账,只能姑且先放他一回。”

    陶谦没工夫听他骂臧霸,追着他“可解臧霸不从调动之困的一策”问道:“良策为何,卿速道来。”

    “臧霸不从调令,明公可以彭城相代。”

    “以彭城相代?”

    “彭城产铁,兵械素精,明公可遣一人往使,说动薛礼,叫他出兵下邳,助笮相守地,然后,再如前议,用徐州兵屯郡南,以胁广陵。”

    “此策固佳,奈何我与薛礼有隙,他未必肯听我调动啊。”

    “广陵如兴兵,必首取下邳,而下邳一旦为广陵得,广陵就会兵临彭城门户,到那时,东为明公,南为广陵,西又是孙坚,彭城小国,处三大国间,自保难矣我意薛礼必是不愿广陵得下邳的。昔时小隙,如何能与今之身家性命相比?明公可许他婚姻,结以盟约,料他定从。”

    “卿言之有理,……只是,许他婚姻?我二子皆已婚配,亦未尝闻薛礼有女啊。”

    “薛礼无女,可从其族中择之;明公二子皆婚配,可娶小妻。”

    当下之时,尚无后世的礼教森严,男女婚姻,有时并不重大妻、小妻之分,贵族名门家的女儿嫁给别人当个小妻,并非罕见之事。退一步说,即使薛礼对此介意,可他没有女儿,只是从族中选个女子,嫁给“身为一地诸侯的陶谦”之子做小妻,实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陶谦沉吟了下,说道:“卿言甚是,薛礼还真是不太会愿意广陵兵临郡界,……好就按卿计,我今日便遣使去彭城,与薛礼相约婚姻,使他兵助下邳。”

    “除此之外,明公可遣一使,再去鲁阳,问袁公路借兵。”

    十天前,陶谦已遣了一使去鲁阳见袁术了,可至今尚无回信。陶谦点头应道:“便依卿言,我再遣人去鲁阳见袁将军。”

    :

129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荀贞调动兵马这件事,陶谦就算再保密,也难以瞒住所有的州府吏员。 州吏都是徐州本地人,大多出自各郡的士族,他们一知道此事,各地的士族也就知道了。

    徐州五郡的士族,有的彼此时有来往,有的互结为姻亲之家,东海、琅琊、下邳等郡的士人,不少和广陵的士人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当闻知这等大事后,为了自家宗族的利益,这些士人不可能无动於衷,於是,他们纷纷遣人、或者写信,去向广陵的熟人打探此事的真假虚实。

    广陵的士人,有倾向荀贞,因而口风严的,也有觉得荀贞、陶谦是一丘之貉,两人都是图谋徐州的“外州子”的,自就不会给荀贞隐瞒,知道多少便说多少。

    没用多久,东海等郡的士人就确定了:荀贞的确是在调动兵马,准备进兵下邳了。

    确知了此事后,各郡士人们的表现不一,看待此事的角度不同,但总体来说,没多少人为陶谦担忧,反过来,却有不少人都在暗暗期望荀贞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说到底,陶谦在徐州这几年,行事刚强,一味以势压人,州中的那些名士不少都吃过他的苦头,乃至有因为不配合陶谦而被下过牢狱的,现今荀贞要和陶谦争徐,虽说他两人皆非徐州土著,俱为“外人”,可毕竟一来荀贞出身名族高姓,虽系荀氏远房,却也算是个“公族子弟”了,一向来的名声不错,又有讨董的战功,二来,看荀贞在广陵的为政,也像是个宽容的人,不管怎么说,如果他获得了胜利,徐州改由他来当政,总该是会比陶谦强一些的吧?

    这一日,州典农校尉陈登借休沐之日,在头天晚上回到了家中。

    陈登家在下邳郡淮浦县。

    淮浦是下邳郡最东边的县。“浦”者,“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之意也,顾名思义,此县紧邻着淮水,位在淮水北岸,淮水过了此县之后,再向东百里,即汇入海中。

    淮浦离东海郡和广陵郡都不远,北上百里是东海郡,向东四十里或向南百里则皆为广陵郡界。

    这个地理位置决定了将来荀贞、陶谦一旦开战,淮浦必定躲不过战火。

    所以,当在获悉荀贞开始备战,也许很快就会挑起战争后,陈登已是顾不上陶谦可能会因“他忽然归家”而出现猜疑,刚一等到休沐,就提前连夜快马赶回了家中,和父兄商议该如何应对此事。

    陈登的父亲陈珪是灵帝时太尉陈球的从子,其族世代二千石。

    陈珪之前做过县令,后来离职归家,他本人的这个县令之职当然不算高官,但他的两个从兄弟,即陈球的两个儿子,却都是有着被朝廷任为太守的资历的。

    陈家既有此等声资,因而在下邳当地、以至在整个徐州的士族中都是名列翘楚的。

    陈登掌州中屯田事,在休沐前两日,他就找了个有关屯田方面的借口,提前离开了州治郯县,先去了厚丘,厚丘在郯县东南,离淮浦不远,只有一百多里地,休沐日的前一天,陈登傍晚出发,一夜疾驰,次日上午便回到了在淮浦的家中。

    到了家中,他顾不上盥洗,也顾不上换衣,径往后宅,来见他的父亲。

    陈珪却竟还未起床

    陈登催促侍女快把陈珪叫起。

    在室外等待的时候,他心中想道:“荀广陵秣马厉兵,备战下邳,淮浦离广陵甚近,父亲与广陵士人多有交好,不可能没有得知消息,当此时刻,却高卧不起,想来定是已有成算了吧?”

    果然知子莫如父,知父也是莫如子。

    陈珪确是已有成算。

    荀贞此前就曾多次遣人和陈登交往、和陈家交往,如今兴兵在即,自是不会忘掉陈家,便在陈登赶回家中的前一天,荀贞才刚又遣秦松来到陈家,和陈珪密谈过一番。

    陈登等了好一会儿,才见陈珪从室内出来。

    见儿子立在室外廊上,被寒风冻得脸颊通红,陈珪一边整头上冠带,一边笑道:“虽是入了春,天尚寒冬,你不在郯县待着,跑回来作甚?”

    “今日休沐,故得空归家,拜见父亲。”

    “我看你不是回来拜见我,是在郯县听到了什么风声吧?”

    “父亲料事如神登的确在郯县听到了点风声,因事关重大,不好遣人送信,故而趁着休沐,赶回来一趟,想与父亲商议。”说完这句话,陈登又问道,“不知我二兄何在?”

    陈登的兄弟不少,有两个兄长,三个弟弟,弟弟年少,不足谋大事,是以他问两个兄长何在。

    陈珪说道:“你回来得不巧,他俩都不在家。”

    “……,去了哪里?”

    “一个去了良成,一个去了广陵。”

    良成是下邳最北边的县,在下邳的西部,离下邳县不远,离东海郡更近,北上四十里便是东海境。陈登长兄的妻子是良成人,这去良成的,定然就是陈登的长兄了。当此时刻,陈珪让次子去广陵,而让长子去良成,用意很明显,必是让长子去说服他的妻族,为荀贞出力了。

    陈登眼前一亮,说道,“父亲是想?”

    “昨天秦文表又来了家里,给我带来了一封荀广陵的亲笔信。”

    “敢问父亲,荀广陵在信中说了什么?”

    “还能说什么,不外乎斥笮融之恶,责陶恭祖之偏私。”

    “就这些?”

    如果只有这些内容,陈珪怎么会把长子遣去良成,把次子派去广陵?

    陈珪笑道:“就这些还不够?”

    “……,父亲”

    “哈哈,荀贞之信中说,素闻你才华卓亮,雄气壮节,文武胆志,实乃徐州之英,天下之杰,是以,想嫁个贤女给你。”

    陈登愕然:“嫁个……,给我?”

    “是啊,荀广陵说他族中有一女,按辈分是他的族妹,素有贤淑之名,可为汝之良配。”

    “可我早已娶妻。”

    “荀广陵愿把她以小妻配汝。”

    荀贞此举,却是和曹宏建言陶谦拉拢薛礼的办法不谋而合。

    对陈家来说,如能与荀贞结为姻族,一旦荀贞取胜,那么他们陈家在徐州的地位自是牢不可破,这要比封官行赏的许诺更令人心动。而对荀贞来说,陈登之才,他前世就知,如能得陈登为自己的“族妹夫”,那就不但有利争徐,而且有利日后发展,实实在在地是赚了一大笔。

    “父亲答应他了?”

    “颍阴荀氏乃豫州望族,且与我家同为‘公族’,与我家门当户对,我为何不答应他?”

    荀爽出任过三公,陈球也出任过三公,两家都是“公族”,政治名望上没有差别;而如论族名家声,家在中原的荀氏,事实上还要比偏居徐州的陈氏高出许多。於情於理,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