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百人;交手一个回合;死的不多伤了不老少。黄熹本来心想事成了;再一看甘宁;气得他哇哇大叫。逃的这么快;黄熹还真担心他把肺再跑出来。
“追;谁杀了唐玉;我给五百马蹄金。”从这个悬赏上看;说话的黄熹已经疯了。事后能不能兑现也待考量;受了刺激的黄家私兵;一个个跑的也不慢;毕竟身上不带甲;跑起来轻快的多。而且地势稍微高一点;从上往下;这地心引力也不是吹的。
甘宁回头一看;真被这些人的气势吓着了。“我的个天啊;副都督脑袋一定值不老少钱;这帮怂货都玩起命了。”
光顾着追了;眼瞅着就要追上了;黄熹嘴刚裂口要笑;背后一声大喝;雕翎箭顺着头皮就飞过去了。
“黄忠在此;谁敢伤我家都督?”老将黄忠踩着点到了。
“怎么回事?黄忠不该在长江上飘着吗?”黄熹想过很多意外;却没想过会是黄忠这个变数。他也打听过;唐玉手底下能打的也就魏延、霍俊;这俩人一个去接应黄忠;一个镇守着夏口;谁都不在。要不是看准这点;黄熹动手可能还会再三思;实在是这次机会难得。
黄熹也算果断;大吼一声;“杀了唐玉;杀唐玉。”
累了;甘宁铁打的也差不多了;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带出来的五百人能在身边的也就五六十个。甘宁摘下战盔;用尽全身的力气喊道:“你们杀副都督唐玉;死追着我干嘛?”话出口;别人还没什么反应;他自己先乐了。可这乐归乐;带着笑脸杀人的时候;那是有多诡异啊;更吓人了。
黄熹骑在马上呢;一见追的是甘宁不是唐玉;他才知道这完全是个阴谋。说来他凑得人也不少;一千人总是有的。就这一千人;黄忠、甘宁哪个也不放在眼里;要是按着甘宁的想法;自己一个人就能宰了这一千人。冷兵器战争就是一口气;一步一步都在人家算计中;算计你的就有一股子稳赢不输的气在。要说十个项羽绑一起;百万军中杀几个来回都不难;气势在。
攻守局势一变;黄熹夺路而逃;也不知往哪走了。黄忠素有百步穿杨之能;第一箭不是射歪了;是不能射杀他。唐玉的信里说了;生擒。江夏能不能扩军全靠黄熹了;这人要是死了;少了一个心腹大患是真;便宜了刘表更真。
(百步穿杨:本义指春秋时代;楚国的‘养由基’善射;能百步**中柳叶。比喻善射者,也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养由基:《战国策·西周策》中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百发百中、百步穿杨都出自这里。此人号“养一箭”,一箭就足以致胜。)
黄忠比昔日楚国养由基更高明;可能话有点大;但说不逊色却丝毫不过分。黄忠背后箭袋只有三支雕翎箭;例不虚发要那么多也没用。小李飞刀也没说全身上下挂满了飞刀;有本事就是这么牛。
跑?第二箭就把黄熹的马腿射穿了;翻身起来还想跑;黄忠冷笑一声;张弓搭箭直接射穿了黄熹的左腿。骑马飞奔过来;俯身一拽将他弄到了马上。其余人一看;黄熹都被抓了;能逃的撒丫子就逃;被黄忠兵马围住的;纷纷投降。
“捆起来。”黄忠叫来捆绑手;里里外外把黄熹捆了个扎实。
甘宁都瞧见了;这么好的箭法;他甘宁也是懂行的人。那么大一匹马;哪都不射;偏冲着最不容易射中的马腿下手;有底气一看就是。
“黄老将军;甘宁有礼了。”说话挺客气;黄忠却不受。他最烦是什么;别人叫他老将军;将军就将军;加个老干嘛?
黄忠下马拱了拱手;道:“有礼。”
“老将军箭法如神;我这佩服啊!”甘宁还凑近乎;愣是没觉得有啥不对。
“甘宁将军;咱们赶紧回沙羡;副都督还等着呢!”说罢;黄忠已经开始整队;一地的刀枪也不捡;随意收拢了一下俘虏;快步而去。
甘宁一瞧;心说老将军真是尽心尽力;这一地的钱都不要了!
“你们几个别装死了;地上能卖钱的都捡起来。”说到卖钱;甘宁哎呦一声;大声问道:“我的黄金战盔呢?万一副都督不换;我就指望这身盔甲卖钱呢!他姥姥的。”
;
第六十二章 拉出去斩()
唐玉见到黄忠;自有一番嘘寒问暖。问了问黄叙的病情;才知华佗一直没走;还跟在黄射身边;此时正在夏口大寨。原来这华佗看上了这诡异的病;一直拿黄叙研究;孩子被折腾的几次死去活来;幸好都挺过来了;有了很大的好转。
“副都督;你说一定要留领头的黄熹一命;这是为何?您不会是想放他一马吧!这可使不得;斩草就得除根。”黄忠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既然他来投靠唐玉;当然希望唐玉越好越好。
唐玉早就看见;和死狗一般无二的黄熹已经醒了;不过是躺在地上装死。他道:“如果他听话;留他一命也无妨。要是不听话;杀他是必然。”
噌的一下;黄熹费尽力气跪了起来;“听话、听话;副都督有什么吩咐只管说。”
“把你的大名写上去;我不但饶了你;也能将你黄家一门饶恕。”唐玉说着将一张纸拿给黄熹;给他松了绑。
“这···”黄熹满脑袋都是汗珠;他手上拿的不是别的;一份认罪供词。这供词上;里里外外关于黄家的很少;主要还是说刘表。说什么刘表徒有虚名;暗中怂恿黄家暗害唐玉。这要是签了字;黄熹就想刘表不得把自己生吞活剥了?他是知道刘表这人就爱个虚名;什么八俊、八贤的。这辈子最受不了的;兴许都不是丢城失地;而是没了贤明的名头。
唐玉见黄熹有犹豫;一声冷哼;“来人啊;拖出去宰了。”
“别;副都督饶命;我写···我写···”黄熹说着把自己名字写在上面。那时也不流行连笔字;一笔一划的写的还挺漂亮。
唐玉又将一封书信拿出;顺道派人一并送到襄阳。一份认罪状、一封书信;这俩一到襄阳刘表手里;险些吐了血。又是连忙召集文武;前来商议。
别人都不说了;这最得意的无疑是蔡瑁;一脸的幸灾乐祸。心里窃喜的就是蒯良、贾诩;他们多少也有些幸灾乐祸。
“我一早就说了;唐玉不好收拾;鬼精着呢。黄家那些个废物;绝不是他的对手;这下好了吧;不但惹了杀身之祸;还俩累了咱们。”蔡瑁看了看书信;上来就是这么一句。他真的一点不赞成去打江夏;真动兵肯定得自己领兵出征;他还真就没有这个信心打赢。唐玉曾经的分析也对;江夏一直是黄祖的地盘;以前黄忠与蔡瑁也不对付;为什么刘表放着黄祖这么个人在江夏;也是有意用来牵制蔡瑁。当然;其中不乏也有蔡氏的作用。
刘表很不乐意听这废话;“黄家不行;你行吗?领兵去打啊!”
从得到消息;刘表就要动兵。开始蔡瑁还挺英勇;但大多数人一再劝阻;说荆州不能内乱。唐玉杀黄祖也是为了大败孙策;可以原谅。把事拖了拖;往后等了等。这一拖一等;唐玉不但不回来;还私下布防了兵马;明显是要翻脸了。刘表再说攻打江夏;更好了;连蔡瑁的口气都变了。荆州都督都不敢去;刘表手下也真没了可选的领兵大将。刚巧;黄熹来信求助;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蔡瑁一低头;沉声道:“打也行。可这信里写的明白;黄家还存着与州牧来往的书信;更有黄熹的证词。唐玉要是把这些弄得天下皆知;咱兴兵就是不义之师。再说了;大公子刘琦的性命还捏在唐玉手里呢!”
铁打的事实;刘表多怒也得认。
“你的意思是;答应唐玉的要求?下一道处死黄家人的命令;还得送给他二十万斛粮食?”刘表觉得太冤枉了;赔了夫人又折兵。
蔡瑁不说了;不斗这个气;刘表在气头上呢!最近活跃的蒯良、贾诩更是闭口不言;他们可都是在唐玉身上出过力的;一张嘴准得挨骂。
韩嵩;刘表的从事中郎站起来了;他说道:“杀黄家一门的命令必须得下;人死了便是死无对证。而唐玉的目的;不外乎是用此次之事;要挟州牧给他粮食;这粮食也得给。”
“你说什么?”刘表见韩嵩说话还挺高兴的;以为有什么妙招;可破了唐玉的计谋。
刘表不是不知道;唐玉就是用他与黄家的密谋要挟他。堂堂一州牧;竟联系人暗害朝廷亲封的南阳侯、荆州挂了名的副都督。成了;唐玉身死;没人过问;这事不成就是一桩特大号的丑闻。传了出去;刘表都没脸见人。
“州牧;给粮食不能白给;他不是要二十万斛吗?我们给他三十万斛;前提是将大公子安然送回来。只要大公子回来;黄家一门没了活口;州牧便再无牵挂;才能对江夏动兵。”韩嵩说到这;看着刘表等他的回复。
(唐朝之前,斛为民间对石的俗称,1斛=1石,1石=10斗=120斤。汉朝许慎。《说文解字》:“斛,十斗也。”)
急了;蔡瑁听着急了;他反对。“我来问你;唐玉收了粮食;不放人怎么办?”
韩嵩道:“这不怕呀;我们可以大张旗鼓的将此事宣扬出去。他收了粮食不放回大公子;我们就是师出有名;名正言顺的剿灭他。此等无信之人;也难再聚人心。”
“那他要是不杀黄家的人怎么办?一直留着他们要挟州牧;啊?”蔡瑁也服了;好不容易贾诩、蒯良都不和自己对着干了;怎么又冒出一个韩嵩。
韩嵩又道:“这倒不会。唐玉杀了黄祖;与黄家可说是深仇大恨。留着黄家人怕是他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眼下不过还没到杀的时候。粮食一到;唐玉自然不会放过他们。而且;唐玉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一而再不可再而三的道理;他也怕激怒了州牧。万一州牧倾尽荆州兵马攻打江夏;他也撑不住。”
“依你的话说;给还不如不给呢!他不是不敢激怒吗?”蔡瑁算是抓住了;韩嵩这话有语病。
韩嵩觉得自己是秀才遇见兵了;他解释道:“唐玉此时是光着脚的乞丐;什么都不怕;空有一条贱命。这时候激怒谁他都不怕;等他有了钱粮;成了富人。才会顾忌别人的看法;才会惜命。”
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