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密电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故且桓鲂率郑蛐砩艽Τと衔约撼晒Υ蛉胩馗呖危拍芩闶且桓龌竞细竦奶毓ぃ鞘痹儆肜辖鸾油罚雌鹄匆簿臀韧滓恍┝恕

    沈砚白心想:我做特工已经很多年了,只是你们军统不知道而已,从这个角度看,显然自己是一个很合格的情工人员,起码保护自己没什么问题。三天的等待时间,沈砚白觉得有些乏味,不与老金接头,这已是早就规划好的,沈砚白不可能一开始就变更计划,但是,她又觉得这个时间还是值得利用一下的。

    沈砚白思量很久,她认为,自己的材料不出意外会被送到特高课,此后大概率日特会找上门来,或明或暗。这三天的时间里,第一天相对会是最宽松的,想了想,还是觉得并不十分稳妥,于是决定当晚就与中共南京地下组织取得联系。

    沈砚白要去见的这个人叫彭瑞东,联络地址及相关资料沈砚白的脑海里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沈砚白知道,这是潜意识里的盼望,盼望着与组织早日取得联系。

    彭瑞东在一家汽修厂里任采购经理,这家汽修厂也是大有来头,老板是一个白俄罗斯人,名叫“克拉洛夫”,曾是“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的委员,在南京沦陷日军疯狂屠城时期,克拉洛夫曾与约翰•拉贝、明妮•魏特琳、马吉等人一起为保护南京难民作出过卓越贡献。然而造化弄人,现在的克拉洛夫则成为了一个情报贩子,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日特。

    彭瑞东也正是看重这一点,从而潜伏在克拉洛夫的汽修厂里,一是可以借助这个白俄的关系网,形成无形的保护,同时从克拉洛夫这里获取情报。

第51章 顺利接头() 
天色暗淡下来,吃过晚饭,沈砚白直接就去了彭瑞东的住处,到了他家门口,天已经完全黑了,看了看时间,晚上七点钟。这一路上,包括现在,沈砚白都留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她确信没有异常,这才敲响彭瑞东家的门。

    敲了两声,没人回应,门虽然是关着的,但门缝是亮的,屋内显然有灯光,沈砚白又敲了两声。

    “哪个?”屋内传来问话声。

    “我。”

    一个“我”字,显然不能证明究竟是谁,沈砚白只是告诉屋内的人,我是一个女的。

    门打开了,开门的正是彭瑞东,沈砚白见过他的照片。在重庆的时候,沈砚白的上线老戚所做工作可谓非常周全,所以现在沈砚白就省去了鉴别的过程。

    彭瑞东显然不认识沈砚白,他堵着门,问道:“你找谁?”

    “不好意思,我想打听一下,这有房子出租吗?附近的也行。”

    彭瑞东说:“你要租民房,还是仓库?”

    沈砚白说:“一个挡风避雨的地方,价格合适就行。”

    彭瑞东已经露出平和的微笑,“我可以帮你问问,你要多大的房子?”

    沈砚白伸出四个手指,说:“我可以出三块大洋,房子大小不在乎。”

    暗语完全正确,彭瑞东闪身,让进沈砚白,随后还留意了一下门外的情况,显然并无任何异常。关好门,彭瑞东伸出手,“欢迎你,铁匠同志。”

    紧紧的握手,沈砚白也觉得自己有些激动,像是异乡漂泊见到家人一样,沈砚白明白这种感觉正是归属感使然。

    彭瑞东说:“什么时候到的南京?”

    “前天。”

    “这一路不容易吧,”彭瑞东忽然像是想起什么来,问道:“前天?从上海过来的?也是坐的火车吧?”

    沈砚白向来比较敏感,彭瑞东问的这么仔细,想来应该也是对前天发生的列车刺杀案了解到一些信息。沈砚白点点头,答道:“是,是坐火车来的。”

    彭瑞东没有追问下去,也是点点头。

    沈砚白又说:“来的时候,我在火车上看到一起刺杀案,手法上很专业,但判断不出是什么人干的。”

    关于列车刺杀案,彭瑞东已经听过行动执行人谭五的汇报,巧合的是沈砚白居然也同在这一列火车上,还目睹了行动,正好借着个机会,彭瑞东很想听一听当时的一个局外人是如何观察到的。

    谭五汇报时说,行动很完美。现在问题来了,既然很完美,那么沈砚白如果是日伪特务,那么她观察到了什么?行动是否还叫完美呢?另外,此时的沈砚白是否能指认出当时的行动执行人,也就是谭五。

    彭瑞东问的很具体,沈砚白基本也还原了当时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沈砚白说的是有两个刺客,彭瑞东知道,实际是三个刺客,也就仅此一处出入。

    彭瑞东心里赞叹沈砚白非凡的观察力,他问:“这两个刺客,如果你再见到的话,你能认出来吗?”

    “能。”沈砚白回答的很干脆。

    “那你能描述一下他们的特征吗?”

    此时沈砚白笑了,“老彭,你一提这个问题,我就可以做判断了。”

    彭瑞东有些纳闷,“做什么判断?”

    “好,我还是先描述一下刺客的特征吧。”沈砚白的描述具体指向的就是上海的那名地下党员,也就是当时沈砚白邻座的那个中年男人,另一个就是谭五。沈砚白的描述显然没什么问题,彭瑞东点了点头,沈砚白又说:“老彭,你现在的表情,我刚才的判断,现在可以确定了。”

    彭瑞东也笑了,但他还是想听一听这位军统女教官的判断。

    沈砚白说:“这个案子就是我们的人做的,而且你对执行人至少是认识的。”

    彭瑞东说:“之前我就听上级介绍你的情况,说你是逻辑推理方面的专家,说真的,我当时真不大相信,现在,我不相信都不行了。”

    “哎,这个说的有点夸大了,专家,我肯定不行了,赞扬的话就不讲了,我最多也就是专长,在与敌斗争上,老彭,你才是专家。”

    “共勉吧,赞扬的话都不讲了。”彭瑞东切到列车刺杀案上来,他详细说了行动的目标、目的,以及行动方案,还有执行的过程,最后也介绍了谭五的情况。

    对于沈砚白的到来,上级有明确指示,最重要一点就是“铁匠”的身份特殊,鉴于这一点,要求彭瑞东与沈砚白保持单线联系,也就是说,沈砚白的中共身份仅限彭瑞东知道,如有特殊情况,也要做到尽可能少的同志知道。所以,为了今后的工作展开,以及可能碰到的紧急情况,彭瑞东把他领导下的南京情报组人员简单做了介绍,因为沈砚白见过谭五,所以就多说了一些。对于列车刺杀案,沈砚白说,干的漂亮。

    南京的地下斗争形势,彭瑞东也作了大致分析,沈砚白也汇报了自己目前的进展。这些结束后,沈砚白问:“来南京之前,在重庆,老戚告诉我,说我来南京,老彭你会给我一个惊喜,当时老戚也没有细说,他只说,我见到你就会知道的。”

    “哦,老戚这么跟你说的?”

    沈砚白回答道:“是啊,老戚这个人我非常了解,他说有,那一定就有。”

    “是,”彭瑞东点了点头,又说:“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但我可以告诉你,好饭不怕晚,你还需要再等待一些时间。”

    “好吧,我有耐心。”

    ……

    关于“惊喜”,这还要得益于老戚的提议。

    当时,组织上得知沈砚白要去南京,老戚就与组织上深入交流,最后决定同意沈砚白去南京,南京的情况老戚了解的并不多,但有一个人他是知道的,这个人现在叫“宁开雷”,原名“沈砚研”,没错,就是沈砚白的哥哥。

    宁开雷是经历过长久考验的情工人员,对沈砚白,老戚更是放心,所以老戚提议:在南京兄妹俩可以相见,并且身份上可以明确。这不仅仅是情理上的考虑,更是今后工作上的考虑,两人都在南京,互不知晓身份,斗争形势又如此险恶,如果两人相遇,是否会因误会而带来更大的麻烦?

    最终组织上采纳了老戚的提议。

    至于南京的彭瑞东,组织上也与他有过沟通,之所以当晚没有揭开这个谜底,不是彭瑞东故意拖延,而是这样一个消息,他觉得说出来显然没有直接相见要好。当晚,彭瑞东哪能知道沈砚白会来,此时安排相见,显然太仓促,所以,他就说,“好饭不怕晚。”

    回到小旅馆,沈砚白又问了一次自己,会是什么样的惊喜?她实在是做不出设想,不过沈砚白相信彭瑞东说的“好饭不怕晚”,更相信老戚的话,惊喜的事情可以不用多想,着重需要更多设想的是与敌周旋,以及残酷的斗争。沈砚白现在就想好好睡觉,因为战斗明天依然要进行。

第52章 配合调查() 
沈砚白递交的材料上明确有军统经历,当然也有日本留学经历,那名日本外交官不可能没有注意到,只不过是他不动声色,沈砚白对此并不觉得奇怪,她觉得稍有经验的外交人员都应该是这样的沉着。正如沈砚白料想的那样,这名外交官实际是很重视沈砚白的材料。

    沈砚白刚刚离开,外交官立刻就拿起电话向他的上司做了汇报,没有任何的犹豫,上司当时就让外交官联系特高课,沈砚白的材料交由他们去处理。

    特高课很快派人来取材料,这份材料便转到了伊藤宏介的机要秘书石川良平的手里。军统经历甚是扎眼,不过石川更觉得醒目的是沈砚白的留学经历,因为东京法政大学也是石川的母校,从专业上看,显然沈砚白是石川的学长,再根据时间上的推断,石川认为自己的老师伊藤也应该是沈砚白曾经的老师。

    想到这里,石川觉得这是不是也太巧合了,当然这仅仅是推断,尚需加以证实,这一次的证实看起来很简单,直接找伊藤就可以。

    看看时间,就要下班了,石川想了想,还是不要拖延的好,于是他立刻去了伊藤的办公室。

    伊藤看到沈砚白的材料颇为惊讶,在他看来,沈砚白的所学及能力,大学里任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