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马王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刺史说,大雨来势最凶猛时,本官只是滞留在洋水县,坐等各县的雨情禀报,而没有亲临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以为各县的雨情都像洋水县那样尚在可控之列!

    刺史说,其实在那一晚大雨最猛烈时,各县没有一个人到洋水来回禀,本官应该从中察觉到各县雨情的异常,是本官疏忽了!

    刺史大人依然要自请罚俸,不是罚一两个月,也不是罚半年一年,而是自罚两年俸禄,而且要即刻把这个决定写进奏章报去长安。

    至于澎水十四眼盐井的淤废,张佶身为主政县官,责任总是免不了的,刺史大人当众说,“难道一位堂堂的县令,没有人发号施令就不知道干什么了?在这样数十年罕有的一场大雨面前?”

    张佶不好明抗刺史大人的意见,他只是痛心地说,轻视了原六县都水使李引大人的忠告。

    一个“原”字再一次表明了张大人的观点,李引不再是在职官员,不再有权指挥抗旱之事。虽然李引说的话很正确,但是,是谁把这么一个正确的人罢了官的?

    高审行心中冷笑,暗道张佶你心中再不忿,奏章还不是我写。

    他摆摆手,要让大家散去,“本官要仔仔细细、一五一十地把这次的灾情向长安奏报当然还有各位大人在抗灾过程中的表现,本官都要让皇帝陛下知道!”

    于是底下的窃窃私语立刻噤声,这才是让人们深为忌惮的,刺史在奏章中的一个褒贬的措辞、一个语气的转折,都能影响一位县级官员的荣辱和升降。

    洪杜县、石城县、信宁县官员们于是又争抢着对刺史要求道,“下官也必定要求罚俸的!”

    听说夫人崔氏和女儿崔嫣已回府,高审行有些无奈地对众人说了句,“那就都罚,”然后起身回到后宅。

    高审行不大好意思见夫人,本来他携夫人入主黔州,是要做一番大事业的,开荒、抗旱、引水,桩桩件件都是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的大手笔。

    但这么大的事业,让一场雨说冲垮就冲垮了!不仅他所有期待的荣耀转瞬化为泡影,还得绞尽脑汁怎么应对长安的诘问、压服治内浮动的人心。

    看到了夫人时,高审行再添一阵烦恼,他真正的失败感来自夫人这里。

    夫人深知他的沮丧,语气在以往的基础之上再柔和了许多,但在高审行看来,那也隐含着不动声色的嘲讽:看看,这便是你抛弃李引的下场。

    苏殷说了高审行自澎水县离开后,山南西院那位官员的言辞。

    高审行默然不语。他已经想到了来自长安的愤怒,开荒抗旱了大半年原来就是这么个结果,若是一开始不这么干,会怎么样?

    手下多数县令对他的抵制,也让他心中慌慌,脚底下似踩了浮萍。

第932章 别无他求() 
高审行去西州出任长史时,京官外放,当时便有些不大敢高声的议论,说他是沾了高府的光,那时他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但西州有郭孝恪总拿他当个无影人,再有个高峻,天不怕地不怕的整天惹事,让他这位正正经经、规规矩矩的大衙门里来的标准官员毫无用武之地。

    大概连皇帝陛下都看得出他在西州难以施展拳脚,才把他放到了黔州来。

    但这就是命!

    也许他高审行生来就是这样行路坎坷!

    他感觉着辜负了陛下的厚望,即便陛下盛怒之下将自己一罢到底,他也无话可说,但毕竟没有忠君之事,他深感难过。

    高审行甚至想到,自请罚俸两年的惩罚还是太低了,与陛下的期望相比,他正该上书请求引咎辞官才对。

    但他又不甘心啊。

    真到了那个地步,他怎样回长安?先以哪条腿迈入高府、面对府中的众兄弟子侄?曾经,他以自己的刺史之职为傲,自问在家中这些人里也算功成名就的了,原来这场功名却抵不过一场雨。

    他该怎样带着夫人回到长安、面对昔日那些长安的同僚?他们会不会说:看看,高审行志大才疏又不安份,去西州、去黔州,陛下到底给了他多少的支持!简直胡搞!事情仍然让他办砸了,砸得一塌糊涂。

    他以为此时的自己都不如个守成之官,心无妄念,老老实实在做个下州刺史,每天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摆一摆排场,扯几句蛋,推诿几件责任,品一壶好茶,结交几位红颜知已,当然再看住了夫人,不让她与什么恩人纠缠不清,然后熬到致仕,荣归故里。

    自古有奇思者多折磨,有奇志者多磨难。造福黔州的志向换来了黔州上下的风言风语、众属下的公然要挟,曾经想给崔颖谋个国夫人的心意,换来了她的同床异梦。

    这简直是公门中的耻辱、与家门中的耻辱双重来袭,让他怎么承受得住!若不是女儿和儿媳在场,高审行几乎就要失声痛哭了。

    夫人对他说,老爷,你可与李引商量过这场天灾?

    只这一句,高审行便怒火填胸,一霎时面庞憋成了紫色,他说不出话来,因为此时,他就连对夫人怒目而视的勇气都没有。

    天灾是两情相悦、能商量的么?要是能商量,我他娘还搞什么开荒抗旱!

    可是夫人此时仿佛没有看到高审行的反应,仍然在建议,老爷,他在有些时候是有些办法的,你真该与他问一问办法,兴许

    高审行只能愤怒地一摔筷子,制止她再说下去。办法,李引这小子当然有的是!他有办法把自己最为喜爱和信赖的女人的心拉过去,让她在自己最惶惑无助的时候,还想着把他拉到前台来!

    人有心,因而才有恩怨。

    高审行忽然有那么一刻心底里是痛快的,至少,在他功败垂成的这一刻,先把他最为切齿的一个人踩到了泥底下。人生,不就是快意恩仇么!

    一家人的晚饭吃得波澜不惊,又暗涛汹涌,高审行回来前,特意换下了官袍,潜意识里尽量不让这些家中女子们把他脸上的任何表情、任何的话语与当前官场上的败局联系起来。

    人没有了官袍,也该有尊严,但这种尊严要一天天的适应、培养。

    有下人进来,低声下气地回禀道,“老爷,都濡县李引求见。

    高审行没有反应过来,他以为自己听错了,抬眼再去征询地看下人,在这样的时候李引来干什么,这里可是他的内宅!

    又是夫人崔颖几乎用抑制不住的喜悦声调吩咐道,“通报什么,你还不快让他进来!”

    李引低头进来,毕恭毕敬地向着刺史和夫人、西州长史行礼,他还没忘记向坐在一边的崔嫣一躬身,“小人拜见西州五夫人。”

    崔氏连忙示意丫环看座,问他的来意,“李大人,我知道你一定会来的,绝不会像那些人一样,一有点事就躲得无影无踪,”

    刺史道,“你无官无职,竟然还敢对黔州大事指手划脚!”

    夫人嗔道,“老爷,看你说的什么话!我知道李大人一向有些谋划,他总能给你些见解!”高审行暗暗骂道,他当然是有些谋划的,他都把你的心谋划走了,不然到现在你还敢明目张胆地向着他说话。

    夫人又道,“老爷,你难道忘记了,你那道罢他官职的奏章让我截下来了,总之长安并不知道这件事,那么他就还是六县都水使,对这次抗旱的雨灾不正好‘指手划脚’?

    李引起身道,“多谢夫人抬爱,李引正是为着此事来的。”

    高审行冷冷地道,“若按夫人所说也算有理,你还算是在职的从六品官员。那么你便讲上一讲,对今后有什么见解吧?没关系,你大胆说,大、胆、说!总之错了也有夫人拿眼睛时时瞄着本官,西州的长史大人、五夫人、丫环、高府七岁的大小姐也一定是心向着你的,本官不会怪你也就是了。”

    被他一口气提到的几人只顾吃饭,没有一个人抬眼。

    高审行此时毫不掩饰的酸言酸语,若是放在往常估计不会出口,但他这会儿没穿着官袍,又是在内宅,于是便不大自觉地脱口而出,而且并未觉出有多么不合时宜。

    不过他再加了一句,“但你既然还是官,就该白天时到府衙来,与黔州的那些官员们见见面、发表一下高谈阔论”

    他注意到,自己说话时,夫人数次想要说话截断,但欲言又止。

    李引站起身,对着高审行再次深施一礼,说道,“大人,李引夜晚到刺史府来,原本还有一件事是不便与那些人讲的。但大人和夫人硬要小人讲一讲眼下的局势,小人斗胆放言,对与不对,大人只要心知便可。”

    刺史道,“坐下讲吧。”

    丫环上茶,然后退在一边。李引先捧起茶来,一口吞个干净,丫环惊呼,“李大人,那不是好茶,再说水也烫啊!”

    李引大概是让热茶烫到了,眼睛里噙出泪花,对刺史道,“大人,黔州今天的局面,李引也无良策了!”

    众人无语,连高审行想要讥讽两句的念头也自已压了下来。听李引再道,“刺史大人为了黔州民生操劳,天地可鉴,但天道难料,功亏一篑,小人不能助刺史大人力挽狂澜,惭愧之至!若问我法,眼下只有一法。”

    夫人忙问,“你有何法?”

    李引道,“李引‘六县都水使’之职,就是刺史大人为抗旱而设,如今抗旱失败,舍我其谁?李引总不愿意见到刺史大人因此而罚俸降职。那么,请大人将所有的责任尽归小人,往长安报上去吧!”

    高审行和在座的人个个吃了一惊,而崔夫人先惊声道,“不可,李大人,这样一来,你的那些辛苦、那些个废寝忘食的日日夜夜,便付诸东流了!”

    李引终于看向夫人一眼,她的紧张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为着她不随着高审行的失败而承受颜面上的羞耻,他也没什么可求的了。

第933章 云淡风轻() 
高审行眨着眼睛,此时才仔细地看了看李引这个人,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