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临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璟笑道:“勇士牌是什么样子,让我看看?”

    王平取出蛮人勇士牌,递给了刘璟,又挠挠头道:“听说蛮人一共有五块勇士牌,这是其中一块,虽然输给我,但我不是蛮人,所以还是不能享受勇士的地位。”

    刘璟看了看勇士牌,其实是用龟壳制成,雕刻有两条龙的图样,颇为精致,他便将勇士牌还给王平笑道:“我计划设立牙门五军,准备任命你为五个牙门将之一,统领五千蛮兵,这样你的勇士牌就有用处了。”

    牙门军就是刘璟的直属军队,牙门将就是直属领兵大将,虽然军职并不特殊,但它却是刘璟的亲信,前途无量,王平心中大喜,连忙抱拳躬身道:“愿为州牧效命!”

    不过王平心中还是微微有些遗憾,州牧竟是让他统领五千蛮兵,略略不遂他意。

    ........

    设立牙门军一直是各大诸侯的惯例,主要是保证紧急战事调动,保护诸侯的安全,兵力大多在一万到两万直间,象曹操就有三万牙军,刘备也有五千牙门军,孙权则有两万直属军。

    刘璟至今没有设立直属军队,主要是他牢牢掌控军权,暂时没有设立直属军的必要,但自从第一次北伐失利后,刘璟便开始考虑这件事,按照一般诸侯的做法,是动用总军力的一成士兵设立直属军。

    而现在有二十万汉军,那就是可以设立两万牙门军,按照刘璟的想法是设立五军,分别为骑兵、重甲步兵、蛮人弓弩兵、重盾军和鹰击军。

    同时任命五名牙门将,骑兵牙门将由马岱担任,重甲步兵自然是刘虎统领,鹰击军统领是刘正,今天他决定用王平统帅蛮人弓弩兵,只是最后重盾军的牙门将他一时还找不到合适人选。

    “州牧!现在去军营吗?”

    侍卫首领李青的疑问打断了刘璟的思路,李青很了解主公的习惯,傍晚时他从不会去军营,要么去将军府,要么回自己府邸,尤其最近夫人身体不好,州牧更会关心夫人的情况。

    果然,刘璟抬头看了看天色,西方天空已经布满了深红色的云霞,他摇摇头,“今天不去军营,回府吧!”

    马车调头,向刘璟府邸驶去。

    .......

    凤仪阁内,刘璟正和家人共用晚餐,凤仪阁是一个阙阁,高约三丈,临水而建,坐落在湖西北,湖面上的凉风习习吹来,使阁楼内格外凉爽,闷热暑气一扫而空,这里也是刘璋为度过盛夏而费尽心机修建的避暑阁,可惜刚刚修建好益州便换了主人。

    阙下种植了大片特殊的植物,使凤仪阁内没有蚊虫骚扰,去掉了一大烦恼,阁内不大,方圆不过两丈,四周站着四名侍候丫鬟,还有两名照顾孩子的乳娘。

    刘璟喜欢全家聚在一起吃饭,桌子四面围成一个小圈,大家相邻而坐,这也是一般小户人家家庭用餐的方式,叫做‘聚坐’,而大户人家则是‘散坐’,要求独桌独席,每个座位间相隔一丈,四面散开。

    聚坐是因为食材不多,无法做到每人一份,所以大家聚在一起举箸共享受一盆之菜,这就和后世的用餐方式一样了,而刘璟家中聚坐是为了增加亲情,因为府宅地方太大,每个妻妾都有独立的院子,平时往来不多,如果吃饭时再远远而坐,这种亲情就真的疏远了。

    所以刘璟采用小户人家的聚坐,但菜肴却是每人一份,刘璟坐主位,妻子陶湛坐在左首第一个,她保胎稍有成效,今天也特地出席了家庭宴会。

    右首第一个则是孙尚香的位子,她虽然回江东探亲,但位子还留着,右首第二个便是小包娘,乳娘带着两个孩子则坐在他们母亲身后。

    而蔡少妤按理不应该出现在凤仪阁内,客不入阁是刘璟府上的规矩,但陶湛却了解刘璟的心思,特地在自己身旁给蔡少妤加了一个位子,包括丫鬟在内的众人都心知肚明,唯独蔡少妤本人不知。

    餐桌上颇为热闹,刘璟取出了祝融夫人给妻子的明珠项链,递给她笑道:“这是蛮王妻子献给你的礼物,好像挺冰凉,我替你收下了。”

    陶湛是豪门之女,见多识广,对一般珍宝都不放在眼中,但她却被这串明珠吸引住了,明珠是磨圆而成,一共十八粒,用金丝镂空包裹,她拾起来对着灯光仔细看了看,有些惊讶道:“将军知道这是什么吗?”

    刘璟也有些好奇道:“我以为它是水中产的明珠,但发现不是,竟是用人工磨圆,而且一直都很冰凉,好像是件稀罕之物。”

    陶湛低低叹息一声,“我知道蛮疆有一种罕见的奇石,叫做**石精,蛮人叫做月亮石。”

    旁边蔡少妤接口笑道:“**石我也知道,很多洞中都有,各种形状,千奇百怪,南郡的白龙洞就是,我去过,各种**石很漂亮。”

    陶湛摇了摇头,**石很常见,我说的**石精,是**石孕育了数十万年的精华,并不是每一根**石都有,大概一百根**石才有一根**石有一点点石精,大小宛如米粒,陶家一个管事在蛮疆花高价买到一点点,十几颗黄豆大小,镶嵌成手链,被我祖父献给江东吴老夫人,就是尚香的大娘。”

    刘璟更加奇怪了,笑道:“听起来好像很珍奇,但我看那祝融夫人也是毫不犹豫取下来给我了,我还不当回事。”

    陶湛叹了口气,“这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一串,蛮人叫做明月宝珠,世代由蛮人王妻佩戴,是王妻的一种标志,堪称他们的国宝,她居然把这个宝贝送给将军,真不知将军给了她多大的人情。”

第591章 烦心消息() 
贾诩笑了笑又道:“当初我劝州牧先取关中,是因为我知道南方军队是无法横扫北方,虽然依靠长江水战赢得了赤壁之战,但那些都是因为水军犀利,可一旦到了北方平原,就不一定是北方军队的对手了,而且曹丞相拥有三万骑兵,在北方谁还能与他抗衡?其实如果我是曹丞相的军师,我会建议他让出关中,让汉军进入关中,然后利用骑兵的优势将汉军全歼在关中”

    不等贾诩说下去,刘璟便叹息道:“幸亏文和不是曹操的军师,否则我就是马超第二了。”

    “其实这并不是曹丞相没有想到,就算他没有想到,荀攸也会替他考虑,他们之所以没有采用这个方案,就是因为他们屡次败在汉军手中,不敢再冒这个险了,但经历了第一次北征之战后,我想曹丞相也会改变策略,他会把汉军放入关中,但集中兵力防御陇右和关内,关中就是一个大瓮,进了关中,曹军就可以瓮中捉鳖了,州牧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刘璟有些听懂了,他连忙道:“军师的意思说,关陇其实是一体,光夺取关中并没有意义!”

    “正是如此!”

    贾诩抚掌大笑,笑声一收,他又微微叹息道:“我就是关陇人,对关陇了解得比谁都透彻,当年我劝董卓先取关陇,稳固了这个根基后再进京,可惜董卓急于求成,仓促进京,最后没有了后路,西凉势力只是昙花一现,我不希望州牧再重蹈覆辙。”

    刘璟默默点头,他已经完全明白了贾诩的意思,夺取关中并不一定能占领关中,如果曹操把他们放入关中,动用骑兵及倾国之力和他在关中决战,他很可能就会再次失败,甚至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贾诩劝他先取陇右,巩固陇右,有了和北方军队抗衡的实力后再进攻关中,这才稳步之策。

    “军师说得不错,三年之期我理解了。”

    刘璟叹息了一声道:“其实用两年的时间来巩固陇右和关内,已经是很快了。”

    贾诩想了想又道:“除此之外,还有两件事我要提醒州牧。”

    “军师请说!”

    “第一件事是南阳,明年和曹军的免战契约就到期了,我建议州牧再续签三年,以保证荆州的安全。”

    “我也是这样认为,南阳方面最好保持平静,相信曹操也有此意,那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就是州牧北征一定要有理由,蒯越告诉我,天子对州牧擅自北征非常震怒,甚至要下旨剥夺州牧的爵位,被荀彧劝止了,现在朝廷中对州牧北征议论极大,曹丞相的党羽诸如凉茂、常林、王桀等人纷纷利用州牧擅自北征造舆论,说州牧有不臣之心,很多支持州牧之人也被迫缄口,这对州牧的名声很不利。”

    刘璟沉思片刻道:“我已决定派许靖入朝,作为我在朝廷的利益代表,让许靖在朝廷中活动,挽回不利的局面。”

    “不妥!”

    贾诩摇摇头道:“让许靖入朝,曹丞相或许可以接受,但一定会有底线,那就是许靖只能做州牧的喉舌,如果让他在朝廷中活动,曹丞相绝不会答应,许靖会出事,毕竟朝廷是在曹丞相的控制之下,州牧为何不考虑使用衣带诏呢?”

    衣带诏是刘璟准备用来和曹操换取益州牧的封号,上次曹植出使荆州时,刘璟便提出了这个条件,但曹操一直没有回应,不知是曹植没有说,还是曹操另有想法。

    更重要是,刘璟知道,一旦使用了衣带诏,就意味着他和曹操彻底敌对了,曹操会逼迫汉帝下旨剥夺他的一切爵位和官职,并宣布他刘璟为叛逆,宣布他为假冒皇族,把他赶出宗庙,他在政治上会有很大的损失。

    曹操完全可以这样做,但曹操并没有走出这步棋,说明他也是很小心,不想把事情做绝,既然曹操留了余地,他刘璟也必须要权衡利弊,并不是抛出衣带诏,他刘璟就可以获得大义的,没有那么简单,这一点贾诩显然没有想到。

    刘璟叹了口气,“衣带诏之事让我再考虑一下吧!”

    贾诩感觉刘璟不太情愿用衣带诏,便笑了笑,“这只是微臣的建议,州牧可以自己考虑决定。”

    就在这时,书房门忽然‘砰!砰!地敲响了,非常急促,“什么事?”刘璟极为不悦道。

    只听包娘在门外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