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临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掌柜心中也欢喜,行一礼,跟士兵下去休息了,甘宁又将地图交给身后的参军,吩咐道:“立刻复制一份,此情报极为重要,派人马上送去柴桑!”

    。。。。。。。。。

第二卷 江夏第1017章 战云笼罩() 
在柴桑以东的长江江面上,一支由一千五百余艘民用和军用船只组成的船队正浩浩荡荡向东疾驶,船队规模巨大,占据了大半个江面,绵延百里,这是自赤壁大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船队。

    这里面包括了七百余艘战船和八百艘千石以上民船,民船则负责运送粮食物资,包括三十万石粮食和无数的军用物资。

    但军队并不多,只有七万主力汉军,加上部署在江淮和会稽郡的三万军队,一共是十万汉军,如果是进攻曹魏,这点军队远远不够,但攻打江东,十万大军便已足够。

    一场合肥大战使汉军夺取了江淮地区,曹军被迫退回中原,汉军则完成了对江东的战略包围,江淮地区的汉军如一把砍山大刀,重压在江东头顶,令江东军束手无策。

    而会稽的一万汉军则是一支在江东后背的冷箭,随时可以射向江东后背,另外部署在太湖内的汉军水军则是一把锋利的匕首,顶住了江东腹部,随时可以给江东腹部致命一击。

    汉军的包围使江东军只局限于吴郡、丹阳郡和毗陵郡这狭窄的三郡地域内,相当于后世的苏南地区。

    正是包围江东的战略完成,尤其合肥之战的胜利,将曹操势力赶出了江淮,使曹军无力再联手江东,这样,汉军灭亡江东的时机成熟了,一旦灭亡江东,汉军将统一除了交州以外的大部分南方地区。

    江东也深知身临险境,他们也被迫进行战略收缩,利用汉军暂时和缓江东局势的时机,迅速撤回了九江郡和豫章郡的数千军队和所有军用物资,事实上放弃了九江郡和豫章郡。

    当然,会稽郡的失守也使江东放弃了南面的临海郡、建安郡和临川郡,如果加上之前被迫割让给汉军的新都郡、广陵郡和庐江郡,江东十一郡只剩下了不足三成的土地。

    就在建安二十二年六月,汉军发动了最后的灭亡战。

    在声势浩大的船队中,汉军的五千石的主船位于队伍前面,前方有三艘千石战船开道,左右各有一艘千石战船护卫。

    刘璟则站在主船的二楼前端,迎着猎猎江风眺望波光浩淼的大江,他自己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东行了,十几年前,他困守柴桑,被江东军打得几乎要灭亡之时,做梦也想不到会有率军去灭亡江东的一天。

    但这一天却真实地到来了,刘璟的目光又向北方望去,他最大的渴望却是统一天下,不知那一刻将何时到来?

    这时,一名侍卫上前禀报道:“殿下,南岸有官员求见!”

    “谁要见我?”刘璟淡淡问问。

    “殿下,是豫章郡丞鲁肃。”

    “原来是他!”

    刘璟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看了看前方,前方岸边似乎一个市镇,刘璟一指市镇,“郤主薄,那是哪里?”

    刘璟的新主薄由参军郤正出任,此人只有二十余岁,却文思敏捷,见识广博,被司马懿推荐给刘璟,刘璟十分欣赏他的文才,便令他为随军主薄,替代已转任淮南太守的秦宓。

    “启禀殿下,那里是南陵县的凤凰镇,是长江上有名的补给点。”

    刘璟点点头,他从前听陶湛说起过,陶家曾在凤凰镇有几座大仓库,后来转售给其他商人,刘璟随即令道:“天色已晚,暂停凤凰镇休息!”

    船队不是不可以夜航,像合肥之战时,运输物资的船队都会在夜晚航行,但那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不得不冒险航行。

    但如果时间不是太紧迫,船队都不会选择夜航,而这次汉军东征,船队过于密集,在大江上夜航十分危险,很容易发生撞船事故,尤其大规模的船队,一旦撞船就不会只有两艘,损失将十分严重,所以刘璟特地下令,夜晚船队不航行,必须靠岸停泊休息,次日天亮再走。

    船队放慢了速度,向南岸驶去,刘璟的五千石大船缓缓靠近了凤凰镇码头,早有士兵下船戒严,不准任何可疑之人靠近码头。

    一个时辰后,十几名骑马官员赶到了凤凰镇码头,为首之人正是豫章丞鲁肃,后面还有几名年轻的随从,由于汉军完成了对江东的战略包围,逼迫江东不得不放弃豫章郡、九江郡和临川郡。

    而汉军即将对江东的进攻使三郡官员都感到了巨大压力,为了保护自己利益,三郡高官齐聚南昌县,商议对策,众高官一致决定归降汉国,并推举和刘璟关系极好的鲁肃前去与汉军联系。

    鲁肃早已对孙权心灰意冷,他也知道江东大势已去,他并没有什么个人利益,但他却一心为民,为了豫章郡民众的利益,他也最终决定归降汉国,接受刘璟统一南方的事实。

    鲁肃一行人赶到凤凰镇,天已经黑了,码头上的士兵事先得到命令,当鲁肃通报姓名后,立刻被一艘小船送去了停泊在江中主船之上。

    鲁肃被士兵带上了主船,来到位于二楼的刘璟书房前,侍卫禀报道:“殿下,鲁郡丞来了。”

    这时,刘璟快步走了出来,笑道:“子敬,我们好久不见了。”

    鲁肃连忙深施一礼,“微臣参见汉王殿下!”

    “来!进船舱里谈。”

    刘璟将鲁肃请进船舱,两人分宾主落座,刘璟见鲁肃十分削瘦,气色很糟糕,便关切地问道:“子敬似乎身体不太好?”

    鲁肃叹了口气道:“去年大病一场,便一直没有恢复,再加上政务繁重,身体也一天比一天糟糕,也不知能不能熬到明年。”

    刘璟摇摇头道:“这样可不行,子敬是栋梁之才,我可不能让子敬的身体再继续糟糕下去,子敬就不要回去了,在我船上好好养病,调养几个月,让身体恢复过来。”

    鲁肃一惊,连连摆手,“这可不行,豫章郡可少不了我。”

    刘璟一笑,“有什么少不了,我会另外任命郡丞。”

    鲁肃这才想起豫章郡还属于江东,但刘璟却说这样的话,说明他已经势在必得了,鲁肃沉默片刻,叹息一声道:“江东竟然沦落若斯,着实令人痛心。”

    这时,侍卫送来两杯茶,刘璟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道:“天下一统是民之所望,损失的不过是极少人的利益,子敬一心为民,又何必在意江东权贵的得失?”

    “殿下说得对,统一是大势所趋,我鲁肃也是汉臣,眼看大汉中兴将至,我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不过念旧也是人之常情,鲁肃的失落,望殿下见谅!”

    说到这,鲁肃取出三郡高官的联名信,呈给刘璟,“这是豫章、九江和临川三郡官员给殿下的联名信,我们都愿意归顺汉国,以保三郡民众之安。”

    这封信在刘璟的意料之中,事实上,他早就接到了豫章和九江两郡太守派人送去长安的私信,两人在信中皆表示愿意效忠于他,所以这时候接到归降书,刘璟不感到一点奇怪。

    他看了看信,又对鲁肃道:“十年前九江郡和豫章郡还是由朝廷直辖,后被江东窃据,八年前,江东军在柴桑惨败,当时已经明确将豫章郡和九江郡割让给荆州,后来双方协议后,我才答应将豫章郡和九江郡还给江东,这是第一次,四年前,交州军北伐,一度占领了豫章郡和九江郡,又被我汉军夺回,我也暂时交还给江东,无论从历史,还是实际控制,豫章郡和九江郡都不应该属于江东,这次汉军收回这两个郡也完全合情合理,子敬不要考虑这是汉军夺取它们,也不要有任何惆怅之心。”

    鲁肃苦笑道:“殿下的话让人无法反驳,不过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江东人,都认为夺取豫章郡和九江郡,并非是从前发生过什么,而是现在汉军的战船。”

    刘璟大笑,“子敬果然很有趣!”

    刘璟又和鲁肃细谈片刻,便让人带鲁肃下去休息,鲁肃身体实在太差,若再不休养,他熬不过今年,对于刘璟而言,鲁肃还有大用,必须把他的病治好。

    刘璟随即任命参军蒯珩为豫章丞,带着自己的信件和鲁肃的随从一起赶往南昌。

    蒯珩是蒯越之子,为人精明能干,才学也不错,襄阳科举考中第六十七名,从军后从书佐一步步升为参军,刘璟早有心培养他,便利用这次机会让他出任豫章丞,历练两年后再升他为豫章太守。

    安排好所有事情,刘璟这才问站在门口欲言又止的侍卫道:“有什么事?”

    “启禀殿下,甘都督派人送来紧急情报。”

    侍卫上前将一只红色信筒呈给刘璟,刘璟拧开信筒,从里面倒出一卷白绢,他展开白绢,这竟然是江东各地驻军图,刘璟大喜,立刻起身来到沙盘前,对照着地图一一在沙盘上进行标识。

第二卷 江夏第1018章 初战京口() 
京口是江东旧都,在京城迁往建业后,京口便渐渐冷清下来,不过它只是在政治上被边缘化,它的经济地位依然很高,它是毗陵郡运河通过长江的出口,毗陵郡运来的粮食在京口中转,换成大船后再运往建业,京口也就成了江东最大的物资中转地,商业十分发达。www。。

    目前,江东正在全力疏通吴郡到毗陵郡约百里长的运河,同时扩宽秦淮水和毗陵运河之间的航道,一旦这两条运河开通,丹阳、毗陵和吴郡三地便连为一体,吴郡的粮食和物资可以直接运往长江,再从长江通向建业,或者也可通过秦淮水直接运往建业。

    所以在江南的运河体系中,京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江东的军队布局中,建业三万军中的一万人就是部署在京口,由老将韩当统帅。

    甘宁既然拿到了江东军队的部署地图,他便有的放矢,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刘璟令他牵制住建业军队,并没有让他袖手旁观,而夺取京口,控制住运河枢纽,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