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
可惜的是当年的我们后勤补给充足,战争是在别人的土地打的,所以我们不介意送一些新兵前线,让他们用生命去学习如何打仗。
在脑海想了这么一个回答,迪尔爵士最终说出来的话却变得柔和了许多:“时代不同了,首相先生……如今我们无法武装更多的部队了。”
增加兵力虽然可以提升战斗力量,可这种提升也是有限度的。类似日本在二战末期叫嚣的所谓一亿玉碎,那只是自欺欺人的胡扯罢了。
如果相信美军害怕登陆日本遭遇太多的伤亡,这更是无稽之谈了。即便日本能在冲绳瓜岛硫磺岛和塞班岛打出合格的防御战,可也消耗了太多太多精锐部队。
傻子才会相信日本本土那些失去了房子还有粮食的难民,会真的打出日本正规军的顽强和凶猛来。
所以美国估算登陆日本会损失大量现役部队的借口,无疑只是表面冠冕堂皇的结束战争找了一个体面的理由罢了。
真正让美国放弃登陆日本的,依旧还是美国埋藏钉子在亚洲,提前打出一张搅浑亚洲局势的战略牌罢了。
事实证明这一张牌打的对了,并且时至今日依旧还在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从朝鲜战争时期一直牵制着苏联和国的发展,将亚洲地缘政治变成了一片混沌。
所以,英军不是不想动员更多的作战部队,而是他们现在发现自己已经养活不了更多的部队了。
招募士兵需要粮食给养的支持,需要武器弹药的训练,维持这些说白了都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银。
但是现在,英国本土军队已经开始为缺少粮食担忧了,再扩编部队,只能更快的摊薄并且消耗掉粮食储备,绝对是有害无益。
另外,二战的欧洲战场可不是步枪还有炮楼碉堡这种低烈度的治安战。依靠轻步兵作战的亚洲战场模式,在这里绝对是自寻死路。
新成立的步兵如果没有火炮支持,没有重机枪以及战防炮强化,那在敌人的面前绝对支撑不住。
与其送前线去被对手击溃徒增混乱,不如有限的强化少数部队,达到真正的“能战”水平,至少能保证不会出乱子。
盲目的扩编和新建部队,实际会给指挥作战的高层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如果无法预先估算一个师或者一个团的作战能力,无法确切掌握一个成建制部队的实际情况,会影响整个战局。
二战德国后期的指挥混乱,有相当一部分的责任,都是因为胡乱组建各式各样的部队,自己扰乱了自己造成的。
一个后组建的国民师,甚至连正规军一个团的战斗力都达不到,让他们去驻守阵地,缺乏重武器的这些侧翼部队一击即溃,会直接导致正面的主力部队受损甚至被合围歼灭。
所以,在一定程度,兵不在多而在精这句国古代老祖宗们总结出来的名言,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粮食,武器弹药,甚至是军装棉被,我们都准备不出更多了。”迪尔怕丘吉尔不信,开口补充了一句道:“而且,之前在坎特伯雷出的乱子……”
“好了我知道了不要提坎特伯雷”丘吉尔摆了摆手,再一次打断了迪尔的话。
德国海军扰乱了英国补给线,给英国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个压力在坎特伯雷的新兵训练营爆发了出来,直接导致了三十多名士兵死于乱斗的恶性事件。
而这个事件造成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因为处决了一些造成混乱的士兵,直接导致了新兵们的不满,这种情绪已经蔓延到周边,让丘吉尔等高层头疼不已。
也正因为如此,提起坎特伯雷,丘吉尔才会如此的不耐烦,才会如此的忌讳。他已经被这件事情搅得够难堪了,当然不愿意再提起。
“报告”这个时候,一名军官尴尬的打断了两个人的谈话,把手里的电递给了丘吉尔:“刚刚从泽西岛传来的电”
丘吉尔看到面的第一句话,恨得咬牙切齿,差点把手里的电纸撕碎丢到地:“混蛋他们没有一点军人的荣誉感吗?”
不用看电的内容,迪尔大概猜到了面说的一些事情。估计守军顶不住德军的攻击压力,准备要投降了。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对于正在用泽西岛来判断德国人的登陆强度的英国高层来说,事情似乎正在向脱离他们控制的方向发展了下去。而这种不受控制的发展,是丘吉尔还有迪尔等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
461预料之中()
“报告”守在陆军指挥部内的元首李乐听见了有军官器宇轩昂的喊出了恭维自己的口令:“胜利元首”
放下了自己的胳膊,这名军官摊开了夹在腋下的件夹,然后开始朗读里面的电内容:“午10点整,我军突破沙滩防线,向圣赫利尔继续进攻……”
念完之后,他合了电,将件夹递给了一旁的校之后,昂着下巴立正敬礼,转身离开了作战指挥部。
勃劳希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部队第一次完全依靠大规模登陆来夺取岛屿的战斗,竟然意外的进行的如此顺利。
他看向了成竹在胸的李乐,开口说道:“我的元首,看来登陆泽西岛的战斗,进行的异乎寻常的顺利。”
李乐点了点头,然后把手指按在了泽西岛的航空地图:“我们的部队,现在大约挺进到哪里了?”
“前线的详细汇报还没有到,不过根据一个小时前的进度判断,我们的攻击部队应该已经到达圣赫利尔的外围了。”
“守军不会超过3000人,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深入内陆,战局已经定了。”起登陆作战来,向敌人腹地进攻陆军高层还是很有信心的。
一旦他们占领了海滩,并且让大部分的士兵岸,登陆作战演变成了一场寻常的进攻——在陆地进攻,1940年的德军还真可以算得是无所畏惧天下无敌。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相信我们的部队可以在圣赫利尔吃午饭。”带着足足的自信,凯特尔昂着下巴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好像是胜利宣言一样,他说的是那么的自然。而他的身边,听这段话的勃劳希契还有其他几个将领,都没有出声反驳。
如果这是登陆战,提前下一个胜利的判断,这些人会立刻开口反驳的,可是当战斗变成了内陆攻击,他们沉默的理所当然了。
“看来,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应该聊一聊海狮计划提前实施的事情了。”听见在座的所有人都默认了凯特尔的判断,李乐这个假元首开口说道。
并不是只有英国高层把泽西岛之战看成是登陆英国作战的预演,德国高层也在利用这场登陆战,检验自己的部队,并且衡量登陆作战的成功可能性。
在得到积极的结论之后,李乐开始迫不及待起来,他知道自己对英国的破交战成功是有时间限制的,他也知道一旦拖延到了1941年,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庞然大物,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剧本现在已经完全不按照李乐熟知的历史走了,1942年参战的美国什么时候会卷入战争,现在没有人知道。
而1941年的时候被德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苏联,现在也已经警惕起来——德国越过苏伊士运河的事情,已经遭到苏联无数次的抗议了。
李乐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算是失去了一个穿越赋予他的重要金手指。剩下的一些金手指,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失效。
在所有的金手指都失效之前,尽可能的为德国奠定一个更有利的胜局,是李乐现在必须要操心的事情了。
而打败英国,占领英国完成大西洋壁垒,是彻底结束西线战争的最好的一个局面了。
为了这个局面,李乐决定尝试一下海狮计划,争取在1941年半年,把英国这个狗皮膏药彻底打出局,让美国必须面对一个完整的大西洋壁垒
如果可以在打败英国之后,如同法国那样诱使英国殖民地摇摆不定或者采取本能的立态度,那德国才叫真正的赚翻了。
当然了,现在还没登陆英国,也没有确定可以打赢登陆战役,设想这种美好的未来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现在能做的事情,是尽可能的完善《海狮计划》,让德国登陆万无一失,用一天的时间决定未来谁才是欧洲的主人
“我的元首,这只是针对一个不足3000人驻防的小岛。以此来判断登陆英国,依旧还是有些武断啊。”
武断不武断谁也不知道,陆军依旧担忧自己的部队无法对英国登陆,这才是勃劳希契说这句话的重点。
听到陆军又在打退堂鼓,李乐有些不耐烦的开口呵斥道:“小心翼翼是对的,可过于小心是畏首畏尾了还记得莱茵兰吗?还记得法国吗?陆军总是在摇头说不可能,结果一切都是可能的。”
面对勃劳希契,元首在许多事情有天然的心理优势。元首玩弄政治,在几个国家的夹缝之披荆斩棘,为德国带来了复兴的现在。
而在复兴的过程,又是元首的坚持,让陆军取得了波兰到法国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
“我们在登陆泽西岛的时候,并没有使用全力……对么?”看着有些尴尬的勃劳希契,突然间强势起来的元首质问道。
事情有的时候是这样,早先希特勒还活着的时候,对陆军高层的积威已久,现在陡然发力,勃劳希契当然只能选择顺从。
几个月以来,元首给大家的印象是和蔼了许多,他不再和陆军高层针锋相对,而是更愿意用道理还有事实来说服驱使。
这给陆军留下了许多体面,也缓和了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
所以,元首几个月的时间里放低自己的身段,让这一次坚持提前积累了太多太多的威望。
勃劳希契屈服了,点了点头同意道:“是的,我的元首……我们只动用了112师的两个团,还没有重炮部队,大约只有4000人。”
因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