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战争取得了胜利,那日后清算这一次轰炸的问题,也足够让赫鲁晓夫还有其他相关官员们喝一壶的了。
“我知道了……”赫鲁晓夫郁闷的说了这么一句之后,就不再谈论这个话题了。
既然斯大林已经决定要离开弗拉基米尔,也就意味着他不会回到莫斯科了。
赫鲁晓夫想的非常简单,即便是斯大林要秋后算账,可他也要等到秋后不是么。
现在的德国部队可没有要给赫鲁晓夫留什么机会的意思,他们正在猛攻莫斯科。
德国人的炮弹现在已经非常容易的就可以落在莫斯科的城市内了,大街小巷现在都有可能被炮击,整个城市的西部都变成了一个战场。
“其余的事情就不要管了,说一说防线的问题!我想听昨天晚上我们反击的结果,现在就要!”赫鲁晓夫看着对方,开口问起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副官从自己手里一摞文件之中,抽出了一张来,递给了赫鲁晓夫:“我们的损失报告,大概阵亡了700多名士兵!”
这个损失已经是非常巨大的了,如果每天损失700人,那也就意味着,他们一个晚上就要打报废一个团的部队。
一个师可以坚持3天,一个下辖10个师的军也只能勉强坚持一个月……
虽然这样细算下来,赫鲁晓夫也没觉得赔了多少,他甚至觉得很不错。
按照这个数字计算下来,他只要拿出20万人来,就可以坚持6个月左右的时间,哪怕伴随着60万人的崩溃,他也消耗的起。
用60万的损失,来保证莫斯科可以坚守到冬季11月,简直就是让赫鲁晓夫做梦都能笑醒的结果了。
可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这只是夜间反击战的损失,并不包括白天坚守阵地损失的兵力,还有被德军击溃的部队总数。
事实上,德国在进攻莫斯科的两天时间里,已经打垮了苏联差不多2万的部队,并且让另外3万多人失去了战斗能力。
这样计算下去,赫鲁晓夫的局面就变得不那么乐观了:他的百万大军只够损失100天的,8月莫斯科就要易手。
“夺回了多少阵地?”赫鲁晓夫有些郁闷的用手指头揉了揉自己的鼻梁,开口质问道。
副官吞了一口唾沫,硬着头皮开口回答:“德军击退了我军的进攻,我们没有能够夺回近郊的建筑区。”
这个回答就更让赫鲁晓夫郁闷了——前天他的反击还夺回了一些建筑物区域,可现在他的反击已经无法奏效了。
“梁赞方面的第2近卫坦克师,还有罗科索夫斯基下辖的作战部队,什么时候开始反击?”赫鲁晓夫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侧翼部队的反击作战上。
这是防御莫斯科会战中,苏军给自己准备的后手,罗科索夫斯基集群下辖10万精锐部队,还有1000辆以上的坦克,足以对德军侧翼实施反击。
只要他的反击开始,德国侧翼受到了压力,就不得不分兵去救援,对莫斯科方向上的攻击也就会停止下来。
如果他的反击可以成功,德军甚至有可能被迫放弃莫斯科附近的阵地,向斯摩棱斯克方向撤退。
一旦完成这个战略目的,那么德国企图占领莫斯科的作战计划,就彻底失败了。
“他们正在组织部队,等待天气恶化。”副官看了看罗科索夫斯基送来的报告,开口回答道。
因为没有制空权,所以苏联的侧翼攻击,只能选择在乌云或者阴雨天气下发动。
所以罗科索夫斯基正在等待的,是一个恶劣的天气。晴空万里的时候,德国的空军太过强大了,会成为苏联装甲部队的致命威胁。
“空军那群蠢货!我真是想枪毙几个指挥官,好让他们认真的想一想,做懦夫的代价!”赫鲁晓夫听到了恶劣天气这个词汇的时候,就恨得咬牙切齿。
空军现在已经不敢出击了,更可怜的是,他们连一套完整的防空体系都建立不起来。
虽然苏联也在积极投入雷达的研制生产工作,也向美国要过雷达的技术和设备,可是他们确实还没有办法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雷达防空络。
其实就连李乐这么重视雷达的国家元首,也没有能够让德国的雷达覆盖整个第三帝国。
苏联在这方面差的更多,他们不仅仅没有雷达引导地面飞机作战,也没有先进的战斗机来和德国空军争夺制空权。
反正1941年的苏德战场上空,只有德国空军的身影,很少能够看到起飞作战的苏联空军的战斗机。
通知()
795出名了()
“叫我们来是做什么的?”一个波兰被俘的军官,在一处集中营的营地内,诧异的看着自己面前的大银幕。
电影的胶片在强光的照射下,被一下一下打在大银幕上,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摇晃。
这里是波兰的一处战俘营,里面有波兰的军官,英国的军官,还有法国的军官
他们与其他的战俘一样,都是在战争中被德国军队打败,然后被俘虏起来,送到了这里。
和其他战俘不太一样的是,他们都是军官,是甄别过的,这里作为战俘营,条件也要比战俘营宽松许多。
“不知道,也许只是组织我们看一场电影。”一个来自英国的军官耸了耸肩膀,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德国人搞什么鬼。
两个人可以用英语交谈,不过一旁的法国军官们就显得孤立的多,他们都是说法语的,所以和英国人一般聊不到一块去。
波兰人里面,会英语的人不少,会法语的人却不多,所以波兰军官和英国军官走的近一些,法国人自己只能自己抱团。
但是从表情里面就可以轻易的看得出来,他们实际上也在为今天发生的事情感到诧异,因为他们也不相信,德国人会好心的组织战俘看一场电影。
即便他们也希望只是看一场电影消遣一番,可是他们觉得这种好事情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明天的伙食更好一些,似乎比看一场电影起到的作用更大一些。
“开始了!开始了!”银幕上出现了一个瘦弱的波兰劳工的想象,看上去营养并不好,穿着囚服,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波兰战俘。
“我叫伯洛夫!是一名波兰人!”那个拎着铁锹的男人开口,用一嘴流利的波兰语开口说道:“今天我在这里看到了人类最残忍的暴行!”
他的话让电影银幕前面的所有波兰军官骚动了起来,德国人这是在做什么?炫耀自己的暴行?
英国军官们也都诧异起来,他们莫名其妙被叫来看这种虐待波兰战俘的影片,有种被人威胁的感觉。
“这是做什么?见鬼!德国人疯了吗?他们要虐待波兰战俘?”一名在北非作战被俘虏的英国将军,这个时候也坐在观众席上。他对自己身边的副官问了一句,然后一脸不解的看着大银幕。
银幕上的影像一点儿没有受到干扰,依旧在播放着。里面的波兰战俘介绍完了自己之后,就开始说自己看到的灾难。
他一双无助的眼睛盯着摄影机,沮丧的表情透过银幕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我在被俘虏之后,一直都在劳动,德国人对我们算不上友好,可是我们还都活着。”他一开场,就说出了许多战俘的切身感受。
是的,德国人是胜利者,在胜利者的战俘营里面,能够有一口吃的,艰难的活下去,已经是恩惠和施舍了。
实际上,波兰人也虐待过战俘,德国人和英国人还有法国人,战胜的时候都曾经不同程度的虐待过战俘。
但是只要战俘的损失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虐杀俘虏的恶性事件,大家也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了。
“不过”那名波兰战俘一个转折之后,就说起了让人愤怒的事情:“今天,我看到了成千上万名被杀死的同胞,这些人死了,这是一场灾难!”
“我的天!”骚动一下子扩大开来,有波兰军官站了起来,用自己流利的德语,质问站在一旁维持治安的德国卫兵:“这是什么?”
“你们还懂不懂国际法?见鬼!”旁边的法国军官也不满的大声叫嚷,发泄自己心中的恐惧。
毕竟,影片里说的这些东西,如果真的发生过了,而且被播放出来搞得众人皆知,那就说明对方变得疯狂,变得有恃无恐起来。
很简单的一个逻辑:既然对方敢宣扬,那就不介意继续这种虐待战俘的罪行。
到时候这种虐待如果扩散开来,轮到了在座的军官身上,那可就真的大事不妙了。
“坐下!不要说话!坐下!”周围的卫兵警惕的端着自己手里的武器,对战俘营里面的各国军官们大喊大叫起来。
影片里面的内容继续着,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闭上了嘴巴。因为里面的波兰战俘继续开口,说着自己看到的一切。
“我现在身在苏联的卡廷地区附近,这里都是森林,位置我可以确定”镜头里的人不断的絮叨着,语气已经有些哽咽。
然后镜头就被偏转过来,对准了正在挖尸体的劳工们。他们正在用双手,把一具一具已经腐烂的尸体,抬出并不深的土坑。
“苏联人屠杀了我们!他们简直就是禽兽!”含着眼泪,那名波兰战俘最后一边流泪,一边斥责苏联犯下的罪行。
观看电影的这些来自各国的军官,都闭上了自己的嘴巴。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因为他们确实看到了那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景象。
尸体很多都被反绑着双手,即便是从腐烂的面孔上,都可以看到当时死者的绝望还有挣扎。
那些让人作呕的尸体长大了嘴巴,空洞的眼窝望着天空,似乎在渴望着最后的呼吸。
可惜的是,他们再也不能活过来了,他们就这样被埋在了卡廷附近的森林里,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中。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