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这里能不能离开莫斯科,谁也没有把握。所以平民也已经断了这方面的念想,只有军队在这条通道两边苦战。
“我们的部队必须全部进入莫斯科,那里需要我们。”政委皱着眉头,对着自己的军事主官开口说道。
这名军长从不断进入德军炮击区的苏军士兵身上挪开了自己的目光,开口说道:“那边只能接收到五分之三的部队,这样做值得么?”
“如果……”他只是想说出心里的话,可是话到了嘴边,他还是没有说得出口。
毕竟这个时候,即便是一个合理的建议,也会被误认为是胆小怯懦,叛变革命了吧?
他想说的是,如果让这些部队在外围作战,逐渐的积累战斗经验,或许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也说不定。
可现在他不进入莫斯科去填补城内的消耗,赫鲁晓夫就有可能少坚持几天的时间。
这几天的时间,说不好就可能左右整个苏德战争的胜负,这个责任他可负不起。
要是德军提前几天攻占了莫斯科,然后解放了数百万的部队,集结起来南下,朱可夫集群腹背受敌,苏联也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虽然在他的心中,斯大林清洗部队干部的做法确实不怎么样,可苏联毕竟是他的祖国,让他选择的话,他还是愿意为祖国战斗到最后一刻的。
“没有什么如果了……现在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听从指挥,哪怕是命令说让我们去死,我们就去死好了……”政委一脸的无奈,说出了他最近几天经常说的话来。
为祖国尽忠到最后一刻,无脑又坚决的战死在莫斯科,就是他认为最好的报效祖国的方式了。
“我们的通道只有21公里宽了,如果算上前线区域,可能连15公里都没有了。”将军看了一眼政委,苦笑着说道:“我的部队,差不多到了莫斯科,就只剩下两个师能战斗了。”
他的军一共有三个师的部队,部队编制是满的。毕竟他的部队是新兵补充部队,在打散建制分配到其他部队之前,人数上确实是三个师的规模。
只可惜这并不代表着他有三个有战斗力的师,相反他的部队只有轻武器,可能连一个师的战斗力都无法达到。
“更北一些的部队,情况也不好。”政委开口说道:“我打听过了,他们的损失更大,似乎过封锁区要丢掉一半人。”
“尽量让部队快点走吧,如果前线崩溃了,我们这里可能连半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那名将军叹息了一声,开口说道。
如果外围的防线被德军突破,他这里基本上就是一触即溃的状态。士兵集结起来等待分配物资,周围连一条像样的战壕都没来得及挖呢。
“报告!将军同志!”一名苏军通信兵冲进了两个人谈话的农舍,立正敬礼然后开口说道:“近卫第54师发来的急电。”
将军接过了那张电文,看了一眼之后,就脸色不好的递给了自己身边的政委:“德军距离这里还剩下5公里不到了。”
“最后一条防线了?这么快?”那名政委有些不太敢相信电文里的内容,扯过来看了一遍之后,才自言自语的问了一句。
“不算快了……如果按照估计的速度,今天上午对方就有可能打到我们站着的地方了……他们在控制节奏,似乎不想让周围的我军离开。”将军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一下德军的想法。
“让部队尽快进入莫斯科吧,东西能带多少就带多少,不能带的,就轻装前进!”随后,害怕自己的部队被拦腰截断的将军,给出了自己的命令。
说完之后,他就指了指还没来得及退出屋子的通信员,开口吩咐道:“你去,给前面的第118师发电,命令他们尽快通过封锁地段,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
“是!”那名通信员赶紧立正敬礼,然后转身跑出了这间农舍。
将军也开始扎自己的武装带,一边穿一边对政委说:“我们也要移动了……”
946各种问题()
莫斯科市中心,地铁站旁边挨着的一处地下防空掩体内,赫鲁晓夫的总指挥部里面正一片忙碌。
战况一天比一天激烈,德军的炮击也一天比一天让人绝望。大家都在昏暗的灯光下忙碌,那种闪烁的照明看着就让人心悸。
西南北三面都有德军不断的向市中心推进,莫斯科的情况已经非常危急了。
“赫鲁晓夫同志,还有几个小时,可能莫斯科就要陷入被全面包围的境地了。”一个军官背着手,向赫鲁晓夫汇报了封锁地段的战况。
那里的战斗相当的激烈,德军稳扎稳打,苏军步步为营,几乎把那段道路打成了一片焦土。
现在那里已经没有什么植被了,德军的飞机还时不时轰炸,简直就和地狱没有什么两样。
“两天前,我就知道这里马上就要被德国人包围了!你们只会撤退,只会诉苦却根本不愿意为祖国战斗到死!”赫鲁晓夫冷笑着看了一眼脸上无光的苏军将领,开口讽刺了一句。
“士兵们已经尽力了,昨天有3个团长还有1个军长阵亡,没有部队轻易后撤。”那名军官无奈之下,开口解释了一句道。
他代表的是军队,军人当然是有血性的。听到了不公正的评价还有讽刺,他当然咽不下这口恶气。
只可惜讽刺他的人是赫鲁晓夫,莫斯科城防的最高负责人,也是他的最高上司,所以他不能发飙,只能低声下气的申辩。
“这里是莫斯科!莫斯科!我们的首都被敌人炸成了一片废墟,你们却跟我说你们已经尽力了?”赫鲁晓夫抓着问题不放,继续质疑道。
这句问话让申辩的苏联将领脸色微红,一路上从布列斯特地区溃败到了莫斯科,也确实让军队高层们脸上无光。
如果他们可以把对方阻击在明斯克,或者斯摩棱斯克,此时此刻莫斯科也不会沦为前线城市,被德国人包围。
“许多指挥官已经一个星期没有见过您了这不是一个好消息,有流言在基层部队流传,说您已经离开莫斯科了。”一个行政方面的军官岔开了话题。
岔开了话题之后,赫鲁晓夫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一再的埋怨军方,实际上也改变不了什么现状。
关键是,现在他的健康状况,包括精神状况,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所以他不愿意经常出现在人们面前。
此时此刻的赫鲁晓夫面容消瘦,已经脱了像了。而且他患有严重的胃病,吃饭都需要特殊照顾才行。
一些人在他面前提起过,所以他确实也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说是他已经离开了莫斯科,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诽谤。
“您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有没有什么想要对士兵们说的鼓励的话?我们举行一次宴会,让所有的高级指挥官都见一见您如何?”一个官员开口建议道。
他的建议本来还算不错,可在莫斯科被包围起来的时候聚餐,影响也够恶劣的。
“那不行的话,就开会吧!开会,召集所有人开会!尽可能的让他们见到您。”另一个官员开口跟着说道。
“只能这么办了,如果我不想背负上逃兵的罪名的话。”赫鲁晓夫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召开一次会议,露一次脸的事情。
见一件事情已经完了,边上的一个民政官员接着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外围的两个电厂已经失守了,城市差不多三分之二都已经失去了供电,饮水也很成问题。”
这就不是一个好消息了,因为水电水电,电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么水也一定会出问题:“莫斯科河能够提供的饮水并不多,外围的水库已经被德军占领了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一个军官听到了这个,立刻开口补上了自己的专业看法:“德军只要切断供水,我们就只有莫斯科河这一个饮水来源了。数百万人拥挤在城市之中,每天的消耗都是惊人的。”
主管民政的官员也跟着点头,开口补上了一刀道:“100万人每天吃一个面包,就是一百万个面包!即便有土豆还有其他的农作物,可粮食问题依旧是一个大问题。”
粮食当然是一个大问题,莫斯科虽然早在被合围之前,就开始囤积大量的粮食,可一个城市的粮食消耗总量也是惊人的。
虽然经过一番努力,苏联确实提高了莫斯科的粮食储备数量,但是这些数量在补给断绝之后能支撑的天数,依旧少的让人可怜。
另一位主管医疗的官员苦着脸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还有一个事情是之前想到了,却没有估计的这么严重的——城市里面的尸体,会随着天气变热腐坏,到时候可能会引起瘟疫。”
这个问题就显得比较严重了,如果尸体不及时处理,那整个城市也许会变成一座死城。
当然了,成为一座死城也很符合苏联高层的想法。只不过死城是针对苏联单方面来说的,有大量药物补给的德军是不会惧怕瘟疫等传染病的。
更要命的是,在瘟疫流行起来之前,莫斯科城内的储备药品就会率先告罄。
主管医疗的这位官员开口对赫鲁晓夫解释道:“瘟疫不是最让人担心的,担心的是药品严重不足。我们的弹药和粮食都是优先储备的,药品显然不是。”
“我们的药品已经不足了?”本着得过且过原则的赫鲁晓夫听到了这个说法之后,先是一愣,然后才开口问了一句很不专业的话来。
“药品还有一定储备,可问题是德国人有青霉素,我们却没有那种特效药。除了青霉素之外,还有很多药物也都数量不足,无法和德国人比较。”那名官员开口回答道。
脸上带着郁闷的神色,这名官员继续说着自己的难题:“而且,即便我们想要储备大量的药品,也做不到美国那边提供的药品也不算多,我们的生产能力也远远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947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