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李东阳这老狐狸,陈瑀也要使出点计谋,李东阳当即知道陈瑀用意,他看了一眼陈瑀,然后道:“需要老夫的地方尽管开口!”
臭小子,果然不是什么好鸟,连你老师都算计,还算是人嘛你?不要脸!
陈瑀仿佛想了很久,李东阳尽管很着急回京,但也是颇为安静的等着陈瑀,半饷后,陈瑀终于开口了,他道:“其实学生到还真有一个办法让这政令中止!”
李东阳一双眸子陡然一亮,“当真,如何?”
“恢复市舶提举司以往的职能,开海禁!”陈瑀道。
“不行!”李东阳猛然道,“海禁不能开,这是祖制,就算是没有了祖制,也不可,前段时日倭寇才在东南兴风作浪,这时候若是开了海禁,祸害的是整个东南!百官也不会同意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开了海禁,这和中止政令又有什么关系?一点关系没有!”
就怕你不退一万步说,只要有了这一万步,就知道你的底线在哪,无论如何,这到不是一点可能性没有的。
“老师您冷静点,听学生说来。”陈瑀道,“大明想走出世界,开拓海外是必不可少的,三宝太监下西洋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外贸能给大明带来的收益绝对是可观的,不然日本国、安南国、佛朗机等邦畿也不会想方设法与大明通商。同时大明所赚取的利润也绝对庞大,单说近期来活跃于东南的闽商,以短短的几年时日其发展的力量超乎想象,隐隐有越过晋、徽等商,靠的是什么,我想老师比我清楚的多!”
“即使这般又如何?如果海禁真的开了。将会有大批日本国的寇虏进入东南为祸,届时这责任谁来担?!”
“倭寇之害在乎国人也!”陈瑀道,“想必老师也听过兵科给事中那一番言论,他说的一点都不错,海民没了生计,没了土地,能干什么?走私!带着倭寇一同走私!不然单凭倭寇,岂能在东南复杂的地形中来去自如?如果没有大明子民的带路,倭寇还能这么烧杀抢掠么?”
“东南的海防,学生已经在加强,上次浙江大捷想必老师也看出了我大明军队的实力,归更到底,军旅的羸弱,只是经济的羸弱罢了!”
“军事的羸弱是经济的羸弱?”李东阳品位了一番,笑呵呵的道,“这见地倒是新奇的紧。”
陈瑀看已经调起了李东阳的胃口,一鼓作气的道:“如果海防足够强大,那东南的秩序建立起来之后,海禁开了也无伤大雅,不会出什么乱子!”
“再加上我等毋需开所有的海口,可以现在宁波提局司试行,出海贸易者经海防同知批准,领“引票”到指定之地贸易,在规定时日返回,一旦秩序建立之后,外海人和大明都会尝到甜头,那么谁还会主动攻击抢劫?”
“小抢小闹成不了灾难,这些事,大明辖内不是没发生,想要沿海彻底没有战乱也是不可能的,但学生相信,收益绝对大于支出,怎么样去算都是划算的,不是嘛?!”陈瑀给李东阳斟上一杯茶,自己也端起了茶水喝了一口,默不作声。
“你说的这些和刘大人的政策还是没有关系啊?”李东阳没有表明态度,捋着胡子突然来了这么一出。
还想试探我?不要脸!
“这则政令的目的为了什么想必老师也知晓,无外乎钱!”陈瑀道,“但这么做,显然朝廷也增加不了多少收益,相信老师也是知道的,既如此,那学生这般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东阳看了看陈瑀,呵呵笑了笑,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竟拍拍屁股离去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七章 何为礼法()
李东阳动身回到了京师,风风火火,来无影去无踪,颇有一种大侠的风范。
望着李东阳的背影,陈瑀狠狠的吐了一口吐沫,“不要脸!”
这老狐狸终究没有说一句话,也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其实这两句话是矛盾的,因为整个谈话过程中,李东阳一直是持不同意的态度,既如此,他临走时未说过一句话也已经代表了他的态度。
没错,李东阳默认了陈瑀的方案,只是潜在的意思是,出了事,你陈瑀一人扛着,和老夫没有一点关系。
这也是陈瑀骂这厮不要脸的原因,当初慷慨激昂一个劲的为国为民舍身取义,妈的,但凡有点儿事,这几把跑的比谁都快,见过不要脸的,这么无耻的还是第一次见。
偏这家伙还装作一副高深的模样!
这些日子海禁政策也是越来越松,现在也是开海禁的绝佳时期,所以陈瑀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写了一份《开海禁疏》,此疏中重点以开海禁给朝廷带来的收入为主题,并且辅之关于东南各方面的形式以及军事力量等。
陈瑀建议先以宁波市舶提举司为例,看试行结果如何在后当定论。
当李东阳在朝会中宣布陈瑀这举措时,本以为会有大量的官员跳出来反对,可结果让他惊讶不已,跳出来的也仅仅是几个老顽固,多以礼部和翰林院为主。
他们以祖制强烈反对陈瑀这举措,还激烈的批判了陈瑀这诛天灭地的思想,并且要求都察院撤销陈瑀一切职务等等。
不过滑稽的是,各科给事中、御史、词臣此刻却无比的统一,他们说国情当以国势为定,如今国家财政危机,开海禁不失为一则利,况且仅仅是在宁波市舶提举司试行,并没有什么不妥。
当李东阳知道朝臣的态度之后,心中满腹惊讶和惊恐,什么时候陈瑀的势力已经渗透了整个朝廷?这不可能啊?
加赋之举,在夏收之后,刘瑾便依照陈瑀的建言给取消了,因为朝廷不但没有增加一毛的收入,还激起了南直隶、浙江、湖广等地的百姓们的骚动。
市舶提举司提辖自然是陈瑀的人,倒不是说是陈瑀用了什么手段,才让自己的人上位,实在是这位置没人敢做,一旦成功了还好,可一旦引起了种种不测,谁也不愿意去承担,所以他们打的算盘就是,你陈瑀先去经营,我们等着吃果实就好!
当宁波市舶提举司开了之后,前来经商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宁波码头前各色各样的人穿梭,有扶桑日本人,有佛朗机人、波斯色目人、朝鲜等等。
人多了,闹事人也多,但是这些人上岸前,陈瑀就已经给他们宣布过大明的法律,不过这些人却充耳不闻,以为大明还是和正统朝一般,不敢欺负他们这些外来客。
所以宁波街头便出现这样一幕,一个日本人和当地渔民大肆出手。
当陈瑀接到消息后,立刻带都司的人前往事发地,经过一番了解,陈瑀总算是弄明白了,原来是这日本人认为大明商给他的东西缺斤少两,而大明商人却说他的东西都是过了秤,且给那日本人看的,断然不会少!
这日本人是存心找事。
确实,他们就是在存心找事,通过以往正统、成化朝的惯例,一旦发生这种事,大明朝礼部唯一能做的就是息事宁人,并且还会给自己一些赔偿,所以这些日本人便旧事从做,希望能捞到一些好处。
陈瑀仔细的盯着那日本倭人,这厮长相很丑,而且很矮,看穿着,陈瑀基本可以定义这厮为“矮矬穷”。
那日本人被陈瑀盯的很不好受,用生硬的中文对陈遇道:“你们大明要给说法!”
陈瑀点了点头,笑眯眯的道:“是要给说法!”
然后脸色一换,回头对那大明商户道:“如果我查出你确实有违商业操守,牢狱之灾免不了!”
陈瑀现在担心的不仅仅是外来国,更是担心直接的百姓,这些沿海的居民若是平头百姓还好,可若是那些油腔滑调的人,这种事干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陈瑀不但要给外来国家震慑,也要给大明人做个提醒。
他相信随着市舶司的发展壮大,这样的事一定不会少有!
那商户倒是个老师的扑鱼汉子,他拍着胸膛道:“大人您放心,俺们本来没有营生,好不容易有了这次机会,俺们也不会做那种不要脸皮的事,您经观查,若是俺给大明丢脸,现在就跳海里喂鱼!”
陈瑀点了点头,心中一股暖流而过,这才是我大明朝的子民,够汉子,没给本官丢脸!
陈瑀示意沈飞带人封锁了现场,开始对那日本人做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陈瑀笑眯眯的对那日本人道:“这你当如何解释?”
“看错的干活,你要怎么样?我们日本国可不是好欺负地……”
话还没说完,陈瑀一拳头就打了上去,“我大明就是好欺负地?”
陈瑀这一举动和这一句话,立刻让周边百姓热血沸腾!
陈瑀接着道:“今天你们日本国要不给本官一个交代,你他娘的就给我在牢狱呆着吧!”
现在我兵强马壮,会怕你们?这样的种族,若是不给点教训,他们不会知道天高地厚,若是“大明好欺负”这种思想一直伴随着他们,那后果才真是不堪设想!
所以对待日本,陈瑀唯一的策略就两字“强硬!”,一旦给这些人打怂了,他们会比孙子还要乖的。
果不出所料,那日本人被打懵了,他们从来不会想过大明的处理态度会是这般,不是说大明一向是要面子的么?可这是怎么回事?
要面子那是皇帝的事,现在皇帝都不知道在哪里风流快活,谁他娘的跟你要面子,今天你们国家不派出使臣调节,我他娘的绝不会放人!
陈瑀针对日本国这种做法,立刻让礼部高度警惕,他们说“邦畿之国,非开化之民,我皇明当以礼度化也,岂能暴乎?”
他们的处理意见是让陈瑀放了日本国人,并对其道歉,以体现大国的包容度。
陈瑀笑了笑,对那礼部来使说道:“今天本官便和你掰扯掰扯何为礼与暴。”
他说完便啪的一巴掌送了上去,将那礼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