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阁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陈瑀回到翰林院之后,刘瑾对朱厚照道:“圣上,老奴着人弄了两只猎豹前来,可否要去观赏一番?”

    朱厚照听到这里,立马来了兴致,高兴的道:“走!”

    刘瑾暗笑了笑,可谁知刚出东阁没多久,便遇到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以及身后的几个翰林院讲官,杨廷和恭敬的对朱厚照道:“陛下,当日讲时刻,不知这是作何而去?”

    “无他,迎接先生耳。”朱厚照十分敷衍的道,脸上露出了一丝的不耐烦。

    杨廷和狠狠的瞪了一眼刘瑾,然后便开始今日的日讲课题“亲贤臣,远小人。”并且举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故事,以及高宗和秦桧的故事,乃至本朝英宗和王振等人的故事。

    这一起起含沙射影的言语,就连朱厚照也听不下去了,小小年纪的他第一次发出反抗的怒吼,“尔等以为朕便是秦二世、宋高宗等流么?李林甫是谁?刘瑾?谷大用?张永?还是苗逵?秦桧又是谁?陈瑀?还是尔杨大学士!”

    杨廷和从未见过朱厚照发火,想不到小小年纪气势上来之后,就连杨廷和也噤若寒蝉,他连忙跪下道:“臣不敢,陛下英明神圣,微臣只是以史为鉴,未雨绸缪,未有含沙射影之心。”

    虽然表面上很是慌张,但是缜密的言语透露出杨廷和心中那不卑不亢的态度。

    他不惧怕朱厚照,一点也不!

    朱厚照摆了摆手道:“尔衷心朕知晓,这两日朝鲜国使臣将拜谒大明,尔翰林院这些日子暂且停了经筵,会同礼部商议如何接待他国使者。”

    “翰林院官多不胜数,小小番邦毋需动用如此之多人,经筵是辅国大事,国君德行之根本,岂因番邦来朝便停了?”杨廷和像是看透了朱厚照的心事,无论如何也不同意暂停日讲。

    “哦,这么多人啊……”朱厚照无奈的道:“那好吧。”

    确实很多人,馆选的庶吉士已经开始授课参政,好容易有歇息一日的时刻,严嵩和董文玉便去找了陈瑀三人。

    严嵩以《雨后观芍药诗》入选庶吉士,继续授课学习,练习政事,好不容易有一日的休息时刻,自然找来了三人吃喝一番。

    几人见面,自然先是寒暄一番,缅怀当年考进士之时多么的艰难,这也是大明文官不成文的规矩,见面了第一件事聊出身,不用问,陈瑀自然是这些人的老大,如今又兼任监察御史,更是让几人祝贺不断。

    这里面最失落的莫过于顾鼎臣,有时候一个人幻想多了,失落便也会随之而来,但是伴随他们的也将是奋斗,顾鼎臣就是这么一个人,不断的幻想,不断的奋斗,他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

    相比着京师的祥和,南方却出现另一幕,甚至有暴动的倾向。

    所有的一切皆是因招土著兵所起,很不幸,李驿臣也被编入招募的行列,当然,不是说让李壁拿刀参军,而是两广左都御史潘蕃给了每个州府定下招兵额度。

    本这事和贵州没什么关系,但是左都御史潘蕃的招募军兵实在不够数,便请了贵州都御史帮忙,于是巡视贵州都御史便让几个边镇招募一些土兵以参数。

    就这样,一场祸及广西周边的****,正在土官中暗自酝酿。

第一百零一章 离() 
弘治十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广西思恩府土官岑峻发动叛乱,屯兵聚粮,劫杀万计,攻夺田州府治。

    并且沿广西和贵州周边一路抢杀,多地土官与之沆瀣一气,搅乱周边政局,致使广西、贵州两省陷入大规模****,百姓惶惶度日。

    这一带都是属于三不管地带,土官们根本不服从汉人的管治,朝廷无奈之下,采用以夷制夷的政策,可是这些土人们身性彪悍,尚未开化之蛮夷。

    就在朝廷定量招兵的时候,岑氏以朝廷图谋不轨,意欲围劫猎杀土人为由头,发动叛变。

    这些土官们通汉话的没几个,自然是土官首领说什么便是什么,于是乎一呼百应,已经从期初的四千来人,一路聚集了万余。

    龙场距离恩思府一百来里路,定然也是岑氏攻击的目标,这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汉人,多是土著,朝廷意欲在此处打击叛匪,于是两广左都御史潘蕃、总兵官毛锐调兵在此处围之。

    匪兵万余,总兵官毛锐调贵州、两广军共计一倍于匪首之多,意欲在龙场展开大战。

    可是这些兵哪里是土兵的对手,两万人在两三日便溃不成军,四下逃散,龙场被攻占,龙场驿臣李壁幸逃之。

    可是此举却引来左都御史等人的猜忌,他们言李壁与土官勾结,致使朝廷军两万覆没溃败,于是将李壁收监听候处理。

    此举就是明显的找替死鬼了,很不幸,李壁就是这个替死鬼,朝廷军普遍没有土兵战斗力高,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这些人为了给自己失败找个借口,竟想出了这般下三滥的下作手法,实在可耻。

    恩思土官叛乱之事立刻引起了朝廷的高度注意,虽说广西周边常有土官****,可是自断藤峡之战后,很少有如此大规模的反叛军。

    这一日朝廷开了紧急朝会,朱厚照下令集两广汉达官军,左右两江官目土兵,及湖广官军、土兵合十万八千余人分为六哨击之,副总兵毛伦、右参政王璘兵发庆远,右参将王震、左参政王臣及湖广都指挥官缨发柳州,左参将杨玉、佥事丁隆发武缘,荒田都指挥金堂兵备副使姜绾发上林……

    大学士杨廷和上言兵多将广,多有乱之,需京师派御史督查,以防懈怠兵事,自古兵乃国之大事,不可大意为之。

    听到这里,陈瑀终于知道杨廷和这老狐狸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将自己调离京师!

    紧接着果然如陈瑀所料那般,杨廷和继续道:“陈瑀身兼御史之职责,为人向来耿直,以于少保为师对象,衷心报国,所以老臣建议此职当担之。”

    杨廷和说罢之后,立刻便有兵科给事中、礼科给事中、巡查宣府御史、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人一同联合上奏附议。

    近日陈瑀乱政的事已经在朝廷传开,当然罪魁祸首自然是杨大学士,先前造的势现在终于起了作用。

    广西身处边关,一般都是被贬谪之人才会前往,如今让翰林院修撰陈瑀前去监督军事,这明显是排挤陈瑀,将其调离中枢。

    杨廷和此刻才露出庐山真面目,此举敲山震虎,将朝廷立刻镇的安静无比。

    广西的危险,常人可以度之,让一个弱小的陈瑀前往,说不得便会死在半路之中,还谈什么忠君报国?杨廷和这一招来的狠啊!

    “蛮夷仅万余之多,朕调湖广等地兵军十倍与之,还需要什么督查军务御史?”朱厚照道:“不准。”

    陈瑀感激的看了一眼朱厚照,心道患难才能见真情啊!

    可是对抗朱厚照的不是文臣止嘴,而是一波接着一波的上奏,他们引经据典,言明“兵家向来为国之大事,治国根本,安定之因素,大明以文治国,陈瑀科道出生,现下国家危难之际,自然需为国效忠,文臣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请陛下准许!”

    这些人怒目圆睁,慷慨激昂,好像陈瑀不去广、贵,大明立马就要灭亡一般。

    陈瑀很无奈,他求助的望着李东阳等三位阁老,可是那三孙子竟然连看都未尝看陈瑀一眼。

    这就是所谓的老师?陈瑀失望了,指望这几个老家伙是没点希望了,望向满朝文武,能替陈瑀说话的唯有朱厚照而已,陈瑀深感无力。

    他现在根基尚浅,这些老道的家伙又不愿意与之为伍,自己的势力又根本培养不出来,出事的时候才会感到这么的无助。

    虽然他是读书人的骄傲,贵为翰林状元,可是人家大学士想玩你,根本没有一点商量。

    看着奉天殿下的一张张嘴脸,朱厚照气的嘴唇发抖,怒道:“尔等无论如何言道,朕不许陈瑀监察广西,若是尔等以为此职务重大,尔等可以自己举荐自己,朕绝对会允许!”

    “臣刘大夏、臣杨廷和、臣马文升……乞求致士,先帝将偌大国家交由我等辅之,我等愧对先帝,愧对大明!”殿下立刻有十几个重量级大臣跪求致士。

    朱厚照本就长的脸面拉的更加的长,一双手颤抖的指着跪在地上的这些老匹夫,脸色红极了。

    弘治皇帝说的对,这些老匹夫遇到事就想着以致士来威胁圣上,年少的朱厚照哪里能经受这般的仗势,陈瑀想到可能的后果,连忙下跪道:“微臣愿前往。”

    这些人整日以这种方法胁迫朱厚照,本就让叛逆的朱厚照心生反感,说不得会有一日适得其反,他是个孩子,可不是弘治那般成熟的政治家,若是有人在一旁稍加鼓动,这些大臣的后果可想而知!

    “京师捷报日,尔瑀归来时,届时我等为你设宴庆功!”这个时候,李东阳急忙从左班第三位跳了出来。

    李东阳这是既给朱厚照又给陈瑀,又给杨廷和等人找了一个好的台阶下。

    朱厚照望了一眼李东阳,一言不语,起身离开奉天殿,也算是默认了李东阳和陈瑀的说法!

    回到内宫后,朱厚照气的一言不语,晚间刘瑾将司礼监批红的折子拿给朱厚照看,朱厚照摆了摆手,怒道:“你做决定,朕今日没有心情!”

    刘瑾将奏折搁在一边,不动声色的道:“陛下,昨日寻来了一头野猪,也不知晓和那两头猎豹的战斗力哪个强。”

    朱厚照听此双目紧眯,这才换了一副脸色,笑道:“走,带我去看看……”

    等陈瑀回到京师别院已经很晚了,黄婉这丫头愈发的懂事,厨艺也是愈加的厉害,每日最开心的事就是做好晚饭等着陈瑀归来,晚饭间,陈瑀对黄婉道,明日已拖了两个小吏将她送回钱塘。

    小丫头听完之后,默不作声,将桌上饭菜收拾一番之后,独自回房了。

    陈瑀觉得万分奇怪,悄悄的来到小丫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