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太平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骸百骼弦畲笕撕驼糯笕饲袄刺酵!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章 中枢定局() 
王烈惊奇的瞪大了眼睛,看着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父亲。

    “去吧,告诉杨大人和张大人,就说这几日为父身体不适,已经闭门谢客了,三日后,中枢院第一次议政,为父一定准时到。”说完,王祥合上双眼,如老僧入定一般,再不发一言。

    王府的门外,张华看着告罪之后转身离去的王烈,与杨济相视一笑:“杨大人,王祥这是向太后递降表了。”

    杨济摇摇头:“王休徵这一次是站在了太后一边,不过四大士族同气连枝,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他是被逼无奈才闭门谢客的,两不得罪而已。”

    “哦,何以见得?”张华问道。

    “如果真心递降表,就应该堂堂正正开门迎客,和四大士族把话说清楚,称病谢客,那是在做给我们看的,让我们不要起疑心。既然是真心,当然不用欲盖弥彰。只怕这个老王祥已经料到我们紧跟着会登门拜访,索性让我们传话,让太后放心,和士族划清了界限,三日后中枢院首次议政也一定来捧太后的场。”

    听完杨济这番入木三分的剖析,张华也不禁大为佩服:“这个王休徵,一静破万法,真是老来成精。”

    此刻司马伦的府邸中和王祥所料的是一模一样,不过不用他下命令,自然有人替他做主,一概将访客挡驾,理由也如出一辙,身有微恙,不便见客。司马伦此刻正端坐于堂上,大啃着猪蹄,看着堂下歌舞的美姬,嘴巴咧到了耳朵根,黑七正招呼着仆从侍女将美酒佳肴流水般呈上来。几天前,黑七已经是赵王府说一不二的总管,司马伦现在对他是又爱又怕。爱的是黑七招呼得自己实在是太舒服了,要什么给什么,甚至自己没想到的,他就已经预备好了。比如堂下这起舞的美姬,身材曼妙,媚眼如丝,真不知道黑七是从何处踅摸到这等尤物的,早知道可以这样当王爷,何必劳心劳力去干那些掉脑袋的勾当,给个皇帝都不换。怕的是黑七笑里藏刀的个性,黑七接管王府的时候,跟随自己多年的一名亲军头领刚想反抗,就被黑七一刀戳了个透心凉,府中上下人等被换了个精光。

    “王爷,您慢慢喝,小人帮您去看看新做的朝服,这可是太后亲自安排宫中匠作用上等面料为您缝制的,太后说了,三天后让您穿着新朝服,高高兴兴去议政。”黑七依然是满脸堆笑的表情。司马伦一听到议政,心里一沉:“本王能不去么?待在府里多舒服,再说了,去了不也是个摆设。”

    “王爷,别介啊,太后说了,王爷在藩王中德高望重,是公忠体国,勤于政务的表率,还要让天下藩王都跟着您有样学样。”黑七笑嘻嘻的劝道:“再说了,您去摆摆谱就回来,小的给您准备了一个西域来的美女,那才是肌肤如雪,国色天香,保证您议政回府,一进家门就能看得到美人。”

    司马伦兴致再次高涨,频频点头,嘴巴也再次咧到了耳朵根。

    三天后中枢院首次召开的会议在热烈而友好的气氛中开始,又在高度统一与和谐融洽中结束。与会者本着友好协商,平等互利的原则一致投票通过了七项决议:第一是明确了皇太后与皇帝的核心领导地位,号召全天下的官员和藩王要紧密团结在皇太后和皇帝的周围。当然是以长幼尊卑来排序的。因为大晋以孝治天下,所以,皇太后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领袖,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有第一在的时候,没人会选择第二。

    第二是任命了一批重要的工作岗位的人选,比如杨济是三军总司令主抓军队思想和训练工作,文鸯是国防大学校长、蒯钦是副校长,共同搞好高级军官的洗脑工作;唐彬统领京都周边中央的直属部队;裴瓒升任京都卫戍司令,直接对皇太后负责;张华作为国务院总理分管六部,同时兼任组织部部长和财政部部长;四大士族在六部里占了教育部、国防部两个席位。新增加了一个驿督的官职由张昌出任,太后直管,主要是为了改善国家落后的邮政工作的现状,尽快恢复全国各地的国营招待所,为官员出差提供方便。顺带也可以做点生意嘛,毕竟办公经费有限,能自谋出路、自筹资金、不等不靠、减轻国家负担的精神值得鼓励和支持。

    第三是司马伦与王祥德高望重,在中枢院议政大臣之外又兼任了中顾委正副委员长的职务,牵头组织一些代表民主党派利益又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加入,经常喝喝茶,开开会,多提一些宝贵意见,当然工作不能太劳累,而且福利待遇要提高,要爱惜老同志,毕竟老同志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第四是公开宣判了一些***分子,比如以贾南风为首的,包括孙秀、董猛等等,贾后已死,就不再追究了,至于孙秀之流,要彻底打翻在地,还要踩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不然何以震慑罪犯,警钟长鸣。

    第五是贾后掀起的宫廷风波已经平息,就不再搞扩大化和株连那一套了,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余党不予追究,改了就是好同志嘛,安定团结很重要。

    第六是搞兵变的司马玮和司马繇,已经人死为大了,皇太后很善良,让他们归葬于皇室的祖坟,从后人中挑了两个孩子承袭他们的爵位,鉴于两个孩子年纪还小,就到京都来就藩吧,学习生活条件都要好一些,利于他们成长嘛。至于他们的封地和军队,暂时由中央派人替他们管着,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那个被害死的汝南王司马亮,也可以用这个办法来办理嘛。

    第七是卫瓘他老人家要大力表彰,就是书法很好死全家的那个大臣,只剩下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孙子,女儿已出嫁从夫就赐些金银,挑一个孙子承袭爵位,另一个孙子送太学读书。在面对暴徒的时候,卫瓘依然遵纪守法,不以暴制暴,堪为天下人的楷模,看看朝廷的封赏,好人有好报,大家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卫瓘同志的光辉事迹与崇高思想境界,争当好人,也会有好报的。

    最后总结这次会议的成果,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也是一次胜利的大会,更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以后这种会议会持之以恒的召开下去,也必将引领者国家走向光明和未来。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一章 闹市行凶() 
正是公元292年新年伊始,春寒渐退,万物复苏,河开冰融,一片欣欣向荣的绿色重回大地,随着议政会议的决策通传天下并得以施行,杨柯谋划已久的中央集权运动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落下了帷幕,如同这回春的季节,不露痕迹的让乱象纷呈的权利争夺归于一统,安然渡过了第一波藩王造反和夺权的危机,朝局重新迸发出勃勃生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窝了一冬的人们结束了慵懒的日子,纷纷走出家门,为生计开始劳碌奔波。洛阳东城的商贾店铺云集之处恢复了人流攒动。林立的姜行、果子行、鱼行、米行、肉行、南猪行、北猪行、大货行、小货行、布行、邸店、酒楼、食店、茶坊、酒店、客店、面店、煎饼店、杂物铺、药铺、金银铺、彩帛铺、染店、香药铺、靴店夹着宽阔的街道一路排开,一眼望不到尽头,摩肩接踵的行人川流不息,更有提篮叫卖者歌叫之声,清奇可听。

    本是祥和之境却突然被呵斥之声打破,由远而近的一群人衣着光鲜,手执马鞭,身配腰刀,如狼似虎的横冲直撞而来,径直扑向了官坊牌楼下的人群汇集之地。围拢成一圈的路人猝不及防,被推推搡搡着纷纷躲避,有不明就里的人刚想发作,鞭子已经劈头盖脸招呼了过来,还有胆小的早就跑开了,只敢远远的看着。人群分开,一个满脸菜色的农妇怀抱着一名七八岁年纪的小女孩,本能的往后缩,她身后一领芦席,芦席下赫然露出了一双赤脚,竟然是一具男子的尸体。小女孩睁着大大的一双眼睛,惊恐万状的看着来势汹汹的一群人,紧紧搂住农妇的脖子。

    有知根知底的人隔着很远在小声议论:“是王家的人,这下这孤儿寡母又要遭罪了,真是作孽啊。。。。。。”

    为首的一人长得尖嘴猴腮,耔着一对大黄板牙,口沫横飞,恶狠狠的对农妇骂道:“郑三家的,爷是看你们可伶,没跟你们计较,这征地的钱也给了,你不安生把你男人下葬,今儿个还跑到这东市来丢人现眼,你是存心要和我们王家过不去是不是?”

    被称作郑三家的农妇紧紧搂着孩子,哭喊着道:“王总管,你们打了我男人个半死,就给了五百钱,还扒了我们家的房子,占了我们的地,我男人抓药都不够,人死了连祖宗的坟都进不去,我们孤儿寡母也断了生计,横竖是个死,今天小妇人就在这东市让大家伙来评评这个理。。。。。。。”

    那瘦猴似的王总管四顾一望,不少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不禁怒从心头起,对四周仆从喝道:“抓住这个疯婆子,堵住她的嘴。”

    手下人应了一声,扑上去就要拿人。“慢着。。。。。。。。”农妇一声厉喝,怀抱着孩子站起身来,手中一把剪刀对准女孩的脖子:“兰儿,别怪娘,咱娘两没活路了,娘要是走了,丢下你一个人在这阳间遭罪,娘不放心啊。。。。。。。。”说完这句话,剪子高高举起,就要往下扎。小女孩瞪着一对惊恐的大眼睛,已经被母亲狰狞的面孔吓呆了,一动不动。

    四周围观的人齐齐发出一片惊呼,千钧一发之际,一条人影风一般卷了过来,伸手便扣住了农妇的手腕,另一只手从她怀中夺过了孩子,紧接着,背转身来,护在农妇身前。王总管定睛一看,来人虽衣着齐整,但一身短衣,显然也是仆从打扮,不禁有了胆气:“小子,知道爷爷是谁吗?敢多管闲事?”

    “不管你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