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太平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鸯哈哈大笑:“过誉了过誉了,愧不敢当。”

    蒯钦见机插话:“侯爷,此乃我表兄之子杨骏,久慕侯爷之名,近日新得了两件宝贝,说一定要赠与英雄,故此登门叨扰侯爷了。”

    “哦,原来是文长兄的令郎,无功不受禄,不敢当。”

    杨柯回头对身后站立的随从招了招手:“呈上来。”

    两名随从捧着礼物走到近前,第一名随从手捧托盘,盘中是两个陶罐,毫无出奇之处,还带着一些尚未清扫干净的黏土,坛口用的泥封,泥封上有一行封印,因为年久,字迹模糊,但隐约可辨“建安七年冀州牧敕造”,杨柯小心翼翼的打开泥封,陶罐里面装的是酒,酒色微微发黄,稠重晶莹,一股酒香扑鼻而来,醇厚悠长。文鸯看到泥封文字,闻到酒香,神情为之一肃:“莫非是魏王所酿的九酝春?”

    杨柯微微一笑:“侯爷慧眼如炬,正是魏王当年敬献天子的九酝春,此酒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制曲,正月冻解,用好高梁,过滤曲渣,便三日量酝酿,九日一循环,如此反复,故名九酝春,建安七年窖藏,距今已近百年,可遇而不可求。”

    杨柯又走到另一名随从身边,揭开了他手中托盘上的蒙布,现出一对钢鞭,黑黝黝泛着乌光,鞭身有斑斑印记,手柄锻刻着“泉陵公覆”四个字,文鸯忍不住走上前来,拿起一只钢鞭,仔细端详,自言自语:“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馀间,学书疏,讲兵事。今黄公作古,这前朝神兵万幸得见天日,尚存冲天英雄气,如见斯人。。。。。。”

    杨柯静立在一旁,带着微笑看着文鸯悠然神往的样子。文鸯良久方才回过神来,自觉失态,拱手为礼:“前朝黄盖黄公覆的兵器,此乃神物也,无价之宝,老夫绝不敢受。”

    杨柯恭恭敬敬的回了一礼:“侯爷请听柯一言,正因为是神物,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侯爷就更应该收下。”

    “哦,何出此言?”

    “此二宝藏于前朝遗老之家,柯得知后遣人重金而求不得,无奈亲自登门拜访,言明来意,主人家说道若是别人万金不换,若是关内侯则分文不取,柯次日沐浴更衣,焚香迎拜,请得圣物,乃是侯爷您名重天下,泽被苍生,才有此二宝得遇明主,柯岂敢贪功。如侯爷不纳,岂不辜负圣物,更辜负了主人家的一片诚心?侯爷天人也,何必执着于世俗之念。”

    文鸯深深的看了杨柯一眼,抱拳道:“与君交,如沐春风,如饮醍醐,鸯大恩不言谢。”转头对身后的仆人道:“来人啊,中堂设宴,开了这坛九酝春,今日我与杨公子和蒯大人不醉不归。”

    从文府出来,已是月上中天,蒯钦和杨柯二人座在车中,蒯钦意犹未尽:“惜乎惜乎,此生再难品此佳酿。”

    杨柯立刻回了一句:“幸甚幸甚,人生得饮如此佳酿。”

    “休烈,古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而你却是脱胎换骨,让我简直不敢相认了。你是读了什么书还是访了什么高人的吗?可否跟我老蒯说说里面的禅机。”

    “老兄过奖了,哪有什么脱胎换骨,唯待人以诚耳。”

    蒯钦高声道:“少来,跟文候讲的那段故事也是你编的吧?”

    杨柯微微一笑:“你猜?”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章 未雨绸缪() 
自曹魏以降,皇帝理政之所便被称为“太极殿”,后为历代所沿用。此?34??洛阳城中的太极殿已物是人非。昔日的太子司马衷高居宝座,成为了新皇。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次子,生母武元皇后杨艳,三十七岁病故,杨芷是杨艳的堂妹,第二任皇后,司马衷的继母。司马衷为人痴呆不任事,但非常信任自己的太子妃,也就是现在的皇后贾南风。

    国丧未除,新皇虽未正式登基,但第一次理政的朝会已经开始举行,照例的礼仪过后,杨骏第一个出班奏事:”万岁,老臣有本启奏。”说完,从袖中取出奏本,内侍董猛近前接过奏书呈上御案。司马衷环顾左右,突然问道:“皇后在哪里?皇后在哪里?”

    董猛附耳低声:“万岁,现在是朝会,皇后不能参与朝会。“

    司马衷起身:“这里不好,朕要回宫。“群臣见状,议论纷纷交头接耳。

    杨骏上前一步:“万岁,朝会乃天子与臣工奏对议事之时,朝会未散,大事未决,天子怎可缺席?请万岁安坐听臣等奏报。“

    司马衷看了杨骏一眼,见杨骏神态肃穆,不怒而威,不觉心生惧意,极不情愿的坐了下来。

    杨骏继续侃侃而谈:“万岁初登大宝,理应施恩天下,以服人心,此为当务之急的头等大事,臣请万岁恩准天下官吏加官位一级,另有参与先帝国丧事务的官员名单一份,众官勇于任事,有功于先皇,有功于社稷,应加官两级,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加封关中侯。免除百姓租税一年,请万岁御批。

    杨骏话一出口,殿中大臣一片哗然,有人兴高采烈,有人摇头叹息。突然有人高声说:”启奏万岁,臣有话说。”

    众官一看,原来是中郎孟观:“臣以为太傅之言有待商榷,天子之恩虽泽被四方,但无功而赏、赏之无度则开滥赏之先河,太傅此议若行,则后患无穷,望太傅慎之,万岁慎之。“

    不待司马衷开口,杨骏须眉皆张:“一派胡言,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施恩臣民古已有之,何来后患无穷之说,如你所说,岂非古法不可循,先贤不可学,孟观出此误君之言,其心当诛,来人啊,将孟观赶出殿外,押送至先帝皇陵,为先帝守陵,面壁思过。“

    杨骏话音未落,两名如狼似虎的卫兵上殿,架起了孟观,拖出了太极殿。

    司马衷吓得不敢出声,环顾左右,用求救似的眼神看着内侍董猛。董猛微微点了点头。司马衷转头对杨骏道:“准奏准奏,一切凭太傅决断,朕要出恭了,太傅代朕主持朝会。。。。。”

    说完这句话,深怕杨骏再阻拦似的,站起来飞也似的逃离了御座,入了后殿。

    杨骏双手抱拳,一揖到地:“恭送吾皇万岁。。。。。“

    群臣应和,杨骏慢慢站直了身子,看着皇帝的背影,满脸的神采飞扬。

    入夜的临晋侯府高朋满座,杨骏正接受着一众心腹们的恭贺,苦心经营多年,熬死了先帝,迎立了新君,终于登临权利的巅峰,手握军政大权,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当然有理由志得意满。正在杯盘交错的时候,杨骏的心腹管家匆匆走到了杨骏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杨骏的脸色不由一沉。他吩咐管家:”传那个逆子到书房等我。”管家领命而去。

    杨骏举杯:“各位大人,我们同殿为臣,又逢新君初登大宝,正该勠力同心,辅佐万岁,中兴我大晋,朝廷一定不会吝惜高官显爵,大家满饮此杯。”

    众人纷纷应和,举杯一饮而尽后,便识趣的托故告辞,杨骏也不挽留,一一道别。席散之后,杨骏匆匆来到了书房,杨柯已经等候在书房中,杨柯看到杨骏,垂首而立:“父亲大人,不知唤儿子来有何事?”

    “哼,你还知道有我这个父亲,你串通蒯钦,私会文鸯的时候怎么没想到我这个父亲?还花费数万金购得重礼做人情,你到底想干什么?”

    杨柯不慌不忙:“父亲,儿子听闻父亲今日临朝进言要大赦天下,百官晋爵,还当庭将孟观赶出朝堂,新君畏惧,落荒而逃,可有此事?”

    “是又怎么样?”

    “父亲大人,先帝当年认为太子司马衷呆傻,不能托付社稷,于是召集所有东宫属官参加宴会,拖住众属官,另一方面手书一卷考题送去让太子作答。太子妃贾南风看见考题后,自己作答,让太子抄写,呈送给先帝,先帝大喜,更将司马衷的答卷给太子少傅卫瓘观看。由是先帝断了另立储君的念头,此其一。太子妃贾南风看见其他妃嫔有孕,竟然以戟击打怀孕的妃子,令其流产甚至杀伤人命。先帝得知后大怒,打算废太子妃,将她囚禁在金镛城,但她能动用一众皇亲为其求情,更有朝臣结党联手力保其位,废立之事最后不了了之,此其二。”

    “善妒一妇人,何患之有?”

    “父亲,新皇呆傻不足虑,真正可虑的恰恰是这个善妒妇人。代太子作答不为奇,奇的是作答的内容不引经据典,掩饰了太子不读书,而是以太子口吻直抒其意,反衬太子的大智若愚,竟然瞒过了先帝和一干文臣,此机变与心机深不可测。为保其后宫之位,竟然杀害嫔妃,坏皇家骨肉,此性情堪称豺狼,哪里是善妒这么简单。被先帝囚禁,竟然能足不出冷宫,内联皇亲,外结朋党,最后化险为夷,现在反而贵为皇后,此合纵连横之手段哪里是一个深宫妇孺,分明是一个权奸。有此三者,必为大患。今日朝堂之上,儿子听说内侍董猛立于天子之侧耳提面命,中郎孟观谏言于朝堂之上,此二人俱是贾南风的心腹,父亲今天在朝堂上吓退天子,驱逐宠臣,又朝纲独断大赦天下、封赏文武,广邀人心,贾南风此时只怕已经动了杀机了。。。。。”

    “何人告诉你今天朝堂之上的情形?莫不是蒯钦?我恕他冲撞之罪,不思悔过,反而变本加厉,插手老夫的家事,真以为老夫不敢杀了他么?一个狂悖之徒胡言乱语,一个乳臭未干胆大妄为,再不许你和他来往,更不许结党干预朝政,罚你闭门思过读书。”杨骏恼羞成怒,气得掉头要走,临到门口,又补充了一句:“还有,多读些圣人之学,少读那些列传之类的乱七八糟的闲书”。

    杨柯目送杨骏负气而去,背影一直消失在回廊的尽头,转头对屏风后面道:“娘,您都听到了?父亲的心意已决,听不见任何劝诫了。”

    屏风后面走出一位贵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